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学派:儒家精神与乡村建设
¥35.00
本书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出发,考察16世纪的平民儒家学派泰州学派在参与乡村建设中的思想及实践活动,认为平民可以通过汲取儒学等文化资源,担当农村社会建设的主力。作为乡村建设实践,泰州学派形成家族建设与社会建设两翼,通过创造性转化,活跃在20世纪的各种乡村建设实验中。

维特根斯坦文集 第8卷 最后的哲学笔记(1950—1951)
¥35.00
本卷是维特根斯坦遗著集中编号为MSS 172-177的手稿,成稿的大约时间为1950年至1951年,是维特根斯坦生前后的哲学笔记。这组手稿的内容曾被编辑为《论确定性》、《论颜色》及《后的心理学哲学著作》(第2卷后半部分)出版,其中的某些段落还被选入了《杂评集》。这些著作集中地体现了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考。


基尔克果的苏格拉底(“经典与解释”第36期)
¥35.00
克里马库斯(基尔克果的假名之一)与柏拉图都发现了观念的荒谬性,并且明白观念与政治之间的经验主义一存在主义的关系。克里马库斯以一种新鲜的方式行努力,他首先并且首要地是努力将永恒真理与存在着的个体联系起来。他给读者留下的任务是:结合他对根本真理的观来思索政治哲学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在柏拉图业已失败的地方,克里马库斯是否成功了?基尔克果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是: “一个主观性的生存思想者如何可能?”从个体始自己的思索,基尔克果便翻转了柏拉图的整个计划。


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
¥34.99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如何安顿自己的内心? 是寻找自我,还是创造自我? 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还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李银河从生活、工作、读书、交友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考。其中有大量的内心挣扎痕迹,相信会引起遇到相同问题的读者的共鸣。她认为真正的自我并非某种存在于那里可以被找到或被发现的东西,而是必须被创造的东西。李银河能够坦荡快乐的秘密,都在这本书里。


周易译注
¥34.99
冠居"群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古代现存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专著。本书将《周易》全文译成易读的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卦、每爻爻辞内在含义等向读者作了深入而又浅近明白的介绍。


尔雅译注
¥34.99
《尔雅》是我国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训诂学的始祖,也是*的一部被晚唐政府列为“经书”的上古汉语词典。《尔雅译注》多抉择先哲时贤的研究成果及权威辞书的解说;译文简明畅达。


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
¥34.99
本书汇集了哈贝马斯21世纪初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他认为当代社会的精神状况表现为自然主义的传播与原教旨主义崛起两种相反的趋势。这两种精神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想界的争论,而且在两方面的公民社会中演变为政治斗争。哈贝马斯主张理性与信仰在现代依然处于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他认为要解决宗教带来的社会冲突问题,就必须把宗教引交往理性的轨道。本书写作的一个契机是9•11事件,这次事件促成了哈贝马斯思想轨迹上的转向,他意识到在世俗主义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当代,宗教*主义的反弹提示了一种从理论上对宗教问题行把握的必要性,并通过哲学路径重新思考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孔子学刊(第十二辑)
¥34.99
本书注重深入挖掘儒家文化资源,加强儒学的研究与传播,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儒家思想的学术空间,提出诸多新思路、新见解,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切实发挥儒学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道德高地,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与深度,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雄关漫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34.96
本书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程,以流畅生动的语言、大量翔实的史料、深系统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传中国的东方欲晓,到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困苦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苦难辉煌,从新中国成立后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风雨前行,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全面行改革放的关键抉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流变的雄关漫道。本书是一本集理论性、史料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程的理论读物。

清代陆王心学发展史
¥34.88
陆王心学由陆九渊创立,至王守仁集大成,中经南宋等重要人物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哲学特有的、以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核心的、庞大的、严密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明朝末叶,陆王心学盛极而衰。经历了清初百余年的低落期之后,陆王心学又在清朝晚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局面,重新发挥作用。由此,也使得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成为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呻吟语
¥34.86
《呻吟语》是明代思想家吕坤代表作,成书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全书分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呻吟语》是吕坤对宇宙、人性、命运、时事、治道、物理、人情的观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性,闪烁着智慧之光。本次出版的《呻吟语》是精选本,保持原刻本体例的前提下精选了百余则,并附上现代注解和译文,通俗易懂,对于非研究古籍的大众读者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上选之书。


春蚕吐丝——殷海光最后的话语(精)
¥34.80
《春蚕吐丝——殷海光*后的话语》,为陈鼓应编集的体现殷海光晚年生命境遇和学术思想转变的一本重要著作。汇辑的内容包括殷海光晚年思想记录(《病中沉思》、《病中语录》),殷海光遗嘱,遗稿(《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生平记录(陈平景《殷海光先生传记》、陈鼓应《殷海光先生晚年纪事年表(1966—1969)》),聂华苓、徐复观、王晓波等友人学生的纪念文章,以及殷海光晚年与陈鼓应的若干封通信(影印件)等。这些篇章不仅让人对殷海光的人格有了深切的感受,而且反映了他文化观的转变。


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精)
¥34.80
本书以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为研究对象,共包括绪论和四章正文。 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的界定,相关文献及使用原则,相关研究综述等。 章是对黄老概念的厘清。包括对“黄老”之名、黄老思想基本内涵的界定,黄老与老庄、道教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章论述黄老思想与其他诸子学派的关系,包括黄老与杂家、名法、儒墨和阴阳四个方面。 第三章考证黄老思想的源流。考察了《老子》所存在的二元思维特征;对黄老之学产生于齐国说提出质疑,并以文献史料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黄老思想发源于楚地的观;对从春秋末至汉初的黄老源流行了合理推测。 第四章考察了黄老与汉初政治的关系。提出了统治思想的“层次”说;对汉初黄老思想独具的特行分析,并论述了黄老地位的变动与汉初统治者的关系。


庄子哲学论(精)
¥34.80
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笔,从鱼、动物、仿生、语言、生命、命运、梦、交往等八个维度,从内部解构庄子哲学,并通过与老子、列子哲学的比较,以及它在先秦、近代思想坐标中的相对“位置”,在外部的联系对比中揭示庄子哲学的特色,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观。比如,《庄子》中为什么鱼先出场,“物物者非物”这个判断如何体现庄子之道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发展,对齐物论和庄周梦蝶,为何要从庄子之道的高度出发才能有确解,以及庄子言意之辨对中国国民性格的深刻影响等,皆剖析理,颇具深度与新意。


庄子讲义(精)
¥34.80
陈引驰教授是《庄子》乃至道教佛教文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他在复旦大学设的“《庄子》精读”课历来是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本书即以课程讲义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研究成果,可称是陈引驰教授《庄子》研究的全面体现。全书共九章。引言统说道家老庄,更通过对老子与庄子的关系和区别的讨论,阐明庄子的特殊之处。以下八章,章概述庄子其人、其书,第二至六章分别从《逍遥游》《秋水篇》《齐物论》《养生主》和《外篇》逐段讲解,选目与次序均精心设计,重在贯串与通。第七章统讲《庄子》的美学观念,第八章讲《庄子》对后世的影响。全书统合,形成对《庄子》来源、其人其书本身,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完整阐释。

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
¥34.80
《方立天文集·第8卷: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由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着重探求中国文化精神,以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中论述了中华文化三大传统,并认为人生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是中国国学之魂,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后一部分论述了宗教与社会、科学、文化的关系,探讨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质观、价值观、历史观和适应观,强调遵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是做好中国宗教工作的关键。《方立天文集·第8卷:中国文化与中国宗教》中还认为宗教属于文化范畴,提倡走文化宗教之路,以大力发挥宗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人类理解论(中文导读插图版)(下册)
¥34.80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洛克属于所有时代,属于所有的人。

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2012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40.28
在现代化的程中,传统德性与传统价值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现代社会的挑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道德与道德理论也发生了转换。因此,在现代条件下,传统德性对于现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何在?我们是否真的处于“德性之后”的现代社会?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美国天主教大学价值哲学研究中心共同召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中国哲学前沿》杂志协办),来自美国、意大利、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巴西、罗马尼亚、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学者和大陆哲学界学者汇集,共同就这一论域发表自己的观。本论文集即选自代表们所提交的论文。

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百家廊文丛)
¥34.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哲学”问题成为学界的前沿探索之一,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公共哲学”问题由美国学者李普曼首倡,着出现了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等的关于公共性问题的论述。到了20世纪末,日本学界掀起了一场探索公共哲学的学术运动。根据目前学界的基本判断,公共哲学是一门探索公共性问题的学问。公共性问题自然涉及“公”“私”“公共”概念及其关系问题。因此,《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回顾了李普曼、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的相关论说,通过梳理与考察中日学界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成果,批判性地分析了“公”“私”的相对性本质以及既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了在哲学意义上探索公私问题对于建构公共哲学的根本性意义,*后阐述了“和而不同”理念对于新时代建构公共哲学的重要思想价值。

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空间——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34.80
信息伦理是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维度,信息伦理学是新兴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所谓“数字化生存”的当代社会,不能没有信息伦理学的引导和规范。本书以信息法律与信息伦理的关系为切背景,在论述信息权利之道德意蕴的基础上,从信息发、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信息消费四大方面展对信息伦理的分类探讨,并就电子商务、虚拟技术、全球化、大数据等特殊问题行具体的伦理分析,从而呈现出信息伦理学大致的整体模样,并彰显其与某些相关的、类似的应用伦理学分支的区别。本书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反思框架,也可作为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中解决实际伦理问题的一种道德指南。

人类理解论(中文导读插图版)(上册)
¥34.80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洛克属于所有时代,属于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