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何走向未来
¥54.99
本书从“人的行为”出发,将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划分为三大社会集团:政权(集团)、资本(集团)与民众(集团)。据此,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一步一步由历史走向未来的过程就可以描述为这三大社会集团不断演变及互动的过程。 基于这一新颖思路,本书重新梳理了东西方数千年的历史程,揭示了东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不同逻辑。自中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中心始终是西方社会治理体系演的基本逻辑,直到今天的资本主义。而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则大致秉承着以民众为中心的逻辑演,直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于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书简洁而不失严谨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此消彼长”;如此一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就是不言自明的了。至于中美大国博弈,则被概括为“‘世界工厂’与‘世界钱庄’的互动”;寥寥数语,意境悠远。
秦皇陵墓 文明标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54.99
秦皇陵墓 文明标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本书以秦国的发展历程及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为史实,重点从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新认识切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秦始皇帝陵的建造过程、结构布局及兵马俑、石质甲胄等军事陪葬,铜车马、马厩陪葬坑等乘舆车马陪葬,珍禽异兽、百戏杂乐等娱乐陪葬,陵寝燕享等祭祀遗存,以及陵墓的核心——地宫之谜。
大唐兴亡三百年3
¥54.90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虚拟的历史
¥54.86
【作者简介】(英国)尼尔·弗格森 译者:颜筝 尼尔·弗格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劳伦斯?A?蒂施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帝国》、《虚拟的历史》、《金融家》、《纸与铁》、《金钱交易》、《战争的悲悯》、《巨人》、《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五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货币崛起》和《文明》。200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增订本)精
¥54.60
《资治通鉴》是了解中国历史和历史智慧的重要经典,是历来帝王将相、大臣学者治国、为学的经典。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以纵横东西文化的视野广度、贯通古今历史的思维深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程的二十三个关键,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观照影响家国大政之关键节,言简意赅地讲述由三家分晋至五代十国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乏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大众历史读本,堪称当代大家解读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北宋党争与石刻(精)
¥54.60
宋代文史研究中,党争主题颇受关注。有关北宋党争的研究成果多以传世史著与传世诗文集为参考文献,较少石刻文献的运用。本书在党争视域大背景之下,从多学科、多视角对石刻文献的生成、流传、影响做过程性的、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以此观照石刻文献,力图拓广、掘深石刻文献与党争的相关研究。同时,由此反观北宋中晚期党争,对这一影响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政治活动行为做更全面的认知。
西方现代思想史:从中世纪到启蒙运动
¥54.60
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教材,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屡再版,以高屋建瓴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现代西方思想全景。 在本卷中,作者依循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谱系,回顾了从中世纪后期到启蒙运动的西方现代思潮: 中世纪是巫术与魔法的时代,也是现代科学和哲学诞生的时代,其后期出现了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复兴,这一次复兴为随后的一切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 17世纪是个“天才世纪”,从普勒、伽利略到笛卡儿、牛顿,西方世界走科学和理性,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裂来。科学革命塑造了这个世纪,并波及政治领域,思想转向启蒙。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启蒙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浪漫主义和怀疑主义并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概念迸发出持久的影响力。而下来的法国大革命迎来启蒙思想的实践高潮……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赵国新携手造经典全译本,精准再现原书的宏大思想图景。
谁是世界的威胁:从历史的终结到帝国的终结
¥54.60
本书系统解读了美国是如何向世界强行推行自由民主等观念及其表现出的各种优越感的。美国在建立后,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扩张,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本书深刻理性系统地评判了美国是如何对世界进行霸权渗透的。美国非常迷信自己的“优越”与“进步”,霸道地对待敌人和盟友,不断向全世界推销“普世价值”,翻新各种版本的“美国故事”,并传播布道各种迷思。 苏联解体后,美国相信自己站到了历史的顶 峰,将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下统治全世界,基于其意识形态和利益格局构建新的国际规则,并用新的战略、新的故事遏制中国,预言“历史的终结”已经到来。本书深入分析了关于美国对中国的迷思和谬见,并对中美意识形态数百年来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追溯。本书研究表明,美国难以适应国际体系变化,中国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将西方思想和儒家价值观相融合,形成新的意识形态,更具韧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美国的霸权并没有将推行不同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国家推向“历史的终结”,相反,反抗霸权的力量风起云涌。西方统治世界的帝国历史正在走向终结。美西方对中国存在诸多谬见,尤其习惯用其自身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解释中国,并为干涉中国经济找到“正当”理由。
归去来:不一样的陶渊明
¥54.60
陶渊明归隐之前曾断断续续地当了多年小官,归隐之后也只是一位地方名流、社会贤达,文坛上并没有太高的地位,他的诗风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时尚。但是后来地位越来越高,从“隐逸诗人之宗”一变而为东晋之忠臣和遗民,一位传统政治道德的标兵。 本书在两卷十二章的篇幅里,以诗文补史,讲述陶渊明反复出仕、反复归隐的人生轨迹,分析其思想的庞杂性、委运任化的人生哲学,以期还原出“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一个生活在人间的切近历史真实的陶渊明。只有把陶渊明请下神坛,而我们自己则站起来平视这位大诗人,才能看清他的优异之处,才能真正读得懂他——热爱生活,视死如归。
漫长的战败:日本的文化创伤、记忆与认同
¥54.60
1945年8月15日正午,昭和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终战诏书》,同意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七十余年后,战败文化成了日本集体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谁该为战争负责和谁有罪,日本社会内部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分裂,裂缝之下的是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为什么要一场不赢的战争?为什么要为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杀戮和牺牲? 在本书中,桥本明子探究了三种互相抵触的战争记忆:“受害者”“施害者”和“英雄记忆”。这种分歧形塑了战后一代人对历史和自身的理解,并影响至今。桥本明子借助民族志、访谈和影像分析,以丰富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再现了日本战败创伤记忆的建构过程:政府、传媒、国家在其中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个体沉默、后代沉默、媒体沉默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因由?民族主义、和平主义、和解主义,哪条才是面对这段黑暗历史的正确通路?不论个人还是国家,唯有诚实地回答这些问题,汲取其中的历史经验,才能超越分歧与创伤,免于重蹈覆辙。
社会变迁与性别呈现: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女性形象研究
¥54.60
本书旨在从影视文化的角度分析自《渴望》以来的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角色塑造。本书首先对女性形象在中国叙事文化中的历史做了历时性的梳理,为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女性刻画树立了时间维度上的坐标;在此基础上,在当代家庭伦理剧中,本文找到了三种女性之间的重要二元关系,即姐妹情谊、婆媳关系以及妻子和第三者的关系,并通过分析这些二元关系及其女性形象,把握家庭伦理电视剧对女性刻画的共时性特征。
掌故(第十集)
¥54.60
《掌故》从2016年6月推出第一集,至今第十集面世,七年之功,算是稍见规模。本集中有吴夜雨写清末民初的笺纸画家王劭农(他在鲁迅、郑振铎编辑的《北平笺谱》中选数量仅次于陈师曾、齐白石)一文,借助作者丰富的藏品,我们选择四幅王氏彩笺,约请刘涛、扬之水、白谦慎、徐俊、陆灏五位挥毫助兴,印成“掌故十集纪念笺”附赠读者。吴夜雨之外,本集的四位新作者是荣鸿曾、蔡玉洗、陆灏、王蔚。史学家杨联陞以“博雅”著称,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擅长绘事,曾画过一张“琴人图”送给赵如兰。荣鸿曾通过写“琴人图”的绘制与流传,描绘出另一幅学术薪火相传的图景。蔡玉洗作为“文革”后成长起来的出版人,曾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非常红火的作家高晓声密切触多年,笔下的形象富有时代气息,真实可信。陆灏是一等一的爱书家,书架上的签名本几乎本本都有故事,读来如同置身驰誉书林的海上听水书屋,目不暇。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庐隐,因为与初恋未婚夫解除婚约“人生走另一条轨道”,经过王蔚的追寻,未婚夫的真实姓名与人生以及庐隐何以会“尽量模糊前未婚夫的身份”,时隔八九十年,仍然找到了答案。本集还收录谭苦盦的《孟森之死》与樊愉的《我的母亲庞左玉》。前者考察一代史学名家的死因,重在追索真相,反思执念;后者既是属于作者自己的私人记忆,也是属于现代艺术史的群体记忆,而幼年的作者跟随母亲走陈小翠旧居时所目睹的惊人一幕,更应融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54.60
中东,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孕育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大宗教,成就了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伟大帝国的辉煌。 然而如今,中东却成了动荡和战乱的代名词。宗教冲突和战争频发,民众抗议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文明的摇篮如何变成了混乱的温床? 在《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中,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专攻中东研究20多年的昝涛老师,将为您揭中东乱局的真相,探讨中东动荡的根源。全书从历史的视角切,先是回顾了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和奥斯曼—土耳其文明给当代中东留下的遗产,然后从不同角度观察中东五个大国的现状: 伊朗,在经历了“伊斯兰革命”之后,仍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拉扯下动荡不断;伊拉克,经过被美国主导的重建,前途依旧不甚明朗;埃及,经历了两次革命的冲,竟又回到了军人主政的原;叙利亚,在各大国的干预下,胶着了十年的内战还是看不到尽头;土耳其,在埃尔多安和正发党的长期执政下,始怀抱着“新奥斯曼主义”去追逐自己的“大国梦”。 除了国别的视角,昝涛老师更是从现代化、全球史、地缘政治和能源政治等多重角度,观察近几十年来,尤其是“阿拉伯之春”爆发以后中东整体上的新变化:为什么说全球化和现代化是IS等恐怖组织兴起的原因之一?伊朗和土耳其为何成了主导中东地缘政治的两极,历史竟仿佛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争霸的时代?美国的页岩革命给中东的石油政治又带来了哪些冲?巴以问题为何已经被边缘化?…… 如今,随着IS的衰亡,自西方崛起以来便困扰着伊斯兰世界的问题——既要现代化,又不想失去伊斯兰色彩——重新成为中东各国的主要议题。“后IS时代”的中东将走向何方?是否会继续动荡下去?我们也许可以从昝涛老师为我们梳理的脉络中找到答案。
为什么要学点历史
¥54.60
这本书汇集了当代历史书作中记录的所有关键时期,其中每页均为独立的“速查表”,以小小一张书页概述,让读者能够高效地了解历史。本书通过简明、生动的文字与图片,呈现了每个代表性事件、人物与转折,从“波士顿倾茶事件 ”“冷战时期”与“欧洲研学旅行”,到“经济大萧条”“工业革命”与“俄国革命”等,带您游览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 这种图文并茂的学习引导方式能够使解读历史的过程变得更为轻松有趣,对于需求相关知识且时间较为有限的读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阅读本书,您将在如愿收获学问的同时,探索更多未知领域。本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力图培养青少年的数学兴趣,普及知识。 书中,每个知识、理论或术语都以简洁明快的文字和图形来解释,知识变得有趣且通俗易懂,读者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立即掌握。
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54.60
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五部。部与“时代划分论”有关;第二部选取了日常的“风俗”;第三部以明末清初剧烈的变动期为中心,讨论国家意识与秩序问题;第四部是与所有权和审判相关的法制史论文;第五部则是以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文章。这些文章看似分散,但从作者的学问生活来看,它们就如同一个树干上生长出的枝叶,其中流淌着同根的问题关心:依据当时人的思考理路去理解明清时代的社会现象,以及将这些社会现象的变化放在广域性的视野下,用比较史的眼光行把握。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全二册精装)比《无问西东》更精彩的西南联大校史!
¥54.60
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正式建校,1946年7月31日停办,在抗日战争时期教学、研究不辍,保存了重要的学术资源,培养了大批未来的学术骨干。对这一过程,郑天挺先生参与始终,始以教授膺聘,自1940年起担任总务长,主持教务、校务等工作。此期间郑先生坚持记日记习惯,其日记起1938年1月1日,讫1946年7月14日,中阙1941年5月至12月、1943年3月22日至4月10日、1945年11月4日至12月31日。其起讫时间,几与西南联合大学相始终。其中1941年5月至12月是记了不慎遗失了,其馀缺失的是未曾记的。 郑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总务长及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副主任等要职。总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各种工作、人事的纷繁错杂,其中矛盾棼丝难理之状况,可想而知。如经费的申请与分配、宿舍的建设与管理、岗位的设置与变动、教工的安顿与调动、学生的招收与教育……诸端,均须一一过问,而郑先生于此时,展现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无私热忱和超人才能,使得事事得宜。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绩彪炳史册,在这中间,郑先生的管理工作功不可没。日记作为郑先生记录事务,梳理思路的重要工具,不出意料地该载了大量有关校务的事件和处理措施,故称作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史级材料,殆非过誉。 郑先生朋友众多,并一直住集体宿舍,且位处“枢机”,接待、拜访,几乎是每日的“必修课”。除了公务酬对之外,郑先生的交际绝大多数属于学人交往,如与梅贻琦、蒋梦麟、陈寅恪、冯友兰、汤用彤、傅斯年、潘光旦、董作宾、陈雪屏、罗常培、钱穆、姚从吾、叶企孙、贺麟、雷海宗、罗庸、潘家洵、章廷谦、闻一多、毛准、林徽因、金岳霖、向达、唐兰、魏建功、吴大猷、周炳琳、曾昭抡、查良钊、张奚若、邵循正、吴宓、吴文藻、朱自清、吴晗、梁漱溟、李方桂、陈省身、邓广铭、游国恩、张政烺……不胜枚举。在何日,于何处,谈何问题……言及某事、某君、某书;以及1946年为北大复员事提前到北京,与北京教育界、文化界的交往,如余嘉锡、陈垣、沈兼士、俞平伯、启功、溥雪斋、周祖谟、黄公渚、黄君坦……无不缕述清晰,今日治近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者,于郑先生日记中可得无数之线索也。 郑先生关心民生疾苦,对当时的社会有深入观察,在日记中记载了许多体现当时生活的信息。关于物价、薪资、补贴等的记载,变化的情况,细密详明,直是经济史研究的*手材料;又如日机空袭,教授、学生“跑警报”等记载,包含时间、地点、方式、人物等诸多要素,更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珍贵素材。作为西南联大八年的生活记录,其中对当时学者的清贫与坚守,叙说至真,令人读之,赞叹不已。 概言之,《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跨度大,涉及广,记载周详,行文严谨,是研究西南联大校史、近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集中体现了一代学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顽强治学的精神风貌。 书末附《人名索引》与《人名字号别称对照表》,便于检索查阅。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到来(上册)
¥54.37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蕞富裕、蕞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理想国译丛038 第三帝国三部曲:第三帝国的到来(下册)
¥54.37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蕞富裕、蕞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英国通史·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
¥54.06
《英国通史》内容包括自远古至2016年英国公投的历史,是对近二百年来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总结,也是迄今为止部多卷本的英国通史,代表了中国学者英国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写作方式上,充分吸收中外英国史研究的既有成果,细致描述英国历史的轨迹,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之外,本书突出社会生活的叙述,还原历史上英国人的生活状态,是一部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英国通史。丛书共六卷:卷《文明初起:远古至11世纪》;第二卷《封建时代:从诺曼征服到玫瑰战争》;第三卷《铸造国家:16—17世纪英国》;第四卷《转型时期:18世纪英国》;第五卷《光辉岁月:19世纪英国》;第六卷《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
西方文明4000年
促销价:¥26.99|¥78.00
西方在文化上有一个共同的根——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此后西方各国共同创立了灿烂的西方文明。 本书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西方社会历史程,将西方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事件、影响历史程的人物、鲜为人知的趣事与细节串联起来,简明、生动地展现了西方4000年波澜壮阔的文明史。
敦煌故事(试读本)
免费
本书讲述了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与石窟造像和壁画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同时专设篇幅讲述了敦煌守护者的故事,大致以时间为序,介绍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回顾了以常书鸿为代表的历代莫高窟人为保护洞窟、临摹壁画、传承文明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