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研究(精)
¥34.80
本书以战国至汉初的黄老思想为研究对象,共包括绪论和四章正文。 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范围的界定,相关文献及使用原则,相关研究综述等。 章是对黄老概念的厘清。包括对“黄老”之名、黄老思想基本内涵的界定,黄老与老庄、道教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章论述黄老思想与其他诸子学派的关系,包括黄老与杂家、名法、儒墨和阴阳四个方面。 第三章考证黄老思想的源流。考察了《老子》所存在的二元思维特征;对黄老之学产生于齐国说提出质疑,并以文献史料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黄老思想发源于楚地的观;对从春秋末至汉初的黄老源流行了合理推测。 第四章考察了黄老与汉初政治的关系。提出了统治思想的“层次”说;对汉初黄老思想独具的特行分析,并论述了黄老地位的变动与汉初统治者的关系。
科学逻辑——逻辑推理与科学思维方法
¥34.80
提升科学逻辑能力的主要途径在于改思维方法,本书针对高中学生的特,从科学逻辑的实用角度来编写。全书分为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两大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科学演绎和科学归纳的逻辑原理,而且结合丰富的科学案例来阐明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论述科学的逻辑方法,从而启发高中生的科学思维并提升其科学逻辑技能。
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2012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40.28
在现代化的程中,传统德性与传统价值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现代社会的挑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道德与道德理论也发生了转换。因此,在现代条件下,传统德性对于现当代社会生活的意义何在?我们是否真的处于“德性之后”的现代社会?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美国天主教大学价值哲学研究中心共同召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中国哲学前沿》杂志协办),来自美国、意大利、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巴西、罗马尼亚、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学者和大陆哲学界学者汇集,共同就这一论域发表自己的观。本论文集即选自代表们所提交的论文。
人类理解论(中文导读插图版)(上册)
¥34.80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洛克属于所有时代,属于所有的人。
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空间——信息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34.80
信息伦理是数字化生存的道德维度,信息伦理学是新兴的应用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所谓“数字化生存”的当代社会,不能没有信息伦理学的引导和规范。本书以信息法律与信息伦理的关系为切背景,在论述信息权利之道德意蕴的基础上,从信息发、信息管理、信息传播、信息消费四大方面展对信息伦理的分类探讨,并就电子商务、虚拟技术、全球化、大数据等特殊问题行具体的伦理分析,从而呈现出信息伦理学大致的整体模样,并彰显其与某些相关的、类似的应用伦理学分支的区别。本书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反思框架,也可作为各种各样的信息活动中解决实际伦理问题的一种道德指南。
庄子哲学论(精)
¥34.80
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笔,从鱼、动物、仿生、语言、生命、命运、梦、交往等八个维度,从内部解构庄子哲学,并通过与老子、列子哲学的比较,以及它在先秦、近代思想坐标中的相对“位置”,在外部的联系对比中揭示庄子哲学的特色,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观。比如,《庄子》中为什么鱼先出场,“物物者非物”这个判断如何体现庄子之道对老子之道的继承、发展,对齐物论和庄周梦蝶,为何要从庄子之道的高度出发才能有确解,以及庄子言意之辨对中国国民性格的深刻影响等,皆剖析理,颇具深度与新意。
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百家廊文丛)
¥34.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哲学”问题成为学界的前沿探索之一,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公共哲学”问题由美国学者李普曼首倡,着出现了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等的关于公共性问题的论述。到了20世纪末,日本学界掀起了一场探索公共哲学的学术运动。根据目前学界的基本判断,公共哲学是一门探索公共性问题的学问。公共性问题自然涉及“公”“私”“公共”概念及其关系问题。因此,《公共哲学序说——中日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回顾了李普曼、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的相关论说,通过梳理与考察中日学界关于公私问题的研究成果,批判性地分析了“公”“私”的相对性本质以及既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了在哲学意义上探索公私问题对于建构公共哲学的根本性意义,*后阐述了“和而不同”理念对于新时代建构公共哲学的重要思想价值。
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
¥34.80
《甘肃文化史》,伏俊琏、周奉真主编,是一部系统简明的甘肃文化史读本,梳理了我国甘肃省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史。全书据主题分为十三章:中华始祖文化、以彩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陇上周秦文化、甘肃古代民族文化、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呈现、陇上长城与边塞文化、敦煌文化、甘肃石窟文化、甘肃写本文化、甘肃书法与绘画、甘肃文学简史、陇右思想与学术、甘肃黄河文化。
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34.80
马克思主义如何由西方形态变为东方形态,由欧洲形态变为亚洲形态,由德国形态变为中国形态,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如何中国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理论前沿问题。本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文化意蕴、当代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及其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等多个方面,梳理、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展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34.80
本书从诠释学的概念、诠释学的早期发展、19世纪的普遍诠释学、当代诠释学的形成、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和争论等方面全面系统而历史地展现了诠释学这门哲学学科的丰富内涵。本书特别指出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所与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的,诠释就是陌生性与熟悉性、过去与现代的综合。当代诠释学的*发展是以理论与实践合一为任务的哲学诠释学,或者说是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这种诠释学既不是一种理论的一般知识,又不是一种应用的技术知识,而是综合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崭新的人文学科,这门学科本身就包含了批判和反思。
当代中国伦理的变迁(“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34.80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人的日常伦理,以及在社会发展程中,这些伦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诸如,核心小家庭替代了大家族,城镇化的推更新了以往的乡村伦理。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中国伦理的变化,感受到中国人的伦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新的面貌和样式。
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34.80
与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它总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正是以此为基本原则,本书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考察,并不仅仅限于文化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其历史内涵与逻辑意蕴的双重展示,后者同时又旨在为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历史的前提。
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
¥34.80
与前此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相近,《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所作的,首先是一种历史的诠释。当然,诠释不同于历史的简单再现,它总是以诠释者的理论视域为背景,并同时展开为一个逻辑重建的过程。事实上,历史的诠释与逻辑的重建往往很难分离,二者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也正是以此为基本原则,本书对儒家价值体系的考察,并不仅仅限于文化史现象的描述,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其历史内涵与逻辑意蕴的双重展示,后者同时又旨在为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提供某种历史的前提。
人类理解论(中文导读插图版)英文
¥34.80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洛克属于所有时代,属于所有的人。
人类理解论(中文导读插图版)(下册)
¥34.80
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洛克属于所有时代,属于所有的人。
看,这是哲学II(哲学通识的极佳入门读物,用400幅原创手绘插图,深入浅出梳理永恒不变的哲学大问题!)
¥34.80
本书是作者执教哲学导论课程三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用轻松活泼的文风和四百余幅原创手绘插图,以“中心是否保持不变”为引导,对哲学中的“大问题”行了深浅出的梳理。作者严肃地对待哲学,却又不那么郑重其事,用风趣幽默减轻了哲学难以承受之重,让读者真正获得思考的快乐。作为哲学通识读物,无论哲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社科学生,甚或普通大众,都能从中有所受益并获得乐趣。
规范性:思想和意义之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34.80
规范性是当代规范伦理学的一个核心观念。本书深探究了人类理性层面的规范性与某种植根于自然化的深层规范性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作为元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对一系列相关理论概念、题旨的某种奠基性作用,以展示其解释力及整合力。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34.80
《崇高之心: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是印度知名瑜伽行者、近代重要的灵性导师尤迦南达1946年在美国出版的自传,记录了其执着追寻瑜伽真理的一生。 作者是近代首位到西方传扬克利亚瑜伽的圣人,毕生游历四方,遍访奇人高僧,包括桂冠诗人泰戈尔、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圣雄甘地,以及巴巴吉、拿希里·玛哈塞、圣尤地斯瓦尔等重要的瑜伽行者。他在本书里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奇迹的生成、宇宙运行的道理,揭露二元世界幻相的面纱,引领读者探索灵性世界,走一个崇高、美好而尚未为人们所熟知的瑜伽世界。 本书自出版后畅销逾半个世纪,树立了现代人生活的典范,唤醒了无数人的灵智;是乔布斯的枕边书,被公认为现代灵性书籍的经典之作。
逻辑的文化功能
¥34.80
本书基于文化视角,通过对逻辑及其与其他文化现象间关系的重新审视,与对逻辑功能的生成过程、生成机理和认知方式的剖析,提出逻辑是人类长期筹划和劳作的产物,本质上是关于人类正确思维所必须遵循的形式与规律的特殊文化现象。逻辑的功能实际上就是人们在使用逻辑完成某些任务或达成某些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有用性,我们不仅应看到其所具有的正确认知、准确评价、科学预见、合理建构、有效说服等五大工具性显功能,同时也应认识到其对使用主体具有导引、规范、激励、塑造、愉悦等五大精神性文化潜功能。
正蒙初义--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试读本)
免费
《正蒙初义》,清代王植撰,在广收前人旧注的基础上,通过检讨和反思以往对《正蒙》注解的不足,断以己意,提出了许多个人新见,以求更恰当、融贯地解释《正蒙》及其中张载的思想体系,“以张子之说还张子”。本书还充分注意到张载思想与周敦颐、二程、朱熹的不同,通过对“太虚”、“气”、“性”、“命”、“心”等多方面范畴的比较,试图指出张载思想的独特性。因此,《正蒙初义》对于了解和研究《正蒙》在理学史上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次整理,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的清雍正元年刻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加以点校而成。
横渠易说校注--横渠书院书系/张载文献整理与关学研究丛书(试读本)
免费
《横渠易说》,又称《易说》,是北宋理学家、关学宗师张载传世的经解类著作,也是理学《易》著的代表作之一。张载一生于《周易》用力多,其哲学体系亦是以《周易》为基础架构的,《横渠易说》作为张载《易》学的代表作,是研究张载哲学思想的根本所在,对程颐、朱震、朱熹、王夫之等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次校注,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8)徐必达辑刻《合刻周张两先生全书》卷九至卷十一《易说》为底本,以明嘉靖十七年(1538)吕柟刻本《横渠先生易说》等为对校本,以《易说》清代其他版本、宋代集注类易著及《张载集》等今人整理本为参校本加以点校,对《易说》中的疑难字词、概念范畴、名物典故等作了简要的注释、分析和按断。前言部分对《横渠易说》的成书、历代著录情况、版本、思想和学术史意义等均作了详尽的论述,学术价值较大。书后另有张载传记、书目序跋、历代评论等文献收作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