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语言考辨与佛经鉴别
语言考辨与佛经鉴别
方一新
¥94.40
本书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界从语言角度对“可疑佛经”行考辨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展望。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一、中古汉译佛经考辨概貌。梳理中古早期汉译佛经考辨、鉴别工作的缘起、对象、方法与原则,评述以往的相关成果。二、东汉安世高译经的考辨与鉴别。精选甄别、考辨题署东汉安世高译、实则有问题的部分译经论著,从语言的角度行对比研究,推定题署安世高译的可疑译经的翻译年代或译者。三、东汉支谶及康孟详译经的考辨与鉴别。精选甄别、考辨题署东汉支谶或等译、实则有问题的部分译经论著,从语言的角度行考辨,先判定译者是否为支娄迦谶或康孟详,而推定可疑译者及翻译年代。四、三国与两晋译经的考辨与鉴别。精选甄别、考辨题署三国、两晋译师所译的《旧杂譬喻经》《撰集百缘经》《阿育王经》等疑伪佛经的论著,从语言角度行考辨,大致考订其可能的译者及翻译年代。
中德哲学浅释
中德哲学浅释
张祥龙
¥94.40
本书汇集了张祥龙先生对德国文化、哲学等方面思考的文章,这些文章论述了中德之间在语言、文化、思想方式和传统哲学等方面的异质性,同时,着重探讨了当代德国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可能发生互动的广阔领域。文章集中于五个方面:部分是中德文化与思想关系的泛论;第二部分是对于康德、黑格尔两位德国哲学家学说的研究;第三部分是阐发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多重关系,以及他思想形成期和晚期的两个重要思路;第四部分讨论象(Bild)的哲理,深化对象及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理解;第五部分从现象学研究中的问题手,探讨中西哲学间的跨文化差异和理解。
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2021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
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2021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
汤旭岩,刘伟成
¥93.80
本书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为主题,全书共分六个章节,主要讲述了智能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数据服务、图书馆智慧治理、智慧图书馆建设模式与路径、智能技术应用、智能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建设与空间再造、智能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智慧服务、智库服务、少儿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创新等内容。观明确、层次清晰、逻辑性强,作者能密切结合工作实际行论述,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不仅观深刻、颇具新意,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 2022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 : 上下册
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 2022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 : 上下册
刘伟成, 杨萍
¥93.80
湖北省图书馆学会结集出版年会学术论文集,已成为全省图书馆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对增强全省图书馆界学术研究向心力,提升 基层图书馆研究能力,推动理论研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书以“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向全省图书馆界人士征集学术论文, 涉及智慧图书馆建设、图书馆服务和业务创新、阅读推广、信息资源建设、地方文献发、古籍保护、区域图书馆联盟、总分馆体系建 设、特殊人群高质量服务、少儿服务创新、图书馆新型空间建设等研究议题,全面、深地研究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谋求高质量发 展的路径和举措,是全省图书馆界同仁关于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结晶。本书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也有实证基础上的梳理、分析和解 读,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学术导向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基因的故事:基因传+自私的基因(套装共2册)
基因的故事:基因传+自私的基因(套装共2册)
(美)悉达多·穆克吉 ,(英)理查德·道金斯
¥93.60
基因的故事(套装共2册)》包含了基因相关的两册重磅作品《基因传》和《自私的基因》。 《基因传》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 《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自私的基因》内容简介: 《自私的基因》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是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大胆创见: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 《自私的基因》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道金斯在书中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创造了“觅母”(meme,即文化基因)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并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 《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重大争议。本书为40周年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道金斯对于这些争议的回应,共计6万余字,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以及基因适应性上存在的普遍误解,进而从基因的视角正确理解生命及其意义,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增订版《自私的基因》。
信念伦理问题研究
信念伦理问题研究
文学平
¥92.80
  西政文库以集中出版的方式体现了我校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它既展示了西政从原来的法学单科性院校转型为“以法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后所积累的多元化学科成果,又反映了学有所成的西政校友心系天下、回馈母校的拳拳之心,还表达了承前启后、学以成人的年轻西政人对国家发展、社会步、人民福祉的关切与探寻。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陈雄
¥92.00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作为“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系列报告,本报告以国际科技合作为视角,在全面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典型做法与政策的基础上,系统评估和分析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的效果,从顶层设计、重领域、合作机制等角度提出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北魏时代的名号变迁与政权转型
北魏时代的名号变迁与政权转型
郭硕著
¥90.60
本书以北魏一朝对名号这种政治符号的利用与反馈为中心,讨论了北魏一朝诸多别具特色的名号,深发掘了名号背后的历史信息及政治文化。这些名号主要包括代国时期的代王号、单于号、可汗号等代表着不同制度的名号,北魏早期道教、谶纬等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号,孝文帝时代华风浓郁的名号,北魏时代的外戚、女主与权臣所使用的特殊名号,以及南北互动中所使用的各类名号等。
宣讲有道:晚清宣讲小说的伦理叙事(精)
宣讲有道:晚清宣讲小说的伦理叙事(精)
杨宗红著
¥90.60
 《宣讲有道:晚清宣讲小说的伦理叙事》聚焦于晚清宣讲小说,考察故事作为“案证”所宣传的家庭伦理、乡族伦理、职分伦理和生态伦理;结合晚清宣讲小说的口头性传统,一步分析“说一听”场域中叙事视角、叙事干预、地方性故事、方言格言的伦理功能,以及宣讲的仪式化、语言与结构的程序化、情节与主题的重复性等所体现的伦理追求,对晚清宣讲小说的伦理叙事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秦汉儿童的世界
秦汉儿童的世界
王子今著
¥90.60
本书通过十四个彼此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专题,向读者展示了秦汉儿童生活的全貌。前四个专题从儿童的出生、初生到生存,再到婴幼儿戏和童蒙教育,以儿童的成长时序为内在线索,勾勒出了秦汉儿童最初的生活景象;后十个专题分作两大部分,一是儿童与秦汉政治、经济、文化信仰和社会的关系;二是对于特殊类别的儿童,如 “神童”和 “上层儿童”等问题的相关讨论。 作者在儿童研究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凭借对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以及文物考古资料的综合运用,深挖掘其中有关儿童生活的记录,对秦汉儿童生活的各方面做了多角度、立体化的研究,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精)--中华学术·有道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精)--中华学术·有道
张伯伟著
¥90.60
若以孟子提出“说诗”方法为起,则中国文学批评已有约两千三百年的历史。那么,在西方学术中国之前,中国人是如何行文学批评的呢?  本书回溯两千余年的历史,梳理汗牛充栋的文献,总结出三种最能体现传统文学批评精神的方法,即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以意逆志”法,受学术传统影响的“推源溯流”法,以及受庄禅思想影响的“意象批评”法。又探讨选本、摘句、诗格、论诗诗、诗话、评六种批评形式的形成和发展,体用兼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整体把握与研究,将其隐而未彰的体系重显出来,并将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丰富的历史呈现出来,在重显与呈现的过程中,揭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民族特色和现代意义。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编
¥90.60
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现代学术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步的潮流。2022年10月29日、30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近50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七个专题展探讨。本书选编此次会议论文30余篇,研究涵盖书籍史、阅读史、印刷、翻译、版本和目录学等多元主题,体现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思变革? 创新声: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22)
思变革? 创新声:北大创新评论产业研究案例库(2022)
张越,谢艳,朱垒磊
¥90.60
为北大创新评论学术委员会组编,张越编著,专注于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案例的深度研究。从产、学、研三维视角出发,将帮助关键产业参与方把握创新及交叉领域的行业机会,促政产学研资之间的跨领域交流与合作。   本书聚焦“底层科学”“产业发展”“智能组织”“金融数字经济”“智能未来生活”五类主题,遴选产业创新企业案例,以专项案例研究的方式为产业升级提供实用借鉴与参考。  
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
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
易丹
¥90.60
张晓刚,中国当代重要、思想的画家之一,他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缩影,他的创作还构建起时代变迁中独特的视像叙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张晓刚运用冷峻内敛及白日梦般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家庭、血缘的悖谬式的呈现和模拟是一种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再演绎,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体现。 艺术创作近40余年,张晓刚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荣获圣保罗双年展铜奖、英国库兹基金会新人奖、亚洲协会年度杰出艺术家奖、都灵艺术学院年度艺术家奖等多个国际艺术大奖。因创作理念的深刻性,张晓刚及其艺术作品持续受到中西方艺术史学家、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 本书为张晓刚研究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对张晓刚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的评论,第二部分是作者与张晓刚的深度访谈记录。将这两个部分合为一体,即可对张晓刚其人其画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读懂张晓刚艺术作品隐含的意义,以及认识它的艺术价值。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1辑)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1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90.60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入CSSCI集刊收录名单。
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辑)
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90.60
  《励耘语言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主要刊发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创刊于2005年,2017年起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刊的宗旨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理论、方法和求实的学风,积极吸取现代语言学的新成果,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追求学术真理,提倡探索创新。   本刊常设栏目主要有:特稿、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训诂学研究、汉语史研究、《说文》学研究、章黄学术研究、现代汉语研究、语法研究、词汇语义学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方言调查与研究、学术动态等。
国外著名大学
国外著名大学
王东升
¥90.30
本书挑选了国外*著名的101所大学,分别对它们的历史沿革(如何成为著名大学)、教师学术薪金水平及*学科、学校经济财力和教学科研设备状况、招生及学业管理、校园生活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对国外*大学行比较详细的介绍,一方面为国内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借鉴的标杆,同时也为希望海外求学的广大学子提供重要的信息,为他们选择学校提供依据。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瓦茨拉夫•••斯米尔(Vaclav Smil)
¥90.00
增长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不言而喻的、明确的目标。增长现象支配着世间万物。小到微生物个体和群落,大到帝国、文明乃至星系,都处在动态的增长变化过程之中。在本书中,斯米尔带领读者回溯了从微生物的感染到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从早期农业的出现到帝国与文明的兴衰等种种增长现象。 在自然环境中,人类驯化了动植物,改变了它们的生长,使其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家禽、家畜和农作物的生长与它们处在自然环境中的祖先的生长截然不同,而这正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相比之下,在由人造物和人类行为组成的环境中,增长现象更为可观:技术革命和一系列新原动机的出现,将人类从依赖人力和畜力、增长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人口、经济和文明的形态。 然而,对任何增长来说,物质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社会的高速增长建立在大量使用经过亿万年才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现代人类对地球上的其他资源的发利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长远的未来,我们能否一次次地通过技术手段,让自己走上新的增长之路?技术乐观主义者们或许对此深信不疑。但本书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在一颗有限的星球上,无限增长显然是荒谬的。现代社会必须马上采取重大措施,才能确保生物圈的长期宜居性。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
核心社会学思想家(第3版)
罗布·斯通斯
¥90.00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社会学教材,本版是2017年*修订的第3版,与前2版相比,内容有大幅调整。全书共24章,把社会学家分为三篇。*篇主要阐述经典大家包括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杜波依斯、帕森斯等人的社会学思想及其*发展。第二篇主要阐述默顿、埃利亚斯、戈夫曼、加芬克尔、阿尔都塞、哈贝马斯、布迪厄和福柯等学者的社会学思想。第三篇主要讨论多萝西·史密斯、斯图亚特·霍尔、乔多萝、吉登斯、曼恩、鲍曼、霍克希尔德、拉图尔、亚历山大等人的社会学思想。该书该版的特在于,覆盖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前沿的发展,并对各位思想家创的理论领域的前后发展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对教学来说,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而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以及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能力。各章均由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撰写,每一位作者对所介绍的思想家都有精深的研究,语言简洁、通俗,适合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阅读。同时,本书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导论,介绍了社会学理论的一般问题,区别了社会学理论所涉及的哲学问题、方法论问题和实体性问题三个层次,指导读者辨析每一个思想家的理论分属的层次,并启发读者将这三个层次与具体社会问题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论。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册)(第2版)(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宣扬作品系列)
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下册)(第2版)(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高宣扬作品系列)
高宣扬
¥90.00
本书所要呈现的,是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的50年内法国思想的演变历程,包括它的思考主题、思维模式、论战过程、重构以及由此导出的各种带启发性的重要思想观的形成及其实际效果。
我的城市梦——40位新生代农民工访谈实录
我的城市梦——40位新生代农民工访谈实录
方学梅
¥90.00
本书是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城市追梦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研究——基于3542个样本的实证分析”的部分成果。书中涉及的40份访谈资料均由该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本书试图以白描的方式记录生活在上海的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公平感受和他们的城市梦。这些来自田野的*手材料,对于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具有原生态的资料价值。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