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抗癌进行时.7,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
¥47.50
这本书是中医肿瘤专家王三虎从事抗癌过程的真实、动态记录。由其弟子跟师记录病案,抄写方药,总结老师辨证用药规律撰写而成,动态提供真实病例,全面反映众多信息,展现当代名医风采,抒发临床学习心得。对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和学生有重要的启示。


藏在厨房里的中医
¥47.5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同时教育*也表示支持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发展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发展实践当中充分地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值得我们大力宣传、弘扬,充分发挥其独有的价值。随着国家社会对中医药教育的关注度加大,因此具有出版价值。 本书总体上分为厨房里的味道、故事、中药三个部分,通过引用古籍中对“五味”的记载并对其加以阐述、讲述灶神的故事以及将常见调味品和食材进行简单分类进行中医药科普,使中小学生对食物的性味等中医药文化有所了解,从而对食疗有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厨房里隐藏的中医药知识的兴趣。通过发掘厨房中所隐藏的中医奥秘,使中医知识通俗易懂,中小学生也容易理解,并且配有相关图片,下一步也将嵌入扫码语音,使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中医、更加容易地掌握中医。


金匮要略白话解
¥47.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金匮要略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金匮要略》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平脉辨证相濡医论
¥47.50
国医大师李士懋先生与其妻田淑霄教授共同推出平脉辨证体系的原创作品: 《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平脉辨证温病求索》《论汗法》《火郁发之》《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平脉辨证治专病》《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一、二)《平脉辨证相濡医案》《平脉辨证相濡医论)《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下。 成为中医界平脉辨证的代表性作品。


病证结合脑病学
¥47.50
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 总论介绍脑病定义、范围,脑病的中西医分类。概述脑病病因病机、脑病病机证素及脏腑病证辨治纲要。 各论以中医病证为纲,收集脑病15种,有机融隶属于该病证的常见西医疾病40多种。在介绍各病证中医证治一般规律过程中,侧重介绍所隶属的各种西医疾病独特的或主要的病因病机、证治方法、预后转归、预防调护等。


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
¥47.50
本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专著,克服了以往研究性专著枯燥乏味的理论化叙述形式,共分为7章,22节,第一章介绍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的相关概念及历史沿革,第二章和第三章对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行了论述。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方法、内容和现状,并通过真实研究案例对证候学的研究设计思路行具体呈现。第六章详尽介绍了本书主编所参与的国家重研发计划课题——慢性肾脏病肾阳虚证的辨识标准的系统研究,从实践层面为广大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学研究人员提供科研思路与方法上的指导。第七章对慢性肾脏病证候学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行了回顾并提出了预见性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行了展望


舌诊十讲
¥47.50
舌诊为中医的特色诊法,临床价值巨大。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舌质就是舌头的肉质,舌苔就是肉质表面覆盖的一层苔藓样物质。舌质和舌苔均有重要的意义,两者缺一不可。看舌是医生平时诊病过程中,采集病史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很多时候,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特描述不清的情况下,舌脉成了医生处方用药的主要依据。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同时擅长中医科普,个人自媒体影响力巨大,自媒体舌诊系列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喜爱。本书特色:不仅对中医专业从业人员临床有所帮助,亦能为普通中医爱好者所看懂。受众面广泛。


学习中医很简单:我的《四圣心源》习悟记
¥47.50
本书以《四圣心源》为研究背景,将阴阳和五行带自然现象和普通生活中,使得五行、阴阳理论不再玄乎难懂。用缜密、简洁、有趣的逻辑介绍了中医的整体理论——圆运动理论,可令读者迅速融到中医的氛围里。紧着,作者也对二十四脉和一些常见的中药行了解读,让我们看到了更为完整和丰富的中医。*后讲述了用中医理论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能引领读者从理论顺利地走向临床。本书简述了作者首创的阴阳蜡烛理论,极具趣味的脉诊分析,和许多革古鼎新的观。将中医道理用现代语言有趣生动地解剖出来,表现出了新一代学者对古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医略微停滞的如今,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极具创新和拓精神的新生代中医学者,让我们看到了中医复兴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理论与实践
¥47.5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骨伤科疾病中以骨退行性疾病为主的慢性筋骨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骨伤科疾病的防治重。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理论体系完备、技术方法实用、疗效显著。本书以慢性筋骨病中医药防治为主题,从理论溯源、临床实践及名医经验等方面做了系统的阐述,突出中医药特色、技术操作严格规范、图文并茂、名医医案示范引领。在慢性筋骨病的内涵和外延、理论传承与创新、技术方法的梳理及实践经验的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集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为一体,对于中医骨伤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大有裨益,对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诸病源候论发微
¥47.50
本书对《诸病源候论》一书行了深的分析和总结。首先从文献角度对其行了论述,介绍了它在各方面做出的贡献。着对书中痰饮病、眼病、皮肤病、痹病等二十余种疾病行了总结。*后介绍了《诸病源候论》的释词、释义。


汤液本草经雅正
¥47.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为清末医家钱雅乐、钱敏捷、钱质和所辑的本草学著作,全书共10卷。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成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雅正即“其辞雅,其理正”,著者以此表明所辑内容不仅离雅不俗,更是纯正、正统之说,合乎规范。按原书总目收录药物364种,某些药后附有功用相类的药物,所以实际药物种类达400余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将药物分成草、木、金、石等部,每药先著录药物性味、主要功效,着摘录前代各家关于药物理论及功效等的精妙论述,从而体现药物内容的精华。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汤液本草经雅正》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汤液本草经雅正》稿本为底本。


一个“伤寒天才”的医道求索.2,从伤寒六经到六机辨证
¥47.50
本书稿在作者临床经验和学术研究基础上,重新注解伤寒条文,按病位重新定义相关方剂,独立出个人特色鲜明,并比较可贵的“六机辨证”的思维体系,实乃本学科及伤寒学术创新之举。相信能够引起行业内的关注与思考,在中医专业爱好者与研究者的群体里能够得到较大的影响。


火神派示范案例点评.上
¥47.50
为帮助读者加深对火神派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本书精选了火神派名家的验案1025则(包括本书《续编》),比初版增加496则(包括本书《续编》)。临床特色:突出扶阳理路,彰显火神派特色;擅用附子,经验独特而丰富;倡用经方,用药简练,突出经典火神派风格;方药独到,别具一格,疗效迅捷。同时兼收不同风格者,囊括众家之长,广思路。编者对大多数案例予以评,明要义,评出特色。 增订版新增“上篇”——“火神派主要学术特色”一章,简要归纳了火神派的学术特,展示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助读者对医案的理解。同时在编排上作了改,体现精益求精之旨。 本书涉猎广泛,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由于篇幅原因分为正编和《续编》);选案精严,堪为范例;编排精当,纲目清晣,可供火神派道友作为随时翻检的案头书。可以推动火神派的传承和发扬,有助于各家学说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界人士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尤其是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受到诸多启迪和教益。


中医学的科学文化研究
¥47.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中医经络理论研究进展
¥47.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医经解惑论注评
¥47.50
《医经解惑论》日?内藤希哲著。成书于1731年。他立足于经典著作的根本理论,统一仲景三书,并参考金元以后医学,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着重阐发仲景理方法药的真髓,在汉方医家中是别具特色的。 鉴于国内目前尚无《医经解惑论》之校注本,内藤希哲之学术体系亦不为国人所知,遂湮没于无尽茫茫之医海,未免又是一大遗憾,故余不揣冒昧,抱着无愧于作者、对得起读者、服务于临床的态度担负起了这部书的校注任务。佛家禅宗有云:“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但愿此书的出版能为中医界增添一份新的生机与希望。此次出版,即以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文化元年(1804)出云寺文治即山本为底本加以整理,改竖排繁体为横排简体,重新标。书中原注释性文字标于文中对应部分并加以“【 】”,耕铭按语则以楷体小字穿插于行文之中。对于书中出现的明显错字、误字,予以径改,不出注,对些许疑难字词和背景知识做了注解与补充。各序末原刻印章,今删。原《医经解惑论》卷之上、中、下目录分别见于卷上、中、下之卷首,今将三篇合并为一,并见于全书之首。需要注意的是《医经解惑论?上》中的《伤寒杂病论原始》一篇,为了便于读者区分《素问?热论篇》与作者所述原文,特将《素问?热论篇》原文示以楷体以作区分。


通针疗法:针刀医学新发展
¥47.50
通针为本人的系列发明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证书。通针是在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老师发明的锐性分离针具——针刀的基础上,传承发展,继承了锐性分离针具的精华,改了锐性分离针具的缺陷。同时,通针增加了钝性分离针具的功能且改了钝性分离针具的缺陷。作为最重要的创新,通针将锐性分离针具和钝性分离针具有机地组合于同一种针具,传承了两者的精华,改了两者的缺陷,创新锐性加钝性分离针具,具有医疗针具里程碑式的意义!


伤寒论集注
¥47.50
《伤寒论集注》为清代医家熊寿试所编,约成书于清雍正年间(722N1735)。《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18:伤寒论集注》共四卷,分别论述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及合病并病、温病、痉湿喝病、霍乱病、痰病、差后病、阴阳易。每篇前有内容概括和分节论述,每条原文后集各家注释及自注。全书注释近800条,所引医家共约35家,颇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奉时堂刻本为底本。


六经方证观心鉴
¥47.50
本书编写所遴选的方剂,以经典经方和名老中医的传世验方为主,并经笔者临床实证。对寒、温、时、验诸方的六经病位,主要依据主治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方证的整体功能、药证的特殊证治方向、各药在方中的主次地位等来分类,同时还参照传统约定俗成等综合划归。以《伤寒》六经方证观思维去辨析、解构和运用温病方、时验方,观新颖,贴近实际,且作者文笔水平较好,内容可读性强,适合中医专业人士及爱好和学习中医者阅读参考。


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
¥47.50
经方主要指《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是中医学中规范,特色的内容,历代医家对之都非常推崇。黄煌老师是经方的传播者,探索者,他被行业内称为“国际经方热的火者”,作者做为黄老师的弟子,对老师的书籍行了深研读,并长期跟师临证,故临床思路深受黄老师的影响。《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是作者长期临床中智慧的结晶,是对黄煌经方的学用与发挥,是从成千上万的病历中精选出来的,每一则医案都能给人以启发,对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罗艳经方临证医案选
¥47.50
本书分为膏方医案、发热类疾病医案、心系类疾病医案、妇科类疾病医案、呼吸科疾病医案、杂病医案。以膏方为例,南方用作冬令补的膏方主要以补肾为主,要掌握肾中阴阳平衡,水火既济,肾精化肾气即可。作者罗艳教授在东三省率先研制四季膏方,组建“三辨三衡”北方四季膏方辨证论证体系,创膏方治疗疑难重症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