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笔(精)
¥47.40
毛笔不仅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更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它在历史的演中不断变化,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风貌重要的塑造者之一。 “蒙恬造笔”究竟可不可信?“兔毫”和“狼毫”出现于什么时候?古人更偏爱哪种动物毛制的笔?“汉居延笔”是怎样被发现的,后来又经历了怎样坎坷的迁徙之路?王羲之、王献之用的毛笔,和今天的毛笔有什么不同?今天的毛笔是“化”还是“退化”了?汉唐时代笔管,其制作究竟有多奢丽?西方的“毛笔”与中国毛笔有哪些异同?字的好坏和毛笔的关系究竟有多大?存世的汉唐古笔文献中,还蕴藏着哪些古笔的信息? 本书通过大量史料和考古成果,呈现宋代以前毛笔的形态和发展,并由此探讨早期书法、绘画艺术发展及文化传播背后,工具所发挥的重要而又奇妙的作用,揭示毛笔的制作、传播、使用等方面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帝国
¥47.22
【作者简介】(英国)尼尔·弗格森 译者:雨珂 尼尔·弗格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文明》、《虚拟的历史》、《金融家》、《纸与铁》、《金钱交易》、《战争的悲悯》、《巨人》、《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英国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四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货币崛起》和《文明》。2004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人”之一。


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47.20
中晚唐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成为唐宋变革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重心南移、门阀贵族没落、普通民众上升通道以及民族政策从放逐步趋向保守等重要变化,还形成了扬州、成都等一大批重要的商业城市,为宋朝的繁荣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历史性转折,也成为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从大度放变得日益保守,从崇文尚武变得重文抑武,从拓取变得内敛精致,从大刀阔斧变得缩手缩脚,甚至连文坛的风格也从唐诗的大气磅礴变成了宋词的小资婉约…… 书中以大量史学典籍为依托,从安禄山走上叛乱道路为起,详细讲述了中晚唐时期的元盛世、元和中兴、安史之乱、马嵬之变的治世和变乱,以及影响历史走向的帝王名相、贤臣名将、文人名士等一众风云人物,剖析解读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现象,多角度呈现了这个治乱交织却又绚烂多姿的时代,展现其波澜壮阔的历史全貌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全面的中晚唐历史图景,为读者讲述了一段风起云涌、诡谲多变并充斥着权力与人性对峙的历史。

唐代黠戛斯历史研究
¥47.20
黠戛斯是唐代北方民族之一,活跃于剑河(今叶尼塞河)上游地区,是今中国新疆境内柯尔克孜族与中亚吉尔吉斯族的先民。西汉时,黠戛斯以坚昆之名,初见汉文史册。历经魏晋,至隋唐时期,黠戛斯与唐朝建立联系。唐文宗成五年(840),黠戛斯败统治漠北的回鹘汗国,并迫使回鹘余众西迁,由此对蒙古高原乃至中亚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代黠戛斯的历史,既有北方草原民族的一般共性,又有自身的特:政治上,黠戛斯社会结构复杂,北方民族和中原王朝多元官制并行;经济上,黠戛斯为森林草原过渡带混合经济,农、牧、商、手工业均有发展,并且深度参与草原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军事上,黠戛斯曾与突厥、回鹘、吐蕃等部族政权冲突斗争,于840年溃漠北回鹘,震动亚洲内陆;文化上,传世叶尼塞碑铭可见黠戛斯使用古突厥文字,历法兼用突厥、中原,总之唐代黠戛斯的历史处处显露出其文化的复合特征。 唐朝时期是黠戛斯民族历史发展中重要的阶段,他们首次直联系的中原王朝,从唐太宗时唐,并受封坚昆都督府,到唐武宗朝再度与唐恢复联系;此外在黠戛斯也在这一时期首次建立本部族的汗国,并在竞争中下咩漠北回鹘汗国,震动草原和中原。无论是在本民族历史还是整个东亚历史,唐代黠戛斯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被掩盖的原罪:奴隶制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崛起(好望角书系)
¥47.20
长久以来,美国人倾向于将奴隶制视为一种前现代制度,属于这个国家的原罪。但是,年代的隔阂,割裂了奴隶制与美国后来成功的联系,这种看法对于数百万惨遭束缚的奴隶而言无疑是一种伤害。 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普蒂斯特告诉读者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独立后的80年里,奴隶制的扩张推动了美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短短几十年,南方从沿海狭长地带的破旧烟草种植园,成长为横贯大陆的一个棉花帝国,为美国发展成为一个现代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体,下了重要基础。巴普蒂斯特认为,内战以前,美国经济上*大的创新是想尽办法通过奴隶制赚更多的钱。奴隶主通过强制迁移和严酷刑罚,强迫被奴役的非洲裔美国人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而从他们身上压榨出巨额利润,这才使得美国能够牢牢掌握工业革命的关键原料——棉花的世界市场,zui终成为一个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富裕国家。 巴普蒂斯特结合奴隶的口述、种植园的相关记录,以及报纸、政客、企业家、逃亡奴隶的有关陈述,对美国历史作了全新而又大胆的解读。他让读者认识到美国霸权深处的暴力,以及终结了奴隶制的生存欲望和反抗,而正是后者,创造了支撑美国zui深层次自由梦想的文化。


天骄成吉思汗(全两册)
¥47.20
《天骄成吉思汗》以严肃的史料为依托,以细腻的文学笔法着笔,详尽书写成吉思汗波澜壮阔的一生和蒙古草原统一的过程,以及蒙古铁骑铁血征伐欧亚大陆的历史风云,全面展现成吉思汗充满传奇和争议的人生历程以及蒙古帝国发展史。本书从成吉思汗的性格、成长经历、个人魅力、用人及用兵之道等方面手,描述了成吉思汗如何将弱小的游牧部落发展成一代草原帝国的历程,全面解读成吉思汗及“黄金家族”取得令当时世界震惊的庞大国家版图的成因,并对草原部落变迁史、蒙古铁骑发展史(尤其是其令欧亚大陆胆寒的战术战法)、蒙古征战史等作了细节呈现。


王朝的余晖:淮军:1862—1900
¥47.00
《王朝的余晖》是季宇创作的一部书写中国晚清历史的作品。本书从1860年前后晚清政坛的动荡写起,一直到1900年庚子国变后结束,书写了晚清重臣李鸿章创建、发展淮军的始末以及淮军兴盛、演变直到最终覆灭的历程。作者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淮军所参与的清末多场战争的面目,展现了这一时期清王朝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迅速衰朽以及各阶层、各势力互相博弈的历史过程。拨尘雾,重新观察这支曾经作为清王朝最后军事支柱的淮军,回顾那段烽烟四起、浮沉跌宕的中国近代史。


故宫的古物之美.5
¥47.00
本书为祝勇经典作品《故宫的书法风流》下卷(单行升级本)。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选取两岸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岳飞、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古代书法家为线索,讲述了这些艺术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这是一座“纸上的故宫”,让我们知道那些比远朝代更伟大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在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你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


故宫的古物之美.4
¥47.00
本书为祝勇经典作品《故宫的书法风流》上卷(单行升级本)。 祝勇用诗意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史学的态度,选取两岸故宫收藏的书法名作,以李斯、王羲之、李白、颜真卿、怀素、张旭、蔡襄、蔡京等古代书法家为线索,讲述了这些艺术品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再现了这些书法家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这是一座“纸上的故宫”,让我们知道那些比远朝代更伟大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是怎样出生,又在经历了怎样在的坎坷之后抵达我们的面前。面对那些久远的墨迹,你我都会怦然心动。除了感叹古代艺术家的惊人技法,心里还会联想到那些纸页背后的故事,浮现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与事。


人类的故事
¥47.00
《人类的故事》是著名历史学家、人文启蒙作家房龙的经典作品,该书以站在历史的姿态,俯瞰文明发展程的全貌。从早的人类祖先到衰落的古巴比伦城,从希腊文明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崛起,从中世纪宗教纷争到次世界大战,房龙用诙谐的语言将立体的世界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与一般史书相比,该书更像是一段激荡人心的探索旅程,既描绘了文明程的重要节,也理清了世界演变的关键脉络。


德国通史第五卷:危机年代(1918-1945)
¥47.00
第五卷:危机时代(1918—1945) 本卷叙述从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历史。在短短的二十七年中,德国如过山车般经历了从“自由民主”的资产阶级魏玛共和国和右翼极权主义的第三帝国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属于德国现代史范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大程度上是危机和畸变的产物。这是德国历史发展道路在与西方文明的适应、冲突中出现危机和畸变的阶段。


改革开放口述史
¥47.00
纪念改革放四十周年 万里、曾培炎、陈锦华等改革放重大决策亲历者真情讲述 本书精选我国改革放40年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通过对万里、陈锦华、谷牧、龚育之、刘鸿儒、曾培炎、徐匡迪、龙新民等约60位老领导、老同志行访谈,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改革放40年中诸多重大决策出台的过程,全面回顾改革放程中重大事件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内容涉及审判“四人帮”台前幕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前前后后、中美建交始末、邓小平南方谈话细节、独生子女政策的由来等。书中所有文章均为亲历者*人称讲述,他们多为重大事件亲历者、决策者,并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位。书中既有对事实的回顾,也是亲历者心路历程的呈现,目的是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改革放史研究提供*手资料,也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提供生动鲜活的新时期党史读本。


最后的皇朝:革命前夜的大清王朝
¥47.00
故宫学者祝勇以辛亥年一年为横断面,从辛亥年的春节始,一路写到这一年的除夕,讲述了这三百多个日夜里所纠集的转折、浮沉、悲喜、恩怨、可能和不可能。作为中国历*具转折性的一年,辛亥年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纪年,在它的内部,包含了晚清数十年的光阴,其线索庞杂,矛盾纷繁,有着超大的历史容量。 全书收录百余张珍贵历史照片,请跟随祝勇回到一百多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辛亥,重新体会那个“需要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里个人、国家、民族关乎一生一世,存亡兴替的抉择。


《记忆浙江》系列丛书(2021)
¥47.00
自2011年起,省档案馆以主动存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记录年度浙江社会的现状、变迁和发展轨迹,编撰《记忆浙江》系列丛书迄今已满11年,成书11册。丛书用简洁精炼的文字,图文互动的形式,对浙江全省一年来发生的大事、要事、创新事进行梳理和精编,以档案的视角,记史的笔法,原始、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浙江省每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德国通史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47.00
第四卷: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本卷叙述1815年到1918年的约一个世纪的德国历史,属于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通过经济和政治方面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迈上了强国之路。这是德国历史发展独特道路的阶段。


《记忆浙江》系列丛书(2022)
¥47.00
自2011年起,省档案馆以主动存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记录年度浙江社会的现状、变迁和发展轨迹,编撰《记忆浙江》系列丛书迄今已满11年,成书11册。丛书用简洁精炼的文字,图文互动的形式,对浙江全省一年来发生的大事、要事、创新事进行梳理和精编,以档案的视角,记史的笔法,原始、客观、真实地记录下浙江省每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


东晋:皇权与门阀的百年博弈
¥46.99
◎内容简介 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 从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权力的游戏”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荣辱与东晋王朝的百年兴亡娓娓道来,脉络清晰地梳理了东晋这段充满挑战与变革,同时又引人胜的历史。


大明300年
¥46.99
大明,一个辉煌又腐朽的朝代,一个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个奇才辈出又奸佞频生的朝代。 大明一朝近300年,16位皇帝各有特,他们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懒政,或奇葩或多疑……有的口碑极好,有的风评很差。在十六个皇帝中,甚至找不出两个“雷同”之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在国家层面上均守住了两条原则:一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二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纵观明朝风气,虽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潇洒,但自有一股凌厉之气贯穿始终。无论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们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样,身上流露出这个朝代的精神气质。这是明朝可以诞生于谦、王阳明、海瑞、张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灭后依然可以走出张煌言、史可法、李定国、顾炎武的原因。 这,或许就是孟子所说的“气”。


从前的古人生活慢
¥46.99
没有闹钟,古人怎么准起床呢? 听说古人超能喝,他们酒量到底怎么样? 别惊讶,北宋就能外卖了,连皇帝都爱! 古人早婚?为何宋朝的“剩男剩女”那么多? 古人出趟远门得花多少钱? 朝廷不许你光棍,还要替你养孩子? ………… 年轻人总感叹:现代生活压力大,不敢谈恋爱,不起房,养不起娃……不卷了!我们回到古代过小日子怎么样?没有高科技,生活却很诗意;从前的生活慢,却很有仪式感。 这是一本真实还原古人日常生活的历史读物。读者可以从衣食住行、职场、民俗、社会趣闻等方面,通过62个生活冷知识,读懂古人的闲趣松弛和中式智慧。内附近百张雅致古画与精美文物图,还原趣味横生的古人生活风貌。文字轻松幽默,读来有梗有料,充满画面感,带我们穿越千年,回到古代,暂时逃离当下。


什么是情感史?
¥46.99
全球史学史专家王晴佳,以情感史作为方法,认识历史的新视角。 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从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到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述,也带来更多反思:究竟什么是历史事实?史料的价值如何检验?历史学家是否应该持有道德立场?历史叙述是否需要连贯一致?…… 本书为世界史学史专家、光启情感史主编王晴佳教授多年来介绍、探讨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论文集,系统介绍情感史的缘起与发展、理论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以案例研究对上述问题行探讨。

世界征服者史(上下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试读本)
免费
本书是研究蒙古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记录了13至14世纪蒙古帝国兴起与强盛时期的大量史实,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部分包括成吉思汗、窝阔台汗和贵由汗时期的历史;第二部分包括当时的中亚和波斯史;第三部分则以较大篇幅叙述了蒙哥汗基及其统治初期的史实。 本书旁征博引,史料翔实,是研究蒙古史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