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中国助残新闻人物事迹报告
¥26.00
为了扬善扶残,倡导时代新风,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携手新华网共同开展推举“助残新闻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各级残联积极响应,踊跃推荐候选人物,在全社会兴起了学习典型、崇尚典型、争当典型的热潮。
医道与人文的守望者: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
¥26.00
本书稿是国内一个精神科医生的散文随笔集,历经十年,集腋成裘,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医学与人文”的三部曲之一。这个集子以时间为脉络,将精神医学历史、心理健康以及灵性等诸多问题娓娓道来。数十年来,为弥合“两种文化”——“自然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他往返于“医道与人文”之桥,力求使悬壶济世的医生行善、求真与审美相统一。作者书写视角独特,文笔优美,图文并茂,富有启迪,值得广大读者阅读。
艺海拾贝
¥26.00
《艺海拾贝》是有着“南秦北杨”之称的秦牧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普及性文学理论随笔集,也是秦牧的代表作之一,包括《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菊花与金鱼》《鹦鹉与蝴蝶鸟》《并蒂莲的美感》《惠能和尚的寄语》《鲜荔枝和干荔枝》《茅台、花雕瓶子》《河汉错综》《数字与诗》等近20篇,内容深入浅出,文笔灵动不拘,犹如浪潮退去后遗留在沙滩上的贝壳,星星点点,令人可喜,经历半个多世纪岁月的淘洗,仍旧熠熠生辉,受到几代读者的喜爱。
戴明贤散文
¥26.00
本书精选戴明贤代表性散文近五十篇,包括《父亲的园子》《下江人》《看练滩》《优伶》《野慈姑·芹菜酸》等,多角度呈现了作者以文化为底蕴,以情感为指归的创作风格;同时配有多幅照片,展示了作者九十年间不同时期的生活环境与状貌。
我与地坛
¥26.00
《我与地坛》是为广大读者精心编选的史铁生作品集,较之此前选本,这个新选本更加精粹*,不仅包括《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散文名篇,还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等经典小说。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史铁生优美的文笔和温暖深沉的内心,了解他不平常的人生和写作之路。对喜欢思考和写作青少年读者,更具有启迪意义。书中穿插史铁生的珍贵照片,阅读时时见其人,更有感受。史铁生以他的毅力和智慧,度过了四十年的轮椅生涯,写下了数百万字的作品,成为当代*有成就的作家。他的影响和贡献,远超于文学之上;他给予读者的,不仅是精美洁净的文字,更是健康的精神、深沉的爱和对人生真谛的探寻。《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重新认识史铁生,深刻理解史铁生。
林徽因作品精选集:你是人间四月天
¥26.00
她生于杭州,微风细雨、轻烟长巷的江南水乡赋予了她与生俱来的诗意与典雅。人们爱谈论她那场*的康桥之恋,爱她清新隽永的诗文,感叹她交际时迷人的魅力,欣赏她言谈间有别于一般妇人的思想与见地,更赞佩她作为建筑学家,为挽救中国古代建筑与手工艺做出的贡献。她就是林徽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民国精灵。女子当如林徽因,不仅因为她的优雅和诗人气质,更因为她思想独立、双脚自由,才学与见识能与同时代的男性一争高下。本次选集力求更全面、更多维度地还原真实的林徽因,不仅囊括了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还收录了她与亲友间的信件,以及她关于建筑的文章及手稿,其中不少是此前选集未曾收录的佳作。
郁达夫散文
¥26.00
内容简介: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现代意义的“散文”逐步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体,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涌现了鲁迅、周作人、孙犁、汪曾祺等一批优秀的散文家。为全面展示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成就,我社特此推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本”,《郁达夫散文》为其中一本。 本书中选《北国的微音》《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方岩纪静》《零余者》《水样的春愁》《听诗人的消息》《回忆鲁迅》等篇目,按“四季”“山水”“自传”“忆旧”四个主题划分章节,并插图郁达夫各个时期的照片和手稿,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
庞余亮散文
¥26.00
《庞余亮散文》主要有父爱、母爱和成长三个主题,亲切的共情力,神奇的净化力,呈现出独特的清澈美学,其风格既天真又沧桑,泪水与笑声齐飞,极具汉语温润之美。 本书精选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典散文85篇,包括书写父爱和母爱的感人名作《半个父亲在疼》《原谅》《白露》《我是平原两棵树的儿子》《萤火虫、银簪子》等,亦有师生共同成长的清新灵性文字《毛头与狗叫》《八个女生跳大绳》《跑吧,金兔子!》《寂寞的鸡蛋熟了》等,以及《露珠与泪水》《老虎渡江》等读书和创作手记,涵盖了作者散文创作整体风貌,另有数十幅图片,包括作家照片、手迹、书影等。
左传选译
¥26.00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作者左丘明。《左传》是一部解释《春秋》的著作,发凡起例,解释《春秋》的书法和微言大义,但同时它也是一部博采史籍、档案和口头传说的春秋时期的编年史,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左传》的文学性很强,是先秦史传散文的代表性作品。《左传选译》着眼于作品的文学价值,精选原书的四分之一强的精华篇章,加以翻译,辅以注释,行文流畅,很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李敬泽散文
¥26.00
与山河有关,与岁月有关,与远方的、梦想和惦念中的人有关,李敬泽写下这些文字。他走过、读过、经历过、想过的事,被他的文字照亮,如夜空中的一幅幅星图。 《李敬泽散文》汇集作者对山河岁月的怀想、对幽微之事的凝视,引经据典,融汇贯通。古今东西,徜徉恣肆。驳杂的、深邃的、想象的、思辨的,以机敏的智性和洒脱的风怀拓展散文的可能性。 金句: 1.“遗弃”——这个词一般放在被告和原告之间,对主语是一种谴责,对宾语是一种悲悯。 2.尽管命运这匹马跑向了自己的终,但通过我的书写,你们将相信,这匹马没有发疯,它已被驯服。 3.佛的形象印在水上,这是的假也是的真,是的空幻和永恒。 4.是啊,什么什么世纪对我们本无意义,我们自古以来就是甲子轮回,现在人家把我们的时间绷成了一条直线,我们就只好怀着恐惧、焦虑和欲望笔直地走向每个明天。 5.与感冒的头疼不同,酒后的疼是废墟,是欲望和悲喜退去后遗留下的坚硬、晦暗的礁石。 文学就是要把大地上各种不相干的事情、各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各种像星辰一样散落在天上的事情,全都连起来,形成一幅幅美妙的星图。 真正的秘密是,危险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未到长城,但现在的我已经是英勇的冒险家。 凡事总想着一服药下去起死回生,这是书斋综合征,得了这个病,人就只会高谈阔论,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但他们必将感到对方的存在,被对方驱迫和统治,于是他们尖锐地感到了自己的存在。 我们会狂笑、冷笑、傻笑、窃笑、皮笑肉不笑,可是我们很难保持会心而笑的平和姿态。
秦牧散文
¥26.00
秦牧*负盛名的还是他的散文创作,是现当代散文领域的代表性作家。出版过《贝壳集》、《长河浪花集》、《花城》、《艺海拾贝》等等。秦牧的散文知识丰富、言近旨远、情文并茂,独具风格。秦牧善于对生活现象作深的挖掘,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阐发深刻的哲理,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秦牧是一个率真的人,喜欢用警语和幽默的比喻,使文章能够一针见血。在他揭露社会黑暗、攻时弊的杂文创作中,更是发挥了这种风格。本书是秦牧散文的精选本,是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的一种。
退步集
¥26.18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也许归功于长年的绘画训练,陈丹青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时有连珠妙语。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那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在《退步集》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陈丹青对当今城市建设的痛陈,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将城市原有的文化生态和历史记忆无情地摧毁引起艺术家陈丹青肝肠寸断地“叫嚣”:“江南水乡已经没有了。”“今天新上海的改造,很遗憾,其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在理念上是失败的,是以大面积放弃上海的居住传统为代价,全盘移植香港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居住模式。在旧上海,‘法国’与‘上海’相处无间,在今天的新上海,既看不到‘法国’,也看不清‘上海’,‘东方的巴黎’已经自我肢解了。”“我深知这叫嚣无非是失败的哀鸣,其声调,有甚于真的失败。” 所谓“退步”,语涉双关,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作者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一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痛击教育制度针砭学界时弊 ·陈丹青:中国敢言的知识分子之一 ·2005年卓越网文化风云榜年度图书 ·2005年《新周刊》新锐榜年度图书
清华少年说(第二辑)
¥26.39
这是一本关于清华年轻学子的书籍。 无论是醉心学术、勤奋有加的学霸,还是矢志不渝、情系家国的赤子; 无论是才华横溢、白衣翩翩的少年,还是奔跑如风、坚毅果敢的健儿; 无论是特立独行、追求梦想的学子,还是不舍昼夜、执着坚守的行者。 清华人用自己的行动讲述了这个时代的清华故事,而清华的风貌也正寓于其中。 50组人物各有各的不同风采,但在这变化与多样之中,也自有不变与共同 ——那就是清华人无不镌刻着国家情怀、民族烙印、时代使命。 “清华少年说”,讲出更多当代清华学子的故事,传承历久弥新的清华精神。
此身,此心
¥26.41
“站在夜幕下的纳木错,她那反复无常的美丽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不能自拔,如同人生。” “如果说生病也是一种游历的话,那么白血病就是别开生面的一种。这次旅行是我人生中风险、旅费昂贵的一次。” 《此身,此心》是一本抗病日记和生命行脚,一次病房内外的旅行。八个兄弟姐妹中的活泼小妹,曾经做过电视台记者、出版社编辑;热爱人在路上的生活,辞职走天下:拉萨,浙东大峡谷,四川姑娘山……2001年,她被诊断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癌症病患是孤独的,疾病的世界被人为隔绝。围墙外,健康的人以为活着天经地义,尽情挥霍时间和生命;围墙内,一个个沉重的肉身默默斗争。痛与不痛,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生命化为具体的数字,要活着,就要用尽全力去挣。在病痛日日夜夜侵袭的间隙中,一颗自由敏锐的灵魂却并不喘息。她用心记录病房中的生活,亲情与爱情给她希望,她豁达的性格又传递这份爱,使之成为身边病友的支柱。人与人的关系只有在磨难中才直抵本质,摆脱日常的虚伪掩饰。 2002年后,病情暂时稳定的她继续上路——珠穆朗玛,内蒙古大草原,敦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喀什,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追寻己身之外的生命关怀。直到2011年再入医院,她十年经历的记录和思索,是痛苦也是传奇,教人直视那生命攸关的峰顶。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
周涛散文
¥26.41
《周涛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大型丛书之一,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新疆的军旅作家,周涛散文的主要资源就是新疆这块广袤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与事、雪与沙、血与歌。新疆之于周涛,已经不止是地理概念,而是早已内化为他的心灵版图,这也正是他的读者追随他、喜爱他的理由。
郁达夫散文
¥26.41
本书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的散文随笔精选集,并配有多幅相关图片。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无所顾忌地对个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琐碎私密的细节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他的散文还具有浓浓的忧郁感伤的情调,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郁达夫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有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格调,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肠荡气的诗的节奏和情调,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忧郁、脆弱,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带病态的忧郁之美,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可以说郁达夫的创作是感应着时代的神经,代表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和内心感受。
窗里窗外
¥26.50
《窗里窗外》是林青霞近5年所写的46篇散文的结集,虽是旧作,但该书记录她19岁以《窗外》成名后多方面的人生经历,字字真实深刻。《窗里窗外》共分为六个章节:“戏”里说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戏的甘苦、对于作品的内心话;“亲”谈她的家人亲情;“友”则书写她与挚友的交往,细谈她与三毛、黄霑、张国荣、龙应台、琼瑶、徐克等人的往来互动;“趣”是她的生活记趣,有旅行见闻,也有她与影迷的邂逅;“缘”则书写她一生难忘的相遇,像是和记者的友谊,和季羡林的会面之缘;“悟”里记录了她对人生的体悟和感动,以及她向圣严法师求道的故事。此外,书中还完整收录了林青霞一些未公的照片。
郑州阅读
¥26.50
《郑州阅读》,即阅读郑州。本书以“郑州阅读”为主题,以“郑州阅读者”为主角,从这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私家书房、公益书院、个人工作室入笔,选取26位身份迥异的代表性人物——考古学家、作家、企业家、书画家、出版人、媒体人、文化学者、陶艺师、设计师等,不同的年龄跨越半个世纪,讲述他们与书的故事,可谓一部郑州读书人的私人精神成长史。 阅读郑州,从《郑州阅读》开始。翻开城市书页,用文字描摹人文风貌,以笔墨重拾郑州记忆。写书人、出书人、读书人、藏书人、卖书人、守书人,共同构成一座古都丰富而纯粹的“郑州阅读”图景,展现“书香河南,全民阅读”的一个侧影,书香弥漫于中原大地。
长皱了的小孩
¥26.50
摄影家严明继畅销书《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大国志》后的*随笔集,成长三部曲完结篇。作者用温暖、真诚的文字记录在外流浪多年后重回故乡的经历,面对别离和失去,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历程、职业选择,回顾中有犹豫,也有执念和坚信。全书插30余张摄影作品,用图像呈现生命中的决定瞬间,用文字书写摄影背后的故事。
痕迹:又见瞿秋白
¥26.55
本书可谓饶具特色的“填空”之作,按照瞿秋白生前拟定的自传纲目,通过翔实的史料搜集,以带面,还原了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一生。从中,较之于革命家,我们能更多地看到作为文学家的瞿秋白形象。作者努力使本书“能够扛起瞿秋白遗下的重担,镂刻出其逼真的人生‘痕迹’,不仅描摹全他的躯壳,而且透凸出他的灵魂”。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史料翔实、文采卓然的瞿秋白心灵传记。 1.《痕迹——又见瞿秋白》为*部按照瞿秋白生前拟定自传纲目《痕迹》“填空”的传记作品,在所有瞿秋白的传记中,颇具特色。 2.本书写作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瞿秋白同志家属的大力支持,不仅帮助我们核查史料,更提供了本书所收的大部分珍贵插图。 3.本书不仅文采斐然,资料运用上也颇见功力。尽量用*手资料,避免以讹传讹。大部分引文,均选择可靠版本行认真核对。附录《多余的话》也在人民出版社版本基础上行了重新校订,版本价值更高。 4.本书另收瞿秋白相关插图五十多幅,多数珍贵且少见(部分系国内首发),以飨读者。 5.封面由我社年轻有为的设计师李思安女士设计,双封面,颜值颇高,又不失厚重典雅。正文字号大小适中,行距疏朗有致。用纸考究,印刷效果颇佳。
秋园
¥26.60
1914年,秋园出生在洛阳一户行医人家。长大后的秋园嫁给了驻扎当地的一位国民党文职官员。秋园先是跟随丈夫从洛阳搬到了南京。抗战爆发后,一家人又迁往重庆,中途脱离部队回到湖南乡下。在湘阴,秋园生下五个孩子,活下三个,女儿之骅排行老二。贫穷、饥饿、歧视日日侵蚀着这个家庭,之骅自小便目睹母亲为生存所做的苦苦挣扎。丈夫去世后,秋园带着两个幼子流落湖北,艰难求生。16岁时,之骅逃离了乡村,到一个偏远小城求学、扎根。秋园和之骅母女被命运抛掷底层,两代女性为活下去付出了*努力。当晚年的之骅拿起笔回首一生,真正的救赎方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