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与人生:新编胡适文选
¥17.70
《学问与人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所研究员耿云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宋广波选编。所选篇目既有全面性,收录了胡适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涵盖其一生学术文化历程;同时又有所侧重,着重选择了有启蒙意义、关乎个人修养与处事历练、做学问的态度与方法以及对人生与世局的观察与体验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或是激昂或是从容的文字充满思辨力量,对当代读者仍不乏启迪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研究
¥17.60
探索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是一个长期话题。本书以一个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案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图书馆资讯中心模式的作用、组织架构、资讯内容、运行平台、服务方式以及实际运行效果。参考本书的相关内容,既可以提升图书馆某一传统职能的服务水平,也可以方便地构建图书馆多方面的服务模式,有利于传统图书馆的转型升级。 全书的案例、经验均来自于实践,材料真实具体,具备可操作性,适用于信息服务人员,也可作为科研人员及广大信息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媒介融合与文化传承
¥17.50
费君清编写的《媒介融合与文化传承》由15-20篇论文组成,对于古代文学在信息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误读、滥用与消费等现象以及古代文学在信息时代的继承与革新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对古代文学与网络传播问题不止于现象性的评述,而是进行较为深刻的学理性探讨;该书稿的一个研究重点是探讨信息时代经典作品的传播问题,从正反两个视角出发,探讨经典作品在信息时代实现良性传播的途径,重新梳理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意义,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与良性传播。
探索集
¥17.43
《探索集》汇集了作者陈钦凤教授各个时期的研究文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关于社会主义地租和房地产业发展的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发展道路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势的研究、综观经济学发展的研究以及其他领域的问题研究。作者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将当时所遇所思的问题,通过在全省城乡和地区调查研究,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观及相应的对策。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3辑)
¥17.33
【内容简介】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发与国内外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等有关的论文及译文,均为处在学术前沿的理论文章。
必然(KK三部曲)
¥16.99
人类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在当下,能*快、*激烈地促进这些改变的,就是科技。而这些改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又在我们预料之外?举例来说,互联网**化是必然的,但选择哪种网络不是必然的;四轮汽车出现是必然的,但SUV不是必然的;移动电话的发明是必然的,但iPhone不是必然的…… 被称作网络文化"游侠”的凯文·凯利,在本书中总结了自己几十年来对于科技的观察和分析,精彩地评说当下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令极客们为之疯狂,也为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富前瞻性的视野和指导。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16.99
今天的人们认为世界到处充满暴力与危险。只要看新闻,就无法不注意到那些越来越可怕的虐待、谋杀、骚乱和战争。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真的是特别暴力的吗?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处境到底是变好了,还是恶化了?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著作里告诉我们:暴力其实在减少,我们正生活在历史上特别和平的时代。他以暴力水平为标尺,用“六大趋势”重新归纳了人类的文明程,并展示了大量数据资料和上百幅图表,量化了暴力减少的趋势:部落间战事的死亡率比20世纪的战争和大屠杀要高出9倍;中世纪欧洲的凶杀率比今天要高出30倍;奴隶制、残酷刑罚和滥用死刑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但如今被废除了;家暴、强奸、虐待儿童和动物,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减少…… 那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是因为人性改变了吗?平克认为,解释暴力减少的关键在于理解将我们推向暴力的“五种心魔”和将我们带离暴力的“四位善良天使”,以及这些内生的心理机制如何影响人的行为。人性并没有改变,但诸多有利的外生力量(如政府组织、识字率、商业和都市的文明程等)出现,让天使压制了心魔,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冲动,对他人怀有同情,宁愿做交易而不是抢劫,揭露那些毒害人心的意识形态,发挥理性的力量,克制暴力的诱惑,导致暴力的减少。 平克以他的独特视角和充分证据,启发我们一步反思我们对人性、步和现代化的固有观念。本书的结论必然会引起争论,但这只是一个端,它将引导我们用更科学的视角、更放的心态来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命运。
引领世界的中国创新
¥16.99
过去的中国企业靠学习和模仿国外先的商业模式而成功,而现在中国已经始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领先全球,国外也始借鉴和学习中国创新模式。本书将介绍和讲解一系列中国领先世界的创新故事案例,包括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知识经济、智慧停车、余额宝等。希望本书能给有志于创新和改变世界的读者有所启发。通过阅读这些创新案例,找到创新的中国基因,而再做出更多改变世界的中国创新。
演而优则士——《世说新语》三十六计
¥16.80
这是别具一格的“有魅力的魏晋读本”,一反老生常谈,认为魏晋名士的风流洒脱、放荡不羁并不是真性情,也不是所谓“个性的觉醒”,而更像是一场场经过精心谋划的“表演”,从而获得声誉、地位、官阶等社会性利益,所谓“风流”,只不过是一种精心且刻意的营造。《世说新语》分为三十六门,在作者看来,更像是名士们谋求脱颖而出的“三十六计”,是名士们刻意表现的特质,目的是造一个个专属“人设”,塑造自己想要的社会形象,从而跻身所谓名士之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魏晋之际的这些大名士,哪位的演技更为高超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库.新闻传播·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的多重解读
¥16.74
本书主要从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角度对80后、90后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行理论阐释,并结合大量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文学、影像、动漫、游戏、玩具、社交等方面对其传播形态做较为详细的描述和阐释,力图全景式地展示网络一代传播方式。本书将理论与数据结合,对80后、90后网络一代的代际传播特征行整理与分析,呈现当代中国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发展的一个缩影。
25分钟漫话民法典
¥16.25
《25分钟漫话民法典》以手绘漫画的形式,通过讲述漫画人物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经历,生动描绘了民法典如何全方位保护民事权利,“罩着”每个人的一生。该书作者将专业的法律知识,用有趣的漫画、熟悉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通俗易懂,深浅出。全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50个常见场景,行通俗演绎,使得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找到熟悉的情节,设身处地理解法条,增强民法典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2辑)
¥16.00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2辑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个部分是对西奥多•W.阿多诺文集《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一书中的部分文章选译:《文化批判与社会》、阿多诺为纪念本雅明逝世十周年所作的《瓦尔特•本雅明概要》和研究卡夫卡的《卡夫卡札记》,还收录了译者对这本书的总体内容介绍与说明。第二个部分是有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的历史文献档案,第三个部分是伊里因科夫的《观念东西的辩证法》一文的译文。
科学、技术与社会
¥16.00
科学和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契约”。因此,“科学技术与社会”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就成为了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知名大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经典常谈
¥16.00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全书以书为主,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洁精辟,深浅出,通俗流畅,是驶经典的一只航船。
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
¥15.99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人们为什么有时候会积极参与像游行、示威、罢工这些公共活动,而有时候却把更多时间投到私人事务中?他发现了这个在私人参与和公共参与之间的循环,即人们有时候会将几乎全部时间投到私人事务中,有时候会拿出较多时间参与公共事务,并重对原因加以解释。他给出了一个看上去简单,但却非常重要的解释:失望。赫希曼通过引失望概念解释了私人一公共一私人的循环。
道德情操论
¥15.99
《道德情操论》分为七部分,共修订过六次。在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自律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行了介绍和评价,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对于促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实证社会科学(第四卷)
¥15.70
《实证社会科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丛书,以实证性研究为导向,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传递学术信息,推动实证性社会科学发展为宗旨,侧重刊发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实证与探索的新成果。
拆·解
¥15.6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让我们用"三"来解决问题吧。 本书通过场景拆解模型的3W 和3F桥了复杂的场景问题与易变,易知、易行之间的*后壹公里,帮助读者提升高效化繁为简,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一本书,体会一门课,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通过《90分钟的场景拆解课》这个主题,展现了场景拆解模型的核心要素。下篇通过精心挑选了15个典型的场景故事,构建了"扶上马还需送一程的"的学习场景,用以帮助读者实现在学习转化中的刻意练习。
中国职业年金制度体系建构研究
¥15.22
世界养老保障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变革要求,中国养老保障体制正行体系化整合,职业年金覆盖范围不全面、“双轨制”运行和价值功能发挥不充分成为突出问题,需要推中国职业年金制度体系建构。本书以中国职业年金制度体系为研究对象,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逻辑范式,主要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辅以实证研究方法行系统研究。界定了职业年金的内涵和外延,提出职业年金制度覆盖的主体应是全体劳动者。强调职业年金的本质定位,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梳理了中国职业年金制度萌芽、探索、形成、繁荣等实践阶段。通过分析社会、政府和劳动者的需求,揭示职业年金制度体系建构的必要性。系统总结了企业年金、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成果,探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业年金建设成绩,阐述职业年金制度体系建构的可行性。研究了中国民族地区职业年金职业建设的情况,从非职业视角探讨职业年金的区域影响。从宏观角度论述了中国职业年金制度体系建构的基本框架,研究了规范强度、覆盖对象、缴费主体、资金筹集、待遇计发、资金运营、监管体制等制度构成要素,并提出职业年金制度体系建构的保障措施。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研究
¥15.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过去五年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目前已有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民工城市化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然而,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口数量的增加却未能使人口质量得到相应提升,造成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速度,减缓了城镇化进程。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化问题必须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研究背景和意义、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研究基础与动力机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特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评价、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模式划分及推进策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路径依赖等等。本研究对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来说,有着显著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供社会学科和经济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理论之后(试读本)
免费
此书主要为对文化理论现状感兴趣的学生和一般读者而作,但我希望对这一领域的专家们也会有用,其重要原因是它驳斥了我所认为现今正统的文化理论。我认为:正统的文化理论没有致力于解决那些足够敏锐的问题,以适应我们政治局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