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拿分考典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拿分考典
阿虎医考研究组
¥38.50
本书以近10年真题为蓝本,总结考及出题规律。编写按照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分为三站,每站【考汇总】前均有考试例题及答题模板,考后附有实战演练,题目均来自本站近几年来的真题及参考答案,实战演练题量大,考全面。文题结合,方便考生熟悉考试题型与解答方法。本书将复杂的医考考内容形均以表格形式呈现,简洁精练,各个考之间的异同也一目了然,核心考全能覆盖。考生通过本书可全面掌握考试大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重掌握重要考,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体验并适应考试的出题思路和风格,是复习应考的辅导书。
49元5本 郝建军医论医案
郝建军医论医案
郝建军;王嘉锋
¥38.50
本书分医论、医案两部分介绍郝建军教授的临证思维及经验,医论部分编写了郝建军教授在治疗肿瘤、郁证、胃肠病、喉源性咳嗽、不孕症等方面的临证思想9篇,医案部分记录了郝建军教授的临证医案54篇,内容翔实。
49元5本 阳气为重 气化为用:雒晓东六经体系讲稿及李可六经学术思想探讨
阳气为重 气化为用:雒晓东六经体系讲稿及李可六经学术思想探讨
雒晓东;朱美玲
¥38.50
本书分为两部分,论述了仲景六经体系是以阳气为重、气化为用的体系。部分系统阐述了《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其中经气学说是六经气化学说的核心,标本中气及其从化规律重描述了六经的气化特性,阖枢理论重论述了六经经气的输转规律,从以上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六经生理病理和辨证用药,从而证明《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可以全面系统地指导外感和内伤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第二部分重整理了李可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李可老师号曰“救命先生”,临床上注重扶阳,在用药剂量和用药特色上是近张仲景的中医临床大家,在中医药救治危急重症及疑难病方面为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可供大家学习借鉴。本书适合各级中医人士阅读参考。
49元5本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方显明
桂派名老中医.学术卷.方显明
韩景波;张以昆
¥38.50
本书系方显明教授临证四十年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全书分三部分,充分阐述了方教授的学术思想;重点论述了方教授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及论治疾病的经验,以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论述为主,对其他疾病也有精辟的论述,如咳嗽、慢性胃肠病、痛风等;详细记录了方教授临证病案,其中以心、肺疾病及脾胃病居多,杂病病案也有记录,如风疹、汗证、虚劳,鼻渊等。全书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9元5本 海外中医见证实录
海外中医见证实录
朱民;严暄暄
¥38.50
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由海外中医人来阐述海外中医!由一线人员来呈现*前沿的现实,基于现实和切身体会来反思中医的海外发展!“干货”!这本论文集的作者几乎都有海外一线工作或学习的经历。这个一线材料的分量很重,国内已出版的关于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能够达到这种比例的原创性的、如此世界大范围的、论题全面又细致的合著专著凤毛麟角!通过叙事来呈现事实,通过事实来积累对“他者”的认识,通过更多地理解“他者”来促与“他者”的跨文化传通。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研究需要更多的海外民族志,以期形成海外中医的“全图景”,从而更一步地分析异同,探索规律,指导传播实践。此书正弥补了这一薄弱环节,给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一手素材!冀望本书成为从事中医药及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工作、研究的相关人员或学者的案头书! 主要内容: 《见证现实》版块收录的25篇文章覆盖5个大洲中医药发展的现况。 《立法观察》版块讨论了全球中医立法的概况,以及在几个具有成功典型意义的国家,中医立法的曲折经历和经验教训。 《教育认证》版块涉及到的*直的问题就是当地的中医教育培养出毕业生以后,能够合法执医,以及国内外如何联动把握中医教育高地和话语权。
49元5本 京城四大家医案选注
京城四大家医案选注
耿嘉玮;李冬梅
¥38.50
成书方式以人为纲,收录了京城四大名医的临床经验,以医家在临床上擅长的医案、医话、医论为主,尤其是体现燕京医学特的经典医案,整理汇编他们临床的常用治法。
49元5本 李福海临证心悟
李福海临证心悟
李福海
¥38.50
全书稿分“读经典、勤临床、跟名师”上、中、下三篇。上篇收录作者在“国家优才”项目三年研修期间对中医经典的临床感悟,以及读各部医藉典著的心得体会及临床实际应用中篇详细阐述作者对临床善治病种及重病种的系统认识和诊治经验以及验案。下篇收录作者系统总结名老中医的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实践应用(包括验案和个人学后所得等)。
49元5本 神经外科医师查房手册
神经外科医师查房手册
林志雄、张旺明 主编
¥38.49
本书结合病例,以神经外科临床需要为内容取舍标准,对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知识点作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阐述,突出神经外科查房实践中的重点知识和逻辑思维,但又不仅是临床查房工作的简单再现,还广泛涉及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图文并茂,设置问题目录便于读者查阅。适合初上临床的轮转医师、临床型研究生、见习/实习医学生,也适合神经外科的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阅读、参考。
49元5本 MRI鉴别诊断一点通
MRI鉴别诊断一点通
范国光(主编)
¥38.49
《影像鉴别诊断一目了然系列》从相似的好发部位、相近的病变特点入手,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种需要考虑的常见疾病及部分少见病、罕见病逐条列出,并梳理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另外还列出了每种需要鉴别的疾病的典型病例图片,真正做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是影像科医生、影像科研究生、实习生的高质量参考书。
49元5本 整形美容随笔:一位协和整形外科医生的临诊实录
整形美容随笔:一位协和整形外科医生的临诊实录
王友彬
¥38.43
《整形美容随笔》和大家见面了。这是王友彬医师的又一部整形美容科普著作。王友彬博士生长于泰山之东,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在他身上你既可感受到孔孟的儒雅之风,又能闻及李逵式的铁牛之气。
49元5本 佛学与中医学
佛学与中医学
耿刘同、耿引循
¥38.37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佛学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两汉之际,佛教由印度传人中国,始只是在王室贵族、上层人物中间传播,后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佛教由上层传到了民间,佛教中有关医药的经典也被介绍到中国。佛教提倡大慈大悲,积德行善,以修来世,于是设了“六疾馆以养穷民”,“立廨收养,给衣及药”,这些做法为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贡献。随着佛教的传播,僧侣的一些卫生习俗也被带人中国,如禅前沐浴、揩齿、搽油等,这在客观上对人体的卫生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佛学与中医学有着深厚的渊源。20余年前,在陈可冀院士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分册《佛学与中医学》,时光荏苒,今天我们对《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佛学与中医学》行了再加工,并添“佛教修行与中医养生”一章,更深地讲述了佛学与中医学的关系,期望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49元5本 文物考古与中医学
文物考古与中医学
陶广正、高春媛
¥38.37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文物考古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从母系氏族社会始,医学就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文物考古与中医学》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揭示中医学的起源、发展与成熟,从石器、陶器、岩画、甲骨、简帛、石刻、汉画、卷子、书画、医疗器械等诸多方面加以论述与考辨,内容丰富、翔实,可作为中医医史文献学之参考。
49元5本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
杨金生,王莹莹
¥38.37
  《中医针灸传承集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分三大部分,部分为中医针灸申遗,介绍了中医针灸申遗之路和意义,以及传承保护工作;第二部分主要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和思想和临症经验集粹,分别由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继承人负责收集整理和编写,其中程莘农部分由杨金生、王莹莹、程凯、王宏才等编写;王雪苔部分由黄龙祥、岗卫娟、潘迪等,贺普仁部分由王磷鹏、王桂玲、郭静等编写;郭诚杰部分由闫平慧、张卫华、陆健、刘娟、田磊等编写;张缙部分由王顺、乔斌、刘高峰、白妍等编写,全方位的归纳总结提炼了代表性传承人的学术思想、学术成果、临床经验、教书育人和医德医风等,真实可信的再现各位传承人的医源、医理、医术、医德和医脉,对于“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和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流派传承问题对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医学术发展和传承具重要意义。本书附篇简要介绍了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全国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以便大家了解更多的针灸流派。
49元5本 神经定位诊断学
神经定位诊断学
孙忠人
¥38.37
《神经定位诊断学》作为神经病学的基础,应随着现代神经病学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的不断展而更新教材。在《神经定位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一书的基础上,总结二十余年教学经验,参考靠前外近期新研究成果,以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诊断学为基础,较系统地阐述了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常用技术。在前版教材基础上完善、充实、修订内容,增加大量形象生动的图、表,使教材图文并茂。 本教材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神经系统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本系统各部位损伤时的症状、体征和定位诊断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与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49元5本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成
《伤寒论》六经辨证速成
蔡长友
¥38.00
时代在呼唤真正的中医,仲景学说是中医正统。以六经钤百病、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及辨证施治的大规律。作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提出六经、六病、六证、六脉、六法、六方的精髓概要,其最大特色是使读者能够快速学以致用。让束之高阁的经典易学易懂。在帮助读者快速提高临床的同时,会引起广大中医药读者共鸣。 本书以中医经典《伤寒论》为根基,以作者临床实践经验为主旨,深化了中医经典的临证运用,解析了经典与临床脱节的困惑。为中医临床疗效瓶颈的突破找到了新的答案。 面对疾病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蔡氏六经辨证的思维方法简明而清晰,把疾病概括为六大系统,六大病位,拓展了六经病的临床意义, 本书内容新颖,学术观明确,临床实用性强。其中部分学术观为作者多年的探索与总结、行之有效的理论心得,丰富、填补了祖国医学的理论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实用价值。适合中医经典的研究者,中医临床医师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作为参考书或教材。
49元5本 跟师胡希恕抄方实录
跟师胡希恕抄方实录
陈雁黎
¥38.00
胡希恕(1898-1984),沈阳市人。1958 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人所公认的经方家。刘渡舟先生称其为 "经方学派的大师 ",并介绍说: "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陈雁黎,主任医师,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嫡传弟子。1960年考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本科六年制),1961年见习、1963年期中实习期间,走了胡希恕先生诊室,认真聆教,潜心笔记。并到胡老家中听课,有闻必录,还利用寒暑假期去胡老诊室抄医案,记录了230个胡老临证医案。1966年毕业,参加北京医疗队一年。1967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先后在包家店乡、乐土驿乡、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昌吉州中医院做临床工作五十余年。
49元5本 中医方剂讲用
中医方剂讲用
韩仲成;韩文彪
¥38.00
  《谈方论药小丛书:中医方剂讲用》按照现代方剂学分类方法,分为解表、泻下、和解等17类,每方均按“组成用法”“配伍晴”“证治说略”和“研用心得”四项予以解读。   方剂之所以效于单味药,一在组成,二在用量,因此每方均参照本科方剂学教材,在“组成用法”中标注传统剂量与现行剂量,传统剂量仅选录《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其他部分方的量标于括号内,现行剂量及用法则注于其后。为了突出制方人的学术思想和遣药组方特色,设置“配伍睛”,从方解和药物交叉作用,阐述了本方的组成原旨及配伍特。“证治说略”扼要说明该方功能、主治症及某些适应证。部分参考资料来自王世民教授的《实用中医方药手册》第3版。“研用心得”综述对该方的运用、同类方的比较及方中某些药物的深层理解,体现了印会河先生“药无论其贵贱,能治病就是好药;方无论其大小,能对症就是好方”的内涵。   2005年金秋,我曾将《谈方论药小丛书:中医方剂讲用》的部分章节请王绵之教授指正,王老过目后说,虽“因体力不佳,未能逐句审阅”,但“你的治学精神很好,这种体例有新意”。得到国医大师的支持,更坚定了我完成这项工作的信心。在整理过程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艳杰编审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为我作嫁衣,真乃良师也!恩师王世民教授亲自指并赐序,为是书增色添彩,又承蒙国医大师吕景山教授题词祝贺,在此谨致谢忱。
49元5本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
叶橘泉
¥38.00
《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是叶橘泉方证代表作之一,由《合理的民间单方》《实用经效单方》集结而成。作为“方证药证”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叶橘泉先生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首次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临床经方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叶橘泉先生在其一生的临床诊疗中善于使用经方,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由叶橘泉先生在诊疗中既侧重经方原方,又不乏使用经方与经方及其他方合方,同时也不薄时方。本书即是叶橘泉先生运用方剂的经验总结。
49元5本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史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思想史
王明强
¥38.00
全书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分为七个章节,全面而又清晰地展现了我国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历史风貌,既可供中医医史文献研究者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又可对当前中医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49元5本 兰心医案
兰心医案
樊兰英
¥38.00
本书为樊兰英主任医师的临床医案集,是师承团队在跟诊中的真实记录,最客观地展现了樊兰英主任运用中医临证经验,贯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用中草药治疗内、外、妇、儿多科疾病。本书拟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樊兰英主任对外感病证、肺系疾病、脾胃病、心系及肝胆病证等行的临床辨证思路。下篇为疑难病的治疗心得及对一些疑难杂症的独特治疗方法如:咳嗽变应性哮喘、肠胃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心律失常、银屑病、湿疹、糖尿病、抑郁焦虑症、阳痿、妇科炎症、不孕不育、小儿厌食症等。
49元5本 扶阳论坛.4(第二版)
扶阳论坛.4(第二版)
卢崇汉
¥38.00
《扶阳论坛4》为2第四届扶阳论坛专家演讲稿等相关内容行整理策划组稿的一部著作。本书延续了《扶阳论坛》的“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扶阳学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个学术流派之一,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中华中医药学会先后造了“扶阳论坛”“国际扶阳医学大会”等品牌活动,展扶阳基地建设,发掘培育扶阳医学人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扶阳医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