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西汉
¥35.81
西汉是我国*个统一强盛的帝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全书对西汉的兴衰,作了全面、深的剖析。汉高祖刘邦在位7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了基础。之后通过“文景之治”,经济蓬勃发展,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曾派卫青、霍去病败匈奴,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保障了汉朝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多年的征战使国力下降,于是武帝于晚年停止征战,转而大力发展农业,使西汉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武帝之子昭帝继承其父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极盛时期达到了顶。经过昭帝、宣帝两代38年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执行,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的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此后几代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新,至此西汉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作者以流畅的文字,翔实的史料,勾画了一幅西汉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图画。书稿中作者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议论、评,语言犀利,极富个性。


大唐兴亡三百年5
¥35.80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汉代士人与政治
¥35.67
两汉四百余年间士人的身份经历了由游士到儒士(高祖—武帝)、由儒士到士大夫(昭帝—章帝)、由士大夫到名士(和帝—献帝)三次变化,士人群体由游走天下的百家诸子到王朝政治的结构当中,成为支撑专制统治的基本力量,这个过程既是政治塑造士人的过程,也是士人适应政治的过程。本书细致地描述了这一过程。


用年表读通中国近代史
¥35.40
一、本书结合“大事年表”与“历史事件叙述”,兼顾工具性与趣味性,可查询,可阅读。 二、全书上起1840年的鸦片战争,下迄1949年10月1日国大典,依时间顺序分为十一章,每一章前有一总说。 三、版面左、右两栏以编年方式呈现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历程,用年表贯穿全书,标示公元、朝代、帝王年号及民国纪年,其后的“事件”栏以朝代兴衰、政权更替、改革、政争、中外交往、战争、战役、媾和、文化成就、重要人物等的概述作为主要内容。 四、版面中间两栏以纪事本末的形式,介绍近代中国的重要史实,对事件的发展脉络、人物生平贡献等作完整的叙述。标题醒目,叙事清晰,可与年表相呼应。 五、世界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在年表中与中国历史相对照。 六、目次中依时间顺序,详列历史事件的标题。 七、全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人物为纬,表现近代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是一部方便查询、适合学生与一般大众阅读的近代中国历史的工具书。


中华文化的历史遗产
¥35.40
本书是史学大家戴逸先生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书中简要概述了中华文化,分析了中华文化的古老渊源和历史发展,以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文化表现为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探讨了18世纪以来中国启中外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展现了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面向21世纪的中华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东周两汉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春秋》诠释
¥35.40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诠释以其特有的政治属性承担起了引领社会变革的重大使命。东周两汉社会转型期《春秋》诠释的活跃,正是其背后社会变革大背景下政治诉求在思想学术领域的表现。先是,春秋战国贵族政治的崩溃在《春秋》诠释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其后,汉承秦制,“巩固、完善君主政治及与之相应的文化创建”,成为政治和思想家思考的历史命题。西汉武帝时期《公羊春秋》、宣帝时期《?Y梁春秋》和成、哀以后《左传》的交相轮替,除经学内部规律使然外,都是其时政治诉求的客观反映。直到东汉建立,光武帝君主政治的再强化标志着阶级社会以来首次社会转型的完成,与之同步,《春秋》诠释也在今、古经学的激烈争斗中走向总结阶段。


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精)
¥35.30
《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一书选取高车·拓跋、吐谷浑与粟特三个族群作为个案,结合墓志资料与传世文献,在充分参考和吸纳中外同行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朝外来族群中原汉地的活动及其反映的胡汉关系行了细致和深的考索。那些汉人世界的外族人,如何调整自己的族属文化以做应对,是摆在他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他们所作的应对,目的是为了生活本身,族属与文化这类异质性、差异化现象的本质,表现为聚集在一起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书中三条线索梳理出来的族群关系,是在唐朝一统化国家政治体的架构下显现出来并受此制约的,由此亦构成了这一阶段胡汉关系的基本特质。


制度与命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逻辑
¥35.20
《制度与命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逻辑》是一部知名历史学者的访谈作品。本书主要选取了燕京书评公众号发布的知名学者如葛兆光、马勇、罗新、许宏、邱捷、冯尔康、刘守刚、仲伟民、赵世瑜、侯旭东、缪哲、董铁柱、侯杨方、张峰屹、玉木俊明、沈卫荣、卓辉立等的访谈,以其新近出版的学术研究成果涉及的相关学术话题发端,以深度访谈的形式问答了中国古代王朝史上多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清晰客观地呈现了王朝历史的统制路径和脉络,深刻直白地分析了王朝治乱兴衰的深层次历史逻辑,旨在为我们认识和解读中国两千年王朝史提供多个角度、多重视野的历史观察和深度分析,以及强有力的思考和判断。


高敏感是种天赋:认识篇+践行篇+沟通篇(全3册)( 高敏感族,内向型人超越自我的实践指南!)
¥35.00
为什么常觉得自己事情做不好,在人前丢脸? 大家都说我太敏感,玻璃心,想太多!这是我的问题吗? …… 请你翻开这本书! 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个人,被锁在角落,不曾真正地离开。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丝·桑德俘获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课: 19个方法面对自己,向外沟通 14个自我肯定魔咒,肯定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多,想象更多,创作更多 近50个真实案例和14个心理练习,帮助读者正视友情,亲情和爱情中出现的问题,勇敢面对内心真正的声音,重启与身边人的联系,找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与过去道别,开启新生活。


《中国通史》(插图升级版,白话中国通史!顾颉刚、易中天、李敖等大家学者推荐)
促销价:¥3.99|¥69.90
本书是吕思勉史学代表性的学术论著。上半部分叙述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下半部分按历史顺序叙述了中国政治历史的变革。 独特的体例结构与内容编排,展现了吕思勉作为历史学家的学术追求:“搜求既往的事实,加以解释,用以说明现社会,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行的途径。”


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
¥35.00
本书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王安石变法的重及其失败的原因。全书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作者指出,王安石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在这一上,王安石与他的反对者并无二致。问题在于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造、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实现这一理想。由此,作者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官僚体制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制,考察新政的政府运作,并以募役法这一新政核心制度作为个案研究,总结归纳新政的特。本书的关注不仅在于王安石变法本身,更在于王安石所代表的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矛盾与纠葛。这也是本书的重要特色与价值之所在。


上林繁叶:秦汉生态史丛说
¥35.00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的秦汉时期,中国文明的构成形式和创造内容都有重要的变化。秦汉时期的总体生态环境状况与现今不同,各个地域间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差异,前后400余年间的生态环境状况也有所变化。研究秦汉史、总结秦汉历史步的条件,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作用。 本书从气候、野生动物、植被、人为因素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条件的基本形势,也从思想史和观念史的角度阐述了秦汉人的生态环境观以及生态环境与秦汉社会历史的关系。对这一时期生态环境的若干个案,作者也行了分析,如秦汉宫苑“林麓之饶”,太史公笔下“鼠”的故事,秦汉陵墓“列树成林”的礼俗等。既有史料解读,又有相关考古方面的蕞新发现,是一部以生态环境史角度切的别具一格的历史读物。


长安碎影:秦汉文化史札记
¥35.00
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而咸阳—西安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重心和行政中枢,亦产生过辉煌的历史影响。 本书收录34篇文章,从秦汉文化的基础——“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礼乐说起,再到商鞅变法,咸阳如何成为长安的文化重心,汉代思想文化的“和合”精神等,既有对高层政治的关注,也多涉及社会平民及劳动阶级,从几个以往人们关注不多的侧面描画咸阳—西安地方在秦汉时期的文化面貌。书中关于秦汉文化史实物证据方面的内容,也占了一定的比重,由此可令读者在众多具体、真切、形象的信息中,获得对秦汉时期整体文化风貌的一步认识。


蒙古帝国(重现蒙古帝国800年的时光流逝,展现草原征服者与被征服文明的互动纠葛)
¥35.00
13世纪,蒙古帝国有如旋风一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它的崛起和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谜题:蒙古人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是什么?蒙古如何从人口不足200万的地方政权极速成长为势不可挡的大帝国?蒙古征服过程中如何与那些强大的、有着辉煌文明的大国互动?围绕这些问题,作者挖掘中西方史籍文献,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蒙古的征服战争,加速了古代东西方世界的物产流动、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交流。


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
¥35.00
这是一个英雄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战乱不休的时代。生不逢时,纵使身为帝王也有万般无奈。有人偏安一隅,只求苟活存世;有人胸怀天下,一心图谋霸业;有人蹉跎一世,不得片刻安宁;有人叱咤豪横,不免惨淡结尾。时运不济,盖世英雄也难逃末路悲凉。是良将难遇雄主可悲,还是英雄身死宫墙可怜?是壮志未得宏图可叹,还是隐忍直至衰亡可哀?这就是南北朝,上启魏晋之乱,下开隋唐盛世,岁月涤荡英雄泪,战乱裹挟豪强血,待得一统江山定,各个已是局中魂。这,就是南北朝,来时乱世纷争,归去尘埃暂歇,可堪回首萧瑟处,国破。


变风变雅:清季民初的诗文、学术与政教
¥35.00
本书所集文字,大略分为三辑:甲辑“雅废夷侵”,主要从解读诗文和文人群体交游手,探索晚近学士大夫在他们所谓“小雅废四夷侵”局面下的委曲心境。乙辑“道术科分”,收三篇在学术史、教育史方面试探的长文,分别讨论教育体制与史学、经学的近代转型。丙辑“文学小言”,围绕近代文学研究,涉及文论、小说、文学教育等话题。


大唐盛世
促销价:¥17.99|¥85.00
本书讲述了从隋末大乱到大唐建国后的二百余年间,社会由百废待兴走向繁荣昌盛的历程。大唐国、贞观之治、武后临朝、元新政、元盛世组成了风云变幻的唐朝,权力之争与繁荣光景交织,描绘出大唐盛世的绚丽全貌。作者根据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资料,揭示大唐帝国得以成功崛起的深层原因,带读者领略物华天宝、气象万千的盛世景象。


沙坪学灯耀千秋:重庆“沙磁文化区”抗战纪实
¥35.00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 所在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也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军民,经过 八年的浴血奋战,为抗战建国、救亡图存,终战胜日本帝国主 义的野蛮侵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历史风云录(新版)
¥34.99
《中国历史风云录》原名《中国五千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华裔历史作家陈舜臣的代表作,畅销日本三十余年。作品以王朝权力兴衰为线索,以恢弘笔墨书写中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瞬间和熠熠闪光的人物,将推理小说与历史题材相结合,在历史大脉络的梳理中铺陈历史细节、逼近真相。神人共舞的商、人本务实的周、尚文轻武的宋、露骨重利的明……一个个性格迥异的王朝如纸上戏剧轮番登场,呼之欲出,上演从远古到近代华夏历史的荣光与黯淡。“日本中国历史题材*人”陈舜臣以推理小说的魄力、冷峻的文学笔法、扎实丰富的史料,将历史学、考古学、文字学的驳杂知识打通,成就一部雅俗共赏、趣味盎然的中国通史。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34.99
时代的精彩,离不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然而寻常百姓的吃穿用度、业余娱乐等重要的生活细节往往被不经意间忽略。 作为一本了解大唐生活的门读物,《唐朝生活笔记》尝试从美食文化、服饰美妆、居家生活、岀行宝典、婚丧嫁娶、人际职场、文教娱乐、佳节风俗、城市建设、制度保障等十个方面,通过近百个与普通百姓生存、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力图重现千年前唐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而探寻那个时代的本来面貌。从读者的兴趣岀发,翻阅大量史料以及后人研究成果,用简洁风趣的笔调, 条分缕析的讲述,勾勒岀一幕幕唐朝民众在大时代的家常与流行。


抉择:鼎革之际的历史与人
¥34.99
本书集中描摹了王朝易代之际的知识分子群像,主要集中于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个阶段,包括陈洪绶、傅山、俞理初、黄宗羲、李贽、吕留良、严复、吕碧城、徐世昌等人。作者重着笔于这些人物在风雨飘摇的鼎革之际的个人经历和个人选择,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