历代文人:他们把生活过成了诗
¥45.00
本书讲述了历代文人的别样生活。在阳光温暖的午后,翻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页,一个个值得重温的故事浮现在眼前。其中有陶渊明归隐田园,李白遨游天地,姜尚愿者上钩,霍去病春风得意,司马相如凤求凰,白居易白居不易……四十多位文人的一世疯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闲读史书,俯仰天地,评春秋,尘世间有太多的畅快和怀等待着你去享受,去畅饮。张双臂,敞胸怀,深吸清新的空气,将抑郁呼出,你会感到无比快意。
宋代科举制度与文学演变
¥45.00
自隋唐科举制度诞生以来,就从多方面影响着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生活,尤其对读书人的影响更为巨大,因而也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制约。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极大完善,不仅大幅度增加了取士人数,还改善了科举制度的选拨体系和管理体系。长期以来,学界历来把研究重心放在科举制度及其社会意义等方面,着重史学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科举制度对当代文人作品文本的影响。科举制度作为对宋代文人影响*大的仕途晋升之路,其指向性*直接地影响了宋代文人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主题。
吴郁芳文集
¥45.00
吴郁芳先生是研究楚史、楚辞的大家。他自学成才,对楚辞有着深厚的学术热情,先后在《文学遗产》《文物》《江汉论坛》《求索》《江汉考古》等著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观新颖,论证缜密,颇有见地。文集全面收录了吴郁芳先生生前所撰有关楚辞研究、楚史研究、古史研究、徐霞客研究等近百篇学术论文,并择其所作诗歌、散文等数十篇,一并收其中,充分展现了吴先生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造诣。
学历史的地方(沈从文的湘西故事)
¥45.00
本书收录了与沈从文自身经历相关的散文和小说。其中沈从文的散文体自传,记叙了沈从文童年至青少年时代的蜕变与成长,既有天真好奇的乡野童年,也有胸怀抱负与经历坎坷的青年生涯。其中关于军旅生活的小说,有《卒伍》《阙名故事》等,这些作品脱胎于作者早年真实的行伍行旅生活。他在这些作品中融了战乱、贫苦、愚昧等现实因素,带有更鲜明的批判色彩。其中关于青少年时期家庭生活的小说和杂文,有《往事》《玫瑰与九妹》等,在短小精悍的叙述中,作者用还原生活的语言与温度塑造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本书配以摄影家卓雅三十多年来精心拍摄的百余幅照片。这些影像是对沈从文笔下湘西风情、人民生活劳作的生动还原和写照,亦是湘西几十年来人文风物变迁和发展的真实记录。
江湖丛谈
¥44.99
做人太实在,就读《江湖丛谈》! 曲艺大师马连登曾因义子李金斗“做人太实在”而赠他此书。 此书曾一度被北京gong安用作侦破各类偷盗和诈骗案件的宝典。 这是一本醒世奇书,堪称反诈app的“祖师爷”。它向我们揭晓了一个真实的江湖世界,揭秘了江湖中种种套路和骗术,其中有的让人不可思议;有的我们闻所未闻;有的骗人钱财;有的凶险万分……使人读来不禁拍案叫绝,同时又脊背发凉。江湖已改,套路未改;世道已变,人心不变。如今社会上的许多骗术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原型。此外,书中还揭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行当内幕,以及奥妙无穷的人情世故,使人读来增长人生经验,避免吃亏上当!
有间文库:蜀山剑侠传
¥44.99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书中塑造了大量的前辈高人,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读来人人个性鲜明。
人间清醒大先生
¥44.99
他曾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为人的鲁迅先生拥有近乎神的勇气,更令人震撼。 鲁迅文友曹聚仁所著,更具个性的鲁迅传记,他曾对鲁迅说:“与其把你写成一个‘神’,不如把你写成为一个‘人’的好。”他在本书撰写时保持“不需要仰视,也不必俯瞰”的视角,对鲁迅的生平、脾性、家庭、师友多有揭示,对鲁迅的心路历程、社会人生、文艺政治等观念也有阐发。 从鲁迅先生在绍兴的童年时期到日本留学,再到弃医从文,曹聚仁为读者还原了一个内心热烈如熔岩的鲁迅先生,他“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把他们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他是野兽的奶汁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罗曼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而我们作为读者,也因鲁迅先生的经历,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气与清醒。
出版转型中的实践与思考
¥44.86
《出版转型中的实践与思考(精)》是作者几十年来出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包括期刊出版、少儿出版、出版策划、版权贸易、人才管理等各个角度。全书共6个专题,50篇文章。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44.79
《理想之书》从飞鸟时代引入佛教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的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现在所应该做的,就是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在《觉醒之书》书中,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借助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手资料,讲诉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再到近现代的政权更替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并从历史、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回答了:在一个握有实权的君王的统治下,当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及其与中国、印度等邻国的关系。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本了解日本的著作,也是一本引人思考的著作。 《茶之书》以精简如诗的文字,深入浅出,宏观远照,揭示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冈仓天心不仅勾勒茶史的梗概,更能借助茶道精神的探索来阐发茶人的美学追求,论衡东西文化的异同,赋予世俗中形而下的饮馔之事以美学意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流布功能。他所立足的是东方和日本,他所面对的是日本明治时期西风压倒东风的时局,故而倡导以“爱与和平”的东方精神,抗衡西方的物质与机械性。
文化讲坛录
¥44.50
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理事文化系列讲座(又称“文化讲坛”),迄今已举办了十七期。本书收录了十七期讲座的全部内容,涉及实体书店演进中的出版发行文化、从名画赏析说起的艺术文化、社会阶层互动中的社会学文化、经济形势研判中的经济学文化、南京地铁建设中呈现出的地铁文化、金陵古史中的六朝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书法文化、色彩斑斓的中国宗教文化、艳丽多姿的秦淮文化、高深莫测的玉石文化、厚重笃实的苏商文化、以张謇为代表的南通江海文化、江苏文学创作的区域性文化,等等。文后还收录整理了主讲人与嘉宾的精彩互动交流。
冯至“三绝”(全3册)
¥44.40
本辑收录冯至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小说《伍子胥》;充满独特“自然观”的散文集《山水》;蕴含着对生命和宇宙的思索、展现生命沉思的《十四行集》。这三部作品是冯至创作的DIAN峰,被钱理群先生誉为冯至的“三绝”。钱理群先生称“冯至三绝”“以其艺术的完美、纯净,特立独行于四十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木心谈木心:《文学回忆录》补遗
¥44.25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第四个年头,话题渐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一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一篇他的作品,听他夫子自道。 木心极郑重地说,“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陈丹青说,什么叫做“私房话”呢,这就是私房话。全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木心谈木心》),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爱书写的人,哪里找这等真货?眼下,隐然而欠雏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动。《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精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我纷纷的情欲
¥44.25
“尤其静夜,我的情欲大,纷纷飘下……” 木心诗集《我纷纷的情欲》,依据木心晚年定稿,*辑收《我纷纷的情欲》《旷野一棵树》《咖啡评传》《致霍拉旭》《某次夜谭的末了几句》《恋史》等,第二辑收《一些波斯诗》《金发•佛罗伦萨人》《雨后兰波》等,第三辑收《论白夜》《冬旅新英格兰》《湖畔诗人》《以云为名的孩子》《海风N0.1》《海风N0.2》等,并配有作家影像等,首次出版时也已七十二岁,可见当年旧迹。 《我纷纷的情欲》这一百多首诗作,识家认为,重在“我”。什么意思呢?始说“我”了。另有一些,从《歌词》到《渔村夜》等八篇,说“你”。这样一来,便知其与“魔毯”诸集“他”的不同。其中一首《杰克逊高地》,“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如《从前慢》一样,已被民谣歌手吟唱着。
豹变:木心短篇循环体小说
¥44.25
木心的短篇循环体小说《豹变》,不是短篇小说集,而是一种特殊类别的长篇小说,根植于欧美现代主义的先锋派。 按木心生前的心愿,《豹变》 依次收16个短篇——《SOS》《童年随之而去》《夏明珠》《空房》《芳芳No.4》《地下室手记》《西邻子》《一车十八人》《同车人的啜泣》《静静下午茶》《魏玛早春》《圆光》《路工》《林肯中心的鼓声》《明天不散步了》《温莎墓园日记》。各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成为有着自己的结构原则的特殊作品,海明威著作即有此类 a short story cycle,照英语译为“短篇循环体小说”。 《豹变》的故事描写的是个体的人,大致看得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几个人生阶段。私人经历又对应着战前、二战、二战后、建国后、国门等阶段,需要在这些历史背景中思考。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阶段:走出国门后的西方世界。 此外,《豹变》收编选者童明的长篇代序,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下,如何看木心文学的世界性,从中也可见童明跟木心从1993年夏酝酿,先有美国英文版An Empty Room(《空房》)的13篇出版,到木心诞辰90周年,终有中文版全貌16篇问世,这是飞越20多年的“文学之约”。 书名源自《易经》:“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豹变是由弱到强的过程,隐含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成长史。
唐振常文集补编
¥44.00
唐振常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此书为2013年出版的《唐振常文集》(全七卷)之补编,收录作者在各类报刊上已发表的随笔、评论文章,会议发言以及未发表的手稿等。全书分为“识史”、“上海史研究”、“文化”、“学术报告座谈会及会议发言”、“地方志”、“记人”、“读书”、“香港”、“贺词”、“饮食”、“忆旧”、“其他”、“叙文”、“自序”十四篇类八十九文。所收文章内容充实,展现了作者治学、思考的一个侧面。作为史料,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唐振常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学术界的贡献。
似是故人来
¥44.00
本书继续《如果上海的墙会说话》非虚构写作风格,采访五十位上海名人,倾听他们心中的“地标故事”,在历史的纵轴和地理的横轴上,通过人物的个人成长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个极富魅力和人文情怀的上海。所采访的对象,有夏衍、俞振飞、顾维钧等历史名人之后,也有参与见证并推动改革放的《伤痕》与《于无声处》写作者卢新华和宗福先,更首次包括了70后和80后的新生代上海写作者。通过一篇篇故事,可以看见城市的发展和个人的境遇互为因果,互相成就。
中国政治史讲话
¥44.00
本书为中国著名教育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钱亦石先生的遗著。全书共六章,讲述了中国政治史的分期和研究方法,分述中国自原始社会至唐朝的政治发展史。除绪论外,其余五章按政治制度划分,即无政治制度时期、氏族政治制度时期、封建政治制度时期。全书从历史的角度切,分析了无政治制度的原始社会、产生政治制度的氏族社会、封建社会(涉及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高屋建瓴地探讨了中国政治史。文笔流利,生动有趣,分析丝丝扣,填补了中国政治史理论研究的空白。
鲁迅二三事(全2册)
¥44.00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是一本十多万字、撷取鲁迅著作精华而成的集子,由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选编完成。全书共包括“论中国人”“论旧中国”“辩证法”“论文化”“论人物”“谈人生”这六个相对独立而内在联系紧密的主题。 《鲁迅传》是许寿裳回忆挚友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完整收录了《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分内容。作为鲁迅精神当之无愧的深刻的理解者,许寿裳以事实为根据,将传主的经历、行状、思想、作品都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思潮中加以考察,从多角度进行观照,力图描述一个真实的鲁迅。
思之初芒——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优秀论文集
¥44.00
近20年来,南京大学哲学系一方面利用学校相关学生培养项目,另一方面根据院系特点单独设立了多项本科生培养政策。这些项目和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南哲优秀本科生文集》主要从近些年来上述培养方案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论文中,选取部分高质量的稿件,编辑成册出版,集中展现南京大学哲学系在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取得的切实成果。
世界在走,我坐着
¥43.99
本书是余光中先生临终前亲自审订的散文集,展现了先生对生活永不熄灭的热情,对故园矢志不渝的怀恋。在大陆,余光中是家喻户晓的“乡愁诗人”,是流落异乡的文学种子;在台湾,他是一代文人的引路者,是“大师眼中的大师”。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散文是他诗歌的延伸。在散文的爱与美中,愿读者可以探索余光中的第二重“写作空间”,体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灵丰盈者超越时空的沉静与洒脱,寻找生命的真谛。
吴战垒先生纪念集
¥43.98
吴战垒先生是建国后名的出版人、文史专家、古玩鉴赏家。《吴战垒先生纪念集》是吴战垒先生的后人吴蓓、吴敢在其去世十周年之际所编的纪念文集,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部分为先生文存,精选先生一生所撰、所编重要*作的序跋以及代表性论文;第二部分为先生生前夏承焘、叶秀山等大家所作的评论印可,以及身后吴功正、吴山明等名家所写的怀念追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