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
¥27.00
文化遗产法是近20年来在国际上新兴的一个法学学科,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围绕近年来文化遗产法领域比较突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精选了法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化遗产法学者的19篇颇有代表性的论文汇集成册,以飨读者。《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分为三部分:部分为文化遗产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概念、理念、体系和沿革等;第二部分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专题,作者们主要围绕该公约在法国、中国的实施,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各方面的探讨;第三部分为不同类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问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及流失文物追索等热点问题。法国学者的四篇论文已翻译成中文,为了准确体现论文原义也保留了法文;中国学者的论文都附有法文摘要。
著作权激励机制的法律构造(法律科学文库;“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第3版)
¥27.00
本书以著作权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旨在尝试解决“信息为何产权化”与“信息如何产权化”这两个著作权法上的核心命题。激励机制是以产权化的方式通过权利配置实现客体的*效用。激励机制逐步成为解释著作权的主流学说,反映的是著作权产业投资者的利益需求。在著作权激励机制的实现过程中,权利的初始分配与再分配同等重要,著作权法唯有在两个阶段的权利配置中保证权利人与使用者的意思自治,才能发挥权利客体的*效益。首先,在权利初始分配领域,应肯定著作财产权的排他性,排除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等责任规则对权利人意思的干涉。排他性使权利人得以利用市场中分散的交易信息,并激励权利人创制交易成本小的交易模式其次,在权利再分配领域,应通过发挥集体管理组织与许可制度的优势。肯定私立规则对法定权利的弥补与超越,使交易主体根据具体条件下的交易成本调整初始分配中的权利配置。
论商法的公法化(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
¥27.00
本书首先对“城市”、“商”和“商法”等概念做了辨析和论证,认为城市是“商”的母体,同时也是“商”的产物。作为近代商法的源流,“商人法”发轫于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自治城市,它实际上是万民法的嫡传,万民法就是商法。因而,民、商本是“同根生”, “民”本是“商”,“商”即是“民”。“民商分立”只是历史的偶然和表面现象,并非法律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而在当代“无业不商”、 “人皆可商”的泛商化社会背景下,立论于“商主体”和“商行为”的传统大陆法系商法已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同归于民,导致“民商合一”。在另一个路径上,为着战时统制经济而生的经济法,以全新的理念和形象,冲破传统公私截然分野的藩篱,以强有力的“国家之手”,介自由经济的所谓“市民社会”,全面干预、参与和管理社会经济,“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紧紧相握,共同演绎新经济的辉煌,从而导致传统商法在相当程度上的“公法化”。 民商既已合一,商回归于民,然而以私法自治为本色的民法容不得商法中被渗透了公权力的一面。否则,民法就不成其为私法了。商回归于民而溢出于民的部分,就归了“公私兼容”、“亦公亦私”的经济法。公法化了的商法就是经济法。经济法的私的一面就是传统商法所涉及的经济事务层面,即大陆法系移植于英美法而相别于英美法的“Business Law”。经济法的公的一面则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的公的更宏观的一面。
美国侵权法(第五版)(外国法学教科书精品译丛)
¥27.00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美国侵权法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括现在侵权责任概论,故意侵权概论,抗辩与特权,损害赔偿,过失侵权行为:基本原则,过失的证明,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有限义务:过失造成的精神损害,严格责任,产品责任法,共同侵权人,豁免权,诽谤,侵犯隐私权等。2004年我社翻译出版的是1999年第二版,本选题是本书*版本,即2013年第五版。侵权法紧随社会发展会有较大更新变动,2005年美国法学会颁布了侵权法第三次重述*条款,作者在新版中更新了相关内容、法律条文,以及典型案例,使本书更加实用,对中国更有启发意义。
国际法评论(第三卷)
¥26.71
本卷包含了国际法各个方向近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国际公法方向涉及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国际法院在“科索沃案”中的咨询意见以及在“加勒比海的领土和海洋争端案”的判决书等。国际私法方向的论文则是有关涉港、澳、台区际侵权关系法律适用立法的问题。
《重庆市献血条例》(释义)
¥26.60
本书力求准确、 详尽、 通俗地对条例进行逐条释义, 并把 握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紧扣立法精神, 从立法原意对条文进行 阐释; 二是注重援引相关上位法或相关规范性文件, 做到既介 绍立法背景, 又突出 《条例》 执行中的要点; 三是展现立法全 过程, 收录了相关立法文件和与 《条例》 高度相关的上位法、 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查阅参考。
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
¥26.38
林权制度是一般物权制度的衍生制度,其核心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基于物权理论的林权法律制度研究是从物权角度出发分析并完善我国林权制度,其理论意义在于将物权理论引入林权制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林权制度领域的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依法维护产权主体的财产权益和加强对个人财产的保障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纠正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物权权利制度。本书以一般物权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系统论观点和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厘清我国林业产权制度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林业物权制度创新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解读与思考
¥26.38
本书对我国1997年刑法颁行以来出台的八个刑法修正案进行了深度解析,对每一个条文的分析包括“立法理由”、“条文解释”、“适用指南”三大部分。
国际法评论(第四卷)
¥26.23
《国际法评论(第4卷)》包含国际法各方向近期研究成果,包括国际私法全球论坛、中加高端学术交流中收录的部分论文。其中,国际公法方向涉及气候变化国家立法、国际海洋法法庭在“自由号案”中规定临时措施的实践、国际刑事法院个人刑事责任认定等内容。国际私法方向的论文涉及国际私法立法的国际比较、网络冲突法、外国法的查明、亚洲国际私法在合同领域的发展、国际民商事诉讼管辖权、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海峡两岸民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等。国际经济法的论文涉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国外直接投资的法律协调、国际商船安保问题、国外司法出售船舶之登记、WTO反倾销法律制度下国别税率的违法性、世贸裁决与公共道德与文化多样性的关联性等。此外,本卷内容还包括国别法和比较法的研究,涉及加拿大文化多样性与法律、加拿大宪法、行政法等。
中国公司法案例精读(中国法律丛书)
¥26.00
公司法是一门运用性极强的学科,公司法的理论研究始终离不公司实践的探索。公司法与现代市场经济密切相关,是投资者市场必须选择的主体地位与市场载体。当代中国的公司法不断修改,公司的门槛越来越低,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选择公司这一主体形式投到市场经济的博弈之中。公司无疑已成为近现代以来推动社会步与繁荣发展zui为重要的法律工具之一。本书部分为“中国公司法概述”,围绕中国早期商业组织与运营模式、中国近代公司制度的法律形成、新中国公司企业法律制度的废弃与重建、中国现行公司法的修订与相关司法解释等问题,对中国公司法之历史程作了概述;随后围绕公司形态、公司设立、公司章程、公司资本、公司治理、股东权利、股权转让、公司高管、公司并以及公司解散与清算等十个方面,对中国现行公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作了精要介绍。本书第二部分为“案例精读”,是本书的重。该部分以公司设立与人格权能、股东出资责任、股东权益、股权转让、公司决议与高管责任、公司解散与清算等六大纠纷类型为编写逻辑,精选了近年来公司法领域实判的30个经典案例,通过资深法官的法理解读,深阐释了中国现行公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书中所选,绝大多数是经过再审程序的、极富争议和极具典型意义的案件,涵盖了当前中国围绕公司法实践所发生的主要及热纠纷问题;zui终裁决绝大多数由zui高人民法院作出,有些还是本书作者承办或参与的案件,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格劳秀斯与国际正义(“经典与解释”第34期)
¥26.00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创新研究
¥25.90
本书以破产管理人选任机制的创新为目标,以债权人会议选任破产管理人为中心展,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阐述了破产管理人选任创新机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第二部分评述了破产管理人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分析了商法学视野下破产管理人权责利的内容,详细阐述了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的价值和内涵。第三部分在分析比较国内外破产管理人资格立法例的基础上,从法理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商法视野下破产管理人的资格和条件,,提出我国应当实行全国范围内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推动破产管理人的规范化、职业化。第四部分在综合比较破声管理人选任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存在的破产管理人选任方式的实践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选任方法对破产程序的影响。明确指出在破产管理人选任过程中,应当坚持适任原则为*原则。第五部分在论证选任与监管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市场准与资质管理的必要性和资质管理机构设置的正当性,分析了设立行业协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明确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破产管理人监督机制,分别设置了债权人会议、债权人委员会、单个债权人、人民法院、破产行政管理机构和破产管理人自治组织的监管职责和监管程序。
国土资源综合法律法规
¥25.6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国土资源标准化管理办法总 则,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三、标准范围和类别,四、标准预研究,五、标准规划与计划,六、标准制定与修订,七、标准审批与发布,八、标准实施与监督检查,九、标准复审,十、附 则,附 录 国土资源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等。
国土资源专项法律法规
¥25.6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章 总 则,第二章 矿产资源勘查的登记和开采的审批,第三章 矿产资源的勘查,第四章 矿产资源的开采,第五章 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第六章 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 则,附 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矿业权交易规则等。
土地综合管理法律法规
¥25.6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章总则,第二章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耕地保护,第五章 建设用地,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章总则,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章耕地保护,第五章建设用地,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 法律责任等。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
¥25.20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是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之一,《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讲述了: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能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现代志愿服务实践早源于西方,但中国传统的儒释墨道思想中的慈善利他思想与现代志愿服务理念是一脉相通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志愿服务在中国大陆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起来。实践中,志愿服务在培养公民精神、推进民主化进程、培养志愿组织、增加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增进社会福祉、助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志愿服务理念不彰、统一有效的志愿服务协调机制缺乏、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力、志愿服务促进措施缺乏、志愿服务活动失范等诸多问题,亟待通过志愿服务法制建设来规范和保障志愿服务中的社会关系,推进志愿服务发展。 本文在考察境外志愿服务法制化经验、总结地方志愿服务立法创新的基础上,就国家志愿服务法的立法体例、立法宗旨、基本概念、协调机制、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4——了解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
¥25.20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定期的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有助于企业避免劳资冲突,规避法律风险。本报告是“中国人力资源审计系列报告”的第二部,在部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了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的量化指标数据库,从宏观、微观以及国际比较的视角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做了进一步研究。研究在借鉴国外指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企业实际构建出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指数,用以鉴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否健康合法。报告共分三篇。篇为宏观视角,主要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梳理了人力资源法律的变迁,并采用OECD的就业保护法指数进行测量。第二篇构建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指数,对企业人力资源法律风险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案例分析。第三篇是国际视角,选取美国、英国、日本和巴西四个国家,与中国的人力资源法律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本报告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改革计划提供有益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支持。?
民法典实用手册
¥24.99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优秀法律文化,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典。学习、掌握和运用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不仅关系到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对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意义重大。本书按照民法典的体例结构,对民法典的形成过程、重大意义、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等行通俗全面的讲解,特别针对党员干部学习宣传民法典相关工作要求和广大读者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法律问题和疑难问题给予清晰明确的解答和指导。
商法学
¥24.80
本书依据*的商事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概要介绍商法一般理论基础,着重阐述商事活动中常用的《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的规则和法理。全书内容精练,文字简洁,并配有引导案例、小知识(小资料)、拓展阅读(二维码)、多种形式的复习思考题等多样化元素,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第二版)
¥24.78
本书是《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的姊妹篇。作为一部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材,本书对刑事诉讼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展示了对这些观点的论证过程。在这次修订过程中,笔者撤除了部分章节,并将*发表的几篇论文编入本书。这些新增加的章节体现了笔者对检察监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卷笔录移送、彻底的事实审、留有余地的裁判方式等问题的思考,属于*的研究成果。
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
¥24.31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展而来,是跨文理多学科研究,作者在证据法的语境中利用多种学科工具辩证分析证据推理过程,既是司法认识论研究,同时也为新技术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提供了逻辑工具。随着律师行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日益重视,运用大数据分析、知识管理工具支持法律服务已然不再是陌生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在诉讼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本书为对于理解新技术方案在事实认定的作用机制,帮助事实认定者掌握新技术的运用进路提供了便利。 本书是近年来围绕证据法形成的颇具特色跨学科研究作品,体现了证据理论研究开放和包容特点,作者深厚的逻辑学功底为本书的论证分析增色不少,将诸多学科合理串联不失中心思想,以逻辑为线将繁复散落的学科之珠串接,帮助事实认定者切中各类证据分析的要害,合理评价证据“三性”。本书对于诉讼实务工作者、诉讼理论学者理解科学证据运用均有裨益,特别是不同法系诉讼过程日益融合的今天,证据推理作为多主体博弈过程,能够帮助诉讼程序参与者理解、控制案件事实认定过程,更好地维护当事人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