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与场域
¥55.00
本书是复旦大学和日本宋代史研究会共同筹划举办的中日青年学者辽宋夏金元史研讨会的论文精选,由日本宋史专家平田茂树先生和复旦大学余蔚教授合作主编,收录文章二十篇,以“文献发和空间探索”为核心,分别从新史料、史料的新可能性、信息流动与士人网络、礼仪空间与文化传统、地域空间与历史书写、景观空间与人的互动、政治空间与制度运作等多个主题展讨论,展示了辽宋金元史界相关专题蕞新和*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借助东亚的辽宋西夏金元史的国际交流,推动超越“时代”、“领域”的学术研究更上一层楼。
唐玄宗的败笔
¥55.00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缔造了“元盛世”。朝堂上,文有姚崇、宋璟、张九龄,武有高仙芝、哥舒翰;疆拓土,战无不胜,文治武功比肩唐太宗。坐拥这样一副绝世好牌,却在短短14年内,败笔连连,一代盛世毁于安史之乱…… 败笔一:沉溺于享乐之中,以致奸臣专权误国 唐玄宗满足于盛世的表象,纵情享乐,无心政事,任由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奸臣把持朝政,尤其是杨贵妃之兄杨国忠,靠裙带关系飞扬跋扈,权势无人能比,以致整个朝廷内部腐败、混乱不堪。 败笔二:边镇推行募兵制,导致节度使大权在握 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以其为经济基础的府兵制也随之崩坏。面对兵源枯竭的状况,唐玄宗始推行募兵制,导致节度使军权在握,边镇集结了大批只认主将、不认皇帝的“私兵”,造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 败笔三:迷信帝王制衡术,致使将相矛盾爆发 唐玄宗同时扶持多股力量行派系斗争,他认为这种制衡关系更有利于君主专政。朝堂内杨国忠大权在握,军中便重用与杨国忠不和的安禄山。将相二人矛盾日益加深,终,安禄山借“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叛乱。 ………… 翻本书,看唐玄宗如何败笔连连,毁掉盛世大唐!
顾颉刚讲国史
¥55.00
中宣部、中央电视台2015中国好书《国史讲话·春秋》之全系列作品合集 *、周恩来、*、*等几代领导人敬重的史学大师写的国民读物 上古,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那里有各种瑰丽动人的神话与传说,例如盘古开天地、女娲巧补天、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以及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等。几千年来,这些传说被当成信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接近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夏商周,除了夏启夺位、商汤灭桀、文王伐纣,以及比干剜心、姜尚钓鱼、周公吐哺等君圣臣贤的故事,还有似是而非的“奴隶社会”的定性外,记忆中似乎再无其他深刻的烙印。这一段几乎长达两千年的历史,真的仅此而已? 都说春秋乱,刺客多,例如,公元前712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611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607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人,将晋灵公刺死;可是,类似这种弑君场面,为何在春秋时期频频上演?……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系列(共2册)
¥54.99
本套装为知名历史学者张宏杰简读中国史系列。 《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中国文明从不是孤立发展的,自它产生那一刻起,就受到世界其他文明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外来因素并未改变中华文明的本质,反而更彰显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本书将中国史放入世界史的大背景之下,理清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期读者短时间内建立起对中国史的整体概念。同时,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解读方式,全方位呈现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内在逻辑与游戏规则 《简读中国史.中国历代腐败背后的权力与财政》:权力游戏与财政法则,制度与制衡,顶层设计和陋规背后透出的赤裸人性,真实而残酷。中国历代腐败的根源都是的权力控制,不解决权力结构的基盘,就不可能解决腐败问题。 皇权的统治史与官吏的腐败史向来都无法分割。作者聚焦汉唐宋元明清,横纵对比,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皇权统治与官吏生态,为读者清晰呈现一个多角度的中国史脉络。
山河变:晚清的失序、冲突与衰亡
¥54.99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西方列强扩张的冲、社会问题长期累积形成的危机及严重的政府失能等层出不穷的状况。新老问题汇集,而大清帝国却如同疲惫的老马,力不从心,僵而不死,勉强维持着。经由无数小事件汇聚成的巨变,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崩溃。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西方传教士的始,通过碰撞、叛逆者、自强、变法、战、烽火、互保、溃败、革命九个章节,深探讨晚清社会巨变背后的复杂动因,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大唐兴亡三百年3
¥54.90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北宋党争与石刻(精)
¥54.60
宋代文史研究中,党争主题颇受关注。有关北宋党争的研究成果多以传世史著与传世诗文集为参考文献,较少石刻文献的运用。本书在党争视域大背景之下,从多学科、多视角对石刻文献的生成、流传、影响做过程性的、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以此观照石刻文献,力图拓广、掘深石刻文献与党争的相关研究。同时,由此反观北宋中晚期党争,对这一影响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政治活动行为做更全面的认知。
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54.60
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五部。部与“时代划分论”有关;第二部选取了日常的“风俗”;第三部以明末清初剧烈的变动期为中心,讨论国家意识与秩序问题;第四部是与所有权和审判相关的法制史论文;第五部则是以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文章。这些文章看似分散,但从作者的学问生活来看,它们就如同一个树干上生长出的枝叶,其中流淌着同根的问题关心:依据当时人的思考理路去理解明清时代的社会现象,以及将这些社会现象的变化放在广域性的视野下,用比较史的眼光行把握。
知宋:宋代之城市与乡村
¥53.40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两宋时期尤其如此。我们这一套“知宋”丛书,旨在为有一定文史基础并有兴趣一步了解两宋历史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学习的门径。 文萃选编以两宋为中心,列出了政治制度、君臣、法律、科举、军事、城市与乡村、货币、交通、科技、儒学、文学、书画艺术、建筑等专题。宋代可谓中国近世的“黎明时期”,工商业发展迅速,城市化程度加深,城市和乡村出现新的发展形态。 《知宋·宋代之城市与乡村》从阶层人群、管理制度、等级分布、生产交换、文化概况五个层面,展示宋代城市与乡村发展情况,剖析两宋城乡发展背后的制度、经济、文化等因素,探讨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逻辑,对解决当代城市化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若干参考价值。
年代记忆:中国近代意识的形塑
¥53.40
从甲午战争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线。在这种弱者感受的氛围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等丛林法则思想应运而生。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翻检我们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已经是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全球华人的共同使命。 中国人的近代从何时始?戊戌变法因何失败?“华洋分居”格局如何被破?上海是否真是个“殖民地”并失去主权?它又是怎样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固然曲折,但我们的近代记忆中却也不乏来自民间的精彩、荣耀和辉煌。 本书以时间为线,选择重要年份手,解析对中国近代历史走向有深远影响的事件,以此串起一部中国近代史。作者试图通清末民初,从“中国现代性”的全新视角讲述中国近代史,把中国近代史从王朝统治史以及没落士大夫、“军绅”官员和激民族主义者的叙述视角中拯救出来,还原一部民众的历史。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
¥53.00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 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 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民国退的多年交锋,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盛世:西汉+康乾(套装共2册)
¥53.00
《盛世:西汉》 内容简介: 西汉是我国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全书对西汉的兴衰,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汉高祖刘邦在位7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了基础。之后通过“文景之治”,经济蓬勃发展,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曾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保障了汉朝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多年的征战使国力下降,于是武帝于晚年停止征战,转而大力发展农业,使西汉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武帝之子昭帝继承其父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极盛时期达到了顶*。经过昭帝、宣帝两代38年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执行,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的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此后几代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新,至此西汉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作者以流畅的文字,翔实的史料,勾画了一幅西汉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图画。书稿中作者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议论、点评,语言犀利,极富个性。 《盛世:康乾》内容简介: 康熙在位期间,首先平定三藩之乱,确立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之后又出兵沙俄以战迫和,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立了黑龙江流域的主权。同时,又多次出兵击败了准噶尔。随后进一步出兵青海、西藏,控制达赖喇嘛,将青海、西藏纳入版图。“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真正创立了清朝华夷大一统的帝国。雍正继位后,严厉打击了康熙朝宽大导致的官僚腐败现象,实行养廉银制度,整顿财政;制定了一系列惠及中下层民众的政策,严格限制官僚、乡绅的特权。通过十三年的励精图治为随后的乾隆一朝打下坚实的基础。乾隆皇帝执政期间对民众广施仁政,前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经济耕地、粮食产量、人口与国力均达到了清朝的极盛时期,并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高峰。乾隆时期战争频繁,号称“十全武功”,虽然有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无战果,但攻灭准噶尔、回疆,击败了入侵西藏的廊尔喀,加强了对西藏、蒙古的管理,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是其*大的历史贡献。从版图面积、经济实力、人口数量还是从国力衡量,乾隆朝达到了中国历代的极盛,但贪官却层出不穷,形成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贪腐生态系统,而在*端的恰恰是乾隆皇帝本人宠信的大臣。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了8峰,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了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此时正值西欧、北美的工业文明兴起,无论在政治制度、生产效率,还是军事实力上,乾隆盛世都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作者以流畅的文字,翔实的史料,描绘了一幅中国帝制末年通过“康雍乾”三位帝王的励精图治,让这个古老帝国回光返照、一度重新焕发生机的夕阳画卷。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
¥52.99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部,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澄清了这十年间的很多历史问题,如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在日寇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将上海市政、警政变迁与当时中国政治大背景有机结合,这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宏观视野。
隐秘而伟大
¥52.99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弄堂长大的法学院高材生顾耀东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匡扶正义,保护百姓”的理想,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警察。然而,初社会的顾耀东不仅遭遇了警局同僚的排挤压,还被卷了共产党地下情报网和国民党警察的激烈博弈中。乱世乱局之下,顾耀东亦不得不在正义与非正义的对峙中做出忠于自己信仰的选择。*终,在以夏继成与沈青禾为中坚力量的中共上海地下党警委的帮助和培养下,在革命的征程中成全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爱情。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
¥52.90
本书为军事地理学者宋杰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延伸之作,深度呈现了两魏周齐争霸中的“河东地理枢纽”。作者首先梳理了秦汉魏晋时期河东政区的演变,明确了“河东”这一地理概念的范畴,论述了河东(今运城地区)在经济、地形、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区域特。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证了河东政区内郡县、城戍等的沿革与兴废;从战略地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东、西魏分裂时的政治形势,并以河东的军事争夺为重心,梳理了北朝后期东西对抗的战争历程。其间君臣将相斗智斗勇,奇谋迭出,壮举不断。对于沙苑之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地区的历次反攻、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及其调整、周武帝平齐之役过程与胜利原因等,皆有精彩分析。 两魏周齐政权隔黄河对峙,河东正是双方施展韬略的中心舞台,对宇文氏和高氏来说,河东的归属和在军事上的利用程度,直影响着两个政权的命运。本书即是从“河东视角”了解北朝后期历史的一部佳作。
盛唐奠基 : 贞观之治的开创
¥52.90
本书是一部关于大唐贞观之治的历史通识读本。作者首先围绕李世民的成长经历,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乱世中“起兵太原,定鼎关中”的建国历程,以及作为军事统帅的李世民如何在统一战争中积累政治资本,并终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在“政变夺位”的阴影下,唐太宗为何还能创贞观之治?作者以人物与事件为中心,分析了唐太宗与贞观群臣的良性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以民为本”的共同价值观。在制度建设与治国理念方面,贞观之治都为大唐帝国走向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书立足史料,注重解析,兼具严谨性与流畅性,既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隋唐之际的英雄风采,又能深认识贞观之治形成的内在逻辑及其彰显的历史价值。
君子时代的争霸:左传里的春秋史
¥52.80
本书以《左传》的记事为基础,偶尔也参考其他文献如《国语》《史记》、诸子著作中的相关内容,以春秋时代争霸为主线,讲解整部《左传》记载的二百四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重大史事。 《左传》里记载的史事头绪纷繁、内容离散,一般读者不便把握前后的因果联系,因此,本书在完全忠实于《左传》原书原文的情况下,将相关史事的零碎记载抽绎出来,按照时间先后重组综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阐释和重述,不仅使史事的完整得到凸显,而且还试图揭示史事彼此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希望本书能为愿读《左传》原典的读者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想为一览整个春秋时代历史风貌的读者提供一点参考。
后史辨
¥52.80
本书检视后现代史学之来历、理论、观、程与方法,以及对史学研究的冲,而研讨与后现代史学相关的历史求真、历史叙事、新的文化史等一系列议题。目的主要在理解后现代风潮的性质,及其对史学的影响,在破坏现代史学之余是否尚有助于新一波史学的建设。更有者,华人史学界是否能在后现代史学启示下,重新思考被西方现代史学所取代的中国传统史学,或有助于当今史学的建设。展望环球史的趋向,期盼中国史能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人生如逆旅:魏晋名士的风度与精神
¥52.80
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他们身处黑暗、动荡的政治时局中,既纵情山水、狂放不羁,又在矛盾和惶恐中委屈求全、饱受煎熬。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实践是一场痛苦、崎岖的苦旅。 本书以魏晋年间的时代更替为叙述顺序,综合各种正史、野史材料,以政治世态的变迁为展开逻辑,详尽叙述了曹魏末年到东晋中期约120年间共五代名士(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渡江名士、江左名士),纵横交错地勾勒了名士们的人生际遇与才情风貌。
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经纬度丛书)
¥52.80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
经纬度丛书·大清内务府:从帝王的家奴到鹰犬
¥52.80
本书就清代内务府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曾发生的故事,以通俗笔调加以展,展示一个人人熟悉,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机构。 内务府在清代,职能重要,它是皇帝的御用机构,为皇帝服务,从皇帝的吃穿住行到私人小金库,都由内务府掌管。 内务府权势之大,只有皇帝信任的大臣才能执掌内务府。内务府机构庞大,涉及到江南织造局、敬事房(太监)、盛京内务府、御茶膳房等诸多机构,又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钱财。在内务府的历史上,演绎了诸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