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纪事本末(精)全三册--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
¥117.60
《左传纪事本末》,清高士奇(1645—1704)撰。撰著者从《左传》二百五十四年的历史记载中,总结提取了五十三个重要史事,纂辑为五十三卷。每卷以一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事又按年月顺序加以纂辑。其中涉及周的事项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一卷、列国一卷。除传文之外,还增加了“补逸”“考异”“考证”“辨误”“发明”五项注文以及高士奇本人的历史评论。每事首尾完备,展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篡弑谋立、公族兴废和卿大夫执政等重大历史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程。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是了解春秋历史脉络的门书。

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
¥117.60
民俗习惯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与国家法具有同质的秩序理性诉求。民俗习惯可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司法判决的公信力。司法判决的形成受到政治、社会、法律、文化与价值观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完美的司法判决应当充分考量各种社会要素。司法裁判能否成为促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力量,取决于它能否回应并引导社会的真正需求。 完全恪守程序,并将实体法采用三段论式的方法适用到具体案件,并不一定能得到公正的结果,司法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单纯的法律技术的运用。 本书主要从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研究综述,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理论基础,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价值,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表现样态及主要障碍,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程序机制,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等方面展,期待为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探索出更具中国特色的融合之路。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17.60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第四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17.60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袁同礼年谱长编(套装全五册)【第三分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17.60
袁同礼(1895—1965),字守和,中国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的奠基人,被学界誉为“中国图书馆学的祭酒”、“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1929年起长期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馆务,其后分别在斯坦福研究中心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编著有《西文汉学书目》、《新疆研究丛刊》等。 袁同礼亲身参与见证了新文化运动,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的筹建,现代敦煌学发轫,故宫文物、平馆善本和西南联大南迁,平馆善本运美,《永乐大典》海外寻踪,欧美汉学发展等历史事件,与梁启超、蔡元培、李大钊、张元济、胡适、赵元任、顾颉刚、傅斯年、董作宾、王重民等名家,以及伯希和、钢和泰、恒慕义、费正清等西方汉学家交往频繁。《年谱长编》利用报刊、公文、书籍,以及袁家珍藏书信与众多海内外档案,逐日梳理出这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中枢式人物”的一生行迹与学术交往,详实呈现了中国学术现代化转型、现代图书馆博物馆事业奠基的恢宏历程。 雷强博士竭十数年之力,搜集整理了大量中、英、法文史料,逐条考源辨疑,详加按语,整齐排比,成此巨制。其中2800多件手札、档案,为初次整理披露,具有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并编有人名索引,殊便查检。


岁时请神
促销价:¥46.99|¥168.00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中国古人对于宇宙秩序的朴素认知,在四季流转的岁月里,将这种虔诚和敬畏融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庆祝节日、祈求丰收、祈福祭祀,他们都以独特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对自然与神明的尊重和敬仰,因此生活过得并不平淡乏味而是充满了色彩和情感。 本书深挖掘中国皮影的神仙形象。这些想象出来的神仙,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的丰厚土壤,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祝愿。《西游记》《封神榜》跌宕起伏的传说,凝聚着历代文人的创作与灵感;庄严神圣的瑞兽、飘逸神秘的仙人,奇幻多彩的配色与图案等,无不展现出古人的瑰丽想象;掌管家宅平安的土地公,预示五谷丰登的灶王爷,暗含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信仰;“天地化三清”,代表着古人对天人合一思想、万物运行洞察的哲学理解…… 本书以十二月令为线索,配以神仙形象,娓娓道来百余位神仙传说故事,映射古人千年来的精神追求,讲述中国人独有的仪式感。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117.60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仅是一套关于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更是属于中国人的时间哲学,其中蕴含着古人挖掘其中饱含的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哲思与诗意,赋予其生命美学的新阐释。书中精选百余幅当代中国抽象绘画家徐冬冬历时八年创作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系列组画,并收录与王蒙、丁一汇、陈来、薛其坤等名家的对谈,从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不同角度,展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所代表的中国智慧对当代世界的普遍价值与意义。 四季的流转,既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便是在华美厚重的文化时空中行一场内心的修行。对自然、天地、岁月、人生的思悟。 作者追寻着四季更迭的脚步,对每一个节气和物候行解读,不仅从知识层面予以解释,更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与生命体验,

张传玺先生纪念文集(精)
¥117.60
本书是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先生的纪念文集。 张传玺先生于2021年2月27日去世,为了深切缅怀先生的道德文章,继承发扬先生的学术品德和学术成就,其弟子、著名学者岳庆平先生发起组织编撰委员会,邀请张先生的生前友好、同事、同道、亲沾先生教泽的学生、家人、弟子等惠赐佳作,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张传玺先生纪念文集》。 本书内容主要分三部分:一是“张传玺先生纪念座谈会”专题,收录张传玺先生去世周年北京大学举办纪念座谈会的新闻报道以及各位与会者经充实完善后的精彩发言;二是“追思”部分,收录回忆张先生生平事迹、与先生交往故事的纪念性文章;三是“治学”部分,收录评价张先生学术成果、学术成就或与先生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 书中对张传玺先生的回忆和学术的评述提供了以往不为人知的珍贵资料,此外本书收录的学术论文来自国内史学界不同年龄段的学者,讨论问题涉及秦汉历史的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古代汉语(典藏本)精(1-4册)
¥117.50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自1962年11月由中华书局首次出版至今,已经逾半个世纪。这是我国部古代汉语教材,它开创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成为古代汉语教材的经典模式,因而是一部在海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声誉极高的高水平的古代汉语教科书,它先后印刷了60次,印数达260万册。它培育了好几代古代汉语专业工作者,更哺育了成千上万中文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以及爱好古代汉语和传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今年是王力先生诞辰115周年,因此我们推出这套典藏本,以纪念这位为中国语言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大师。

慈诚罗珠作品第一辑:解读佛教中的幸福密码(共3册)
¥116.99
慈诚罗珠作品*辑:解读佛教中的幸福密码。系列共3册,分别为《我们为何不幸福》《幸福从心开始》《生命的真相》 通过科学与佛学的比较,探讨生命的真相!勘破当下和未来生命中的幸福密码! 另辟蹊径,从人们司空见惯、易于理解的事物——水的变化入手,向世人揭开了心的奥秘。

夏商西周史丛考
¥116.85
和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以降的社会发展相比,从所跨越时间和演速度这两个方面看,夏商西周的社会历史演过程相当漫长,演的速度则较为平缓。然而,和我国的原始时代相比,夏商西周的社会历史演却又是较短的,演的速度却又很快。在我国自远古以来的历史程中,夏商西周正是连结两个巨大时代的不大不小的一环。如果说秦汉以降的我国杰出而辉煌的古代文化是铜铸铁造的历史丰碑,那么,激烈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是铸造这一丰碑的铜液和铁水翻滚沸腾的时刻,而夏商西周便正是为这一历史的浩大工程做出完善的准备。因此,深考察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情形,对于我们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晁福林多年研究夏商周历史的集成之作。

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史
¥116.80
索马里、吉布提和科摩罗地处东非,同为阿拉伯国家,存在着长期密切的交往互动。本书在介绍三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三个国家从上古时期直至当今的文明发展轨迹,并对其历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对外交往的演变等方面做全方位的剖析,试图向读者完整地呈现该地区历史的整体性与复杂性。

债权:借鉴与发展
¥116.68
《债权:借鉴与发展》共分为28篇,系统收录了崔建远老师在债法领域的有代表性的论文及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观点。债权作为取得物权或者与物权价值相当的权利、反映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形式,具有普遍化的特点,共同性规范较多,且越来越国际化。在债法的建设方面,我国是后发的国家,又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因而我国不可能抛弃人类既有的文明成果,另起炉灶制造债法,明智的选择是借鉴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债法规则及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翻译出债的规则乃至制度。另一方面,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债权在丰富,研究在深化,由此决定,我国债权制度及其理论的创新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论衡(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套装全三册】
¥116.20
王充的《论衡》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以“疾虚妄”“求实诚”为著述宗旨,针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灾异符瑞等“虚妄”之论,逐一行辨析与批判。它采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解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形成了包含认识论、自然论、人性论、命运论等的理论架构,其丰富性、矛盾性,其先性与局限性,都值得当代读者不断研读思考。

欧洲文明进程·地方自治卷
¥116.00
该卷为《欧洲文明程》之“地方自治卷”,主要考察欧洲从中世纪以来至近现代政治社会程中,地方自治体系的发展和特以及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欧洲主要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出各自的内容与特,这与历史传统、封建制度、民族国家、工业化与民主化、福利国家的形成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之上,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又呈现出一些共性,体现出欧洲文明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本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论述:阶段是封建时代的中央与地方;第二阶段是民族国家时期的中央与地方;第三阶段是19世纪以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欧洲国家的治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现实的教训,这些都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

重庆铁路发展:历史与愿景
¥115.90
本书整理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来重庆铁路发展的历史资料,全景式反映了重庆铁路发展的壮阔画卷,并从独特角度描绘了铁路建设者的业绩与风采;同时,从重庆城市定位和 2030 年发展目标出发,研究了未来时期重庆铁路发展战略,提出了铁路大通道、城际与市郊铁路、铁路枢纽建设的轮廓设想。本书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将历史梳理与未来发展并行研究,是本书的特点,也是创新。

“企鹅欧洲史”古代中世纪卷(套装共3册)
¥115.59
《“企鹅欧洲史”古代中世纪卷(套装共3册)》包括《企鹅欧洲史·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企鹅欧洲史·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共3册。 《企鹅欧洲史·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内容简介: 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克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在彰显小岛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毕竟,欧洲得名于传说被宙斯带到克里特岛的欧罗巴,米诺斯文明则得名于她的儿子。然而,欧罗巴神话成为欧洲象征,是19世纪的事;在希腊先民眼中,米诺斯也并非原始文明的创始人。我们对古典世界、对西方文明源头的认知,既源于过往,也出自当下。 驱动古典世界向前发展的,不是我们对他们历史的了解,而是先民们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凿出我们如今所说西方文化基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有他们的神话,他们的过往,他们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要理解他们的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的记忆。 从公元前第二千年中期到公元5世纪早期,从青铜时代到罗马帝国的一代又一代先民站在当下,回望过去,重构过往,不断定义自己和自己所居的世界。从泥板、遗迹、陶器、著作中,我们探寻跨越两个千年的历史,也探寻记忆留下的痕迹。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古时的人讲述、美化、利用着对过去的记忆。而古典欧洲,就诞生于这样层层叠叠的记忆之中。 《企鹅欧洲史·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内容简介: 有人说,公元400—1000年仿佛野蛮的黑暗之海,古代世界的种种成就是海那边的一束微光,而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的陨落是一次根本性的失败。然而,是时候重新审视被误解和迷思掩蔽的中世纪早期了。 公元400年时,罗马帝国统治着欧洲西部、南部,以及地中海地区,在北方完全没有对手。当时谁也不曾想到,不到一百年,这样的景况就在西方终结了。5世纪,西罗马帝国解体,但罗马的模式与精神仍继起的王国中运转。7世纪,东罗马面对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动,勉力维持,走上了比西方更军事化的轨道。8—9世纪,查理曼及其继承者让道德进入了政治。10世纪,西方的加洛林世界走向终结,东方的哈里发国崩溃,拜占庭帝国开启为期一个世纪的军事辉煌。与此同时在北方,兴起了丹麦人、波兰人、波希米亚人、罗斯人的政权。 从爱尔兰到君士坦丁堡,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在全然不同的社群里,哥特人、法兰克人、汪达尔人、阿拉伯人、萨克森人、维京人回应着罗马帝国的遗产。这变迁、动荡的六个世纪,塑造出了与古典时期完全不同的欧洲。 《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内容简介: 11世纪之初,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农民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为领主耕作,罗马式的圆拱教堂零星矗立在大地上。教会对普通人还没有什么控制力,许多王国也尚未成形。 到了14世纪中期,欧洲人口已然翻番,城镇涌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遍布各地。教皇与国王争斗不休。十字军发起了九次远征,圣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通俗骑士文学成为从贵族到平民的消遣,大学建立,古典文化复兴,政治结构在各方势力的消长中悄然改变。为这一切希望、变革、成就、扩张画上句点的,是突如其来的饥荒、瘟疫与战祸。在那之后,欧洲再不是从前的那个欧洲了。 在王权和教权、王国与王国的缠斗中,限制权力的机构得以创制。为理解信仰,经院哲学家构筑了理性的大厦。在国家与教会的危机中,蕴含着革新和复兴的转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欧洲,就在中世纪盛期里孕育醇化。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集(套装共五册)
¥115.50
次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纪念发行。丘吉尔——三巨头之一,有史以来伟大的英国人之一,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巴尔干为何被称为欧洲桶,丘吉尔讲述“中欧的苦恼”,总结二十世纪创伤的根源,发现历史背面的内在脉络,丰富、详实的一手资料呈现历史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

古文辞类篹(精)全二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免费
《古文辞类篹》一书,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编选。本书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在每类之下说明文体源流;共选文719篇,大都附有精彩评。本书是直体现“桐城派”创作观的名著,与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经典,编选精到、广为流行、具有总结性质,可以称为古代文选的范例和高峰,与《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被张之洞《书目答问》誉为“最古雅有法”的三种选本,数百年来影响巨大。

易中天帝国与共和三部曲:帝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费城风云(试读本)
免费
易中天“帝国与共和”三部曲,是易中天系统论述东西方政治史的著作。《帝国的惆怅》和《帝国的终结》以中华帝国为范本分析帝国制度的兴衰,《费城风云》以美国宪法的诞生来讲述共和制度的崛起。2014*增订版。 《帝国的惆怅》是易中天对帝国制度的反思。中西历史的程,是一个“交相胜”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比人家好,有时候人家比我们强。麻烦仅仅在于,人家比我们强,是在近现代。我们的风光靓丽,却已成明日黄花。这才让人惆怅。惆怅,就是失落、怅惘、迷茫,即“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原本不该这样。 这就必须反思秦汉以后的帝国制度,甚至反思帝国之前的邦国制度。但顺藤摸瓜,由近及远,还得从帝国说起。何况我们的成败得失,包括汉唐盛世之辉煌,鸦片战争之惨痛,也确实跟它息息相关。事实上,一种制度能够实行两千多年之久,又居然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必定是有利有弊。没有利,就不会存在;没有弊,就无须革命。所以,帝国必须终结,也一定会终结。终结之后,留下的就是惆怅,还有教训。 《帝国的惆怅》以人性为视角,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解读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帝国制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反思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帝国制度。 《帝国的终结》深度解读以“制度”为核心的帝国两千年。 “无须戏说,照样引人胜”的政治历史。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国诞生,帝国制度从此建立。 公元1911年,在治乱循环中折腾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人,终于下决心,革了制度的命,从此迎来历*后一个帝国的终结。 《帝国的终结》(2014增订版)是易中天看重的作品。本书以辛辣幽默的笔调,生动详实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国制度背后的政界博弈、权力角逐,抽丝剥茧、木三分。读者可以从既严谨又恣意的文字中,感受易中天的学者魅力,习得来自古人的智慧和谋略。 《费城风云》初版于2004年,如今却毫无陈旧之感,反而越来越适合在“此刻”阅读。 所谓历史,由一系列选择所造就;所谓政治,其实是做出选择的智慧。 在1787年的费城会议上,美国人做出了一系列艰难的选择,起草了《联邦宪法》。然而美国人做选择时的底线很简单,只不过“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样几个字。即便展来,也不过这样一些内容-- ·不得立法建立宗教或禁止宗教信仰自由; ·不得立法剥夺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不得立法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向政府请愿、表达不满和要求伸冤的权利。 如果只有独立宣言,美国就永远只是一个理想或理念,而不是一个国家;直到现在,把美国各州统一起来的,是《联邦宪法》,规范着联邦政府、美国总统和全体国民的,也是联邦宪法。可以说,是一部宪法缔造了一个国家。这样一部宪法的诞生过程,怎能不让身处地球另一面的我们深深反思。

近代蒙古文献大系·风俗卷(精)(试读本)
免费
《近代蒙古文献大系》是一部将1840—1949年一百余年中,散见于各种期刊杂志、报纸文摘、回忆录及各类政府公报中有关蒙古的中文文献进行分类编辑而成的史料丛书。风俗卷是其中一部分。共收录文献百余篇。内容有介绍蒙古民众(蒙古族人及蒙地汉族人、回族人)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方面风俗习惯,探讨蒙古民族风俗习惯的变迁,不同地域(内外蒙,绥东,绥西,伊盟,乌盟,阿拉善,察哈尔)的特殊风俗,等等,可供近代史研究者、爱好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