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顶部广告

大学的理想电子书

本书对创新和传承大学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行了探索和反思,主题深刻,导向正确,观鲜明,文字流畅,对如何构建大学人的精神家园行了全面、深、细致、精心的分析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售       价:¥

纸质售价:¥91.10购买纸书

1人正在读 | 0人评论 6.8

作       者:王冀生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01

字       数:24.4万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教育

温馨提示:数字商品不支持退换货,不提供源文件,不支持导出打印

为你推荐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 读书简介
  • 目录
  • 累计评论(0条)
《大学的理想》一书,精选出作者王冀生自1996年以来,公发表的众多有关学术论文、报告、演讲和若干本有关学术专著中的36篇文章。代表着作者二十年来从历史的轨迹和哲学的高度潜心研究大学文化取得的丰硕成果。本书从时代精神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行探索,总结归纳了现代大学的本质与主要特征,强调了文化建设在大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大学文化内涵和大学理念创新的探讨,为未来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本书对研究高等教育的师生学者以及关注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发展的各界同仁们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读者们阅读、思考与探讨。<br/>【推荐语】<br/>本书对创新和传承大学文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行了探索和反思,主题深刻,导向正确,观鲜明,文字流畅,对如何构建大学人的精神家园行了全面、深、细致、精心的分析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r/>【作者】<br/>王冀生,安徽省庐江县东汤池镇人,农历庚午马年十月初六日(公元1930年11月25日)生于原河北省省会天津市。1948年9月就读于北洋大学采矿系一年级,1949年9月转学清华大学电机系二年级学习直至毕业。1952年8月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国家分配到当时全国学习苏联先教育经验样板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1955年8月师资研究生班向苏联专家学习结业后留校任教,任命为电机系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教研室副主任,1956年任命为专业主任,同年评为讲师。1978年6月奉调回京到原第八机械工业总局(部)教育局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1980年评为副教授。1981年11月转任教育(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二司历任处长、副司长和正司级巡视员,1991年12月调任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正司级),1992年评为研究员,1994年3月退休。<br/>
目录展开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代序一 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代序二

目 录

导论 我国大学正在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一、“人文化成”是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精髓

二、“象牙塔”是古希腊以来西方大学精神永恒的象征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文化”

四、中西两种大学精神文化的矛盾冲突和初步融合

五、大学精神衰微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六、时代呼唤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七、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八、大学新的转型正在向我们走来

时代精神与教育观念(1)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先导

二、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世纪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

四、时代呼唤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一、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科学素养的主要要求

三、创新能力的内在特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教育哲学观

二、教育学上的素质是人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核心和基础

四、“人文化成”:教育活动的本义

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学科建设

一、高等教育是在完成高中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一种专门教育

二、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门类高等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

三、高等教育也是一个广泛的活动领域

四、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现代大学的研究

现代大学文化学的基本框架

一、以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科学内涵为理论基础

二、以揭示现代大学与人类文化的深刻联系为基本线索

三、以论述现代大学的办学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为核心和重点

四、以加强政府对现代大学的宏观管理为重要保证

继承和创新大学精神

一、我国先秦时期的“大学之道”

二、孙中山“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相结合”的新大学精神

三、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四、中国式社会主义大学理念的探索

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一、教育责任

二、学术责任

三、既服务又引领社会前进责任

四、国际责任

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

一、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二、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

三、坚持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的辩证统一

四、大学应当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精神和价值追求

论“大学之道”

一、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深刻哲理

二、近、现代大学理念在西方的发展

三、中西两种大学理念比较研究

四、明德崇学,亲民新民,多元卓越,止于至善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

一、时代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文化冲突

四、研究思路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

一、对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是一个过程

二、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三、坚持高品位全面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四、以充实内涵为重点坚持新老校区的相互衔接和融合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

一、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二、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三、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重点所在

四、坚持民族文化个性和争创世界一流

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一、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

二、中国大学理念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三、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四、对21世纪中国大学精神的展望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一、“有社会主义觉悟”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

二、“劳动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

三、“有文化”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重点

四、构筑高品位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

追寻中国“大学之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与普遍意义的“大学之魂”的有机结合

一、深刻转变中的中国现代大学

二、追寻普遍意义上的“大学之魂”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

四、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新新局面

育人为本,科学为根,文化为魂 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

一、“育人为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

二、“科学为根”是大学存在的价值基础

三、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与当代大学价值危机

四、“文化为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

大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一、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其为“人”

二、“创造力”是现代大学的价值所在

三、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

四、大学这座“神殿”在其现实性上是“国家的”

五、时代呼唤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六、大学的本质及其独特的组织文化个性

七、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精神

八、文化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个案研究成果系列丛书”总序

一、我国的近、现代大学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二、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

三、我国大学迫切需要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四、为实现中国特色大学理想而奋斗

当代中国大学人的一项创举——“ 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冀生先生访谈录

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

一、大学本质和文化使命

二、高深学问和组织文化

三、教育本质和人文化成

四、探索未知和创造未来

五、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

六、信仰危机和文化觉醒

七、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

八、以人为本和实现和谐

大学精神的核心在生命信念和价值追求

一、生命信念

二、价值追求

三、道德准则

四、思维方式

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四、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价值追求

《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研究》序

探索构建当代中国大学人的精神家园

一、人文:生命信念与精神境界

二、理性:知识理性与价值理性

三、求实:使命担当与坚守品位

四、创新:时代呼唤与开放包容

结语 当代中国“大学之道”

一、我国先秦时期“大学之道”的核心和精髓

二、一个中西两种文化矛盾冲突和初步融合的世纪

三、回归“人”的主体地位和认定大学的崇高信仰

四、为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学术专著(60)

学术论文(32)

附录:作者有关论著

学术专著、总主编(8)

学术论文、演讲、报告(84)

累计评论(0条) 1个书友正在讨论这本书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分享你的想法吧!

买过这本书的人还买过

读了这本书的人还在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