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2)
郭熙
¥78.40
本报告主要反映2021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问题和实态数据,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为语言文字研究者、产品发者和社会其他应用者提供语言服务。作为语言生活皮书系列丛书的“底盘”,报告至今已连续向社会发布16年。全书分为八部分:一、特稿篇;二、专题篇;三、工作篇;四、领域篇;五、热篇;六、字词语篇;七、港澳台篇;八、参考篇。特别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语言文字事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语言能力与语言治理,智能信息平台语言服务的适老化情况,中文太空,网络“清朗”行动提升语言文明,联合国50年来的语言理念与实践等年度热和重话题。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名家访谈录
巨变时代的社会理论——名家访谈录
郭忠华
¥78.40
当今世界的时代巨变已成为基本共识。从大变局的繁杂现象中提炼出理论,以达到对巨变时代的理性认识,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旨在以对谈的形式展现吉登斯、基恩等当代著名思想家对于巨变时代的理解。在追踪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经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思想的论述基础上,重从政治和社会两个角度勾勒了巨变时代的基本面貌,内容涵盖民族国家、文明社会、公民身份、民主理论、福利制度等政治学基本主题。且在此基础上,对巨变时代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并对相关方法论问题做出了说明。
土地经济学论纲
土地经济学论纲
朱道林
¥78.40
本书阐述与论证了土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规律,提出土地的自然、经济、公共三大基本属性是决定土地经济学研究特殊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土地被投人类利用过程所形成的土地经济关系、土地产权关系、土地交易关系、土地投资关系、土地税赋关系构成了土地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书论证提出了土地价格定律、公权力干预私权定理,梳理论证了土地供求定律、土地投资定律、土地税赋定律,这些定律是正确认识、解释、解决纷繁复杂的土地经济实践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沈汉
¥78.40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西方社会结构的解释,把有文字以来的历史都视为阶级社会的历史,没有认识到从中世纪到近代人类社会结构经历了等级制和阶级制的不同范式。本书在国内次揭示了中世纪到近代社会结构经历了从等级制向阶级制的范式演变,纠正了学界的混沌认识,厘清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大的学术和理论意义。 本书阐述了形态学理论,首次创造性地把形态学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系谱,提出了阶级之间的界限模糊以及存在过渡带和过渡性社会集团等一系列理论见解,具有理论拓性。
中国文化探微
中国文化探微
汪德迈
¥78.40
本书汇集了汪德迈历年来汉学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是近几十年于中国和法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演讲,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论古文字与古代思想关系;论经学和儒学;论古代哲学、法律和艺术;谈与恩师饶宗颐先生的学术交往以及对自己学术经历和思想的总结。代表性文章有《中国特有的相对应性思想之起源:龟卜术》《重新研究和翻译“五经”的意义》《中国与西方传统中“法律”概念辨析》《我与我的老师饶宗颐先生》等。本书旨在系统呈现汪德迈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洞见,反映了他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做的杰出贡献。
律师的意义
律师的意义
章敬平
¥78.40
人类是怎么发明律师这个职业的?世界为什么需要律师?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欧洲的律师之花移栽到中国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废除过律师制度,为什么之后又要恢复重建?本书娓娓道来,自人类律师制度的发源地古罗马,说到近代律师制度的摇篮英格兰,再说到大型律所风起云涌的美国,最终说到中国律师制度的艰难引、百年变迁、今日风貌,行文如水,亲切可读。 然而,讲述人类律师史、中国律师史显然不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用意。作者在四辑、三十五章、三十六万字的作品中,呈现出对内对外两个不同的写作目的:对外,这是一个律师与社会公众寻求理性对话的尝试,希望社会公众对律师意义的认知,能够从官司延伸到历史成因、律师逻辑,消弥社会公众对律师个人、律师职业、律师制度的误解;对内,这是一个律师在律师职业共同体内部寻求共识的尝试,希望在儒家文化传统影响律师形象塑造的时空背景下,将西方传统中的“律师”与中国传统中的“君子”合二为一,赋予律师职业君子之气,改变今人对律师的成见,建构“君子律师”的人格理想。 
每满100减50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玛丽埃伦·里士满
¥78.00
通过社会工作者记录的日程调查表,本书详细展现了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救济过程。作者根据救济阶段,整理并分析了救济前的家庭情况、救济时期制订的治疗计划、救济后的结果和治疗经验。具体内容要素涵盖社会诊断、家庭治疗、儿童保护、供给需求、救济救助等。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等。本书展现了当时美国慈善福利体制下对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充分救济和全人照顾的理念。
反贫困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协会实践
反贫困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协会实践
向德平
¥78.00
本书描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历程, 记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历史实践,呈现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做法 和经验,展示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成就,为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提供资料积累与经验启示。
赋权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
赋权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
陈琦
¥78.00
社会工作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天然的反贫困属性。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不仅强调满足贫困人群基本生活物质的需要,更强调通过赋权方法改善贫困人群的无力感、增强资源控制、促进社会参与、构建发展能力等,以实现减轻贫困的目标,并*终让贫困人群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本书主要从赋权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工作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共六章,包含反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赋权理论及其应用领域、国内外反贫困的赋权实践、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与赋权、反贫困社会工作赋权体系的构建。本书可供从事贫困治理和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每满100减50 工厂规训: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
工厂规训: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
张春龙
¥78.00
本书采用布洛维的工厂政体框架和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重回生产的中心”,将农民工放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现实情况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工厂制度之下,较为深地分析了从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结合农民与产业工人的特征区别,本书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对工厂农民工的访谈以及部分文献资料,从劳动方式、劳动技术、劳动纪律、生活方式四个主要方面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厂本身以及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规训方式。
每满100减50 李德裕年谱(精)--傅璇琮文集
李德裕年谱(精)--傅璇琮文集
傅璇琮撰
¥78.00
李德裕是唐代历史上的枢纽式人物,既是牛李党争的首脑,又被称为古往今来得帝眷专者,对于中晚唐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本书对纷纭繁杂的史料行清理,结合李德裕文集的整理成果,依时间顺序对李德裕生平作纵向研究,其中“始终贯串着对历史的整体审视,而且是一种论辨是非的充满感情的审视”,可作为今人撰写年谱的示范性著作。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陈涛
¥78.00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以作者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积累为背景,从五大部分分别介绍了灾害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部分灾害应对与发展性社会工作,阐述了灾害应对与社工服务、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等内容;第二部分紧急救援阶段的社工服务案例,阐述了MZ(绵竹)社会资源协调平台、FX(富新)二小地震遇难学生家长介、案例评析等内容;第三部分过渡安置阶段的社工服务案例,阐述了QJ(巧家)安置社工队服务、HW(汉旺)青红家庭生计互助小组、案例评析等内容;第四部分恢复重建阶段的社工
每满100减50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
邹文开、赵红岗、杨根来 主编
¥77.77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是养老与服务专业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分为养老服务综合法律法规、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政策规定、医养结合和养老保障政策规定等上、中、下三篇,精选并收录了涉及老年人、老年服务方面的常见和主要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等共计407件,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分类科学,便于应用和检索,是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工具书。  《全国健康养老保障政策法规和标准大全》可为养老服务人员、参与养老项目的设计人员、各类养老机构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服务人员在管理和运营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每满100减50 忧郁的热带
忧郁的热带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77.40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着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夸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放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呈现了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每满100减50 新闻道德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新闻道德论(新修版)(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杨保军
¥77.40
《新闻道德论》发掘了新闻道德的内涵与意义,深究了新闻道德的理由与根据,考察了新闻道德观念的构成与作用,讨论了建构新闻道德规范的原则与程序,分析了新闻美德的构成与塑造,探索了新闻道德评价的标准与方式。 本专著初版于2010年,曾获第六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此次新修,订正了书中的讹误,并根据时代发展,对内容进行了调整,同时重新按新规范调整注释、参考文献格式。 本专著整合新闻道德本质论、根据论、观念论、规范论、德性论、评价论的不同学术视野,对新闻道德现象作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和阐释,建构起了综合性的新闻道德理论体系。
每满100减50 新闻真实论(新修版)
新闻真实论(新修版)
杨保军
¥77.40
真实是新闻的根基,是新闻学*基本的范畴之一,但*、系统、深入地论述新闻真实问题的专著并不多。《新闻真实论》将新闻真实观作为新闻观的核心部分,围绕新闻真实这一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究新闻真实的本质、新闻真实实现的途径,构建起*系统的体系。 本书突破了以往学术界主要针对新闻媒介、新闻传播环节讨论真实问题的局限,以新闻传播的完整过程及其新闻传播环境为对象,建构了研究新闻真实问题的新框架,扩展了新闻真实论的学术视野。就实践价值来说,本书对于防治虚假新闻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为新修版,订正讹误,对一些提法做了调整,按新规范重新调整了注释、参考文献格式。
每满100减50 中国特色出版管理体制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中国特色出版管理体制研究(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
周蔚华,刘兰肖等
¥77.40
长期以来,对于出版的管理体制研究主要侧重于行政管理和微观管理这两个角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对新形势下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些年飞速发展的数字传播技术以及出版深度融合加速趋势对出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书认真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出版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管理新体制做系统探讨。 本书从出版是出版主体如何处理精神产品(出版客体)的个体化与它的社会化传播之间的矛盾这一出版的本质属性为出发,探讨了精神产品个性化生产向社会化传播转化过程中,各个出版相关主体为什么要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体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等等问题,力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管理体系,即党的领导-行政管理-行业自律-出版单位自我管理-社会监督的管理体系框架,并深分析了各自的职责和内在联系。
一周特价3.24-4.6 人类新史: 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人类新史: 一次改写人类命运的尝试
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大卫•温格罗(David Wengrow)
促销价:¥34.99|¥128.00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 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类学等领域近年来涌现的突破性成果,展示了人类实际上有过怎样多元和流动的社会组织形态,历史的道路又有过多少分岔与并行。重新理解人类的过去,重新发现人类本就拥有的其他可能性,或许也能赋予我们新的思想资源,去想象一个更具希望的未来。
每满100减50 编辑人的世界
编辑人的世界
(美)杰拉尔德·格罗斯 主编
¥76.80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在当代美国主流的内容行业——出版业以及内容创作者中颇有影响力的经典读物。本版据1993年第3次修订版翻译,收录了38位美国当代知名编辑人撰写的38篇文章,你将从这里了解到:什么是好的表达,什么是消遣性、重要性、知识性兼具的内容;一个创意构想在各方辅助下从无到有的完整孵化过程;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何及时调整策略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深细致的实操指导外,还精心选录了在理论、伦理等方面富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文章,来锚定行业与职业定位。简言之,它将带领读者真正的“编辑人的世界”。
每满100减50 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
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
胡百精
¥76.80
《共识与秩序:中国传播思想史》通过书写中国传播思想史,旨在促中国传统传播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传播学知识体系。本书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书写方式,提出中国传播思想史的基源问题乃传播与秩序互构,或曰传播成就秩序。秩序生成于道或性——在天与自然为道、在人为性,而传播(言说、交往)乃载道成道、创生秩序的工具。 从基源问题出发,中国传播思想史可辟出若干指向不同传播情境或领域的子题:个体表达与人际交往,社会互动及其规范——礼与礼治,政治传播——言路与舆论,以及公共协商——理性、公共性及其价值来源等。上述子题分别指向言说与存在、礼制规范与社会交往、言路建设与政治认同、辩论与说服伦理、舆论与共识建构、公共性与公共生活。 本书重返中国传播思想史的基源问题,介关乎人之存在、社会发展和文明步的重大、基本问题;重振人文主义、价值理性和传播学的“人学”意识,构建中国传播学话语体系;重申现实问题,促古今会通、中西对话,将传播学这一“十字路口”坐成齐举在地知识与全球价值的学术道场,而非古今疏隔、西学凌驾的思想斜坡。
每满100减50 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1辑)
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1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
¥76.80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CSSCI集刊收录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