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西域春秋——翻开2000年的西域卷轴
西域春秋——翻开2000年的西域卷轴
《西域春秋》编委会 编
¥39.99
西域,大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丝绸之路的拓始自张骞通西域。西域的畅通也使汉朝的人民大了眼界,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增强了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西域是丝路上*富于传奇色彩的地区,也是东西文化的聚焦。古老的西域无论从战略、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亚、非、欧三大州之间从未停止以西域为走廊而从事丰富多彩的交流,大流士、亚历山大、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无数风云人物在这个大舞台上展现才能。多种文化都经过西域交流、传播,在这块土地上扮演者重要角色。各民族人民络绎不绝往来于这片土地上。
49元5本 丝绸之路上的味道
丝绸之路上的味道
巴陵 著
¥39.99
丝绸之路全长七千多公里,起始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连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成于公元前二世纪与公元一世纪间,直至十六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行交流的主要道路。西汉以长安为起,东汉以洛阳为起,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这条古道不仅是东方丝绸的出境线,也是东方饮食与西方饮食的传播线,在这条古道上还保留着各地的特色美食。分中国篇和国外篇,中国篇从中选取洛阳、长安(西安)、宝鸡、天水、兰州、凉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格尔木、吐鲁番、喀什、阿克苏等地,每个地方选择几种代表性美食,表达丝绸之路中国断的味道;国外篇从阿富汗、天竺、阿拉伯、土耳其、威尼斯、罗马等六个地方选取有代表性的美食,形成丝绸之路外国段的味道。
49元5本 大汉辉煌——丝绸之路的盛大开拓
大汉辉煌——丝绸之路的盛大开拓
《大汉辉煌》编委会 编
¥39.99
本书从回顾丝绸之路拓前中原王朝逐步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背景始,逐步揭示丝绸之路拓的时代必然,引领读者逐步走西域,领略千年西域文化,并由此阐述丝绸贸易为代表的东西方交流及其对当时的东西方的四大帝国的贸易与文明交通,中亚、西亚、欧洲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全书以史为证,旁征博引,从丝绸之路拓的偶然与必然中揭示出大汉强盛的综合国力带来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9元5本 励耘语言学刊(2017年第2辑)
励耘语言学刊(2017年第2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39.97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CSSCI集刊收录名单。
49元5本 作家榜名著:智囊
作家榜名著:智囊
[明] 冯梦龙
¥39.90
被誉为“谋略宝典”的《智囊》,堪称古人谋略与智慧的结晶,诞生近400年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享有盛誉。 明代末年,传奇文学家冯梦龙已过天命之年,目睹天下动荡不安,埋首搜集整理自夏商周至明代末年3000多年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以智取胜的 1308个历史智慧故事,加以评述编撰成书,分为十部共二十八卷,是为《智囊》。 全书囊括识人用人、治理政务的智慧;转危为安、避祸求福的智慧;安邦治国、理财治家的智慧;洞察真相、避免上当的智慧;借势谋局、灵活应变的智慧;为人处事、事半功倍的智慧…… 翻本书,带你领略古人的大谋小计,从此变得足智多谋!
49元5本 世说新语(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第三辑)
世说新语(上下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第三辑)
朱碧莲、沈海波 译注
¥39.60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志人笔记的代表作,作者为刘宋临川王刘义庆。全书共36篇1130则,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至刘宋初年近三百年间的人物故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思想、习俗、民生等各个方面。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只言片语即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本书是《世说新语》的全本注译,每一篇前都用一个简短的题解对该篇行介绍。本书除对生僻字依《汉语大词典》做注音、解释外,更注重对于涉及的历史事件、背景的说明,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当时人物以及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那个时代独特的时代风尚。   本书底本选用涵芬楼影印明嘉趣堂本,参考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的校勘、笺疏成果。
49元5本 楚简诗类文献与诗经学要论丛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楚简诗类文献与诗经学要论丛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胡宁著
¥39.60
本书通过辨析十余年来已经公布的五篇楚简诗类文献并多层面多角度地运用这些文献材料,探讨诗经学重要理论问题,揭示新材料所提供的新启发,获得新认识。全书由叙论、上编、下编、结语四个部分组成,上编和下编是书的主体部分,分别以“诗为乐章”和“诗为史体”为名。前者分四章,分别探讨“诗三百乐”“采诗观风制度”“宴飨赋诗”以及诗三百文本形式与礼乐的关系;后者分三章,分别探讨“诗言志”之“志”的史志内涵、仪式乐舞的史志性质、诗之“美刺”的政治功能。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并作了论证。
49元5本 温文尔雅
温文尔雅
沐斋
¥39.42
      本书从《尔雅》浩翰的释名中择取与当代读者文化记忆关联密切的一些条目,分别单独成文,行饶有趣味的天马行空式的重新解读与阐释。力图在艰辛的古典阅读中掘一线光明,从而不断扩延,汇集成无限春光,使读者在这片春光下,再次发现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与不老传奇。
49元5本 陈虬集
陈虬集
胡珠生
¥39.36
  陈虬以维新变法思想和中医实践两方面的杰出成就载入史册,本书包括陈虬*为重要的变法思想专著。 胡珠生所编的《陈虬集/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系统阐述了陈氏的维新思想,许多言论已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之先声,对于研究晚清维新派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意义。
49元5本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
侯文华
¥39.35
侯文华,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1&ZD103)阶段性成果。共分八章,分别论述《论语》与春秋君子文化,《老子》与箴诫传统,问对体与咨议制度,经释体与说书传统,先秦寓言、小说与俳谐风尚,说唱与先秦诸子文献,先秦“论”体演及其成就,先秦诸子言意观与文体,对先秦诸子的各类散文文体的发展渊源行了细致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经史百家简编(精)
经史百家简编(精)
[清]曾国藩编选 余兴安译注
¥39.20
《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在《经史百家杂钞》的基础上为弟弟曾国荃编选的一个古文精读本,按题材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共选文48篇。选文范围覆盖《周易》《论语》等经籍、《史记》《汉书》等史籍,《孟子》《庄子》等诸子著作以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古文名家。曾国藩还以小字夹注的形式对选文做了划分章节、概括段意、评精华的工作,并对重文段字句加了圈,有助于读者阅读把握精华。本次出版,以传忠书局本《经史百家简编》为底本,保留底本的圈和夹注文字,约请有关专家对全书做题解、注释、翻译,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文字可靠、注译精确的版本。
49元5本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齐东方 著
¥39.20
      1970年10月发现的何家村遗宝,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以独有的魅力,谜一样地吸引学界不断地探索、破解。唐代宫廷贵族生活、金银制作工艺、租庸调制、道教和医药、胡人和胡风等,都能在它们身上看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谁?精美的器物来自哪里?何时被埋地下?为什么要埋地下?国家宝藏守护人齐东方教授,为您解读何家村遗宝背后隐藏的故事。
49元5本 华夏衣冠
华夏衣冠
孙机 著
¥39.00
孙机先生治学,向来以严谨、精深著称。先生每考证一物,均旁征博引,细致解析,据此勾勒出整个时代的背景。本书收录先生有关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各个时代冕冠、服饰的梳理,透彻分析了古代服饰史上的若干重大变革,尽展华夏服饰之盛况。考究的措辞,雅致的文笔,再配以精美的手绘线图,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精巧华美的历史画卷。 有对周代组玉佩的深解读,其起源悠古,胤裔绵延,在服制与礼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华夏深衣之推演,“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亦有“华带飞髾而杂襳罗”之楚风流布;汉式褒衣博带,历南北朝服制之变而辟为双轨,北魏改革后的冠冕衣裳,与北齐、北周改革后的胡服系统并行不悖;及至唐代,以浓墨重彩描绘女子之艳丽服装与精致妆容,“眉黛夺将萱草色,裙红妬杀石榴花”,“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还有对中国古代带具的系统梳理,上溯先秦法服,下及元明绦带,述型式之演变,评纹饰之发展,叹工艺之精湛;惜霞帔坠子制作精巧,式样纷繁,更喜其所蕴绵绵心意——“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更有备受推崇的明代束发冠与头面,若分心般叠曲萦迴,引人胜,更耐寻味……
49元5本 古文观止译注
古文观止译注
[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 李梦生等译注
¥39.00
《古文观止》是广受读者喜爱的*古文读本,它选取了从先秦到明代共222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的文章,既有儒家经典、历史散文,也有传记、书信、论辩,乃至游记、寓言小说。本书论述分析精辟中肯,注解简明,译文通俗流畅。
49元5本 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
从山贼到水寇:水浒传的前世今生
侯会
¥39.00
四大名著”的《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它是如何由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原型,滚雪球般地成长为一个讲述以一百零八好汉为代表的江湖故事?本书以《水浒传》小说文本为基础,以各种史料为佐证,条分缕析地追溯了水浒故事的发生、发展和《水浒传》小说的写定过程,尤其是揭示了钟相、杨幺洞庭湖起义和《水浒传》的隐秘联系,令人耳目一新。 书后所附《疑〈水浒传〉与摩尼教信仰有关》一文,则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往往和民间宗教存在复杂联系这一基本事实。
49元5本 《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宋八大家文钞》
(清)张伯行选编,肖瑞峰点校
¥39.00
        张伯行编选之《唐宋八大家文钞》,以“醇正”二字为标准。共十九卷,收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共316篇。特:一、规模适中,简明精要,适合初治古文者阅读。二、八大家之名篇大半网罗其中(苏洵仅2篇),一编在手,可览精华。三、篇末集诸家评语,除编者自抒己见外,兼采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三家之说。此书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与《正谊堂全书》续刊互校,并参校以八家文集。
49元5本 元曲家考略 录鬼簿(批校本)--孙楷第文集
元曲家考略 录鬼簿(批校本)--孙楷第文集
孙楷第著
¥39.00
《元曲家考略》是我小说戏曲研究家孙楷第先生早年的学术成果,亦是孙楷第先生学术代表作之一。全书分甲乙丙丁四稿,收录元代曲家计八十五人。孙先生遍检历代图书,反复论证考辨,于多位元曲家姓字、身世、作品等久悬疑案,颇得正解,是元曲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又,元人钟嗣成所著《录鬼簿》,系中国历史上为杂剧曲家、艺人立传之作。所录百数十人,俱评断妙绝,有清代扬州诗局刻本传世。扬州诗局所刻书籍雕镂精良,字体秀逸,不亚宋版,被视为我国古籍刊刻名品,孙先生有手批《录鬼簿》一册,为民国时期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扬州诗局刻清代藏书家曹寅楝亭藏本,朱、墨、橙、蓝四色精校,尤可见先生为学勤苦严谨,并可参见前辈学者治学之法,兹特为原本影印,以飨读者。
49元5本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39.00
南北朝时期,临川王刘义庆广招天下文人雅士,搜集名士逸闻趣事,经过润色整饰,编撰成书,是为《世说新语》。 本书收录了自汉末至东晋数百年的段子精华,文辞优美,简朴隽永,可谓篇篇珠玑,是文学中之*,影响了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的风度,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本书精选世说新语条目,奉清简好读为要义,以公认善本——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本为底本,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臻美。
49元5本 汉字细说(第1辑)
汉字细说(第1辑)
林黎
¥39.00
1.按照汉字的常用字规律与特,辑筛选出其中常用的100字,方便学习者门,快速提升汉字的认知能力。 2.增加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展现汉字在历史长坷的发展化过程,使字义解读更加有理可讲,有据可依,生动直观。 3.将原有的字义解读部分重新行内容建构。从 “字义源流” “汉字连连看” “说文解字” 多个维度来表现,使内容路线更加清晰明了。 @“字义源流” 梳理汉字字义发展的过程,并列举大量经典句例,讲解其不同的字义与字用; @“汉字连连看”将形近、音近等容易混淆出错的汉字,放在一起行对比解读、分析 @“说文解字”列举《说文解字》的具体内容,使字义解读更权威有据。 4.以历代名画作为的精美插图,来补充与延伸字义源流与诠释,让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使汉字学习更加亲切活泼。同时,丰富多样的历代名画,不仅让读者受到艺术的熏染,还可以滋养其历史文化背景和知识。
49元5本 唐烜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唐烜日记(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
唐烜著,赵阳阳,马梅玉整理
¥39.00
本书为唐烜(1855—1917)残存的光绪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二十八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日记整理本,并附其诗文集《虞渊集》,全书史料价值甚大,涉及清末维新运动、官制改革等内容;日记中还保存了大量联语,友朋往来的细节历历在目;所记载的北京习俗、文化风尚等皆可为研治城市史、区域史的学者取材。
春秋集注(试读本)
春秋集注(试读本)
[南宋]张洽撰 陈岘点校
免费
《春秋集注》十一卷,附《春秋纲领》一卷,南宋张洽撰。张洽为朱熹门人,在朱门中以精研《春秋》一经名世,《春秋集注》是朱子学派中一部《春秋》学论著,质量上乘。本书以《春秋经》为纲,选取《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何休、服虔、杜预、范宁、孔颖达、啖助、赵匡、陆淳、孙复、胡瑗、刘敞、孙觉、程颐、苏轼、刘绚、胡安国、许翰、吕本中、薛季宣、吕祖谦、师协、任公辅等二十余家对于春秋史实及《春秋》经意诠释中有价值的说法,依次列于每条经文之后,以己意为之调和、折中,注解精详,理明义精,多有前人论著所未到处。在书中,张洽遵循朱子“《春秋》直书其事”的基本思路,重视《春秋》“大义”而慎言“微言”,竭力批判“一字褒贬”及“改制”等学说。此次点校整理以宋宝祐三年(1255)临江军庠刻本为底本,以宋德祐元年(1275)卫宗武华亭义塾刻本和《通志堂经解》本为通校本。书后另附以张洽本传、历代刻本中有价值的序跋以及《四库提要》等内容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