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风月好谈
风月好谈
止庵
¥8.70
  《风月好谈》延续作者一贯文字风格,收入其近期的文化随笔和阅读札记,包含对鲁迅、周作人阅读和研究的一些心得,也包括对侦探推理小说、“古拉格”等历史文学写作文学、外国文学出版引进等方面的札记。书名“风月好谈”取自作者收藏的一张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手书帖,用作书名,迂回蕴藉的体现了一种作者的风雅旨趣。止庵先生阅读研究深入而细致,文风洗练,本书除对周氏兄弟、历史写作等具体话题有相当深入的梳理可为专业读者提供丰富的细节信息之外,作为一般性的文化随笔与阅读札记,作者的文字不饰抒情,不做高谈阔论,从具体话题入手,细节处略作生发对相关人物、作品和历史文化命题自有其态度,也有较高的可读性,可为大众读者提供深入阅读的样本。
外国童话史
外国童话史
韦苇
¥8.70
《外国童话史》以世界为视野(包括中国),就儿童文学的一个首位重要的分支——童话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完整的描述和评介。既为“外国童话史”,范围就只涉及外国并且自然以西欧、北欧、东欧三大板块为中心内容,从童话文学现象中归纳其发展规律。《外国童话史》不装腔作势,不故作高深,深入浅出,易读易记。学习者、创作者、教学者、研究者、出版者、资料收集者均可借助它各取所需。
历代游记
历代游记
李穆南,郄智毅,刘金玲
¥8.69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唐宋文脉
唐宋文脉
夏秋
¥8.49
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唐宋时期文学发展脉络的书籍,作者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文学发展规律的把握上,作宏观的整体扫描,力图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描绘出我国古代文学从唐代的“唐音”转型而为宋代的“宋调”的过程,以及各自的特点。作者从大家习熟的材料中读出新意,但不作新奇之论,不食别人牙慧立论力求公允平和,以客观返回历史本真为目的,体现了历史唯物的态度。
英国散文的流变(珍藏本)
英国散文的流变(珍藏本)
王佐良 著
¥8.10
王佐良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教育家和英国文学研究专家。王佐良先生的力作《英国散文的流变》是散文史与名篇选读相结合的典范之作,自1994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 这本英国散文史的研究对象是所有不属于韵文的作品,从16世纪莫尔的史书始,以20世纪下半叶的口述历史作结,对各代各型的英文散文行了梳理。他总结道,英国散文中有一条平易散文传统,平易但不平淡,言之有物,又有文采。本书所择取的各个时期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变迁;对作品语言微观结构的观照,让读者细查语言之美,阅之爱不忍释。王佐良先生引文都附译文,多数系自译,其语言修养和文化修养尽体现其中。 《英国散文的流变》是我国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翻译专业师生以及广大文学爱好者教学与学习的参考书。该书谈散文,谈文学,于语言之外通过具体作品又勾勒出了英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化发展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这本书,不仅欣赏文字之美,更能感悟思想之美。
周子通书
周子通书
(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
¥8.00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北宋周敦颐字茂叔,人称濂溪先生。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圣人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道德的*境界。周敦颐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代表著作《通书》不仅蕴涵丰富的义理,而且浑沦简洁,为后人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阐释空间,被后世奉为宋明理学首出之经典。复旦大学哲学系徐洪兴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老舍的12堂文学课
老舍的12堂文学课
李异鸣
¥7.99
一本简洁生动的文学理论入门书,一部研究老舍前期文艺思想的重要文献。老舍先生综合古今,以作家的视角对文学进行*又独特的思考,化呆板的理论为充满智慧的思考,是一本难得的文学理论入门书籍。 书中用12堂课的形式,让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来告诉你,文学是什么? 书中涉及一百四十多位学者、作家的论述和作品观点。
周作人经典作品:欧洲文学史
周作人经典作品:欧洲文学史
周作人
¥7.99
《欧洲文学史》是1917年周作人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在国文门一年级教授“欧洲文学史”课程的讲义的整理。叙述上起古希腊下至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发展史,是周作人与兄鲁迅合译《域外小说集》后“求新声于异邦”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部较为系统的欧洲文学史。周作人五四时期提倡“人的文学”、思想革命等均可从此找到源头,对新文化运动厥功甚伟。
文学、音乐及其他译文(傅雷全集)(电子杂志)
文学、音乐及其他译文(傅雷全集)(电子杂志)
拉洛倏夫谷,FrangisVillon,屠格涅夫,乔治·勒公德 等(著),傅雷(译)
¥7.99
文学、音乐及其他译文(傅雷全集)
周作人自编集: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周作人自编集: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周作人
¥7.99
  本书收周作人自编集两种:《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学以及儿童文学素为周作人所关注,被他称为“一种特别的文学活动”。这方面的成就以及观主要反映于《儿童文学小论》,大多涉及童话和儿歌,既富有研究价值,又颇具天真童趣,值得反复品读。《中国新文学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崔佳
¥7.91
本书从人类口头文学创作讲起,分别介绍了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在中国文学部分中,从先秦的文学现象讲述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传奇,又介绍到现、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外国文学部分,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如高尔基、小仲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等。
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
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
肖瑞峰、彭万隆撰
¥7.80
      刘禹锡以对诗歌题材的拓展、对传统主题的深化及对诗歌体式的革新,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白居易一生留下了近三千诗作,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理论。他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堪与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这个选本将诗人生平和作品讲评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皆选取中国文学史中的一流大家,延请国内知名文史学者,以生平事迹为线索,对其作品行选注选评。一本在手,便可对这些大家的生平事迹、作品风貌有全面的了解。
从地球到月球-英文原版
从地球到月球-英文原版
(法)儒勒·凡尔纳
¥7.60
  “*经典英语文库”自*辑2013年8月上市至今,整套图书已出版六辑共90部作品。图书选本方面,皆来自世界经典名著,涉及政治、艺术、人文、诗歌、小说等各个领域,原文呈现名著原貌,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了不起的盖茨比》《哈姆雷特》等经典读本更是为广大读者所追捧。图书设计上,完全遵循国外名著图书的经典流行本规范,掌中书的大小便携、易读;封面设计、正文版式、印刷材质等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将*经典、*纯粹的外国文学带给广大的中国读者,更新大家的英文图书阅读习惯。   “*经典英语文库”系列图书其规模之大,品质之精在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可以称得上是独1无2,无愧经典的传承,完美体现“倡导原味阅读,共享世界经典”的出版理念,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更多英文名著经典,以飨读者。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
曹明纲撰
¥7.50
  一个是风姿潇洒而又时露峥嵘的隐逸诗人,一个是心高气傲、才情脱俗的山水诗人,在中国诗坛上,陶渊明与谢灵运皆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继起的鲍照诗风格俊逸,与谢诗均有新警秀绝之誉,他写作的辞赋和骈文在六朝亦堪称一流。合三才佳作于一册,浏览品味,其妙无穷。
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
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
郭英德(著)
¥7.20
本书旨在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明清传奇戏曲行历史描述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全书分别深地考察了传奇戏曲文体在剧本体制、语言风格、抒情特性、叙事方式等各个层面的历史变迁过程,力图准确地描述它从明成化元年(1465)到清宣统三年(1911)近450年的演历程。同时,本书着力将传奇戏曲文体的历史变迁置于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阐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该文体各个层面的变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文化功能。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书广泛地吸取了古今中外文体学研究的成果,根据独特的研究对象,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一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文体学研究范式,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具有前沿性。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蔡元培
¥7.06
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旧红学中的主要流派索隐派的后一部重要论著,在红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古代军旅诗选讲
中国古代军旅诗选讲
夏传才
¥6.99
战争是社会历史的特殊现象。在尚未形成阶级分化的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产资源或抢掠生活资料,由集群格斗而发展为由小到大的部族间的战争。在中国古史上记载的黄帝与蚩尤之战,是两个大的部落联盟的一场大战,战争的实质是为本氏族的发展争取资源与生存环境。不过,原始社会的战争不同于我们现代意义的战争。我们现在说的战争,是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的斗争形式。概括来说,历史上的战争,只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反抗侵略、反对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争,都是正义的战争;而一切侵略的、掠夺的、镇压人民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无论正义的战争或非正义的战争,都和人民群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战争是流血的斗争,必然有战士死伤和巨大的物质消耗,人民是兵源和战争物质的源源供应者。战争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人民是战争制造的一切灾难的直接承受者。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历来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发动侵略战争和一切反人民的战争。中华民族是勇敢坚强的民族,从不惧怕战争,历来拥护和支持反对侵略、反对压迫、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的一切正义战争,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统一而英勇战斗,并取得胜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数量众多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名篇佳作,其中有爱国主义的抒怀,有英雄主义的颂歌,有战争风云的描写。为了对正义战争热烈拥护和支持,许多诗人本人就是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在国家需要时投笔从戎。他们对非正义的战争,则观点鲜明地坚决反对和揭露,发出正义的和人道主义的抗议。
葛红兵论文精选集(2017-2019)
葛红兵论文精选集(2017-2019)
葛红兵
¥6.99
本书收录了葛红兵先生自1995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多篇重要研究论文,其中即囊括了其早期的文学批评作品,也包含了其现今的创意写作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在不同的时期都以创新而独特的视角与严谨详实的分析,在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创意写作相关的数篇文章,堪称中国当今创意写作学科的奠基之作。本书将此集结成册,在展示这些作品之余,也展现了作者研究方向的转变,便于读者对作者本人的研究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This book includes a number of important papers published by Professor Ge Hong bing between 1995 and 2019, both his early literary criticism works and his current creative writing research was selected.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se articles have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field with their innovative and unique perspectives and rigorous analysis. Among them, several articles related to creative writing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oundation works of the creative writing discipline in China today. In addition to presenting these works, this book also shows a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so that readers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own research.
周作人经典作品: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周作人经典作品: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周作人
¥6.98
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解鲁迅的人之一。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看题目似是一部探讨鲁迅小说艺术的评论集,其实却与《鲁迅的故家》为一路,所着重处仍在“写园及其周围”,“写两部小说里的人物时地”, 也即“记述而不造作”。书中所讨论的小说限于《呐喊》《彷徨》,加上一部被归类为散文集的《朝花夕拾》,对其中出场的各色人物进行原型索引,背景事迹考证,但绝不落入冬烘的实证派。表面上是索引考证,实则着意点染风俗,介绍有趣的土物方言,又围绕诗与真实的关系等小说艺术问题,偶于一二处略作点评,见解精辟,常能一语道出别人未见之鲁迅小说的佳妙处。
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
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
张毅
¥6.94
本书通过若干专题的研究,勾勒了八百年来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的大致历史,尤其对近代百余年陆诗阅读习惯、审美经验以及陆游文化形象的变迁作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全书依照时间顺序分为上、下两编。上下编之间以清末为时间界限,分别从传播、编选、阅读、批评等角度对陆游诗歌的流传进行研究。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
周双丽
¥6.94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文学道德教化论》主要结合道德教化现实背景以及文学发展趋向,通过对道德教化的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道德教化实现途径与存在问题,其中包括:文学能够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道德教化是在什么样的文学中被体现、表征的,文学道德教化与文学追求是怎样冲突与对抗,在文学中如何体现,并尝试剥析社会伦理道德和文学之间内在的、本质层面的有机联系,力求从理论的角度厘清、剖明道德教化审美实现的重要性与具体路径与文学审美对社会伦理道德所具有的教化作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和重要审美形式之一的文学之间存在的合乎逻辑的互动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