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义的刻度
¥55.30
性善还是性恶?? 死刑应该被废止吗?? 借刀杀人,刀当何罪?? 社会能为公平正义付出多大代价?? 经济学追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效用较优配置,而法律追求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但是一个案件中,不同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那么立场不同,如何评价和取舍?哪一方的“公平正义”才更公平正义?? 因此,本书探讨的核心议题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衡量公平正义?? 在本书中,法律学者李志刚与知名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合作,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全面探讨法学问题。他们强调,公平正义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很难有确切的刻度。此时,对“效用”的比较和选择,可能是一把可供借鉴的尺子。? 本书不仅澄清了普通人对经济学的误解,为法律人提供了可学、能用、好用的思维工具和论证工具,还以社会热案例为据,带领读者通过经济分析的视角,突破法律思维的盲,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深层(经济)逻辑,帮助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律与社会。

无罪之罚:美国司法的不公正
¥55.00
无辜的人被套上了不公正的枷锁:有的人尚未被定罪就受到了处罚;有的人虽然没有犯罪但也受到了处罚;有的人即使偿还了社会债务,仍然会被处罚。事实证明:对于轻罪刑罚而言,判决既不是始,也不是结束,无论是罚款、缓刑、还是监禁等正式的法庭判决,都只不过是人们真正所承受的一部分经历。 其实,一旦公民个人陷了轻罪程序,他所受到的一系列惩罚性对待可能会超过任何法律判决。他将被逮捕和监禁,罚款和监管,他的行为将被告诉家人和雇主,并且留下犯罪记录。而且他还可能失去工作、信贷、福利,移民身份或者住房——所有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他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与大多数重罪不同,这些负担可能会比判决本身更糟糕。无论这个人的行为是罪有应得,还是仅仅应该被谴责,轻罪制度都能发挥作用。这就是“无罪之罚”。


网络内容法律治理导论
促销价:¥28.99|¥78.00
本书以全球宏阔视野,聚焦网络内容治理时代课题,分九个部分从法律层面对网络内容治理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分析,既包括对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歧视言论、网络淫秽色情、涉未成年人网络内容、网络虚假信息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众生活的网络内容治理的深入解析,还包括对于网络空间内侵害他人名誉、侵犯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以及著作权等重要内容治理的深入探讨。


食品安全治理创新研究
¥54.99
本书共包括“综合创新篇”“理念创新篇”“体制创新篇”“法制创新篇”“机制创新篇”“思维创新篇”“战略创新篇”七章内容。“综合创新篇”介绍迎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时代、科学把握食品安全的概念与发展趋势等内容;“理念创新篇”介绍坚守现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理念等内容;“体制创新篇”介绍完善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等内容;“法制创新篇”包括全力解决食品安全法制失灵、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等内容;“机制创新篇”介绍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加快推我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内容;“思维创新篇”介绍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思维;“战略创新篇”介绍创新食品安全治理战略。


好的婚姻从来不是忍出来的
¥54.40
恋爱和结婚都要懂的法律小常识。 《好的婚姻从来不是忍出来的》是知名婚姻律师张荆基于《民法典》新规及司法解释的婚姻法律知识书,是送给每个女性的婚恋安全指南。 要知道,好的婚姻,不是忍出来的。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防。格局,提升婚姻认知,自己把握终身幸福。 在本书中,张荆律师直当代女性在婚恋关系中的痛,利用50个常见恋爱与婚姻场景,帮助未婚和已婚女性解决婚恋中的纠纷,通过法律案件分析和律师普法的方式给出“法律对策 心理疏导”,就处理婚恋纠纷问题提供了全方位法律支持。 阶式学习婚姻法知识,帮你正确面对从恋爱到婚姻的人生各阶段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比如恋爱房、彩礼嫁妆、婚前投资、非婚生子、婚后财产归属、离婚程序、抚养权归属、婚外赠与等,从法律角度手把手教你规避风险,捍卫自己的合法合理权利。 电影《婚姻故事》里有句台词:“刑事律师能见证坏人的善,而婚姻律师却常常见证善人的恶。”希望这本书能带所有女性远离深渊,用法律为你的婚恋安全保驾护航。

民法总则通义(修订本)
¥54.40
《民法总则通义》(修订本)包括绪论和本论。绪论阐述了民法的含义、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民法总则与民法典的关系;本论则以《民法典》总则编的立法体例为线索,按照总则编的章节,根据民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和作者研习民法的心得体会,对总则编的条文从法解释学的角度予以逐条阐明。全书语言简明通俗,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务解读;既可引导社会一般大众阅读理解《民法典》总则编,又能满足法律人精要学习民法总论的需要。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
¥54.40
长期以来,司法制度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从技术化的角度考量司法如何实现争端解决功能,研究重心落脚于司法制度的内部。司法制度尽管在功能设定上主要指向为争端解决,作为公共机构乃至国家制度之一部分,其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社会层面的多面相功用,主要包括促社会转型、驱动经济发展、塑造民族认同、加速国家建构、改造社会风俗等。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法学文库》从整体性的社会功用视角出发,深考察分析近现代非核心西方国家如西班牙,不同类型的继受国家如智利、印度、土耳其、日本等国司法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联,在关切领域、研究理论与观察视角上,均有所创见。

越南法律史
¥54.40
本书对越南从古到今的法律制度发展情况行了概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越南各时期法律制度的发展”分析了越南传说中的文朗国与瓯雒国时期的社会与法律形态,梳理了越南地区在南越国、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北属时期所实施的法律制度,阐述了越南立国后的封建时期国家机构设置、官制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介绍了其法属殖民地时期以及“二战”后的法律发展概况。下篇“越南现代各部门法的发展”对1945年后越南法律制度发展情况分别从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劳动法、司法与诉讼制度等不同方面行了论述。

侵权责任法通义
¥54.40
《侵权责任法通义》特: 采用注释法学的研究方法,贯通法律条文及释义,对侵权责任法行系统的学理解释。 分为绪论与本论:绪论部分对侵权责任法基本问题行精当阐述,并详尽梳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立法发展脉络;本论部分以法典条文为线索,根据理论新发展、实务新经验和立法新材料,对“侵权责任”编行逐条释明。 《侵权责任法通义》可作为法学院侵权责任法课程的教学用书、法律实务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以及普通读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务指导书。

大国立法的逻辑
¥54.40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立法与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何做好立法工作、提升立法质量是一个关乎全国人民利益的重要问题。本书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解读我国立法的逻辑,不仅展现了我国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发展演变历程,也阐述了当前我国立法的制度设计与实然状况,为理解、思考及改善我国的立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新兴权利研究
¥54.17
当代中国的典型特征乃是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宪政建设也以其特有的模式在渐进地展开和发展,而在其中的法律制度建设以及法律制度的实践运作方面,权利的观念、权利的思维和权利的逻辑在事实上一直贯穿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社会与法律实践,并始终成为其背景、基调与底色,其典型的现实征兆乃是大量的对于“中国”而言属于“新”的权利类型的萌芽与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力求从一般理论和具体的现实权利景观相结合的角度,对转型中国社会“新”出现的各种权利类型,即各种主要的“新兴”或“新型”的权利的产生机理、存在基础、发展逻辑、基本内涵等予以初步探究和阐释。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请法学界同仁关注并认真对待我国社会“新兴”权利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同时,以此为例证希望法学界同仁将权利研究推向深入,特别是从对权利的一般而宏观的研究进入更为具体而微观的权利研究。


输出与反应: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域外影响
¥54.17
本书通过详尽的考证,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作出了详细分析。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日本、韩国、朝鲜的影响,解读了这几个国家古代王朝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学习,还对南亚、中亚、西亚等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对于西方文明,本书从古代中世纪欧洲对中国法律文化的关注,到中国法律文化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的影响,解读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实质犯罪论
¥54.17
本书基于刑法教义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对我国刑法知识的批判性思考而展开探索,因此本书不仅仅是对刑法的一种态度和研究刑法的方法,而且是一个以刑法规范为起点而形成的知识体系。本书深受古典黑格尔法哲学(而非新黑格尔主义法哲学)和现代新康德主义法哲学(而非古典康德主义法哲学)的影响,但又对它们的法哲学立场与观点进行了基于当下时代与作者个人立场的扬弃。古典黑格尔法哲学中的辩证法以及客观主义的合理成分,新康德学派的唯物主义以及价值分析的认识论和价值论,决定了本书的应报主义、客观主义、结果无价值论、阶层的犯罪论体系等一系列基本学术立场,以及以实质评价为特色的实质的犯罪论等见解。新康德主义哲学中,作者尤其受其中弗莱堡学派观点的影响,强调价值评价在刑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此为出发点,主张建立定型构成要件为前提、实质评价为补充的犯罪认识框架,主张实质的构成要件理论,认为构成要件是违法有责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客观违法构成要件与主观责任构成要件为内容的二阶层体系。基于此种犯罪论体系对刑法研究范式之影响,主张我国刑法学研究应实现从经验论到规范论之转型。


2009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
¥54.17
《2009年度中国法学研究报告》主要内容简介:2009年度中国宪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行政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刑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刑事执行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民商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经济法学研究报告、2009年度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报告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
¥54.00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著者以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系统全面、品质优良为目标,追求问题导向、关注热点、把握前沿、分析深入、研究规范、论证有据、观点新颖、对策明确、重视操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多元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已达到国内一流,但该成果也存在不足或欠缺,如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法律障碍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行政诉讼制度研究
¥53.40
《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从行政审判的视角,对行政诉讼制度的许多重要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既包括对诉权保护、审理标准、裁判方式、民行交叉等行政诉讼框架性、结构性专题的研究,也包括对行政许可、房屋登记、信息公开等近年来受到司法政策高度关注的行政争议高发领域或者新类型行政领域的行政诉讼专题的研究,还包括对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方向所作的宏观思考。作者紧紧抓住行政审判前沿问题,结合*理论成果,综合运用实证分析、历史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在揭示我国行政审判制度发展脉络和各种机制运转情况的同时,提出了很多富有创建性的观点和意见,可以为行政诉讼实务工作者、理论研究者以及希望了解行政诉讼制度的广大读者提供重要指南和参考。


统一民事责任:原理与规范
¥53.40
统一民事责任:原理与规范

《巴黎协定》下碳市场机制的法治化研究
¥53.40
在《巴黎协定》“自下而上”减排模式框架下,第6条碳市场机制的构建和运行面临着诸多挑战。本研究强调法治在推碳市场机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统筹推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首先系统回顾碳市场机制国际法缘起与演,对《巴黎协定》第6条的法律规范行分析,归纳总结法律困境。着,基于产权理论和碳交易市场实践,重探讨碳市场机制在交易标的法律属性、缔约国授权机制的法律构造和WTO视域下交易规则的适法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破解之道。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双碳”目标和减排实际,提出国内碳排放权属性界定、批准和授权制度构建以及利用多边主义应对碳市场机制下单边主义举措等方面建议,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提供法治保障。


中国民事典型案例评释(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民商法研究)
¥53.40
本书选取了我国民事领域若干典型案例,行深系统的研究。通过案例指导统一法律解释与适用,保障法律安定性价值,在任何法域都是*法院*重要的职能之一,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同样寄予了这样的理想。指导性案例及案例库则是案例指导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该制度当下所处的草创阶段,许多理论争议难以定论,指导性案例库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可靠的突破口。其中民事领域的指导性案例及案例库建设研究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一方面体现于如下数据之中:全国法院一审民商事年受案总数长期高达六、七百万件以上,占全部一审受案总数之85%左右。另一方面,也体现于民事法律在法源论和法律方法论上的个性之中——民事司法不受“罪刑法定”原则的束缚,类比推理不受禁止,这些基础层面的个性决定了,指导性案例在民事领域前景尤其广阔。

新译日本法规大全 点校本 第八卷(试读本)
免费
《新译日本法规大全》,是一部全面汉译日本法律规范的外国法规类图书,190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按照行政官厅顺序划分为25类,涵盖了宪法、各部门行政法、刑法、监狱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商法、出版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矿产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移植外国法律体系的规范蓝本之一,其翻译为汉语的法律用语比较规范,大多被留用至今,成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法律学术史的珍贵来源。而且该书在翻译、编辑、校雠、印制等方面也注重创立规范,出版严谨,装帧精良,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新译日本法规大全》,出版于清末预备立宪、创建中国近代国家机构的时期,它的刊行为普及西方法治理念,推法律改革,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该书内容还反映了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国际关系、宗教等领域的情况,可为我们研究日本史、社会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法国行政法(试读本)
免费
本书初几版是自1962年起根据学士课程第二年的行政法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实际上,该大纲包括了本学科一般理论的所有主要方面。故而,虽然历次改革均对行政法的内容有所影响,但各大学仍在使用这本教材。本书迄今还适应大学普通学业文凭第二年的教学之需。凡有行政法科目的考试,大多也离不了这部著作。正是这种经久不衰的准确性、可靠性,统领着本版各章的编撰。 叙述问题,只有这样一个好方案:每一章都应依据前面各章的既得知识行编撰,而不能提前支取后面才会谈到的内容。一始就说“此事以后会反复讲解、不可避免,只能留待将来去分析”的话是*不行的。这就是为什么本书头写了一篇很长的导论,目的是让初学者首先了解行政法的那些基本概念,我们觉得这样做似乎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往往忽视阅读这个前言,那就等于想房间而又坚决不要钥匙。大家都是能够登堂室的,但这要付出艰苦努力。 本书分为三部分,即行政行为的实施机构、行政行为必须遵循的准则以及对行政机关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