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图解脉诊:中医脉诊从入门到精通
图解脉诊:中医脉诊从入门到精通
董雪峰
¥38.50
本书主要阐述脉象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应用规律。和以往众多脉理书籍不同的是,本书创新性地将现代物理学、解剖学和中医理论结合,创建管路模型,以此理解和阐述基础脉象的特征。并且以视觉的角度,用图像将手指下感触到的脉形脉气具体地表现出来。从而将脉象的描述从抽象的理论以及难于琢磨的机器检测出的波形图中脱离出来。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学习。 本书从更具远见的角度提出处方辩治理论,提出并初步建立方脉辩治学。也希望能在本书的基础上,有机会进一步完善发展成处方辩治理论体系。处方辩治理论体系的建立对中医发展的意义几何?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本书若能出版,也算是这个思想的一个脚印吧。 本书绝大部分理论都具有原创性和创新性。并且都根植于完全真实的临床实践,本书所列医案都是真实无伪。从这个角度来说,也算是无愧于读者了。
49元5本 胡希恕《伤寒论》带教笔记
胡希恕《伤寒论》带教笔记
陈雁黎
¥38.50
胡希恕(1898-1984),沈阳市人。1958 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人所公认的经方家。 刘渡舟先生称其为"经方学派的大师",并介绍说:"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经方传真.刘序》)
49元5本 夏桂成中医妇科诊疗手册
夏桂成中医妇科诊疗手册
夏桂成
¥38.50
本书介绍夏老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经验、用药特色,尤其对预后的判断与目前发布的要求有出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同行借鉴。
49元5本 李可古中医学派精要
李可古中医学派精要
吕英
¥38.50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坚守着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疑难杂病的历史使命,而作为主任的吕英,在对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硬化、肝硬化、儿童孤独症等疑难杂病的治疗更是屡屡创造出奇迹,被患者称为“神医”。吕英主任的医术和医德吸引着无数海内外的患者不远千里前来就诊,病人甚至要提前数日排队才能挂上号。
49元5本 经方夜话
经方夜话
张立山
¥38.50
张立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武维屏教授,学问崇仲景之术,临证处长沙之方。后遇冯世纶教授,触和学习胡希恕“六经-八纲-方证”学术体系,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张立山教授从业肺科,临证所遇多为呼吸疾患。觉仲景之法,切合临证:外感发热,常有小柴胡汤一剂建功之时;哮喘病患,屡见射干麻黄汤令痰出喘平之例。咳嗽痰喘,皆可以六经辨证:发热胸闷,俱可从伤寒求法。张立山教授每遇病患,先从长沙处寻法,效与不效,反复揣摩。本书为其全国历年经方会议演讲的医话、医论,生动活泼、充满思维火花。
49元5本 王三虎经方医话.临证篇
王三虎经方医话.临证篇
王三虎
¥38.50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49元5本 青年中医成长之路
青年中医成长之路
黄靖·赵江滨
¥38.50
如何让青年中医成才?如何让青年中医尽快地找到学习中医的感觉?尤其是如何让青年中医能够对这门古代创立起来的传统医学产生“信”呢? 本书生动展示了黄靖、赵江滨、左乔建三位青年中医从求学跟师、独立诊疗、学术研究、带教讲学等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中医成长经历,能够给全国的青年学子提供生动而亲近 的参考。 本书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青年中医培养工作委员会“探寻青年中医成长之路”的案例和范本,是该委员会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
49元5本 四诊集成
四诊集成
(清)吕绍元
¥38.50
“凡医之视疾,审阴阳之虚实,别伤感之重轻,大约不离乎观色、察言、辨证、视息四者而已。无如世之传者习者,每专一而略三,于望闻问多忽焉。即编集成书者,亦皆首重脉诊,而将三者殿之于后,简略不备。顾病在脏腑经络,从外测内,舍是三者,而仅于三指之下,欲洞见一切,戞戞乎其难之矣”,吕绍元继承明清以来重视四诊合参的观,“兹集博采先贤往哲之言望闻问切者,汇录成帙,明其精义,正其是非,以便初学诵习,使有定见于胸中,不为似是所淆”,著成《四诊集成》初稿。 吕氏《四诊集成》书稿“振纲挈领,提要钩元,采前人之精华,定后人之式法”,确“可为审证察脉之正阶”,具有较高理论实践价值,因此二君再携其友人弟子,秉承“按之《内经》《金匮》等书,直与先贤正旨符合,然后采焉”宗旨,对吕氏初稿再次“删繁就简,去粕存精”,终成《四诊集成》,并按字数约别为八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望诊,卷四有望诊、闻诊、问诊三部分内容,卷五至卷八为脉诊。
49元5本 跟师刘渡舟、胡希恕手记
跟师刘渡舟、胡希恕手记
单志华
¥38.50
本书是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渡舟、胡希恕学医暨临证四十年手记,是中医传承的一个生动文本,是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与临证的思辨实录。 仲景学术专题探讨为本书重部分,作者立足临床,文字强于思辨,针对仲景学说中的诸多难问题行了讨论。如用大量篇幅将《伤寒论》中的时空辨证格局作了全方位的分析探讨;对百合病与肺藏魄关系的规范与定位,对大青龙汤条文难的剖析与论证,结合临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深层内涵剖析,师承“辨证知机论”破解《伤寒论》第181条等,学术视角新颖,颇具原创性与可读性。
49元5本 脉诊体悟与实践
脉诊体悟与实践
何本阳
¥38.50
本书分为上篇、下篇、附篇。上篇介绍脉诊注意事项,脉诊与辨证,脉象与气机变化等等。下篇参阅历代有关脉学诸书,结合个人心得体会,介绍了31种脉象体悟。除传统的28脉之外,还增加了临床实用价值非常高的浊脉、旺脉、劲脉三种脉象的脉理、临证意义等,每种脉象后附以临证医案,并加按语总结,以帮助读者对每种脉象更深的理解和掌握。附篇主要精选古代、现代脉学文献,以帮助初学者对脉诊的一步学习、理解、思考。
49元5本 澄江泛舟:澄江医派针法灸法传承创新实践录
澄江泛舟:澄江医派针法灸法传承创新实践录
吴中朝
¥38.50
第一部分 明医传承(医家小传)) 主要介绍各自最具特和指导意义的学术思想、观;学术传承的脉络;行医的经历等。 第二部分 临证精华 包括特色手法、取穴经验的介绍;特色单穴治疗、配伍治疗介绍;特色病种治疗;医案医话等。(说明:本部分一定总结各位老师根据自己临证心得总结出的最具有特且疗效确实较为显著的经验、技术) 第三部分 医宗真髓 本部分各位老师可以介绍对于自己临证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一些中医经典著作,并对其中指导性的内容行详细说明;对于穴位名称解释等其他一些与临床相关,具有指导意义的看法、见解等。
49元5本 窦汉卿针灸经验集粹:注疏与发挥
窦汉卿针灸经验集粹:注疏与发挥
贾春生,王锐卿
¥38.50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窦汉卿生平及学术思想钩玄,主要介绍有关窦汉卿的生平、学术成就、处方特等;中篇为注疏与发挥,主要针对窦汉卿的相关书籍行注解和发挥,以期可以对读者临床有所帮助;下篇对窦汉卿针灸学术相关的歌赋行注解,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其学术思想。
49元5本 中医皮肤病临证心悟
中医皮肤病临证心悟
翁丽丽;万文蓉
¥38.50
本书总结了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指导老师翁丽丽主任的临床经验,由理论结合实践,传承与发展传统中医皮肤科的内调外治特色,旨在提高中医皮肤科专业技术人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推动中医皮肤学科发展。 在实践中精于辨证 ,创立了中医美容科的“毒”、“瘀”理论,善于解决中医皮肤科的疑难杂症,尤其对面部损容性疾病有独到经验见解。临证主张:强调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辩证求因、审因论治;重视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证重视患者的年龄和体质,在应用清热苦寒药物的同时,注意使用培补脾土,健脾渗湿,燥湿利湿之品,以顾护中焦,扶正祛邪;倡导中西医结合;内外并治;重视养生保健,认为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未病先防,倡导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及合理的饮食结构。今将其经验总结出版,与专业医护人员共探讨。
49元5本 阳气为重 气化为用:雒晓东六经体系讲稿及李可六经学术思想探讨
阳气为重 气化为用:雒晓东六经体系讲稿及李可六经学术思想探讨
雒晓东;朱美玲
¥38.50
本书为小本横。针对大量考生因工作忙碌很难有整块时间复习备考而大纲涉及的考繁多需要熟记编写。本书编委会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大胆保留常考,全部内容表格化,方便考生记忆。同时,将重要考标蓝加星,便于考生有的放矢。本小巧便携,并同时赠送电子书,便于考生见缝插针,利用碎片时间复习。
49元5本 随息居饮食谱
随息居饮食谱
(清)王士雄
¥38.50
《随息居饮食谱》由清代医家王士雄撰,成书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部专门论述食物作用和药用的专著。王氏根据几十年的临证经验和生活体验,对常用的330种食物按水饮类、谷食类、调和类、蔬食类、果食类、毛羽类、鳞介类进行划分,分别阐述其性味、功效、采摘时间、保存方法、配伍组方、不良反应与禁忌等。本书不仅充分体现了王氏的饮食治疗观,而且对于中医食疗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次整理以清同治二年(1863)上海刻本为底本 。
49元5本 阳痿中风论
阳痿中风论
李海松;王彬
¥38.50
该选题系统梳理了古代和近现代医家对阳痿病因病机和理法方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阳痿是阴茎中风的学术主张,并将阳痿与心脑中风行对比,同时使用大量临床和实验数据支撑观,是临床从业者和中医爱好者深了解阳痿不可多得的书籍。
49元5本 外科集验方
外科集验方
(明)周文采;刘辉
¥38.50
该书分上下二卷,共14论,载方304首。卷上叙述了疮科总论、五发痈疽论、疔疮论及瘰疬论,卷下论述有肠痈痔瘘论、乳痈论、肺痈论、诸疳疮论、附骨疽论、诸疮论、疥癣论、瘿瘤论、臁疮论、便毒论等。全书所论各病,均首论病之因、辨证要,次列各证方药,各详制方之理及用法。每门的篇论述对该门内容有着总括的意义,提出作者对本病的基本观,是研究的主体和重,也是研究各门的切。
49元5本 诗香本草: 读诗歌识中药
诗香本草: 读诗歌识中药
刘纪青
¥38.50
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如何使大众更好地了解中药是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他研精覃思,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深研精神,运用“中医药和诗词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华诗词文化的元素注到中药认知中去。诗集中所选的中药饮片种类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版),并按照笔画排序,以他多年钻研古典诗词的功底,通过七言四句旧体诗对其中618种中药饮片的来源、用药部位、性状、性味、功能、用法行了高度概括。饮片七言有极强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还破解了中医药爱好者学习中药时死记硬背的难题,能够帮助喜欢中医药的各界人士对中药知识产生快速记忆,激发起普通老百姓对中药的兴趣。
49元5本 传世碎金方: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屡试屡效方
传世碎金方: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屡试屡效方
周正祎
¥38.50
本书为湖北十堰名老中医周正?t先生经验总结之一,乃为课徒所用。内容结合家传、师授及自身几十年临证所悟,秉承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或为实用效验小方,或为成方化裁切用,或为临证治验实录,或为医苑课徒杂谈,总为启发学子中医思路,指业者临证思维。本书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尤可作为中青年中医临证参考,对于喜好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之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亦可作为师承学习读本。
49元5本 本草体证录: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临证用药秘法
本草体证录:一名基层老中医55年临证用药秘法
周正祎
¥38.50
本书为湖北十堰名老中医周正?t先生经验总结之一,乃为课徒所用。内容主要为周正?t老中医家传、师授及自身几十年识药、采药、用药之经验,以及实效验方、辨治体会等,并录有详实案例,以作佐证。所写内容皆从临证实践而来,真实记录,不事浮夸,务使切实有效,总为启发学子中医思路,指业者临证思维。本书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尤可作为中青年中医临证参考;对于喜好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之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亦可作为师承学习读本。
49元5本 冯世纶经方医论
冯世纶经方医论
冯世纶
¥38.50
胡希恕先生,毕生淡泊明志,潜心治学,专注于仲景之学,为我们揭示了经方医学的精神实质,整理总结了其理论体系,明确了研究方法路径,并竭尽全力做了先行探索和示范。 先生生前虽未能出版专著,但通过其弟子冯世纶老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的发掘整理,提出、论证与明确经方医学学术内核。经方,不仅限于数百首经验效方,而更是一个独立的医药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理论集中反映在六经八纲思想指导下的方证相应学说,临证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伤寒论》是其代表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