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东巴叙事传统研究
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东巴叙事传统研究
杨杰宏
¥17.43
东巴叙事传统以东巴教信仰及仪式实践作为叙事动力,以宗教叙事作为核心特征,以神话叙事为表现特征,以口头叙事与仪式表演互为文本。本书结合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民族志理论,探究了东巴叙事传统的成因、传承、流布、特征,并通过深描东巴叙事文本在祭祀仪式中的演述,揭示了口头文本、书面文本、仪式文本、表演文本在民众的生活与精神空间中的互文互构关系。通过东巴叙事传统与彝族、藏族、壮族以及北方史诗的叙事传统的比较研究,对当下的民间叙事学、史诗概念及类型做了深的探讨与反思。
每满80减40 与妖怪同行:唐传奇今讲
与妖怪同行:唐传奇今讲
愚木
¥17.40
唐宋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通常被称为“传奇”。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其中的狐女、青楼女子、大家闺秀的形象以及才子佳人的故事原型等,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艺创作。 如《莺莺传》,即为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原型;《离魂记》,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倩女幽魂”之源头;成语“黄粱一梦”即指《枕中记》的故事;成语“南柯一梦”即指《南柯太守传》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即出自《崔护》;《西游记》中的“木仙庵三藏谈诗”的故事模型在唐传奇中已见端倪;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讲述的便是《聂隐娘》的故事;选教科书的《虬髯客传》,耳熟能详的红拂女、名将李靖…… 唐传奇是无价的文学瑰宝和创作源泉,它们不应被掩埋在故纸堆中,也不该因“文言难读”让人望而却步。 作者愚木精通中国古代文学、志怪小说,本书精选唐代传奇中的相关篇目,行解读,以轻松易读的语言带领读者领略唐代传奇的精华,走唐代小说的瑰丽世界,了解它们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每满80减40 幼学琼林全鉴(典藏诵读版)
幼学琼林全鉴(典藏诵读版)
东篱子
¥17.37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每满80减40 一本书读懂诺贝尔
一本书读懂诺贝尔
南方周末
¥17.37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5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每满80减40 楚辞全鉴(典藏诵读版)
楚辞全鉴(典藏诵读版)
(战国)屈原
¥17.37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每满80减40 智囊全鉴(典藏诵读版)
智囊全鉴(典藏诵读版)
东篱子
¥17.37
《智囊》是一部集智慧和韬略于一体的经典名著。全书分为上智、明智、察智、胆智等十部二十八卷,集中展示了作者冯梦龙的重要政治见解和思谋韬略,堪称“中国古代智慧的锦囊”。本书对原典行了精准的注释与翻译以及评析,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及其精髓。本书将会让您感受到那种智慧的碰撞,巧思的火花,以及阅读经典的震撼与感触。读者也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聆听配乐朗诵章节。
每满80减40 礼记全鉴(典藏诵读版)
礼记全鉴(典藏诵读版)
东篱子
¥17.37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的产生、内容以及变迁,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内容繁多,涉及哲学、历史、道德、祭祀、文艺、习俗等方方面面,还有大量的哲理名言、警句,精辟而意义深刻,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对《礼记》行了解译,对艰深晦涩的文字注音、解释,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并应用。读者也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聆听配乐朗诵章节。
每满80减40 浑沌里放出光明:黄公望的浑朴画风(文人画的真性)
浑沌里放出光明:黄公望的浑朴画风(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6.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从“浑”“序”“真”“全”“淡”五个角度描写黄公望的世界。
每满80减40 一枝瘦骨写空山:金农画的金石气(文人画的真性)
一枝瘦骨写空山:金农画的金石气(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6.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把玩金石”“参悟净因”“管领冷香”去感受金农绘画的金石意味,以及他独特的人生哲学。
每满80减40 道在戏谑:徐渭的“墨戏”(文人画的真性)
道在戏谑:徐渭的“墨戏”(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6.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从明代画家徐渭入手,讨论“墨戏”这一文人画中的关键性问题。
每满80减40 婉约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婉约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东篱子
¥16.99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婉约词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魅力,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特意精选了从唐代到清代婉约词中的经典名篇,同时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甚出名但是颇具风格和魅力的佳作。本书主要分为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评解四个板块,并配有朗读音频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欣赏婉约词。
每满80减40 思清格老:吴历绘画的“老”格(文人画的真性)
思清格老:吴历绘画的“老”格(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6.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吴渔山“老格”的建立、特点及其思想渊源,来探讨吴历绘画和文人画传统的互动关系。
每满80减40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
许喜占
¥16.98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材是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学用书。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原名中国摄影函授学院,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素有“摄影家的摇篮”之称。27年来,学院已先后培养了11万余名学员,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长为摄影界的中坚力量,如著名摄影家罗更前、解海龙、曾璜、胡金喜、姜健、刘鲁豫、蔡征、汤德胜、牛锡武、谢墨等,他们为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历来重视教材的编写。在此之前,已经先后出版了四代摄影教材,从初的函授月刊、随后的全套五本的摄影教材,到2000年出版的全套八本的摄影教材和2005年出版的全套六本的摄影教材.每代教材均由本院组织摄影界专家、学者编写,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切合摄影教学以及自学的要求,广受学员和摄影爱好者好评。摄影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艺术,它与摄影器材的发展密切相连,又对社会现实有着直接的关照,因此,与时俱进的原则始终贯穿学院教材的建设;同时,理论与实践结合、美学与技法并重是其指导思想。
每满80减40 晚清至“五四”文学批评的人性话语研究(1897-1927)
晚清至“五四”文学批评的人性话语研究(1897-1927)
邓瑗
¥16.66
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文学批评中的人性话语为研究对象。这一对象不是静态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者藉以追溯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以“人性”为批评话语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不仅为晚清至“五四”人性话语的演变勾勒出一个清晰而微妙的内在脉络,而且将新文学的发生源头往历史的纵深处追溯和挖掘。
每满80减40 私想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象观察
私想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现象观察
沈杏培
¥16.66
·本书是作者近五年有关当代文学思潮、现象和作家文本研究的成果集,共分为五辑:“作家与作品”“现象与思潮”“热与专题”“史识与方法”“杂谈和书评。该书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学科的不少重要命题,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比如“毕飞宇论”、“儿童视角小说研究”、“定量研究与刊物发展”等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每满80减40 刚好遇见你:从小说到电影
刚好遇见你:从小说到电影
尹邦满,王拉娣,张晶晶,赵静,贾云霞
¥16.50
《刚好遇见你:从小说到电影》: 本书从改编理论出发,囊括了影视改编理论、影视改编案例到改编实践理论,分三编,共十个章节。*编影视改编理论主要介绍了小说和电影的本体、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影视改编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归纳和总结了影视改编的几种范式;第二编影视改编案例主要从电影本体的角度选取了两岸三地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导演的改编作品行分析;第三编改编实践理论主要介绍了影视剧本的创作和视听语言基础。
每满80减40 彩虹花园
彩虹花园
圣约翰
¥16.20
作为父母,你面临与孩子相处的种种焦虑吗?他自私自利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吗?他逃避责任,不愿改变吗?他所期待的家是什么样子呢?让孩子阅读吧!同样的年龄,同样的困惑,同样的思考,生命影响生命,主人公的一言一行将带领他走进另一个世界,一起探寻,一起成长。 从小阅读好书,并加以思考,孩子就像吃进了精神的粮食,健全了自己的人格,培养了优秀的品格。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的认识和理解,对真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有效得多。通过阅读,他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带给他一生的爱和力量。 有时,父母仿佛永远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仿佛也很难走进父母的世界。而一个好的作者,是懂得大人的情感、了解孩子的世界的。帕特里夏·圣约翰就是这样一位可以走进你我心底深处的作者。她知道你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艰难,因为她从小跟随父母辗转英国、瑞士、摩洛哥,面临过各种困难;她知道你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因为她曾在战火中救助伤员,在医院做数十年的护理工作;她了解你爱孩子的心和对孩子的盼望,因为她为世界的孩子写作,帮助世界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她知道小女孩的孤单,小男孩的烦恼,更知道父母的担忧。读她的作品,你不用着急和担忧,她会娓娓道来,细细讲述,就像一个老朋友讲她经历的点点滴滴。也许你会经历到失望和伤心,但那不是结局,道路虽不平坦,生活总有曲折,但雨后的彩虹会带来希望,一点亮光就会燃起盼望。阅读的过程,你经历的将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你会发现,那洁净与改变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将带领每个人行走前面的路。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错的,同样一本书,带给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但一本好书,里面的爱与温暖,智慧与力量是不改变的。有时,父母的千万句叮咛都不如书中的一句箴言。让孩子与好书交朋友,孩子就习惯了与良师益友对话。教导不能改变人,唯有生命影响生命,真理给人智慧。 让孩子阅读吧!他可能在自私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能在智慧的孩子身上学会处事,可能在有爱的孩子身上学会付出,可能在感恩的孩子身上学会反省……教养孩童走当行的路确实不容易,阅读可能不是快速有效的方法,但*是值得推荐和坚持的方法!
每满80减40 武侠小说史话(大家小札系列)
武侠小说史话(大家小札系列)
梁守中
¥16.20
这是一本漫话式学术随笔,追寻和讲述中国武侠及侠义文化的渊源流变,并以武侠小说的传承发展为研究对象。作者一方面溯源而上,将自唐宋萌芽,以迄于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蔚为大观的历史,一网尽;另一方面,则重梳理明清乃至民国以来武侠小说叙事风格的流变,尤其是对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等人不同作品的风格、特色行探讨,正视武侠小说在通俗文学中的存在意义。
每满80减40 人生逆袭智慧书(套装全3册)
人生逆袭智慧书(套装全3册)
杨立朋(等)
¥16.00
本书包含:《气度成就人生 曾国藩家书中的成功密码》;《领导是一门艺术 反经的管理之道》;《成功一定有方法:三十六计的智慧》。
每满80减40 维吉尔与屋大维的文化政策
维吉尔与屋大维的文化政策
张尧娉
¥16.00
维吉尔是奥古斯都时代*伟大的罗马诗人。奥古斯都文化政策的核心是维护和平与罗马政坛的稳定。维吉尔的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奥古斯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本书以古典史料为基础,以文人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为视角,在充分吸纳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探讨维吉尔在奥古斯都重建罗马文化认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审视文化对政治的重大影响。维吉尔与屋大维的关系,既直接体现了罗马文人与政治家之间的良好互动,又在本质上诠释了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作用。本书分四章,主要阐述屋大维的文化政策以及维吉尔与屋大维文化政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内容。
每满80减40 起风了·菜穗子
起风了·菜穗子
(日)堀辰雄
¥15.99
《起风了》是宫崎骏收官之作原著。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节子,前往深山中疗养,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晚年。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抛弃俗世的喧嚣,他们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爱情在这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他们共同体味着生之幸福,又为这幸福染有死亡的阴影而悲怆…… 《菜穗子》是文学大师堀辰雄代表作。少女菜穗子目睹母亲的爱情悲剧,匆匆选择了沉闷而无爱的婚姻,然而她不堪忍受情感的荒芜,终于以养病为名逃离冰冷的家,住深山中的疗养院。 对幸福的渴望与恐惧,交替折磨着她的身心。此时,少年时的玩伴都筑明与幡然悔悟的丈夫忽然先后来探望,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冲。菜穗子能否看清自己真正的愿望,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