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蒋维乔 著 邓子美 导读
¥19.20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一本从目录学角度探究佛教流变的优秀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特为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雅风趣;资料丰富,存厥存疑。在今日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49元5本 宝岛问禅记
宝岛问禅记
马明博
¥19.20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佛教在宝岛台湾创造了“人间奇迹”。 日前,大陆佛教“生活禅系”问禅宝岛,参访法鼓山、佛光山、中台禅寺、慈济等诸大道场。两岸佛教,同根同源。宝岛佛教的蓬勃生机,为大陆佛教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具体参照;问禅宝岛,则坚定了大陆佛教界有识之士在后现代社会弘法利生的信心。 作为参访侧记,《宝岛问禅记》内容翔实,既有对宝岛佛教近距离地体验、观察与感受,也有对大陆佛教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长远思考。 ?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注释本)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注释本)
[德]康德
¥19.20
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图像与仪式——隋唐长安佛教艺术
图像与仪式——隋唐长安佛教艺术
白文
¥19.20
本书以隋唐时期长安佛教造像为核心,探讨了造像艺术中所体现的佛教净土信仰的具体形态,勾勒了皇室、僧团与信众之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长安佛教艺术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目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想的实施具有重要支撑意义。
49元5本 抱朴归真——道教的修炼
抱朴归真——道教的修炼
赵益,王楚
¥19.00
本书介绍了中国道教的源流、特征、仪式、人生智慧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南怀瑾
¥18.85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下卷中的*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译后不久,便函独成一经,广为流传。经中主要讲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佛教寺院中每日引磬唱诵的《普贤菩萨十大愿》即源于此。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普贤行愿品》的讲记。作者以通俗的口语,对该经的趣大意,特别是一般人不易读懂的偈颂作了别生面的讲解,并附列了有关行愿方面的各种资料。本书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的。
基督教的本质
基督教的本质
(德)费尔巴哈
¥18.81
本书为费尔巴哈的主要著作之一,出版于1841年,对唯物主义的发展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恩格斯曾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费尔巴哈巧妙地揭露了宗教的、主要是基督教的认识论根源。他认为神乃是从人本身分离出来的、被*化了的人的本质。加在神身上的一切特性都是人本身的特性,但这些特性是脱离了人本身的、被设想成独立的、神化了的特性。
奥义书
奥义书
黄宝生 译
¥18.78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奥义书》作为印度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奥义书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现在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奥义书》所译的是学术界公认的十三种原始奥义书,直接从梵文译出,具有重大学术研究价值。
49元5本 禅定治乱心——星云说喻
禅定治乱心——星云说喻
星云大师
¥18.52
修行当从修心做起,以定力应变潮起潮涌的万千世界。禅不是离开生活,不是闭关到深山里自我了断,而是在语默动静中修道,在生活上自然表现出平常心。 《禅定治乱心》是星云大师《星云说喻》丛书之五。《星云说喻》是集星云大师在电视台“星云说喻”栏目中所讲的古今中外近千则譬喻故事而成。全书共分十册:《布施结善缘》《持戒大自在》《忍辱成大器》《精进得成功》《禅定治乱心》《般若心安住》《慈悲力无穷》《喜舍心豁达》《爱语播欢喜》《同事同理心》。 《星云说喻》书中,星云大师旁征博引,以古今历史典故、中外文化故事来点化世人,引领民众参悟俗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星云大师娓娓道来中来包蕴人生大智慧,现身说法,教世人如何构筑坚强而自在的人生。
49元5本 喜舍心豁达——星云说喻
喜舍心豁达——星云说喻
星云大师
¥18.52
有舍才能有得。参透舍去的道理,让心变得通达豁然。心中有满足,心中有感恩,心中有乐善,就是富贵的人。别人的优点我拥护,别人的美事我宣扬,别人的成就我随喜赞叹,这样的心情,人生何其自在。 《喜舍心豁达》是星云大师《星云说喻》丛书之八。《星云说喻》是集星云大师在电视台“星云说喻”栏目中所讲的古今中外近千则譬喻故事而成。全书共分十册:《布施结善缘》《持戒大自在》《忍辱成大器》《精进得成功》《禅定治乱心》《般若心安住》《慈悲力无穷》《喜舍心豁达》《爱语播欢喜》《同事同理心》。 《星云说喻》书中,星云大师旁征博引,以古今历史典故、中外文化故事来点化世人,引领民众参悟俗世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星云大师娓娓道来中来包蕴人生大智慧,现身说法,教世人如何构筑坚强而自在的人生。
宗教经验之种种
宗教经验之种种
(美)威廉·詹姆士
¥18.52
这是一部从个人经验方面讨论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1842-1910)。本书是他应聘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所作的讲演。共二十讲:讲论宗教与神经学;第二讲说明本书讨论的范围限于个人的宗教心理;第三讲说从许多人的经验看来,实有个无形者(精神界)的存在;第四第五讲论心态健全的人的宗教经验;第六第七讲论“灵魂”带病态的人的宗教经验;第八讲论这种分裂的人格如何恢复统一;第九第十讲论未信教者转而皈依宗教之心理过程;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讲论圣徒之性质;第十四十五讲论圣徒性之价值;第十六第十七讲论神秘经验;第十八讲论宗教哲学;第十九讲论宗教的其他特性;第二十讲为结论。
49元5本 楞严经
楞严经
李富华
¥18.00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历来皆被修行者奉为必修的无上圭臬,尤其是对习禅者而言,更是如此。其文句优美富丽,也是文人墨客青睐的文学瑰宝。
49元5本 金刚经讲话
金刚经讲话
星云大师
¥18.00
《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本书分为三十二分,放弃传统的逐句解说,以宏观的角度贯穿全经的架构,每一分都设立纲目提要,阐述此分的意趣所在。各分各有其主题独立,但都不偏离“金刚般若”的丝缕经纬。
49元5本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李申
¥18.00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作为一部中国僧人撰着、且被冠以“经”的佛教典籍,其*核心的思想是在教人如何才能成就佛道,其*的特则是把一切归结于自心自性。本书选用的是李申的敦煌坛经合校本。
49元5本 释迦牟尼佛传
释迦牟尼佛传
星云大师
¥18.00
本书叙述了佛陀自住世至涅槃生命的全过程。包括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佛陀的家世,佛陀出家和修行的经过,佛陀的传法和教团的成立,佛陀在世时所得的尊荣,佛陀的涅槃,等等。
49元5本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
赖永海
¥18.00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为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维摩诘经》[2]运用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消解一切矛盾,影响了禅宗思想、禅悟思维、公案机锋。禅宗将《维摩诘经》作为宗经之一,将不二法门作为处世机的态度与方法,泯灭一切对立,从而获得了生命自由的无限超越。
49元5本 华严经讲话
华严经讲话
镰田茂雄
¥18.00
对华严经各品的内容做简洁的介绍与解读。对华严经的真义以及如何修习实践等都有明确讲解。
49元5本 圆觉经
圆觉经
张保胜
¥18.00
《圆觉经》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其中心思想主要在强调一切万法皆含摄与圆觉妙心,有情众生的四圣六凡和无情的山河大地,都是圆觉妙心所变现的。《圆觉经》对中国佛教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密宗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第七章大威德的出场,就是明显的密宗特征,因此也受到密宗的重视。
49元5本 宗镜录
宗镜录
潘桂明
¥18.00
对佛教经典《宗镜录》的翻译解释。
49元5本 药师经
药师经
陈利权 竺摩
¥18.00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佛陀应文殊师利菩萨要求而示的净土法门,为佛教中的净土经典之一。它的主要宗教价值在于描绘了东方琉璃净土,宣说了药师如来的本愿功德,是药师佛信仰主要依据的经典。经典中叙说东方琉璃世界是药师佛因地所发十二大愿而证成的,就其主旨来说,是使众生早证菩提;但另一方面,药师佛也注重为众生求得现世的安乐,这与阿弥陀佛的偏向来生安乐不同,故为佛教界将药师法门视为现世众生消灾延寿法门的缘由。又,本经除了表述药师佛的信仰,还对药师佛信仰和阿弥陀佛信仰作了沟通,此为本经另一特色所在。
49元5本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吴平
¥18.00
《杂阿含经》是以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和他的弟子们的修行与弘法活动。经中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如缘起、十二因缘、三法印、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等,故被称为“佛教圣典”。由于《杂阿含经》不重玄理、义解,重视的是修行实践,因而诵读此经,有助于现代人修行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