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山水画史
¥46.80
敦煌石窟保存了4—14世纪内容丰富的壁画,石窟壁画中大量的佛教故事画、经变画往往都以山水景物为背景,从而留下了各时期极为丰富的山水画资料,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一千年间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本书按时代顺序,分四个阶段全面阐述敦煌壁画的山水画发展的历程:1.北朝至隋朝、2.唐代前期、3.唐代后期、4.晚期(五代、北宋、西夏、元代)。并对各时期山水画的风格行了深分析,对照各时期画史的记载,以敦煌壁画来印证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各时期画家作品,呈现各时期的山水画风,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山水画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从大王到天皇 : 古坟时代-飞鸟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2)
¥46.80
本书利用东亚各国的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将巨大古坟、遣隋使、圣德太子、大化改新等耳熟能详的人与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逻辑性地论述了4世纪至7世纪的日本古代史。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4世纪至7世纪,在同东亚各国的碰撞与融合中,倭国逐渐厘清了国家意识,对内构筑起中/央集权的统治体制,对外则走上了一条与东亚朝贡体系若即若离的道路。在内外因素双线并轨的推动下,日本列岛的统治者完成了从“治天下大王”脱胎为现世之神“天皇”的转变。于是,“天皇”治下的“日本”诞生。日本列岛律令国家的时代。 本卷将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置于东亚史动态演化的框架中,力图以内外并行的多维视角,还原一段天皇创生的激荡历史。


六朝骈文与六朝社会
¥46.80
本书重研究了骈文在六朝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承载的内容和运用的场合,与当时政治活动、典章制度、礼仪形式等的关系。从文学与社会交叉的角度,探索骈文与六朝社会文化的互动。本书的主要观:,汉魏六朝骈文的产生与发展,以及骈文逐步成为文章写作主流局面的形成,与汉魏六朝以来的社会转型、文化生态的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第二,制度、礼制、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促成了骈文文体和文本的生成。第三,骈文既是文学作品,更是实用文,是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典章礼仪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士人扮演社会角色的重要工具。第四,六朝骈文中很多因政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产生后其本身也成为政治文化的一部分,起到政治操作作用或是舆论导向作用。六朝骈文是社会政治生活审美化的体现,而其审美的形式也赋予了政治活动美学魅力。因政治需求为实现政治意图的书写目的,也影响了骈文的形式。本书以文体或文类为切,从内容题材的角度,探讨骈文与六朝社会生活的关系。分别从改朝换代的禅让政治、朝廷的人才选拔制度、对在任官员的弹劾以及皇室的饰终之礼等出发,对这些活动中使用的骈文的内容和文体形式行解剖,发掘其文体生成和运用中隐藏着的政治礼制功能和权力意志。本书还对六朝骈体公文代笔拟写现象和六朝骈文典型作家行了深的个案研究


《太平记》的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6)
¥46.80
镰仓幕府末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后醍醐天皇横空出世,决心夺回被幕府瓜分的政治权力。同时,各地武士掀起推翻镰仓幕府的浪潮,源氏武士的后裔——足利尊氏脱颖而出,成为武士阶层新的代表。随着尊氏就任征夷大将军、建立室町幕府,武士阶层与专制王权之间的矛盾再难避免。 本卷以《太平记》为线索,展现了南北朝时期两个朝廷、两位天皇并立的特殊局面,并重申了“物语”对现代人、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南北朝,日本历史中动乱和变革的时代。 书写者的笔墨紧紧扣住了历史演的旋律,记录下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在历史中的奋力选择和追逐的足迹。 ——清华大学教授刘晓峰


源赖朝与幕府初创 : 镰仓时代(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5)
¥46.80
本书对源赖朝的个人经历及其政治思想,以及镰仓时代女性地位的阐述,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细节之处皆是独到的观。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镰仓时代,日本史/上首/个武士掌权的时代。其创设者源赖朝,率先勾勒出“武士参政”的构想并将其付诸实现。此后近七百年,将军的幕府取代天皇的朝廷,成为日本的统治中心。 本卷以源赖朝及其后继者的政治生涯为主线,通过深奥州合战、承久之乱等历史大事件的细节,一探武士、贵族等不同势力之人的对弈与合/作、权衡与取舍,再现了镰仓时代初期,源氏三代将军的荣辱盛衰,及其身后北条氏的勃兴历程。


开国与幕末变革:江户时代后期(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9)
¥46.80
这部重磅力作从中国同类著述不会有的新颖切手,从阿伊努、千岛群岛、海洋始,引出幕末棉纺织业的发展,再以广阔的视野审视身处东亚与世界之中的日本。本书兼具可读性和学术价值,生动描写了中国读者少有关注的事实和细节,内容充实、厚重又深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 19世纪初,当日本人正欣赏色彩斑斓的浮世绘,浏览歌舞伎剧场前张贴的海报时,鲜有人察觉到一派繁华之下潜藏的危机,直到美国人佩里率舰队出现在江户湾的海面。矛盾与冲突一触即发,幕府、大名、朝廷等不同势力间相互角力,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本卷拨重重浓雾,讲述云谲波诡的幕末,还原亚洲diyi个现代国家诞生前的黎明,重新书写日本国史。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货币文化交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46.80
本书以唯物史观和货币学为理论指导,对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货币文化交流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重探讨了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近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及货币文化交流的特。而考察了中国货币在海外的文化影响及历史意义。


日本社会史研究(精)--《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46.80
《日本社会史研究》约47万字,纳《南史学家论丛》第四辑,作者为南大学李卓教授。本书从社会史的视野考察日本,即探讨日本文化的风土——作为文化承载者的人群状况,分析日本历史上社会结构的变化及社会关系、社会群体和社会生活。本书阐述日本历史发展程及其特征,而从中日比较研究的视野,分析近代以来中日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本书反映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传统文化根基有别于中国的宏观思考,对于当今理解日本的国民性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律令国家的转变: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前期(讲谈社·日本的历史03)
¥46.80
9世纪,随着桓武天皇的即位,日本了平安时代,始摆脱中国的影响,形成自己特有的制度、法律甚至文化心理。天皇的“纯洁性”更受重视,血统成为正统性的唯/一凭据;朝廷放弃军国体制,不再防备来自大陆的威胁;遣唐使的派遣次数减少,向中国学习的热情减弱;承袭自唐朝的律令制逐渐本土化,更加符合日本的实际情况…… 本卷以历史学家的独特趣味,聚焦向来不被重视的9世纪,洞悉王朝贵族社会抵达辉煌鼎盛前,日本在不断试错中发展的程。 日本的9世纪,对日本知识人来说也难以厘清,却又恰是其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作者全面描写了这个从律令国家向王朝国家转变的时代,读者从中也可以理解“唐风文化”很快转变为“国风文化”的深层次历史背景。 ——北京大学教授王新生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
¥46.80
《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包括《乌桓基本史料辨析》《两汉三国时期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鲜卑基本史料辨析》《拓跋鲜卑基本史料辨析》《秃发鲜卑基本史料辨析》《乞伏鲜卑基本史料辨析》《吐谷浑基本史料辨析》《柔然基本史料辨析》《契丹基本史料辨析》《库莫奚基本史料辨析》《室韦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三篇东胡系民族文献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占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民族史语文学等方法对东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行系统充分辨析研究。


伦敦的崛起:商人、冒险家与资本打造的大都会
¥46.80
16世纪初时,英格兰尚未融入广阔的世界中,伦敦也只是一座阴郁而封闭的中世纪城市。然而,新大陆的发现和直达亚洲的海上航线改变着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的经济面貌,这些变化使伦敦一跃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并且从此改变了伦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角色。 斯蒂芬·奥尔福德这本引人入胜的作品,将伦敦的商人、梦想家、骗子和水手描绘得栩栩如生,正是他们组成的人际网永远地改变了伦敦。英格兰的船只驶向了世界各地,他们与俄罗斯和黎凡特建立了贸易,探索弗吉尼亚、北极和印度洋。而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人们——那些家庭、公会成员,以及甘愿承担巨大风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稀有奇异之物的投机商人——他们的努力和野心催生了新的世界观,开启了一个长期贸易的时代和一个帝国,其结果影响至今。


汉服
¥46.80
本书讲述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传统汉服,二是基于传统汉服设计的现代汉服。 汉服,简言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商代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除了朝代更替与时尚变化导致的服饰演变,数次胡汉融合也大大丰富了汉服样式。传统服饰崇尚宽衣博带,胡汉文化交融又出现了窄衣的款式。 传统汉服有三种基本款式贯穿整个古代,分别是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按照用途分为祭服、朝服、常服、宴服、亵服等。传统汉服的基本组成为冠巾、中衣、衫袍、裙、裤、鞋履、腰带、玉珮等。另外还有很多衍生款式,如半臂、褙子、比甲、坎肩等。 传统汉服在实用功能外更有区辨社会等级,反映时代特征,展现纺织技术,表现审美意识等文化属性。 现代汉服的盛行是流行曲线的又一次回归,悠久的传统汉服历史为设计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元素。现代汉服是以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服饰作为主要风格依据而设计出来的形式大于内容,杂糅各种传统元素,符合当下时尚需求的服饰。现代汉服的流行把那些远离我们的传统汉服元素重新带到当代时尚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形式美感。 传统汉服是一个表意系统,包含有身份、社会地位等信息。同时也是礼仪的一部分,展示服饰规范,与社会秩序、道德修养、物质生活等内容密切相关。如今穿着现代汉服在追求美感的同时也应遵守约定俗成的汉服礼仪,并搭配对应的配饰与妆容。 本书在清晰梳理传统汉服发展历史的同时,配以220幅精美大图,直观再现汉服的华美以及演变历程。


酋长如何掌权:史前政治经济学
¥46.80
人类社会最初的权力来源何处?是社会关系、经济、军事还是意识形态?其中哪一项起了最根本的作用?早期的区域性组织是如何得以建立,并被潜在的精英所统治的?作者蒂莫西·厄尔以其长期工作的丹麦、夏威夷、安第斯三大区域的史前考古材料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在早期社会权力起源过程中,酋长如何获得权力 ,以及这些不同的权力来源对相应的社会化策略产生的可能影响。本书是理论与案例的强有力综合,为读者理解权力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国家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符号里的中国
¥46.80
人是“符号的动物”,“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富有象征意味和审美价值的符号。本书选取传世文献、考古发掘和民间信仰中能代表中国的100多个符号,如龙、凤、鸿蒙、祝融、太极图、八卦图、河图洛书、三星堆“太阳—神鸟—神人—神树”等,分为祥瑞、守护、神圣、人文四辑,对每个符号的生成过程、发展流变、现今影响、寓意与应用作了细致的考辨,辅以近300幅彩图,将文化中国的来龙去脉与核心精神娓娓道来。懂得了符号里的中国,无论是文化寻根、文博旅游,还是日常审美,都会是充满趣味的人文之旅。


约瑟夫斯与第一次犹太战争
¥46.80
当犹太人在公元66年反抗罗马时,耶路撒冷贵族约瑟夫斯被任命为将军。被罗马人俘虏后,他得到了皇帝韦帕芗的好感,从而保住了性命。之后,他担任罗马军团的顾问,他认为犹太人生存的*希望就是向罗马投降。 作为一名犹太起义亲历者,他被允许翻阅韦帕芗的作战笔记,因而约瑟夫斯是我们关于这场战争的重要信息来源,这场战争以摧毁耶路撒冷及其圣殿和他所生活的令人惊叹的时代而告终。对于任何对中东早期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约瑟夫斯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有必要对他进行深度而*的了解。


宋元文法论(精)
¥46.80
宋元文章学发达,文法论成为文章学的核心内容。本书针对宋元文章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南宋阶段的现状,将宋元文法论看作一个整体,把北宋欧阳修、苏轼、 黄庭坚等人的文论纳考察范围,根据宋元文法论体系建构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了以“文章正统”的确立为主的师法对象认定、“辞涩言苦”与“简而有法”等文法理念之间的差异与冲突等内容,从文章学角度重新解读了以“自然成文”为标高的“作文之大法”,并介绍了宋元文章学家在字句锻炼与篇章安排布置等“定法”方面的探索与理论总结,充分展现了宋元文法论的理论水平及其动态发展程。


德寿宫八百年
¥46.80
在南宋都城杭州,德寿宫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一座德寿宫,是一个朝代的缩影与注脚,它盛载着历史的风云变幻,牵扯着上至王族,下至百姓的家国情怀。它穿越时空,连起一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本书围绕宋高宗、孝宗移居德寿宫、权力发生转移的这段故事,串联起历史时代背景、朝代更迭、帝王轶事、宫内生活、南宋建筑与园林艺术,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发等方方面面的史实、知识、故事,深度展现南宋社会、艺术、生活风貌,以及德寿宫遗址保护工作的卓绝成就,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积淀,展现悠远的宋韵及对当下城市人文的滋养。


征服,1016—1130:西西里的诺曼王朝Ⅰ(记述中世纪时期意大利的另一场“诺曼征服”,展现来自北方的诺曼人是如何立足这个阳光普照的南方岛屿的!)
¥46.80
本书记述了中世纪时期发生在意大利的另一场“诺曼征服”。11世纪,居住在法国的诺曼人因缘际会,来到南意大利,他们本来是雇佣兵,却逐渐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在南意大利复杂的政局中不断壮大,终统一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在12世纪建立了西西里王国。本书以罗贝尔·吉斯卡尔和罗杰两兄弟为中心,讲述了西西里王国建立之前诺曼人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了教宗、德意志、拜占庭、伦巴第人和阿拉伯人等政治势力与诺曼人的互动,为读者勾勒了一幅宏大而不失详细的历史画卷。


食之五味(套装)(全四册)
¥46.80
《食之五味》由《食疗本草》《食宪鸿秘》《山家清供》和《随园食单》四种组成。 唐代孟诜、张鼎撰写的《食疗本草》是一部研究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的专著。它以一种食物作为一个单元,详细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的药性、功效、主治,也记载了食物本身的禁忌和某些食物配伍禁忌等,书中对多数食物疗效和应用的阐释与现代营养学研究成果相一致。看《食疗本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物疗法的基本常识。 宋代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对书中所提到的一百多种食物,从原料选取、加工到烹饪,乃至风味独特之处都有细致的描述,每每由食物而论及诗歌,由诗歌而论及诗人的品格,有扫雪烹茶、摘花馔、谈诗论文的雅致。 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朱彝尊所编撰的《食宪鸿秘》记载菜肴、面、佐料配制三百六十余道,以江浙风味菜肴为主,呈现了江南四时流转的美食。 乾隆才子袁枚,集四十年美食实践之心得,撰写的《随园食单》记述三百多种南北菜肴、饭以及美酒名茶。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发挥到了极致。 酸、甜、苦、辣、咸,既是饮食之五味,也是生活之体味。通过阅读《食之五味》,您可以深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
¥46.80
作者对马王堆简帛文献、定州竹简《文子》、郭店竹简文献、上博楚简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完整呈现了近四十年出土简帛文献资料的研究状况,包括已取得的成就、释读编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对很多重要命题有所创获。


《史记》女性人物讲读(精)
¥46.80
本书主要对《史记》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解读评述。主体部分分八个专题,分别介绍司马迁笔下的政治权力女性、深明大义的平民母亲、勇于追求的传奇女子、果敢刚烈的侠义女杰、见识卓远的睿智女性、宫廷倾轧的悲剧女性、灵魂扭曲的上层贵妇、世故庸俗的市井女性,此外还介绍司马迁女性观、《史记》女性人物对后世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