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数学史:从代数到微积分
¥19.60
你觉得数学很无聊吗?再想想。 这本书以趣味的方式讲述了代数学和微积分的故事,探索了数个世纪以来令人惊讶的数学发展过程。你知道布尔代数吗?它只使用了两个数字:1 和 0。在布尔运算中,1 1 总是等于 1。尽管这看起来很奇怪,但这种代数方法被用于在每个微芯片中创建纳米级的电路。此外,我们将会遇到像丢番图和牛顿这样的天才,他们成功地将数学问题转化为通用的技术手段;还会看到古埃及测绘者如何测量土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何至今仍未过时,计算机芯片如何处理程序,以及高斯如何在不到 1 分钟的时间里计算出 1 到 100 之间的所有数字相加的和——当时他只有10岁! 这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数学的热情。
真实世界的脉络:平行宇宙及其寓意(第2版)
¥19.60
宇宙、生命、时间……这些基本而又复杂的问题,如果用目前深刻的理论—量子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论和认识论—去解释,那将会编织成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作者戴维 ? 多伊奇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思维模式,顺着这一思维模式,我们的新世界观将日趋明朗。科学的目的是从问题出发寻求解释还是从观察出发寻求预言?令人匪夷所思的“影子”是否揭示了多重宇宙的存在?虚拟现实描绘的东西是不是真的?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只有我们的感觉、听觉或实验装置探测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还是物理的?人类的知识是怎样发生发展的?时间是均匀流逝的还是量子的?人的活动是否能反作用于宇宙演化的程?对这些“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平行宇宙及其寓意(第2版)》这本书将给您一些启迪。
揭秘太空:人类的航天梦
¥19.45
人类对太空有何更深的理解? 借助于现代的高科技,我们如何重新解读太阳系和银河系? 如何认知太空中那些遥远玄奥而又形形色色的各种天体? 太空的探索与发又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你将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获益: 1.通过介绍人类航天史上一些妙趣横生、震撼人心的故事,从古代的飞天传奇,到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太空争夺战,使读者对人类的航空航天简史了如指掌。 2.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图文并茂的解释,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读者学习、思考和探索星星背后的物理现象,了解天体运行的基本物理规律。让读者体会大自然造物之巧、感受科学之美。 3.介绍几个典型、著名的航天器和航天计划,解读其中涉及的基本物理原理和关键技术,了解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科学实验的趣味
¥19.32
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点、现代化的战争、通讯传媒事业的日益发达,处处都体现出高科技的威力,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人们对于科学知识充满了强烈渴求。
科学兴趣的培养
¥19.32
本套书全部采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存在于广泛科学事件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科学的精神和思想,以便对我们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普及科学的丰富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科学发明的灵感
¥19.32
本套书全部采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存在于广泛科学事件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科学的精神和思想,以便对我们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普及科学的丰富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科学创造的思考
¥19.32
本套书全部采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存在于广泛科学事件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科学的精神和思想,以便对我们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普及科学的丰富知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创新太阳历
¥19.29
现行公历(格雷果里历或格里历,西文名称为Gregoriancalendar)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正在使用的历法,是罗马教皇格列高利(Gregorius,又译为格雷果里)十三世于公元1582年颁布施行的历法。其前身是儒略历,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儒略一恺撒于公元前46年在埃及天文学家协助下创立的历法。这两部历法都是欧洲人制定的。我们中国人曾称之为西历,又称之为阳历、公历。1912年,我国开始采用阳历,至今已有100年了,国人专门研究阳历的著作一直不算多。现有一位老者写出新著《创新太阳历》,并付梓出版,真是一件新鲜事。
宇宙已知和未知的一切【人人都读得懂的宇宙学,“科学三部曲”收官之作!】
¥19.20
大爆炸证明了神的存在吗? 我们的宇宙消失了大半? 你该如何在黑洞中生存? UFO事件是真的吗? 火星人炸了我的狗? 天文学家为什么会谋杀他的宠物麋鹿? …… 在宇宙中,我们遇到了太多难以置信的东西,也面临了ZUI大的谜团。 你想看的,这本书里都有! 充满激情的科学教育家蒂姆·詹姆斯继《元素周期表何以解释一切》和《量子和粒子物理学何以解释一切》之后,为我们带来了这部“科学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由微观转到宇宙,这个人类能研究的ZUI大、ZUI古老、ZUI热、ZUI冷、ZUI奇怪的东西——一切的起,一切的终。
5分钟怪诞数学:那些看似不可能的生活真相【《像数学家一样思考》作者克里斯蒂安·黑塞全新力作!】
¥19.20
影子有影子吗? 球大战并不公平? 奇迹每个月都会发生? 为什么你的朋友比你受欢迎? 生日那天你可能性命攸关!? …… 哈佛大学博士克里斯蒂安·黑塞在书中展示了许多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和观,并带领大家用数学思维去探寻那些不可思议的生活真相。从速算方法到魔术揭秘;从经典悖论到游戏博弈;从提高中奖概率到避免谎言与欺骗……生活中搞怪、有趣、实用的数学思维技巧尽收眼底!
神奇的数字零
¥19.00
这是一场关于数字0的奇妙历险,除了追踪0的符号与意义的演变历程,还有数字0的宗教、历史、哲学及科学的想象。 在0出现之前的年代,纯粹的逻辑是主宰者,宇宙建构在有理数之上,昭显着上帝的存在,一切皆有迹可循,秩序井然。 随后,在充满0的宇宙里,逻辑溃不成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土崩瓦解。物理学上所有大谜题背后都潜藏着0的身影,黑洞的无限密度是除以0,无中生有的大爆炸也是除以0,真空的无穷能量还是除以0…… 科学家们*终知道,宇宙始于0,终于0。谁能掌握0,谁将掌握宇宙的奥秘。 本书文笔简练,字句诙谐,内容丰富,极具启发意义,既是作者对世间*古怪的数字投去的审视目光,也是作者对人类思想中*伟大的悖论行的深沉思考。
人类学+:科学的B面
¥19.00
《人类学 :科学的B面》是一本从科普的角度,讲述关于人类学的一些冷门故事和罕见历史。它注重于人类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比如考古学、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等等。简单地说,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本身的一个学科,正如人类拥有多样的特性一样,人类学也同时研究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此外,还关心人类之所以形成各种特性的来源,以及其演变过程。 但《人类学 :科学的B面》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向人类学教材,而是专注于解读有关于广义人类学历史中,各种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尼安德特人把抑郁症传给了我们?人类会被寄生物控制意识吗?有比埃博拉病毒还要厉害的病毒吗?传说中的“裂脑人”究竟有什么特殊能力?为什么南美小镇的913人选择集体自杀?一支苏联探险小队为何会在雪山一夜全员暴毙? 在作者有如纪录片导演般的引领下,读者可以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历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从中了解到其中的真相和内幕,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洞悉这些埋藏于历史档案尘埃之下的往事后,我们除了惊叹和感慨,更可以领略科学无所不在的魅力,以及思考那个人类学的终极问题:人类为何会成为今日的我们?
网上创业(微课版)
¥19.00
奇妙量子世界 是一本关于量子信息的科普漫画图书,书中详细介绍了潘建伟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科研团队在近几年取得的科研展,将十余篇刊发在《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的科研成果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形式介绍给读者,内容包括量子通信、量子密码、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纠缠等。 奇妙量子世界适合对量子领域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大师带你一口气读懂宇宙!)
¥18.99
这是一本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科普图书。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浩瀚的星空充满了好奇。宇宙如何诞生?星辰如何出现?银河系和地球为什么是现在这样?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人类重新认识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也重新认识了文明的意义。本书以平实易懂的语言、举重若轻的风格,向普通读者介绍宇宙学知识,以及人类观察星辰、探索宇宙的故事。作者以宇宙的时间初始为起,从大爆炸写到星系的形成、元素的诞生,再写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全书串联了宇宙140亿年演的关键知识,将一部精彩而宏大的宇宙史娓娓道来。
搞笑诺贝尔奖:化学
¥18.84
“熟鸡蛋能变回生鸡蛋吗?洋葱为何催人泪下?没染过头发,但头发却变绿了!芥末也可以报警!从龙舌兰酒制得了钻石!无鸟问津的铜像!恋爱与强迫症的化学本质居然惊人地相似。水有记忆,你信吗?”想一探究竟吗?让《“搞笑诺贝尔奖”化学》来揭晓答案吧!搞笑之余,更多的是深思,独特的视角带给你更多的启示。 给爱科学、善钻研和喜幽默、乐搞怪的我们。
霍金的派对:从科学天地到数码时代
¥18.74
除极个别例外,本书收录的是我替《科学画报》撰写的文章,其中多数是替“格物致知”专栏撰写的篇幅不超过1500字的短文——当然,收录到本书的版本往往比发表在杂志上的字数略多,内容也更完整。 约稿编辑对此类文章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必须联系近期的科技新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必须“赶时髦”。因此那段时间我将几个英文科技网站的“简易信息聚合”(RSS)放在浏览器首页上,以便随时留意科技新闻。编辑偶尔也布置一两篇“命题作文”。本书的多数文章便是由此而来。我的“速朽之作”(代序)霍金的派对——从科学天地到数码时代虽然作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尽可能长久的生命力,但“赶时髦”的一个可以预期的后果就是“速朽”。因为定义乃至创造“时髦”的是媒体而非历史,而历史地看,媒体的品位往往是“速朽”的。 因此,我曾建议将本书命名为《我的“速朽之作”》,但出版社出于可以理解的理由否决了这一提议,于是我退而求其次,从收录于本书的文章中选了一个标题作为书名。不过对读者我愿实话实说: 本书介绍的很多新设想将会是昙花一现的,本书介绍的很多新研究将很快被证明为错误,从统计上讲,这是“赶时髦”的宿命。 明知“速朽”,为何还要集结成书呢?——读者也许会问。 这首先不可否认是出于作者固有的“敝帚自珍”心理。收录于本书的这些文章虽大都很短,话题虽大都来自媒体或编辑,撰写时却也依然费了心思,基本上每篇都参阅了原始论文,以避免“读科普写科普”那样的“近亲繁殖”,或“读新闻写科普”那样的敷衍了事,因而自信要比媒体的花哨之言更有料,也更准确。 其次——并且更重要的——则在于写作手法。具体地说,我对话题的背景介绍通常具有普遍性,从而不会因话题本身的“速朽”而失去意义;此外,我还尽量用思考性的角度来切入话题,启发读者带着开放和怀疑的眼光阅读新闻,不把结论写死,也不把问题掩去。 这种写作手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速朽之作”的寿命。比如拙作《来自襁褓宇宙的线索》发表后不久,其所介绍的观测结果就被基本否定了(被基本确定为是星际尘埃造成的干扰),成为本书中“朽”得最快的文章。但我回过头来读那篇文章,却发现不仅占篇幅一大半的背景介绍丝毫不受影响,就连结论部分也无需修改,因为我不仅引述了“在未得到不止一组确认之前,没有任何实验能被太认真地看待”那样的谨慎之语,强调了“复核”这一“容易因兴奋而忽视的环节”,并且具体提到了作为主要复核途径之一的“普朗克卫星预计将在几个月内发布新数据”(后来正是那些新数据为推翻原先的观测结果提供了依据)。跟同时期的其他介绍相比,拙作可算是为数不多将“速朽”列为重要可能性,而且并非是用“凡事都有可能出错”之类宽泛而圆滑的理由来搪塞的,这一点我是略觉自豪的。在具体题材“速朽”的背后,具有普遍性的背景介绍及带着开放和怀疑的眼光阅读新闻的方法是不会“速朽”的。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理由也可为“速朽之作”的集结成书略作辩解,那就是这些文字毕竟记述了我们这个时代曾经有过——甚至曾经热捧过——的无数想法中的一部分,哪怕错了,甚至错得可笑,作为历史侧记也是不无趣味的。 1938年10月,在将于来年举办的纽约世博会(New York Worlds Fair)的工地上,一些留给5000年后的人类子孙的物件被埋入了地下,其中包含了一封爱因斯坦的信。爱因斯坦在简述了他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之后,在信的末尾写道: “愿后代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和理所当然的优越感阅读此信。”在结束这篇自序时,容我拾爱因斯坦牙慧说上一句: 愿本书的读者也能怀着“自豪的心情和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来读这本“速朽之作。”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串探索的足迹,这串足迹里的“速朽”反衬出的正是他们的进步。
线性代数
¥18.5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 矩阵的初等变换和线性方程组 ,向量空间、欧氏空间、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方阵的相似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与其标准形 。
度量:一首献给数学的情歌
¥18.00
在2002年一篇曾引发数学界巨大反响的文章《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中,保罗·洛克哈特猛烈抨了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学生只是被要求记住公式,并在练习题中反复套用,而这一创造性过程应有的兴奋、喜悦乃至痛苦和挫败却不见了。 在洛克哈特看来,数学是一门艺术,而老师教授数学的方法应该是,向学生诚实地传递自己对于这门学科的热爱,激发和激励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帮助和引导他们实际投身到这段迷人的旅途中去。 本书正是洛克哈特这一思想的好体现。他对数学的热爱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同时他也不讳言旅途的艰难。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对形状和运动的度量。他以平实的语言将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复杂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精妙关联解释得清晰易懂,生动展示了数学家都在做什么,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量子时刻:奇妙的不确定性
¥18.00
量子这个想法于 20 世纪早期诞生在物理学的一个偏远角落里,它说能量是一份一份具有有限大小的而不是无限可分的。这在大众的想象中植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量子意象和语言现在就像一连串无穷无尽的光子一样轰着我们。诸如平行宇宙、量子跃迁、不确定性原理以及薛定谔猫这样的说法不断出现在漫画、电影、小说、哲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中,被每一代新的艺术家和作家重新解释。? ?量子跃迁是大还是小?不确定性原理有多不确定?这种量子词汇的密集轰是做作古怪的,抑或是我们思考方式的一个根本改变?在这本创性的图书中,哲学家罗伯特·P. 克里斯和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沙夫·戈德哈伯把量子从科学理论到公众理解的艰难之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追溯了量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量子领域和传统领域的不同之处,探讨了量子在每件事物中的表现形式,揭示了量子世界的奇异之处及其对科学和当代世界的影响。科学和人文领域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数学思维导论:学会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18.00
许多大学新生都曾在从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的过渡过程中遇到过困难。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似乎是一种全新的数学,被要求学会用一种不同于往的方式思考。同时,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现如今,良好的分析思维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而具备“数学思维技能”的人会在竞争中占据巨大优势。 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写给高中生、大学生以及所有希望提高分析思维能力者的数学思维门书。它将教你学会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顺利完成从中学数学到大学数学的过渡,或者让你掌握在各行各业获得成功所需要的关键性思维能力。 阅读本书只需高中程度的数学。同时,本书也是Coursera热门课程《数学思维导论》的配套教科书,结合线上课程,必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音乐是怎样算成的(从毕达哥拉斯到勋伯格,一本看尽音乐与数学的爱恨情仇!)
¥18.00
音乐中充满了数学元素,例如巴赫的作品就被认为包含着一种数学逻辑,伟大的作曲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也曾经说过:“音乐这种形式和数学较为近——也许不是和数学本身相关,但肯定与数学思维和关系式有关。”在此基础上,阿诺德·勋伯格则更一步,完全依照数学原理行创作。 对此,作者阿里·马奥尔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音乐对数学造成的影响,不亚于数学对音乐的影响。在本书中,作者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音乐和数学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中妙趣横生的人物逸事与缜密严谨的乐理、数学知识交织在一起,引导读者从全新的角度音乐和数学这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纵览音乐和数学几千年来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