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罗念生全集第三卷)
促销价:¥28.00|¥35.00
本卷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索福克勒斯悲剧五种:《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克拉特》《特剌喀斯少女》《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


晚清戏曲的变革:增订版
¥35.10
传统戏曲今天通常被视为高雅艺术。然而,溯洄至明清尤其是清乾隆以后直至民国,戏曲只是其时一种社会娱乐形式,承担着与今日影视业、娱乐圈相同的功能,离不开票房经济的考虑,也少不了对“明星八卦”的炒作。本书钩沉晚清戏曲种种细节,以丰富的材料和令人耳目一新的描述,对以往戏曲史所忽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考察,还原戏曲*繁荣之时的原生状态,重新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戏曲环境。 没有细节的历史和没有故事的人生一样,乏味而无趣。晚清社会史、娱乐史和文化史,从未如此生动。


诗画之间
¥35.55
诗、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互相借鉴、彼此融汇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们的交集和异同是古今中外文艺学家兴趣浓厚的话题。他们常常以比较的方式,阐发诗画各自的特和彼此的关系。《诗画之间》一书主要讨论学界多有误解的诗、画关系论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如西人莱辛的诗画观、“诗画一律”的内涵、古人的形神关系论、诗画高下说等。书中还收录了两篇讨论汉至唐重要书法文献总集《法书要录》的文章,一篇阐述作者整理该书的思路和方法,一篇校理该书所收王羲之名帖《十七帖》。全书综覈名实,探赜钩玄,辩证缜密,议论清畅,篇篇精彩。


<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全二册) 中华书局出品
¥35.91
《文心雕龙》所确立的雅丽思想,对于解决诸如风格“八体”之渊源与褒贬、“风骨”内涵与主旨、“隐秀”是否风格理论、“文笔之辨”等历来争论不休的专题研究颇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魏晋以来“文学自觉”的趋势,刘勰对此行了坚持正确方向、主张重情尚美、提倡文学新变的阐释,也对新变轻艳、师法不古、创作讹滥、思想不雅、作用有限的创作实践提出了批评与救弊主张。这样,雅丽思想就不仅成为指导《文心雕龙》创作、鉴赏、批评的基本思想,还成为对“文学自觉”的再次自觉的重要理论。 《<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套装上下册)》共分三编,上编梳理雅丽思想的理论渊源,中编论述雅丽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文心雕龙》全书中的贯通表现,下编运用雅丽思想解决“风骨”等争论。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力图树立《文心雕龙》的雅丽文学思想并阐述其理论价值。


耶鲁大学公开课:文学理论
¥36.00
本书由作者在耶鲁大学设的广受欢迎的文学理论课改写而成。作者在这本书中带领读者游历了20 世纪文学理论的主流。全书讨论的核心是一系列根本问题:什么是文学、它是被如何生产出来的、应该如何理解文学、文学的目的是什么。 弗莱处理了20世纪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和潮流,包括阐释学、形式主义、符号学和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方法、社会身份理论、新实用主义及理论,并在结尾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通过哲学和社会视角串联起这些潮流,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连贯的语境,帮助读者深阅读文学作品。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36.00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先生最新的从多个角度评说《红楼梦》的学术随笔集。书中围绕几个一些《红楼梦》相关争议话题和主题行解读,如曹雪芹是不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和《红楼梦》的关系,又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情节设置、艺术手法等,每个主题以数篇文章行解读。并对一些《红楼梦》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难题行了分析和阐释,如人物结局走向、续书问题等,提出合理的推测与猜想。本书作者为《红楼梦》研究著名专家,以大家手笔撰写小品文章,相对于高头讲章或繁琐考证,文笔更加自由活泼;同时也保持一定的学术水准,使读者可以从多元角度欣赏《红楼梦》,并获得比较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品中国书家
¥36.00
汉字道法自然,书法呈现汉字之美。书中的李斯、蔡邕、钟繇、卫夫人、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13位书法家,以人生的磨砺和挥毫,铸就了中国书法的天花板。他们创立、承续或改变了书法的走势。书法在师徒、族人和挚友之间的传承与激发令人深思。书法的背后,是国朝风云和人生际遇碰撞后的苦涩与馨香。大师们被反复锻的人生,波澜起伏地迸发出书法长河中的千古绝唱! 本书是一本适合书法教育的品质读物,注重审美和品质的传导、感悟。


欧洲中世纪诗学选择
¥36.00
本书是一本西方中世纪诗学文选。在西方诗学或文论史上,中世纪研究相对较为欠缺。有鉴于此,本书选编了八篇珍贵的中世纪诗学批评文献,选文范围始于古典主义晚期,终于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时代,破读者关于中世纪必属基督教的刻板印象,不仅将长达千余年的欧洲中世纪文学批评史的整体轮廓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部分极为难得的资料。为方便读者理解,本书在每篇译文前附有简短导语,用以介绍作者、提要作品、评述其历史影响等,并给出中译参考底本。


中华文化外译书系·小说中国·古代小说与科举
¥36.99
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描写古代小说中的科举场景,如苦读、应试、阅卷、放榜,古代小说中的科举名物,如八股文选本、考篮、贡院,以及小说梦幻与科举士子的人生追求,如金榜题名与状元情结、洞房花烛与补偿心理、从明清小说看科举社会的阶层对流及其意义。通过对古代小说中的科举描写,来展古代士子的生活画卷。


翁方纲诗学研究(精) 中华书局出品
¥37.12
目前学界关于翁方纲诗学的研究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将“肌理”解释成“义理”与“文理”,二是将“肌理”等同于整个翁方纲诗学。本书利用上海图书馆藏手稿本《石洲诗话》卷十,详细辨析了“肌理”说的内涵及其理论建构的缺失,并观照翁方纲如何走出“神韵”,以及其对定义宋诗美学特征的贡献。其中主要讨论了“正面铺写”“事境”“以学诗”等概念。*后考察翁方纲“以考据诗”的创作实践及其对冯敏昌、梁章钜、阮元、潘祖荫等人的影响,并从诗学史的角度上将之定性为“传统诗学的完美调和者”。


通往经典之路
¥38.00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重写文学史”讨论的逐渐深,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历了确立与解构的反复。在不断的解构与颠覆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呈现出多元性。从现在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思路看来,对文学外部关系的研究已经始引起重视,并且逐渐有转向文化研究的趋势。


“2021·北京文艺论坛”论文集
¥38.00
本书是2021年度“北京文艺论坛”所收录秀论文集,重表达各位学者、专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表达等领域的看法,以及他们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书中文章的作者多为一线从业人员,以及各高校从事文艺研究的学者、教授,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多年,并已发表著作,所著文章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美术、书画、舞蹈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每篇文章都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中可窥见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的状况,一些作者还提出了文艺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翔宇论坛”百期精选(2009—2017)
¥38.00
高端前沿的翔宇论坛,自2009年创办以来,目前已开设100讲,张炯、黄修己、吴福辉、陈思和、刘勇、吴义勤、周勋初、钟振振、王钟陵等著名学者,王安忆、毕飞宇、范小青、赵本夫、阿成、徐则臣等著名作家,六小龄童、沈铁梅等著名演员先后做客翔宇论坛,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翔宇论坛”百期精选(2009-2017)/淮师翔宇文丛》共收讲稿23篇,内容涉及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史、区域文化等多方面。


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 中华书局出品
¥38.88
《晚唐文学变局中的“温李新声”研究》,刘青海著。本书将“温李新声”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概念提出,并将其放在晚唐文学变局的大背景下,研究温李诗词创作中的新变因素,试图比较完整地、多层次地还原温李诗风的本相。


跨时空文学对话
促销价:¥15.99|¥98.00
鲁迅文化基金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连续联合举办了5 届“中外文学对话会”,开展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界与世界各国文化领域进行跨时空对话活动,推进了世界文学与文明的交流互鉴。本书收录每一届对话活动中的精彩论文,围绕鲁迅文学等作品,探讨中外文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历史, 交流双方对中外文化与文学相关个案的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与经典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价值导向与引领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周勋初文集)
¥39.00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作为《周勋初文集》之一种,收录周勋初先生学术生涯早期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学术论文《<文赋>写作年代新探》等二十余篇,内容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心雕龙》《文赋》《文选》等重要文献,三世立贱、登高能赋、折衷说等重要文学观念,以及阮籍、王粲、郭璞、谢灵运、左思等重要作家,体现了周勋初先生治学广博精深的特 。


中国文学常识
¥39.00
本书为郑振铎先生《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内容精粹,上起商代中叶,下迄晚清,提纲挈领地介绍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独树一帜地提出古代、中世、近代的“郑氏文学史分期”。同时介绍每一时期文学的重要体裁、重作家作品,以及文学评论专著和著名批评家,还兼及史学、古籍版本学、文字学、绘画等,涵盖了古典文学的重要问题,附之以数十幅古典文学知识珍贵插图,堪称一部中国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公认的中国文学门经典读本。


汉唐小说文体研究(精) 中华书局出品
¥39.00
汉唐小说在文体构成上“杂糅众体”。目前学界多关注史传、诗歌、辞赋等与汉唐小说之关系,公牍文、书牍文、祝文等文体则较少关注。本课题在对融汉唐小说“众体”统计、分类的基础上,考察其融汉唐小说的具体方式;以叙事学和文体学交融的视阈,剖析各“文体”在小说叙事中的功能,揭示其融汉唐小说的原因、规律;*后比较“众体”在汉唐小说中的组合方式,探讨汉唐小说文体建构的特,及汉魏六朝小说过渡到唐传奇的深层原因。 本课题的价值和创新主要表现在:D一,将学界甚少关注的多种文体纳汉唐小说研究的范围和视野,可一步认识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演变规律;第二,公牍文、书牍文、判文等对汉唐小说的渗透,影响了小说文体的嬗变,甚至新文体的衍生。考察汉唐小说对诸文体的“跨界借镜”,有助于推动古代文体研究的深。


大观园的病根:《红楼梦》人物的身心困局
¥39.00
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贾府里的人都健康吗?冷香丸疗效到底如何?这些问题,看似只是大观园不同人物的身体健康问题,实则既囊括了从传统医药文化视角解读《红楼梦》的延展性与可能性,又紧密关联着小说中人物病症背后的身心困境,以及更深层次的时代症结。 作者李远达通过小说“病—医—药—养”四重叙事,了“疾病—医生—药物—观念”四个世界,最终指向了“个体病弱—家族衰亡—社会危机”的三维隐喻结构。细品《红楼梦》,书中药方虽多,却无一方能真正恰愈人物的身心疾患,反倒是人物深陷其中的生存困局,让读者在共情中获得超时空的心灵慰藉。 无情草木,换新眼目可疗疾;有情世界,斯道长存而不孤。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第二版)(《中华读书报》2015年度十大好书)
¥39.24
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国文学的科学家,他业余时间乐于沉浸在诗文歌赋,在书房中遨游于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每种植物,将古文中的植物与现代植物学体系中的植物相比对,追根溯源,考订名目,分辨其中虚实,考评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态,还原几千年来文人笔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名称与寓意的植物面貌,并找出植物引进中国的脉络,以科学印证文学,以文学丰富科学的维度。他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妙细致美好的中国古典场景。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面亲近古诗词,一面认识大千植物世界。


鹡鸰呼周:维多利亚生态诗歌研究
¥39.50
英国维多利亚生态诗歌是人类文学史上次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的集中、全面表达。本研究运用生态批评方法,集中研究英国维多利亚生态诗歌的发生、发展、内涵、影响等问题。研究将维多利亚生态诗歌放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坐标、社会环境、思想文化背景和文学潮流之中来进行梳理、考察、解释和分析,总结维多利亚生态诗歌作为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早群唱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历史意义和当代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