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人类文明史:什么撬动了世界的沙盘
[美]塔米姆·安萨利(Tamim Ansary)
¥53.40
这是一部讲述人类从石器时代走向数字时代的全球文明史。数千年前,当人类还只是分散在荒野中的狩猎者、采集者时,我们已经始创造自己的故事——生存带来了聚落与组织,对目的和意义的追寻带来了语言和文化,文化之间的碰撞带来了步与毁灭……散布在大陆之上的人类文明,如同一个个彼此独立的星群,依靠各自的文化凝聚在一起,闪耀着独有的光芒,同时又彼此影响,共同构成全人类的文化宇宙。作者充满洞见性地将独立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阐明了人类创造和交流的独特能力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历史就是文化宇宙中发生的事件,星群则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属于不同星群的人类共同演绎着一出宏大戏剧。 本书探索了历史长河中,不同事件之间产生的涟漪效应,读者将了解,地理特是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马镫和裤子的发明如何左右了帝国的兴衰?伊斯兰教如何推动了哥伦布的远航?13世纪蒙古帝国的崛起如何改善了英国农民的生活?本书追求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叙述模式,在其中,“每一个我”都是塑造当今世界的重要因素。
满3件5折 清史编务(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清史编务(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戴逸
¥53.40
本书是戴逸先生作为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主持新修《清史》编纂的编年体工作实录,忠实地记录了清史纂修工程自倡议设计、启动立项、初稿撰写、审改修改直至整合定稿的过程。其中,除少量内容曾以不同形式公发表之外,大多数内容为首次公披露。
满3件5折 中国社会调查史料选编(中国社会调查史系列)
中国社会调查史料选编(中国社会调查史系列)
水延凯
¥53.40
《中国社会调查史料选编》是“中国社会调查史系列”中的第三部著作。前两部著作分别是《中国社会调查简史》《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社会调查史料中,《中国社会调查史料选编》筛选、引用了53部著作中的58项史料,共引用原文258段,注释2547条,评221条,另附有插图115幅。每项史料,均按照“简介”“原文、注释和今译”“评”三个版块撰写。我们期望这58项史料的简介、原文、注释、今译、评和插图,有助于对中国社会调查史料这一丰富宝库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对中国社会调查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满3件5折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从春水捺钵到居园理政:北京南海子历史文化研究
刘文鹏
¥53.40
“南海子”(现指以南海子公园为中心的地带)位于北京 市大兴区,属京南永定河冲积平原,是辽金元明清五代皇家 猎场和元明清三代皇家苑囿。在清代,南海子地区形成完善 的行宫体系,是清代帝王于紫禁城之外在北京城中修建的 早的一处居园理政之所。本书汇集了2018年、2019年两届“北京南海子文化高端论坛”的主旨发言,从政治、经济、 生态环境、古建筑等各方面为南海子历史文化做了学术定 位,收录了体现南海子相关研究学术脉络的代表性成果,并 做了明清时期南海子历史大事编年和代表性档案资料汇编, 从多重视角系统展现了北京南海子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
满3件5折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上、下)
[日]滨下武志 译者 高淑娟;孙彬
¥53.33
本书是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先生积10年心血完成的力作。与以往西方学者把“欧洲的近代”作为近代社会的代表形态的观不同,作者提出应该从各个地域自身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其历史本来的发展规律。同时作者对“清朝之衰退”也持异议,认为这一时代的中国经济状况,既将外国事务有机地纳自身逻辑体系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又与亚洲地域内部密切关联,是充满“活力”的。在本书中,作者从中国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研究手,通过清末财政与海关、赫德与中国海关、海关与贸易统计和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等问题,对中国地方经济与中央财政的结合与分离、地域经济自律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实际状态作了深研究,并尝试把这一历史过程作为一个时代来把握,通过国内外同时代人的观察、论和记录来提示其整体面貌。
满3件5折 长安学研究·第一辑
长安学研究·第一辑
黄留珠,贾二强
¥53.25
所谓长安学,是用汉唐都城“长安”之名命名的一个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虽然以长安城、长安文化、长安文明为主,但却又不完全局限于此,而扩展至建都关中地区的周秦汉唐等王朝的历史文化,另在地域上亦远远超出长安城的范围而扩大至整个关中以及更广泛的相关地区。为更好地推进长安学研究,国际长安学研究院特创办《长安学研究》作为院刊。我们希望以此为热爱长安学研究的朋友提供一个发表学术见解、展开学术争鸣的平台。我们也希望以这种形式发现、扶植、团结研究人才,积累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
满3件5折 盛世:西汉+康乾(套装共2册)
盛世:西汉+康乾(套装共2册)
侯杨方 等
¥53.00
《盛世:西汉》 内容简介: 西汉是我国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全书对西汉的兴衰,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汉高祖刘邦在位7年间,为了削弱异姓王侯的势力,先后剥夺韩信、英布、彭越等大将的兵权与封号,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与民休息”的政治方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强大的汉朝盛世奠定了基础。之后通过“文景之治”,经济蓬勃发展,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曾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范围,保障了汉朝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多年的征战使国力下降,于是武帝于晚年停止征战,转而大力发展农业,使西汉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武帝之子昭帝继承其父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极盛时期达到了顶*。经过昭帝、宣帝两代38年的“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执行,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的影响了汉帝国的统治,此后几代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前。 及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新,至此西汉对中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作者以流畅的文字,翔实的史料,勾画了一幅西汉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图画。书稿中作者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议论、点评,语言犀利,极富个性。 《盛世:康乾》内容简介: 康熙在位期间,首先平定三藩之乱,确立了清朝对中国的统治。之后又出兵沙俄以战迫和,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立了黑龙江流域的主权。同时,又多次出兵击败了准噶尔。随后进一步出兵青海、西藏,控制达赖喇嘛,将青海、西藏纳入版图。“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真正创立了清朝华夷大一统的帝国。雍正继位后,严厉打击了康熙朝宽大导致的官僚腐败现象,实行养廉银制度,整顿财政;制定了一系列惠及中下层民众的政策,严格限制官僚、乡绅的特权。通过十三年的励精图治为随后的乾隆一朝打下坚实的基础。乾隆皇帝执政期间对民众广施仁政,前后五次普免全国钱粮。经济耕地、粮食产量、人口与国力均达到了清朝的极盛时期,并且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高峰。乾隆时期战争频繁,号称“十全武功”,虽然有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无战果,但攻灭准噶尔、回疆,击败了入侵西藏的廊尔喀,加强了对西藏、蒙古的管理,创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是其*大的历史贡献。从版图面积、经济实力、人口数量还是从国力衡量,乾隆朝达到了中国历代的极盛,但贪官却层出不穷,形成了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贪腐生态系统,而在*端的恰恰是乾隆皇帝本人宠信的大臣。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了8峰,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了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此时正值西欧、北美的工业文明兴起,无论在政治制度、生产效率,还是军事实力上,乾隆盛世都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作者以流畅的文字,翔实的史料,描绘了一幅中国帝制末年通过“康雍乾”三位帝王的励精图治,让这个古老帝国回光返照、一度重新焕发生机的夕阳画卷。
满3件5折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
李德林
¥53.00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     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     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民国退的多年交锋,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满3件5折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
日本现代外交史论(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
俞辛焞
¥53.00
本书回顾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探讨了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辛亥革命时期的日本外交,阐述了“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时期的日本外交,并介绍了美国的对日政策与民主改革。
满3件5折 西域四百年:汉匈争夺战
西域四百年:汉匈争夺战
李东
¥52.99
◎内容简介 张骞出使归来,铺在武帝案头的羊皮地图上,赫然勾绘了一片未知的领域和未知的国度,西域古国人们的视线。武帝的目光穿过长安的城墙,越向了大漠戈壁的边缘,这片土地终将挂上“汉”字的战旗,西域四百年的历史将从这里始。 以汉帝国与西域古国的故事切,将汉、匈奴、西域放在同一个时代的平面上,重讲述汉与匈奴在西域的生死博弈。全书以历史事实为基本框架,语言风格通俗轻松,没有学术性的枯燥理论;注重故事性叙述,脉络清晰地展现西域各个古国与大汉相爱相杀相融合的历史。这不仅是西域四百年,也是“大汉四百年”和“匈奴四百年”。
满3件5折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
【美】魏斐德;章红、陈雁、金燕、张晓阳译
¥52.99
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部,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澄清了这十年间的很多历史问题,如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在日寇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将上海市政、警政变迁与当时中国政治大背景有机结合,这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宏观视野。
满3件5折 美国成长三部曲(套装共3册)
美国成长三部曲(套装共3册)
(美)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 著 秦传安 译
¥52.99
《美国成长三部曲》(套装共3册)包括:《大繁荣时代》《大撕裂时代》《大变革时代》。《美国成长三部曲》描写了一个激荡的五十年,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是深受美国经济学界、工商业届、科技、政商人士喜爱的历史读物。 《大繁荣时代》以美国一战后,经济突飞猛进为背景,以三任总统执政方针为线,全景呈现了美国1919-1931的十二年间政治、经济、艺术、时尚、科学与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大撕裂时代》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为背景,以“罗斯福新政”为叙述主线,将美国在1929-1939这充满危机与变革的惊心动魄十年展现的淋漓尽致。罗斯福新政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拯救了美国,也拯救了世界。作者以独特视角及敏锐的观察给读者呈现了经济大危机下的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是如何转型成功,完成了大崛起道路上为关键的一步。 《大变革时代》是作者雄心勃勃的书,它定义了美国历史上的变革时刻。这个时期的美国充满光荣与梦想,全方位变革,走向全球权力之巅。作者赞美一个为美国人民带来福祉的新的经济体系,并对20世纪下半叶所发生的事情提供了一种隐含的,有启发性的视角。
满3件5折 秦亡汉兴 : 从秦制的困局到汉制的超越
秦亡汉兴 : 从秦制的困局到汉制的超越
于朝阳
¥52.99
◎内容简介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几代帝王在百年困顿中拓出一条新路,他们共同完成了一场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变——由天下共主、分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的大一统国家,对后世两千年的政治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以汉承秦制的国策变革为主体脉络,从周制崩溃后到秦制创立,再到汉承秦制,最后演变为成熟的汉制,为读者展秦汉制度变革的画卷。 从时代、人物、派系、文化四个维度手,通过对秦皇到汉武之间的历代著名帝王将相行微观层面的人物性格、决策心理分析,结合宏观层面的趋势推演,以重要历史事件为节和抓手,为读者深度剖析历史人物内心的决策逻辑,既展示历史人物赖以“英雄造时势”的卓越才能,又展示历史人物无法跳脱的“时势造英雄”之局限困顿,尽可能为读者展现大变革时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何以脱颖而出,又何以功过难辨。
满3件5折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
柳鸣九;王智量;蓝英年
¥52.99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是世界文学领域的翻译家、权威学者们对法国文学*具有代表性的 20 部名著的深解读,如《巨人传》《蒙田随笔集》《莫里哀喜剧选》《费加罗的婚礼》《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追忆似水年华》等。 各名家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展,对经典名著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深探讨了青春成长、梦想奋斗、人情财富、爱恨生死等紧扣现实生活的主题。例如,柳鸣九通过分析《局外人》中默尔索这一另类的人物形象及其淡漠性格,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荒诞性;郑克鲁介绍了雨果如何以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的巧妙对照,编织成《巴黎圣母院》这部瑰丽的浪漫主义杰作 ......
满3件5折 查理一世:内战之火与英国王权变革,1625—1649
查理一世:内战之火与英国王权变革,1625—1649
[英]琳达·德·莱尔著;邝明艳译
¥52.99
1642年,在伊丽莎白黄金时代结束后不到四十年,英格兰就始自相残杀,走向分裂,一派效忠王室,一派效忠议会。苏格兰和爱尔兰始征兵,来自欧洲大陆的雇佣兵纷纷赶来,他们在英格兰本土掀起英格兰历后一次战争。这场长达九年的内战,使家人反目,朋友成仇,死伤无数,死亡人口比例甚至远远高于英国“一战”期间阵亡人口比。 在这个正在瓦解的王国里,首当其冲的是国王查理一世。作者利用发现的未曾公布的国王手稿,其中包括他与王后相互往来的密码信,生动描绘了查理一世面对的复杂宫廷政治网络和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从人物的自身视角,刻画了一个不同于刻板印象“暴君”的查理一世——一个对他所处的残酷时代来说远不够残酷的人。 查理一世不愿像都铎王朝君主们那样血腥迫害对手,也不愿按王室传统为保全自己而弃仆人于危险境地不顾。他受到父亲的教导,熟悉国王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父亲老练的政治手腕和丰富的生存经验。他娶了一位出色的公主并深爱着她,但她是来自法国的天主教公主,注定将引起新教臣民的不安。他信仰秩序和高尚的思想,看重个人荣誉,却低估了敌人的冷酷,终将为自己坚持的原则付出残酷的代价。正是这样一位极各种矛盾于一身的国王,终改变了英国君主制度的面貌。 查理一世虽已被毁灭,但他并没有播下英格兰君主制毁灭的种子,而是播下了君主制重生的种子。内战结束后,王室复辟,秩序始重建。今天的英格兰享受着查理一世留下的遗产:议会与君主共治,英国国教会保留了查理一世坚持的主教制。内战结束后,许多激的宗教实验者把新教带到了新世界,把共和国的种子带到了北美大陆,而英格兰继续弥封它的伤口,在传统与变革的博弈中创并完善君主立宪政体。
满3件5折 超有料漫画中国史(套装共3册)
超有料漫画中国史(套装共3册)
韩明辉
¥52.99
本书通过令人捧腹的段子和生动形象的手绘漫画,为你徐徐拉开中国历史的大幕。在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进程背后,是一个个有性格、有脾气、有手段的皇帝、王侯、文臣和武将,他们的一举一动,塑造了精彩纷呈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希望看完本书之后大笑、爆笑的你,能够对中国历史的大致脉络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越王勾践是如何施行“计划生育”的?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个“科技发烧友”? 爱写“狂人日记”的东晋叛臣桓玄,日记都写了些啥? 李世民看重魏徵,却为何又砸了他的墓碑? 如果生活在元朝,你属于四等人制里的哪一等?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去世相隔不足一天,其中有何玄机? ......
满3件5折 中国缅甸文化交流史
中国缅甸文化交流史
姜永仁,王介南
¥52.99
作者通过描述缅甸概况、缅甸文化形成特点、中缅文化交流的优势和条件以及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交流情况,为我们展现出中缅两国世代友好的文化交流盛况。
满3件5折 隐秘而伟大
隐秘而伟大
黄琛、蒲维
¥52.99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弄堂长大的法学院高材生顾耀东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匡扶正义,保护百姓”的理想,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警察。然而,初社会的顾耀东不仅遭遇了警局同僚的排挤压,还被卷了共产党地下情报网和国民党警察的激烈博弈中。乱世乱局之下,顾耀东亦不得不在正义与非正义的对峙中做出忠于自己信仰的选择。*终,在以夏继成与沈青禾为中坚力量的中共上海地下党警委的帮助和培养下,在革命的征程中成全了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爱情。
满3件5折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
宋杰
¥52.90
本书为军事地理学者宋杰老师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延伸之作,深度呈现了两魏周齐争霸中的“河东地理枢纽”。作者首先梳理了秦汉魏晋时期河东政区的演变,明确了“河东”这一地理概念的范畴,论述了河东(今运城地区)在经济、地形、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区域特。在此基础上,系统考证了河东政区内郡县、城戍等的沿革与兴废;从战略地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东、西魏分裂时的政治形势,并以河东的军事争夺为重心,梳理了北朝后期东西对抗的战争历程。其间君臣将相斗智斗勇,奇谋迭出,壮举不断。对于沙苑之战后东魏北齐对河东汾北地区的历次反攻、西魏北周东征战略的特及其调整、周武帝平齐之役过程与胜利原因等,皆有精彩分析。 两魏周齐政权隔黄河对峙,河东正是双方施展韬略的中心舞台,对宇文氏和高氏来说,河东的归属和在军事上的利用程度,直影响着两个政权的命运。本书即是从“河东视角”了解北朝后期历史的一部佳作。
满3件5折 盛唐奠基 : 贞观之治的开创
盛唐奠基 : 贞观之治的开创
刘后滨 张飘
¥52.90
本书是一部关于大唐贞观之治的历史通识读本。作者首先围绕李世民的成长经历,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乱世中“起兵太原,定鼎关中”的建国历程,以及作为军事统帅的李世民如何在统一战争中积累政治资本,并终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在“政变夺位”的阴影下,唐太宗为何还能创贞观之治?作者以人物与事件为中心,分析了唐太宗与贞观群臣的良性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以民为本”的共同价值观。在制度建设与治国理念方面,贞观之治都为大唐帝国走向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书立足史料,注重解析,兼具严谨性与流畅性,既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隋唐之际的英雄风采,又能深认识贞观之治形成的内在逻辑及其彰显的历史价值。
满3件5折 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经纬度丛书)
大宋繁华:造极之世的表与里(经纬度丛书)
谌旭彬
¥52.80
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剖析宋朝社会财富总量增加的原因;第二部分讲述不同时期的宋朝政府汲取的方式,以及百姓如何辗转腾挪求生存;第三部分则是解释了两宋增加的财富没能转化成再生产资本的原因。 谌旭彬的写作破了当前大多数宋史著作自上而下的正统史观,聚焦无法在历史中出声的底层群体,呈现他们真实而又残酷的生存状态,揭露了两宋“以九千万贫弱者,供养一千万食税群体”的“繁华”本质,颠覆了其所谓古典中国黄金时代的形象,对全面理解两宋的王朝体制富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