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刀剑史(全二册)
¥52.80
武备文化集精神、智慧、技术、财富、审美于一体,是每一个国家、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历史上每个阶段的武备制作水平,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为突出的标记,见证了中国各民族之间不断交流融合的传奇,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而刀剑作为*普及的军事装备,更是武备文化的重要标志。 本书中,作者根据不同的历史记载,对各时期的代表性刀剑做了细致的描述与讲解,并与出土实物和历代藏品行反复比对,勾勒了跨越两千余年的中国刀剑的发展脉络,并以丰富精美的图片带您博大广阔的中华武库,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
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
¥52.80
本书回顾了新中国*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反映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在国力极度薄弱,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几乎空白,科技人员非常短缺的艰苦条件下,*、周恩来、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工人等无私奉献、奋力拼搏,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大协作,共同攻坚克难,铸造中国之盾的故事。这既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同时,又增加了世界和平的力量,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值得特别书写和代代传颂。 本书兼具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通俗文学的可读性,读来感人至深,使人心潮澎湃。 ?
走向大洋——军事记者乘中国军舰出访手记(中国军舰先后100多次走向深蓝,出访94个国家的138个港口,这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又趣味的海军舰队出访各国的发展手记。)
¥51.99
本书作者在随军舰出访的过程中,写下了大量的见闻和手记,拍摄了数十万张珍贵照片。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作者亲历的所见所闻,以全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中国海军与世界各国海军的友好交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与来自祖国亲人欢聚的感人场景,以及中国军舰航行在大洋上所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可读性。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感人的细节、精美的画面,描绘了地中海的蓝天、印度洋的白云、大西洋的惊涛 、太平洋的巨浪,真实纪录他十多次随中国军舰踏访六大洲三大洋,书写了中国军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谱写了中国海军走向大洋雄浑的华彩乐章。 本书将中国海军发展史通过军舰出访的记录形式表现,囊括了世界军事、舰船知识、术语专业、地理、历史、海洋等丰富的大洋文化,具有权威的历史和学术参考价值。全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我国海军舰队出访各国的发展史,同时也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向读者普及了关于海军的知识,全书充满爱国情怀和趣味性。
战争回忆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51.00
1953年,“法兰西守护神”戴高乐将军退出政界、隐居乡间。此后,他耗费数年心血完成《战争回忆录》。这部回忆录以人称撰写,是他从个人和法国的角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整体性回忆。 《战争回忆录》共分三卷:卷名《召唤》,叙述的时间从1940年起,到1942年年中为止。第二卷名《统一》,从1942年年中起,到1944年为止。第三卷名《拯救》,从1944年8月起,到1946年1月止。在《战争回忆录》中,戴高乐将军代表了虽然有过战败和投降历史,却仍不失其价值的一个真正的法国。 在《战争回忆录》中,戴高乐批判地审视整个“二战”历史的行动,经常思考当时他是否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从而对过去的行动重新评估。此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更是所有怀抱经世济民思想的有识之士之经典,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堪称姊妹作。 *在读戴高乐的《战争回忆录》时,从中了解到戴高乐对待英美的态度,欣赏他敢于和英美“闹别扭”的勇气。此后多次在和中央领导层讨论中,提到《战争回忆录》,并据此判断“法国跟英美闹矛盾很有益处”。
黎明的炮声: 从诺曼底登陆到第三帝国覆灭
1944—1945
¥49.99
这是20 世纪无与伦比的史诗。本书通过再现1944—1945 年西欧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和戏剧化的故事,还原盟军以巨大代价占领欧洲、摧毁第三帝国的惊险历程。 盟军以诺曼底登陆拉了西欧战场决战的帷幕,继而攻下命运多舛的法国城市瑟堡和巴黎,将枪口指向德国的工业命脉鲁尔区。自此西线的战事已蔓延至德国本土。在下来的市场花园行动、许特根森林之战和惊心动魄的突出部战役中,盟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已经扫清道路,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纳粹德国的心脏——柏林。同时,一场血雨腥风的报复行动也即将展。 作为一名成功的记者与杰出的史家,阿特金森用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优美的文字,生动描绘了历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并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展现这段历史:傲慢自负的高级军官与政客,战壕中瑟瑟发抖的士兵,在掠夺、烧杀和强暴中呜咽的柏林平民……阿特金森以悲天悯人的笔触书写了那些沉重的苦难和带着血水与污的荣誉。
破晓的jundui: 从挺进突尼斯到解放北非1942-1943年
¥49.99
如果说欧洲战场的鏖战是一部历史剧,那么北非战役就是这出戏剧的*幕。在这里,大英帝国沦为英美同盟中的附庸,轴心国士兵对军官丧失信心、无心恋战,而美国则尽显锋芒,并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 本书为这段被遗忘的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它以险象环生的火炬行动为切,梳理了1942年11月至1942年5月间盟军登陆法属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攻占突尼斯,并歼灭轴心国非洲军团的惨烈战事。组建不久的盟军原本深陷杂乱无章的后勤补给、盟国间的争权夺利和层出不穷的军事误判。但经历过朱代伊德奇袭、凯塞林山口惨败和突尼斯桥头堡的决战,仓促上阵的美军终于学会了仇恨,学会了如何战胜久经沙场的敌人。 作者既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等在北非脱颖而出的指挥官,也满怀悲悯地刻画了来不及拔枪便倒在血泊之中的士兵、在战争中惨遭蹂躏的平民以及命如草芥的悲惨俘虏。阿特金森笔下真实、恐怖的北非战场告诉世人:二战不是一部圣徒的传记,纵然英雄和贤者层出不穷,但鼠辈、蠢人与腐败堕落者亦不乏其人。
兵人涂装与场景制作技术指南
¥49.99
《兵人涂装与场景制作技术指南》包括“森林深处的皮卡车”“冰雪中的ISU-152 重型突击炮”“伊拉克沙漠中的M1A1 坦克”三个场景的制作流程,以及苏军、德军、美军等兵人的制作技巧。从车辆的制作到人物的涂装,从场景的设计到制作的步骤,从小到大、由易到难地详细介绍了如何去制作场景中各种常见的故事元素,包含夏日的溪流和植物、冬季的积雪与结冰的河流等。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了身边常见的原材料。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给大家在场景制作的过程中带来一些启发。 《兵人涂装与场景制作技术指南》适合对兵人涂装,以及各种陆地场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 录 第1 章 森林深处的皮卡车 1.1 车辆制作 1.2 场景制作 1.3 经过涂装后的蚀刻片植物 1.4 人物涂装 第2 章 冰雪中的ISU-152 重型突击炮 2.1 场景构思 2.2 车辆的制作 2.3 车辆介绍 2.4 素组阶段 2.5 旧化阶段 2.6 排气管的旧化 2.7 兵人涂装 2.8 人物上衣涂装 2.9 场景制作流程 第3 章 伊拉克沙漠中的M1A1 坦克 3.1 场景设定的思路 3.2 M1A1 坦克制作过程 3.3 T-54B 坦克制作过程 3.3.1 背景介绍 3.3.2 制作过程 3.3.3 场景制作 第4 章 兵人涂装技巧 4.1 德国军官涂装技巧 4.2 美军士兵涂装技巧 4.3 德军士兵与场景涂装技巧
战斗的日子:从攻占西西里到解放意大利1943—1944
¥49.99
本书梳理了盟军从侵西西里,到*终攻下罗马城的战争程,重现了恢弘壮烈的意大利战役:集结的号声伴着奔涌的海浪将冲锋艇送上西西里的金色海岸,轰鸣的钢铁战车履带碾过萨莱诺平原坚固的防线,呼啸的战机在塔兰托港投下雨般的炸弹……一幅雄浑与悲壮共同挥就的画卷徐徐展。 不堪重负的艾森豪威尔,无畏却自负的马克•克拉克,天纵奇才的巴顿,偏执、激情的丘吉尔、运筹帷幄的坎宁安、四面楚歌的墨索里尼……从将军到士兵,从政客到平民,无数生命轨迹在这段历史中汇聚、燃烧。 这是攻第三帝国的第二阶段,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战争迫使美国肩负越来越多的战场责任,也磨砺了美军的战斗力和意志力。崎岖的地形、严苛的气候、强大的敌人,战场形势已然明晰:要么杀敌,要么被杀。正是在意大利战场上,美国军队从新手蜕变为主宰二战局势的强大力量。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49.80
《孙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字字明明白白。 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孙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书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过155个经典战例,将《孙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解读《孙子兵法》的传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 全书通俗流畅,精彩纷呈;背水一战、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战场上空,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浴血奋战,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 翻开本书,直窥《孙子兵法》堂奥,既简单、又深邃、既朴实、又玄妙;开启一场通往智慧的非凡阅读体验。
黄朴民精解《孙子兵法》系列(全二册)
¥48.99
《孙子兵法译注》的内容,包括黄朴民老师对《孙子兵法》的题解、注释、翻译、札记和附录等。其中题解概括了各篇的中心思想,并分析了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特色;札记是黄朴民老师对《孙子兵法》的一些独到心得;附录则有郑友贤的《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史记》孙子本传,以及历代名家评孙子。其《孙子兵法》原文的底本选用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出版的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孙子兵法十八讲》的主要内容是黄朴民老师对古今兵家脉络的梳理,以及从《孙子兵法》的渊源、思想性、版本学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是黄朴民老师几十年以来研究《孙子兵法》的心血结晶。
巨浪上的舰队
¥48.80
1944~1945年,从太平洋中部到日本本土,美国跨越全面战争门槛。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第五舰队一路向西,引出日本的整个航母舰队,捣毁日军据;陆战队正面登陆有数万防御兵力的塞班岛,在短短两个月内相继攻塞班、关岛、天宁三岛;陆军航空队首次大范围空投凝固汽油弹,火攻东京,使在劫难逃的敌军陷地狱般的火海。一系列战役帮助美军辟了通向日本的空中走廊,使美军得以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次在战争中动用核武器。 基于*学术研究、大量一手资料及个人叙述,霍恩费舍尔以其电影般的笔触与敏锐的洞察力,记录了二战改变全球命运的*后一幕。在这本书中,作者着重讲述了步兵营、海军特遣队和航空中队等形形色色的作战部队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如何行调遣,如何同仇敌忾,赢了这场跨半球的全面战争。同时也记录了这场民族与文化的冲突: 面对穷途末路依旧以死相拼的敌军,是否存在合乎道义的方式?比起将敌人活活饿死,用子弹射杀是否更加人道?面对宁愿举家赴死也不愿被俘的日本平民,美军是否要突破道德界限,将炮火对准无辜的平民? 时至今日,世界仍然动荡不安,本书既是对勇者的绝佳纪念,也是对世人的一种告诫。
现代欧洲的基础
¥45.00
《现代欧洲的基础》旨在简要介绍1756年以来欧洲历史的主要事实和趋势,但更主要的是指出这些历史事件的“灵魂及意义”。全书共分12章,分别论及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意大利的统一、德意志的统一和普法战争等重大事件。从结构上来看,论述拿破仑的篇幅多,且处于全书的核心位置。拿破仑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现代欧洲的基础。在拿破仑以前,欧洲一直缺乏向心力,统一欧洲的梦想既不切实际,终也一无所获。拿破仑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没人像他这样离统一欧洲的目标如此之近。 与众多关于欧洲的史述相比,该书独特的价值在于,作者没有丝毫现代实证史学的色彩,而是坚持对历史人物做出中肯合理的道德评价。
军事学说的来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法国、英国和德国
¥45.00
麻省理工学院军事专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巴里?波森,系统考察和比较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英国、法国的军事学说,剖析了影响各国军事学说形成的官僚、权力政治、技术以及地理因素。在案例分析部分,波森分析了德国闪电战、英国空防体系、法国马奇诺防线的形成,从大战略的高度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研究
¥45.00
本书从历史与现实、战略规划与具体实施的多角度论证了同盟体系对于美国独立、发展、崛起及维持霸权的重要意义,创新性地将“重返东南亚的同盟战略”追溯至小布什政府时期,并系统性总结了东南亚同盟在美国“重返战略”中具有的基石功能、塑造功能、耗散功能及牵引辐射功能本书的逻辑内核为美国同盟战略在东南亚权力争夺中的作用,主要梳理了同盟战略在重返东南亚战略中的一系列投射,并相应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本书资料较为详实,论证深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42.00
“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世界,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高层智囊金一南犀利开讲,首度解析打开世界之锁的中国钥匙。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全书共分九大篇,分别为《中国篇》《美国篇》《俄罗斯篇》《东北亚篇》《中东. 北非篇》《北约篇》《核武篇》《外太空篇》《杂篇》,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将世界大格局呈现在读者面前。
2013年国外国防电子热点研究
¥42.00
本书对2013年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防电子五大领域40余个热问题行了深研究和探讨,这些领域涵盖国防电子工业、技术、装备、赛博和安全保密,涉及的热问题包括:美国高功率微波武器研发取得重大展、俄罗斯促国防电子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日本将效仿美国DARPA展先期研究、3D印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脑机口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光电集成技术、450mm晶圆、伪冒电子元器件、赛博空间管理和测试评估、新型病毒武器、“棱镜门”事件,等等。 本书可供国防电子工业、技术、装备、赛博、安全保密等领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应急装备器材供应干扰管理决策研究
¥41.35
近年来,突发事件不断以新的形式爆发,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发生的频度和强度也在逐渐增强。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活动中,应急装备器材供应是应对、降低或消除突发事件危害的有效措施,在保证国家安全、消除危机、遏制战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急装备器材供应过程中,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如运输车辆损毁或出现故障、道路被炸毁、需求点时间窗变动、作战部(分)队器材需求量发生变化等干扰事件。干扰事件发生后,运输工具如仍按初始计划执行,将难以满足应急任务对装备器材的需求,甚至导致供应任务的失败。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干扰事件进行处理,使干扰事件对供应系统的扰动程度*小,成为应急装备器材供应问题的难点。金丽亚、王荣辉著的《应急装备器材供应干扰管理决策研究》基于干扰管理思想,以系统扰动*小为目标,在分析应急装备器材供应中发生概率较高、较有代表性的干扰事件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运力受扰和需求点时间窗变动下的扰动恢复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提出了基于BSEMAR六元组的知识化扰动恢复模型,设计并开发了干扰管理建模支持系统,实现了对干扰事件的及时响应,以提高应急装备器材供应干扰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装备保障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历史的回音:一八○师实战录
¥40.99
诞生于抗日的烽火,三运城,克临汾、攻晋中、战太原,秦岭夺险、川西剿匪,参加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冬季防御战役……这是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它也曾在朝鲜战场折戟,陷敌重重包围,损失惨重,惊动了中南海,是一支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一八○师。曾经失败的阴影长久地笼罩在这支部队官兵心头,关于这支部队的不实传闻与谣言也纷至沓来,这些理应得到礼敬的老兵却长期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 唯有鲜血与生命不容蔑视。一八○师老兵们拿起笔来,真实地记录下自己部队的成长与战斗的经历以及在朝鲜战场的真相,遂有这本《历史的回音:一八○师实战录》。本书曾以内部资料的形式于1995年出版,由二十四旅(一八〇师前身)、一八○师首任政委王观潮同志担任该书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由耿飚同志为本书亲笔题写书名,薄一波同志亲笔作序。 此次本书公出版,由王观潮同志之子王晓波,二十四旅旅长、烈士王墉之女林荣担任总策划。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65周年,这使得本书出版更具一番意义。这部由老兵亲自撰写的战记,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以不同的角度与丰富的细节,真实地回顾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朝鲜战争,客观评价了一八○师在发展中的胜利与曲折,并且记载了朝鲜战场被俘官兵在美军集中营里的境遇与抗争,有很宝贵的史料价值。
干戈之影:商代的战争观念、武装者与武器装备
¥40.80
在商代人看来,战争和猎其实是一回事,战争的对象是周边的异族,这些异族被他们视为各类精怪,而不是人类……商代军队,包括商王、各类贵族武士和大量女性武士,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则是由氏族农民组成的步兵。只有贵族武士才能驾驶战车,穿戴青铜头盔与皮甲,身披虎皮,指挥原始的骑兵以及战象部队,用大斧和弓箭作战。普通的步兵,主要使用短戈、长矛和盾牌的组合,并广泛使用飞石和弹丸射,攻敌方的非致命部位,将其射伤、擒获…商代战车、战象、步兵的阵型,往往是模仿宇宙结构中的神圣数字,形成“三”或“五”的阵型排列,如分别为“左、中、右”三个组成部分的方阵……本书通过考察和梳理古代传世文献,以及甲骨文、铜器铭文、简帛文字,结合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并参鉴世界上其他古代民族的战争资料,综合复原出石器时代以迄商代战争的立体画面,揭示商代战争和当时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以及商、周之间在战争方面的历史剧变。
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知从堂书系)(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词!解放军战史研究专家学者联袂巨献!军事科研机构权威专家特别审定!)(试读本)
免费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知史明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侵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展游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平型关大捷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展的伏战、破袭战、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战的巧妙战术和作战方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猖獗一时的日本侵略者以及伪军陷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八路军新四军征战传奇》拮取了36个人民军队的经典战例,力图运用权威的文献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当事人的亲身经历,以记实的手法和生动的语言,崭新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还原历史真相,展现传奇故事。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知从堂书系)(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词,解放军报原总编辑杨子才强力推荐!肖劲光、杜聿明、陈诚等东北解放战争亲历者集体口述回忆)(试读本)
免费
《东北解放战争纪实》是一部全景展示东北解放战争各个阶段斗争史实的撼世之作,全书收集了肖劲光、黄克诚、伍修权、萧华、梁必业、梁兴初、吴克华、詹才芳、彭嘉庆、贺晋年、刘震、曾泽生、杜聿明、廖耀湘、陈明仁、范汉杰等近百位国共当事人、东北解放战争亲历者回忆、谈话、日记、珍贵绝版资料、新闻通讯和重要文件等形式,分别从“八?一五”我军出关东北到撤退至松花江以北(1946年6月);从建立根据地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6年东北局“七?七”决议到1947年4月);从夏季、秋季、冬季攻势(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以及辽沈战役东北解放(1948年9月到11月) ,全景展现了东北解放战争各个发展阶段的斗争史实,书中来自于当时东北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军以上将领亲历口述的就有近30篇文章,极为珍贵,是铭记东北解放战争这段历史的*历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