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化的痕迹:奇妙的人体结构图鉴
¥26.40
自寒武纪脊椎动物诞生以来,距今已有5亿4200万年。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拥有脊柱的动物们完成了令人震撼的大化。其间,在经过了长达1亿6000万年的恐龙时代之后,才终于迎来了今天我们所处的哺乳动物时代。后来,人类诞生了。人类把生命体曾经历过的化都深深地藏在了身体中,比如胎生由卵生化而来,第三只眼变成了松果体,部分虽然没有任何用处但依然保留在身体中的肌肉,等等。现在就让这本书,把人体不可思议的小秘密、结合绘制详细的插图一起呈现给大家吧。

病毒星球
¥26.18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等*条件,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抗生素或感冒糖浆等*近用来对付它们的小玩意,更是无法伤及病毒毫发。 病毒在我们的DNA里留下了丰富的信息,人类DNA片段中8%来自病毒,说它们是我们亲缘有远的祖先也不为过。但是要小心,这些休眠在人类DNA中的片段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复苏,重新组织成活跃的病毒。 病毒并不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因片段,然后插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不可否认,病毒也是自然创造的冷血杀手。甲流、埃博拉、SARS,这些病毒让人类措手不及,它们本来只攻蝙蝠、老鼠或鸟类等,怎料自然演化无意之间将人类写了病毒的黑名单。尽管疫苗不断更新,但演化的力量让病毒一次次地突破我们的防线。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认识人类在万物中的位置。


卡特里娜:一部1915—2015年的历史
¥26.00
2005年,一场飓风袭了新奥尔良市,整个城市都被水淹没,几百人因此丧生。飓风过后,城市人口减少、气候不断变暖、住房问题凸显、种族问题持续加剧。这场飓风被称为“卡特里娜”。卡特里娜飓风不是这些事件发生的直原因,却将我们这个时代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汇集到一起。 以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前后共一个世纪的时间为线索,作者追寻灾害出现的前因后果,调查人们对洪水的不同反应,探讨结构性不平等和物质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飓风之下,一部城市建设史诗由此展。


仿制药的真相
¥25.99
仿制药是在品牌药专利到期之后,合法仿制出来的廉价版本。据称它的成分、效果与品牌药几乎一样。仿制药的广泛应用被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伟大的步”。 如今,仿制药占据了药品市场近90%的份额。但这个行业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它是充斥着不守信用的造假者,还是不乏确保品质的折扣商? 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报人、调查员、医务人员,梳理美国药监局数千页机密文件中的海量信息,埃班曝光了一个欺诈猖獗、伪造数据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化,不惜规避几乎每一条安全生产原则。而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仿制药产业可谓是全球化的终极试金石。凯瑟琳·埃班这本惊心动魄的纪实文学将引领读者见证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创举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场骇人骗局。


破茧
¥25.99
2020年以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方式,新冠疫情、蝗灾、贸易战、油价暴跌与股市异动、TikTok与华为困局……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踵而至,眼下的现实与世界的走向顿显扑朔迷离。 本书是学者施展在波谲云诡的当下所做的跨界思考。基于其在国际政治、历史、中国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多年深耕的心得与创见,施展一方面对现实做出敏锐的诊断与回应,另一方面展对未来全球新秩序的畅想。在变动不居的大洗牌时代,我们必须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才能理解真实的世界,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性的进化
¥25.20
男性为什么不哺乳? 人类为什么会为了享乐而不是生育而性交? 为什么只有人类女性会经历更年期? 为什么人类男性会成为数不多的照顾后代的哺乳动物之一? …… 关于人类性征的化,没有人比贾雷德·戴蒙德更有资格做出解释。本书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的,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戴蒙德帮助我们梳理了人类性征化历程的多个方面,写出了一部迷人的、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


复杂生命的起源(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和生物化学学会奖得主全新力作,追问40亿年间生命到底为何这样演化!)
¥25.20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量生产机制从各方面限制了细胞,而一次罕见的一个细菌入住到一个古菌体内的内共生事件,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复杂细胞的演化成为可能。看似偶然发生的单次事件,却因为能量的约束而必经一种演化历程,许多重要也基础的生命特征,也由此可以通过基本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推断。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取舍权衡生殖力和年轻时的健康,换来衰老和罹患疾病的代价。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健康乃至生死,都可以从能量角度重新发问。


自然观察入门:认识花鸟虫鱼
¥25.20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探询自然奥秘的基础指导手册。循着一年四季的顺序,以花鸟虫鱼的生活习性乃至山川河道的风貌发展为出发,作者结合亲身实践经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丰饶多姿而又井井有条的自然图景。 从不知疲倦的蜻蜓,到热衷捕猎的伯劳鸟;从色彩绚丽的酸模,到便利农人的紫云英,本书构建了一个小小的私人世界,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就是那个耐心的导游——在展现美景的同时,更将窍门和捷径倾囊以授,引导我们自己去探寻,去发现,去创造与领悟。 本书构建了未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城市居民为对象,清晰地引领大家从身边观察自然,从观察中认识自然,从认识中找到我们自身。


人类的起源
¥25.20
达尔文的人类化“一揽子”学说主导学术界100年,却在20世纪80年代被证伪。那么,在1000万年的化过程中,人类究竟如何胜出—— 是东非大裂谷的出现,导致了某种灵长类动物离大树、用两足行走吗? 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兽骨,来自先祖来的猎物还是拣来的腐尸? 拉斯科洞穴中摄人心魄的野兽壁画,是巫师在癫狂的仪式中创作出来的吗? 150万年前的直立人就已经能够流利地交谈了吗? “意识”这个生命的奇迹,从欺骗行为、埋葬仪式中可否寻到蛛丝马迹? 理查德·利基以直立人骨架“图尔卡纳男孩”这一20世纪古人类学*重要的发现为起,清晰明了地勾画了人类化的四大阶段:700 万年前人科的起源;两足行走的猿类的“适应性辐射”;250 万年前人属的起源;现代人的起源。除此之外,《人类的起源》还将带领我们利用有限的证据,提出种种出人意料的假说,推断人类的艺术、语言和心智起源之谜。 《人类的起源》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科学大师书系”图书之一。“科学大师书系”精选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10本经典著作,其作者既是世界一流的思想者,又是文采斐然的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贾雷德·戴蒙德、丹尼尔·丹尼特、马丁·里斯等等。这些书将直送你站上大师的肩膀。

我包罗万象(令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爱不释手的自然新史,微生物视野下的生命图景全纪录,重新认识世界与你自己。)
¥24.99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人们常常给微生物冠以恶棍之名,直到今天仍然容易谈菌色变。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放眼万物,斑头雁迁徙飞跃喜马拉雅山时带着微生物,象海豹潜深海时也携有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动物园”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也许,是时候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改写奥逊·威尔斯的“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了。在离不与微生物的共生互动之中:“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美的进化
¥24.99
欢迎踏上世界知名鸟类学家理查德·O. 普鲁姆为你量身定制的智力冒险之旅。 我们通常认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可以解释生命树上的每一个分支:哪一个物种会繁衍,哪一个物种会灭绝,哪些物种会化出哪些特征……但是, 达尔文说过:“每当我看到雄孔雀的尾屏,就觉得难受!”这是因为在他的自然选择理论看来,雄孔雀尾屏上过于华丽的图案似乎毫无生存价值。对此,传统科学的观是:动物的择偶炫耀特征是展现它们的遗传优势或素质优势的“广告”。 但是,凭借在世界各地30多年的实地考察和野外观鸟经验,普鲁姆对这一观发起了挑战。在热带丛林深处分布着多才多艺、美丽优雅的鸟类:雄性梅花翅娇鹟会用翅膀唱歌;雄性大眼斑雉的翼羽展后成4英尺宽的锥面,上面缀着立体的金棕色球形图案,灿烂夺目;雄性红顶娇鹟会用太空舞步来求偶……作者看到了许多动物的炫耀特征,而且这些特征似乎都与自然选择理论的关系不大。在寻找真正答案的过程中,普鲁姆将达尔文于150年前提出的配偶选择的审美化理论从故纸堆中挖掘出来,它是驱动化历程的一台独立发动机。 这趟美的化之旅的起是“生命之树”,终是我们对人类化及自身的重新理解。自然界的绚丽多姿填补了我们理解化史和人类起源的一块空白,为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达尔文化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科学视角。

温柔的铠甲
¥24.99
穿山甲是爬行动物还是哺乳动物?穿山甲真的能穿山吗?也许我们对穿山甲这种动物还不太了解,但它们*是世界上被捕杀*多的动物——尚未被人充分认识就已经快要消失。说起穿山甲,我们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小时候动画片《葫芦兄弟》的场片段中,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已十分罕见。本书以一只叫做蜜宝的小穿山甲的真实救援案例作为故事的背景:小穿山甲蜜宝和妈妈不幸被盗猎者一同捕获,它的妈妈保护着小小的蜜宝,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后离了它……故事同时图文并茂地讲述了穿山甲的生活习性、物种现状、濒危原因和保护措施等知识,谱写了一篇人与自然的温情启示录。小穿山甲蜜宝的故事如此动人心弦,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喜欢上这些温柔又呆萌的森林卫士! 所有生物都是地球的一份子,我们需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是谁在悄悄和我们告别
¥24.99
《是谁在悄悄和我们告别》书中将地球比喻为一栋巨大的房子,在这栋房子中,汇聚着各种生命,也创造着无数的生命奇迹。森林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饮用水,我们向萤火虫学习并发明了日光灯,很多动植物为人类的疾病提供了各种解决办法······每个生命都是如此独一无二,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生物多样性,就是这所大房子里*珍贵的财富。人类的过度的利用和消费,严重的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而当海龟、珊瑚、大象、犀牛、蝙蝠、野生鸟类等这些“地球卫士”消失的那天,人类也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这本书不仅呈现了一个个让人惊叹的事实,也将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书中丰富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创造性地让孩子了解“生物多样性”这个重要的概念。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做什么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从而形成深刻的人文观念,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穿山甲是爬行动物还是哺乳动物?穿山甲真的能穿山吗?也许我们对穿山甲这种动物还不太了解,但它们*是世界上被捕杀*多的动物——尚未被人充分认识就已经快要消失。说起穿山甲,我们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小时候动画片《葫芦兄弟》的场片段中,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已十分罕见。本书以一只叫做蜜宝的小穿山甲的真实救援案例作为故事的背景:小穿山甲蜜宝和妈妈不幸被盗猎者一同捕获,它的妈妈保护着小小的蜜宝,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后离了它……故事同时图文并茂地讲述了穿山甲的生活习性、物种现状、濒危原因和保护措施等知识,谱写了一篇人与自然的温情启示录。小穿山甲蜜宝的故事如此动人心弦,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喜欢上这些温柔又呆萌的森林卫士! 所有生物都是地球的一份子,我们需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愿每一个生命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防灾,原来如此!
¥24.99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生动实用的灾害防治科普读物,也是一本简明安全应急指南,旨在为公众提供灾前预防、灾害求生、灾后重建的相关方案,同时帮助人们提高防灾意识,增加防灾应急的知识与技能。人生不易,愿每个人都有自救互救的知识与底气。


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自传
¥24.99
在我的心中,我终生会是一个探索着的博物学家。 ——爱德华·威尔逊 爱德华·威尔逊,当今世界蚂蚁研究翘楚,“生物学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被誉为“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他用优美动人、热情雄辩的文笔,将他半个多世纪跌宕多彩的人生经历、成为世界JI科学家的成长之路娓娓道来。 威尔逊在大自然的冒险和辗转中度过了童年,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与日俱增;青年时期确定学术志向,将蚂蚁作为毕生的研究对象;与生物学同人一道探访西印度群岛,将岛屿上蚂蚁的生态分布尽数掌握;在哈佛任教期间,创立“社会生物学”学科,完成生物学的又一次化……威尔逊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崇敬,以及对地球所有生命的深切关怀。他带领我们畅游缤纷的自然世界,教给我们观察生物的知识和技巧,繁忙的家蚁、凶猛的毒蛇、斑斓的热带飞鸟,都与威尔逊有着迷人互动。 20世纪是科学大爆炸时期,威尔逊在强势的分子生物学夹缝中闯出一条新路,推动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从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到古生物学家古尔德,再到人类学之母玛格丽特·米德、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威尔逊用风趣达观的笔调,回忆恩师挚友和学术劲敌,呈现生物学大论战的细节,不断夯实科学和人性的信仰。 《洛杉矶书评》评价这本书为“迄今Zui优美的回忆录”,对于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和博物学家,以及如何理解自然世界与学术科学的关系,《博物学家》将提供独YI无二的知识给养和关怀。


长江下游青弋江水阳江流域湖泊环境演变
¥24.00
青弋江、水阳江水系是长江流域下游重要的流域。本书重点论述青弋江、水阳江水系的三个主要湖泊(南漪湖、固城湖、石臼湖)的环境演变,包括流域侵蚀、水土流失、湖泊淤积、富营养化、湖泊生源要素赋存、污染物沉积记录,以及地质演化等。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牛津大学文学教授的诗意博物之作)
¥23.99
作者在书中分别介绍了17种常见的树木,包括樱树、油橄榄、柏树、橡树、白蜡、杨树、冬青、桦树、榆树、柳树、松树和苹果树等。从民间传说、自然科学、文学、文化历史、欧洲艺术、宗教、古代神话和现代医学、日常用途等方面揭示了这些树在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流变、文化意义和重要影响。配有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充满了关于树木的有趣发现、独到见解和深刻哲思,也会引发读者去思考人与树木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南极到北极:斯文·赫定带你发现地球
¥23.99
在斯文•赫定所处的年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还没有全部完成,“征服地球”依旧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斯文•赫定结合自身多年探险经历与历史上其他著名探险家的事迹,描绘了一幅人类如何勇敢地挑战自然、探索未知区域的画卷,在人类立足地球、放眼太空的今天,这样的经历和探索精神依旧值得回味。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斯文•赫定从欧洲一路往东,横跨亚洲大陆到达中国、日本,穿越沙漠,翻越高原,登上冰山之巅,九死一生的丰富经历,还可以看到对他产生影响和激励的先行者哥伦布、利文斯通、斯坦利、富兰克林、沙克尔顿等人在全球各地的精彩故事。 本书曾经在瑞典作为青少年的教科书,与著名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诞生于同一时代,既是供青少年了解世界历史地理的简明读本,也是了解斯文•赫定经历和人类探索地球历史的全球性读物,既有生动的人文地理描写,也有自然知识和历史故事的讲述。想重温人类探索和征服地球未知区域的事迹,就从这本书始吧!


珍稀蔬菜原色图鉴
¥23.99
本书以全彩的形式,精心收集和整理了400余幅高清彩色图片,按照外来蔬菜、特产蔬菜、观赏蔬菜、保健蔬菜、野生蔬菜和芳香蔬菜六个大类,96个珍稀蔬菜品种,详细介绍了珍稀蔬菜的起源分类、生长习性、品种类型和应用价值,特别是以高清彩图重展示了不同剩余时期的形态特征,以供读者识别和鉴赏。 本书可作为农业院校师生、农业技术人员和园艺爱好者研究和引种珍稀蔬菜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青少年科普图书和居家旅行休闲图书。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
¥23.99
作者在书中分别介绍了17种常见的树木,包括樱树、油橄榄、柏树、橡树、白蜡、杨树、冬青、桦树、榆树、柳树、松树和苹果树等。从民间传说、自然科学、文学、文化历史、欧洲艺术、宗教、古代神话和现代医学、日常用途等方面揭示了这些树在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流变、文化意义和重要影响。配有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充满了关于树木的有趣发现、独到见解和深刻哲思,也会引发读者去思考人与树木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品读西学系列——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地理故事(试读本)
免费
从宇宙到欧美——希腊、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西方文明的源头、政治大国、经济巨人、文化先锋、军事领袖,这些头衔仍不足以概括他们的世界影响力。好奇的眼睛想望一望,西方文明一路走来从历史到现在的空间大背景是何等壮阔辽远,又是何等旖旎绮丽。瞧,眼前铺展的是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季风、东经北纬、阿拉斯加,还有剑桥的三一学院、米兰的足球、比萨斜塔、巴黎歌剧院、慕尼黑的啤酒节,自然与人文相契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