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激荡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47.99
本书稿由著名历史学家章百家主持编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已走过一百多年风雨历程,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本书稿以具有转折意义的党史重大事件为切,以大历史视野和精炼的叙事手法,将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奋斗历程贯穿起来,集中呈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的初心使命、执政智慧和治理逻辑,以及对于未来怎样建党、如何执政的决策和思考。 本书稿把党的奋斗历程和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结合起来,厘清了很多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明晰了一百年来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知党史学国史,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明确新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用人治要
¥47.99
《用人治要》发掘、整理传统文化中有关“选贤任能”的经典段落,包含尚贤修己、识人选人、用人育人、励人管人、考核奖惩等各个方面,既体现了古代先哲对于任用人才的探索和智慧,又紧密联系当前选人用人实践,是领导干部用人之道的参考范本。本书融权威性、可读性、实用性于一体,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养分,提高人文素养和执政智慧。
陈先达讲怎样做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图文版
¥47.99
“全党同志都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陈先达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70多年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被誉为“行走的马列字典”。本书遴选陈先达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40多篇哲学随笔,包括《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是钙》《人为什么活着》《做一个革命乐观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不可战胜的》《什么是信仰》《真理没有新旧,“老祖宗”不能丢》等,围绕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根本问题,对如何做一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展生动精彩、深浅出的讲解、评析、论述,其中既有理论论述,又有人生遐想,融思想高度与人文情怀于一体,思想深刻、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教育指导意义。
罪与罚:中欧法制史研究的对话
¥47.74
本辑《法国汉学》重点关注的是“国家科学”(the science of State),或者说是18—19世纪德国所谓的“国民经济学”(Kameral-Wissenschaften)。正如目录所示,本辑主要聚焦于近代欧洲和中华帝国晚期的法律和司法,以及当时国家法律知识与实践领域的演进。 本书汇集的11篇论文,主要来源于2012—2013年度法国远东学院北京中心(EFFO)举办的“历史·考古·社会”系列学术讲座。该年度的讲座,主要针对15—20世纪近代欧洲和中国的国家行政、法律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若干场讨论。其余5篇,则选自2013年6月在日内瓦大学召开的国际讨论会上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围绕该会主题,这几篇文章探讨了欧洲、中国和日本在前现代时期刑事司法审判中的刑讯问题。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
¥47.60
《“一带一路”与中东欧》分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出版。全书精心收录了来自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等多个中东欧国家及我国的数十位知名学者的研究精华,分地区篇、国别篇、领域篇三大板块,全面回顾了中国和中东欧各国的合作成果,深审视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全书观深刻,见解独到,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学者对这一跨区域合作的深度关切和积极探索。
贫穷有罪?——洛杉矶贫民区的治安与日常生活
¥47.60
近年来,美国*贫困的社区经历了巨变。*明显的一点是,许多曾被忽视的社区与空间如今部署了大量警力。据信,这不仅是为了维护治安,更是为了将流离失所、没有工作、饱受成瘾和身心疾病困扰的人们引回正途。 不过,在洛杉矶贫民区的居民看来,这种怀有真诚和善意的政策将他们推入了更深的困境。他们不断因为在人行道上坐卧、不按规矩横穿马路等轻罪被截停、搜查,甚至逮捕,被要求参加巨型庇护所的矫正项目,以至于失去本就不安稳的工作和住所。贫穷本身似乎就会招致更多的定罪。 这样的困局何以形成?为了寻找答案,社会学家福雷斯特·斯图尔特用五年的时间深入洛杉矶贫民区,与居民一起拾荒、健身,和小贩一起摆摊,跟随警察巡逻,加入社区组织,自己也多次被警察截停搜查。经历了贫民区内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后,他发现,这是一个由错误与优先级错置导致的悲剧,而非英雄与邪恶势力的缠斗。这个困局的背后是政策、思潮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其中也隐约包含着改善的希望。
欧盟及其成员国研究丛书:欧盟及其成员国对非洲关系研究
¥47.60
欧盟及其成员国研究全书
当太阳照进深山:重庆脱贫攻坚故事
¥47.60
太阳照深山,大地气象万千。2012年底,新时代脱贫攻坚拉序幕。 8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完成了消除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在伟大光荣的背后,靠着我们党的坚强领导和扶贫政策,深度贫困地区尽 锐出战、精准施策、奋力减贫,扶贫干部不畏艰苦、扎根基层、倾力扶贫, 贫困群众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努力脱贫,滴滴包含着为民的深情、奉 献的真情、奋斗的豪情,汇聚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值得书写,更应铭记。2020年6月至12月,我们展了“决战决胜、奋斗有我”脱贫攻坚故事征集宣讲活动,精心遴选减贫、扶贫、脱贫故事60篇,汇编而成 《当太阳照深山:重庆脱贫攻坚故事》这本书。 本书从减贫故事、扶贫故事、脱贫故事三个部分具体而详细地讲述了重庆各地的精准脱贫攻坚故事。部分讲述了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通过调整优化粮经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林经济作物等措施。第二部分讲述了扶贫干部如何在一线展扶贫工作。第三部分讲述了脱贫道路上代表性人物等的故事。 此书正是重庆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赢脱贫攻坚战的闪光记忆,生动再 现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越把记忆擦得铮亮,让精神熠熠生辉,我们就越能 深切体悟这非同寻常的伟大光荣,就越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伟大成就。
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
¥47.60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百年新路 :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行动路线
¥47.60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难以为继,美国等西方国家则积极打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力量;而中国在2021年实现了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此国际和国内环境巨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完成新的任务,中国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国家治理方式转型。 本书由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学者执笔撰稿,从经济发展、政治运行、司法体系、基层治理、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方面入手,梳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努力,并展望中国新时代的远景目标。面对全球化退潮和美国的遏制,中国要以更大的胸怀推动全球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迅速培育国内市场,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不仅如此,中国经济还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将经济发展重心从互联网独大的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上理顺政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推动以保障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司法改革,全 面开展基层治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从而为对抗外来压力和风险凝聚力量,阔步迈向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美国困局:“新右翼”的兴起与挑战
¥47.40
2016年,以特朗普在美国大选异军突起为标志,“新右翼”在大多数欧美主要国家同时崛起。美国共和党已系统性地 “新右翼化”,“新右翼”已成为左右美国政局变动的最大变量之一。“新右翼”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什么“新右翼”运动会在美欧兴起?其将给美国带来怎样的深远改变? 本书从美国内政视角出发,以2016年以来美国政坛巨变为线索,阐释“新右翼”的崛起,研究“新右翼”的起源、诉求和目标,探讨其背后美国变局的深层原因和演变机制。 书中从“新右翼”的政治理念和现实指向、美国政党选民联盟变迁、非法移民与反全球化议题以及当下选举政治的技术操作等方面,分析“新右翼”崛起的社会基础及其核心诉求,揭示其背后美国政治的根本性变迁。书中还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在“新右翼”政纲下推出的新政举措(以美国国内经济政策为主),包括影响最大的“减税”计划以及能源与气候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医疗保险改革等五项具体举措,分析“新右翼”的国家治理思路、现实举措与成效。本书最后几章讨论了共和党和民主党各自内部的党内斗争和整合趋势,以及拜登政府的执政策略,两党就“美国向何处去”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
¥47.40
作者引出“军阀主义”的概念,并沿用C.M.威尔伯关于“军阀主义”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体系,其中武力通常是权力分配和制定政策的决定因素”的定义。这样,军阀政治统治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形成的政治系统,就成为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了。换言之,对个别具体的军阀的政治行为行描述,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本书的研究要旨,而是通过“角色”的分类,然后加以系统分析的方式,从而凸显历史描述与政治分析的最佳结合。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书的研究路径是“避免对角色作出评价”,而重在于对体制行分析。 第一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论框架,论证其理论体系的依据;第二章从历史实证的角度,简单叙述了中国军阀派系的起源;第三章至第七章从关系、兵源、训练、武器及其经济等诸多侧面,对中国军阀政治系统的各项要素作出了较详细的分类研究;第八章则在上述各章的基础之上,简要概括出军阀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最后,在第九章中,作者又运用国际政治理论的“权力均势”范式,试图从中一步抽象出中国军阀政治发展的一般性历史模式。很显然,作者对全书的这种总体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已初步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分析框架和认识格局。正如美国政治学者G.吉勒卡评价的那样:“这是一本特别有价值的书,该书引用了几乎所有的中文和英文的第二手资料,同时也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1916—1928年间的中国军阀时期的政治,行了动态的、有根据的、有思想的,并引人胜的探讨。”
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
¥47.40
本书将传统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治理经验上升到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加以探讨,尝试用新的思路来说明什么是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它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它的优势与特色,它有怎样的普世意义和中国特色。 相比于西方社会对人的抽象化对待,中国的执政者试图人格化地联结每一个人,使得中国趋于一种“具象的社会”。本书阐述了这种人格化治理体系的心理和历史条件,重分析了这种人格化治理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机制和发展,从中提出治理性团结这一概念。 本书力图说明党和政府如何直面人民之间的差异性,如何对每一个老百姓的所急之事、所难之事、所愁之事和所盼之事都尽可能地有所回应,乃至有效解 。
马克思与亚当·斯密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47.40
本书深阐释和分析了马克思与斯密价值理论的根本特征及其理论实质的差异,认为其突出体现在两者关于哲学基础、商品价值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割等四个方面的理解上。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回应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误读,从而激发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书共分为7章,对斯密与马克思价值理论从哲学基础、价值生产和价值规定理论、价值再生产理论、价值分割和价值分配理论等方面行了比较,并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变革的当代启示行了分析,支出马克思价值理论变革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关键性环节,实现了经济思想史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重申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真理性,激发了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活力,对目前的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创新性。
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
¥47.40
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农村社会与乡村振兴研究丛书;“十四五”时期国家重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高校主题出版项目)
走向善治: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
¥47.40
本书从不同角度展对未来乡村及乡村治理的想象和思考。内容涉及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未来,以及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所需的制度支撑;乡村治理的未来走向,以及未来乡村治理的合理体制,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等问题。 本书还探讨了有关公园社区、乡村土地流转、人户分离现象、发区建设、数字乡村建设和乡镇政府治理等问题。关注并研究这些问题,既是将乡村治理研究具象化、经验化,从现实经验问题出发去探讨乡村治理;也是揭示乡村治理具体实践中所面临的重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索未来乡村达到善治的多种途径。 从社会学视角前瞻乡村未来和未来乡村治理,立足于经验研究,注重客观理性和学理性分析,对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大方向的判断和把握,更多是基于社会事实和社会转型内在规律而做出的,这是本书研究的重要。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当代诠释
¥47.40
异化概念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发展的始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社会现象和问题一直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新世纪以来,国外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讨论,从哲学领域延伸到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从概念分析和文本梳理延伸到伦理、价值等实践领域,乃至与其他思潮产生共鸣,异化问题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显示了其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集中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学者注重异化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对精确理解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作出了贡献。另一些学者从具体的经济社会现象出发,试图发掘异化理论面对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剥削等现象的解释力,甚至还指出了异化对于革命的动力作用。关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其他思潮的共鸣,学者们主要关注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及向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延伸思考。
大舆论观与国家治理创新(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47.40
《大舆论观与国家治理创新》聚焦新时代舆论学研究体系建构和国家舆论生态治理创新,对当前网络舆论生态治理与舆论引导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意义。 全书的写作采用信息生态环境概述、大舆论观范式建构和国家治理创新这一递进式逻辑,分为大舆论观信息生态、大舆论观范式建构和国家治理创新这三篇。绪论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舆论观的演进脉络与创新发展,为整个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点。大舆论观信息生态篇阐述了当前信息传播格局发生的变化。大舆论观范式建构篇从信息—情感—关系—行为维度完成了大舆论观的范式建构,提出了四大范式:信息传播范式、情感传导范式、关系网范式、集群行为范式。国家治理创新篇提出了互联网平台治理与引导是国家治理创新的抓手,并从思维创新、顶层设计、创新原则与机制、微观话语修辞等多个环节提出了国家舆论生态治理、舆论引导的范式创新。
晚期资本主义的空间理论与城市化
¥47.40
本书主要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性人物如詹姆逊、哈维、索亚等人对资本主义空间正义问题的系统剖析和批判。空间生产、空间分配和空间消费问题逐渐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批判的主题。本书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空间问题的考察,力图展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空间不平等问题所行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展,这对中国学界的空间正义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与发展,促美丽中国蓝图实现。
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
¥47.22
《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一段惊心动魄的香港回归较量史,一部鲜为人知的中欧外交风云录! ·1984年,中英达成解决香港问题的协议,但英国并不甘心撤出香港—— 90年代初英方修建香港新机场,是想留给未来特区政府沉重的债务负担? 回归前夕,英方加紧推行香港政改方案,意欲何为? ·回归之后的特区治理,毫无先例可循,各种困难与麻烦不断—— 亚洲金融风暴香港遭遇重大冲击,香港如何在中央支持下走出困境? 中央驻港工作机构面临多方面压力,如何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居港权引起重大政治风波,如何平息? 围绕香港问题,我国与英国进行了漫长的正面交锋和暗战,其中的艰难和惊险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中欧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来也可谓惊心动魄,颠簸前行,经历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知的博弈和较量。 资深外交家姜恩柱就是中英关系以及整个中欧关系发展的直接参与者,甚至是塑造者。从西欧司司长,到驻英国大使,再到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他亲历了中欧之间的诸多重大事件,主导了无数次交涉和谈判。在《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中,他将自己几十年的对欧外交工作细说从头,围绕中欧关系、中英关系、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对历史事件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进行了揭秘和解读,尤其是对香港回归前中英两国尖锐而复杂的外交斗争进行了详尽的记录。 真实生动的谈判场景还原,简练清晰的来龙去脉解析,以及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大国较量:中欧关系与香港回归亲历》体现出一个外交家的智慧和深刻洞见。这对外交工作者来说是一部可贵的历史参考书,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本难得的外交风云录。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
¥47.22
《社会学前沿论丛: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介绍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运动研究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横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历史学、人类学、组织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的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理论概念和观点丰富而庞杂。本书在充分掌握手文献的基础上,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划分为集体行为论、资源动员论、政治过程论、框架建构论和新社会运动论等五个主要流派,仔细梳理每个流派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来的分析思路、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揭示每个流派的优长、局限以及彼此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本书既是对西方社会运动研究成果的全景式检阅,对研究中国当前和历史上的运动、革命、群体性事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