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村上春树·西班牙
村上春树·西班牙
(日)小阪知弘
¥14.70
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中体会西语的魔力, 在《挪威的森林》中感受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回望战争的伤痛, 在《且听风吟》中倾听巴塞罗那海边的风声。 西班牙极富魅力的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也吸引了村上春树。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十分喜爱西班牙文化,并将这份喜爱融到了自己的诸多作品中。 毋庸置疑,这将是一场生动有趣的村上文学之旅,也是一次别生面的西班牙之行!
每满100减50 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
闫振田
¥14.50
本书是一个古稀老人的“朝花夕拾”。淮河小镇上,常有洪水、匪患、饥馑,也有淳朴的家风,在匮乏里依然清晰可感的爱。各种细节彼此交织,是被文字擦亮的一代人的记忆,也是我们乃至后代的人生底色。闫振田文风平白如话,却细致地描画了一个时代的角落,是关于那段时光不可或缺的民间叙事。
每满100减50 她们
她们
蔼琳
¥14.50
广东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海外华侨人数达400多万,其中以男侨胞居多。正是这一特殊的背景,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留守女人。 这些留守女人有的苦熬苦等,等到了夫君学成归来或者事业有成;有的望眼欲穿,盼来的是一纸离婚协议书欲哭无泪…… 她们常年独守空房,独自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支撑着国内的家和国外男人的梦想。平日里,她们看上去平平无奇,走近她们,会发现她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堪比电影的故事。
每满100减50 余事若觉
余事若觉
周振鹤
¥14.47
回想起过往这几十年里我所做的事,大致可分为“正事”和“余事”两类,且得分两橛来说。我参加过两次高考,正好相隔二十年。头一次高考是1958年,非常“古早”——我老家之一的厦门话,太古遥远年代的意思。那一年生人现在都已年过半百,在报纸社会新闻栏里已不时被称为老汉或老妪。考上的专业是采矿,既非我的志愿,亦非按考分排座次得来,而是根据出身成份而定。这以后二十年我的正事就是学习五年采矿工程的功课,实践十五年采矿助理工程师的工作。我的余事则是读各种各样的杂书,主要是历史类,其次是语言类。第二次高考是1g78年,也已去今多时(那一年生人,据说在与80后、90后比较的过程中有的已经觉得自己“臻入老境”),乃是以余事的水准报考研究生,并且按照自己的志愿录取到历史地理学专业,映射出二十年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以后三十来年的正事,就是头五年的硕士生与博士生课程学习,以及后面近三十年的历史地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余事则是将前二十年没有范围没有章法的读书继续下去,并且开始将自已关于历史学、文化语言学、中外文化关.系史、近代新闻史等方面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或写成专书与文章,或写成篇幅不长的所谓学术随笔。后者已经结集的有三种,《余事若觉(周振鹤随笔集)》是第四种。以数年光阴得此,实不多也。
每满100减50 故事与事故
故事与事故
蒋子龙
¥14.40
《故事与 》是 “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的一种。 作者蒋子龙是文坛一位很特别的作家, 1979年他创作并发表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篇小说后来被誉为“改革文学”的山之作,蒋子龙被称为“改革文学”作家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故事与事故》是他的散文集,以思辨、哲理、深度见长,分为“书写时代”“历史的成全”“混世界”“世相札记”等四辑。耄耋之年,作者仍能关注当下,放眼世界,在人间烟火中寻找有趣的灵魂。作品有几分豁达,更有几分人生阅历和思想沉淀后的旷放。内容所涉汪洋恣意,包罗万象,读来极为有趣,品一品颇有深意。
每满100减50 从一个蛋开始
从一个蛋开始
徐则臣
¥14.40
《从一个蛋始》是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作者亲自挑选了自身22年创作生涯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涉及人生成长、城乡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两辑,文字质地醇厚,亮堂澄澈,情感真挚而不泛滥。 本书是作者散文随笔中精中选精的名作集,作者将其前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经典集中于一册,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70后一代人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心路历程和赤子之心。第二辑以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的阅读体验和书评也都收其中。 整部散文集反映出作者作为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史。
每满100减50 楚汉大梦
楚汉大梦
刘小波
¥14.40
 本书为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中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秦朝末年到汉代初年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作者站在每个主人公的角度以人称向我们道出了各个不同的内心独白,由此组织成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全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和外卷四个部分,共有陈胜、熊心、范增、虞姬、项羽、萧何、张良、韩信、刘邦等19个人物。作品文字流畅,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人物的性格特。
每满100减50 摩天轮
摩天轮
施双玲
¥14.40
《摩天轮》涉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新时代女性不攀附不强求不讲究的爱情观、当下婚外恋问题、大龄剩女的婚恋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人性面对金钱时表现出来的丑恶、农村女孩来城市打工后的遭遇、残疾人之间的相互安慰和温暖、丧偶老人的黄昏恋问题、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各种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每满100减50 止于慈悲
止于慈悲
吴云骊
¥14.40
此作品集包括《仰望父亲》《母亲淑兰》《婆婆雨平》等系列非虚构长散文,回望亲情,文字坦诚,以爱与理解做底色,具有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独树一帜,得到著名作家阎连科、李佩甫、张宇的充分肯定;《临河而居》《田野断章》系列,抒情自然,是万物生命与哲学思辨的凝聚,文字洗练,风格沉郁,为自然文学写作的佳品。书中还收有写给书画界朋友的序言和评论,亦充满独特见解与感受。 作为女性写作者,她具有天然的语感,率真质朴,不事雕琢,充满野生的力量,在当代散文写作中尤为难得。
每满100减50 那时候
那时候
俞白桦
¥14.40
这本小书,讲述的是一九五五年到一九八五年间,作者在浙东一个小镇里成长和工作的一些琐事,记录了三十年间作者的童年和青春的一些轨迹。
每满100减50 赵子曰离婚
赵子曰离婚
老舍
¥14.40
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老舍的作品承受着对转型期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的冷静审视。这种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的作品中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   《赵子曰 离婚》收录的就是老舍先生的两部长篇力作:《赵子曰》和《离婚》,非常值得一看!
每满100减50 度光阴的人
度光阴的人
苏辛
¥14.40
继《未来不迎,过往不恋》热销五年后,苏辛以饱含诗性与善意,通透而温厚的文笔,独树一帜的细腻深度,书写那些我们终将面对的问题: 处处都是问题、一儿也不完美的原生家庭;爱过的看似错误的人;在自傲与自卑间摇动的自我;舍不得却又回不去的故乡…… 她写家人、爱人、友人、故乡,也写自我成长,自我纳。归根到底,写的是:一个人与那些“让自己成为自己”的东西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生存于世间,常常误以为物质是立身之本,却忘记了,光阴,才是自己*拥有的东西。我们来到人世,得到的不过是一个使用时间、度过光阴的机会。用完了一生,我们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这一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我理解了父母、家族和故乡,理解了我何以成为现在的自己,并再一次,爱上了这一切。
每满100减50 止于慈悲
止于慈悲
吴云骊
¥14.40
此作品集包括《仰望父亲》《母亲淑兰》《婆婆雨平》等系列非虚构长散文,回望亲情,文字坦诚,以爱与理解做底色,具有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在当代散文创作中独树一帜,得到著名作家阎连科、李佩甫、张宇的充分肯定;《临河而居》《田野断章》系列,抒情自然,是万物生命与哲学思辨的凝聚,文字洗练,风格沉郁,为自然文学写作的佳品。书中还收有写给书画界朋友的序言和评论,亦充满独特见解与感受。 作为女性写作者,她具有天然的语感,率真质朴,不事雕琢,充满野生的力量,在当代散文写作中尤为难得。
每满100减50 禹域鸿爪
禹域鸿爪
(日)内藤湖南 著,李振声 译
¥14.40
内藤湖南是日本中国史研究领域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禹域鸿爪》是他于1899年到1918年之间,多次到中国访问、游览后,写作的七种考察记录的合集。这些文字以旅行家的严谨态度,详细记录了作者在中国各省各市的所见所闻,既包括名山大川的地理地貌、走势分布,也包括名胜古迹的保存状况、建筑样态,既誊录或回忆了内藤湖南和严复、张元济、文廷式、清肃亲王等知识界名流和朝廷要人的笔谈对话,也描写了一般百姓、兵卒小贩的生活与姿态。作为深受汉学影响的一代知识分子之一,作者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文化认同和理解。这本游记并不停留于走马观花的记录和浮皮潦草的议论,而是在文化批评和社会观察上具有非一般的深度和参考价值。
每满100减50 热流
热流
李铁
¥14.40
  这是一部讲述中国工业历史和中国工人精神风貌的长篇小说。故事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人公陈铁花是长门厂的一位普通女工,为了学习绝技,想办法出奇招,终于成为厂里的“技术大拿”。新世纪,陈铁花的徒弟已经成为工厂的中坚力量,面对企业合资等新情况,在维护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他们之间发生了裂变,展了大我与小我之间的斗争。*终徒弟孙兆伟严守道德底线,拒绝与合资方暗中合作,反而赢得对方的尊重。企业通过重组,抓技术创新,使老厂焕发了生机,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著名企业。
每满100减50 海边的玩火者
海边的玩火者
林杰荣
¥14.40
诗集《海边的玩火者》描绘了一个生于海边长于海边的文学青年(作者林杰荣)从接触诗歌写作以来的一系列的关于生活、工作、对诗歌以及诗歌创作的各种感受,以及诗歌创作对作者 深刻地认识甚至剖析自身的一种搭接“内与外”之桥梁的作用。 诗集一共分为“海边的玩火者”“贴近地面的事物”“退回时光之前”“诗人自画像”“城市之空”“理想以及其他”6个小辑共203首诗歌。以诗歌表达对其生长的渔村和海的爱、期盼以及失望的复杂情感,表达了作者成长过程中从渔村走向城市的心态变化以及对成长的一些感受。
每满100减50 暮色来临
暮色来临
余余
¥14.40
《暮色来临》中这些小说的情感描写细腻入微,围绕一个个故事,在自然略带压抑的语言中,我们能看到人物背后汹涌的情感。这些情感反应了不同时期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挣扎,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可读性较强。适宜喜爱短篇文学、纯文学的读者阅读。
每满100减50 智囊:白话精华本
智囊:白话精华本
冯梦龙
¥14.40
《智囊》是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的传世奇书,被称为“中国古代智慧宝石的锦囊”,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全书共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术智、捷智、语智、兵智、闺智、杂智十部,辑录了从先秦到明代一千多则智慧故事。既涉及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大谋略,也有士卒、漂妇、仆奴、农夫等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聪明才智。本书精选了《智囊》中的一些实用性比较强和具有前瞻性的故事,并对此行了精心校译、磨,让读者读起来更加通俗、流畅,回味无穷。
每满100减50 白纸红字
白纸红字
程小莹
¥14.38
 本书稿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党的*个文学组织“左联”为研究主题。书稿的作者程小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上海作家协会。他从1980年始发表小说,发表过数部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以温情的细节描写而见长。这部书稿中也不乏细腻感人的细节描写。关于“左联”的研究其实已经有很多了,无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单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二手研究就已经是浩如烟海了。因此从其中择选出适用的材料,完整地重构“左联”的发展史,并非一件易事。而作者显然很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每满100减50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周作人
¥14.32
共收录了周作人36篇随笔、散文,他写故乡的野菜,写喝茶、鸟声、乌篷船、北平的春天,也写中秋的月亮、梅兰竹菊,确乎很需要一些闲适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写下来,他平和、淡泊、娓娓说来、毫不浮燥凌厉,读来令人心生闲适。
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
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
正午故事
¥14.26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四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叶三写的李志小传。《盲女毒枭》说的是一个发生在南京的真实案件。此外,还有一则非常清新好看的鸟类故事,北京的雨燕。 在“随笔”栏目,推荐淡豹的《在棚户区》。我们到底有没有对自己居住的这块空间的命运做出决定的资格?正午的老朋友袁凌带来一篇《乡村命案》,跟着他镜头式的语言去探索一起似乎很平常的杀人案。此外,正午的记者罗洁琪写了她的逃霾故事。 本期正午的“访谈”非常精彩。我们请小转铃和金宇澄围绕《繁花》一书,谈文学,谈上海,以及上海的男女关系。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我们让黄觉回忆了他的青春年代,也是我们很多人的记忆。此外,我们也以一篇郭川的口述史,纪念他的航海故事。 在“视觉”栏目,正午的图片编辑朱墨带我们去探索北京的“鬼市”。逛鬼市的人,都带着轻微的雀跃感,某种幻想在那里会得到满足。 *后,是非常长非常长的“长故事”。本期的两篇长故事由正午两位记者贡献,分别是李纯的《火星招待所》以及张莹莹的《老邬想建一座油坊》,前者写了一帮诗人,后者写了长江边一位想做电商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