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曲与儒学之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18.80
此书从戏曲的产生始论述戏曲与儒学之缘,以宏观视角论述元明清三代戏曲与儒学的关系,并分别从戏曲编演、内容、人物、结构等方面作详细阐述。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观:儒学基本上不是阻碍而是促戏曲发展的因素。为儒学和戏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刑法研究(第七卷)刑法总论 II(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陈兴良刑法学)
¥118.80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总论是关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理论叙述。犯罪概念论和犯罪构成论是犯罪论的基本内容,刑罚论是关于刑罚概念和刑罚制度的理论叙述。本卷为刑法总论Ⅱ,内容包括构成要件、违法性两个部分,体现了陈兴良教授犯罪论的基本学术观。

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
¥118.80
本书认为宋元话本存在着从口头文本到书面文本,从文言底本到白话底本,从简本式底本到繁本式底本,再到繁本式录本、底本录本混编本,*后到编创式话本的演态势。宋代话本小说(民间叙事)的娱乐性、虚构性,冲着文言小说(文人叙事)的“补史阙”、“裨教化”,此长彼消,推动了叙事文学重心从历史叙事、纪实叙事向文学叙事、虚构叙事的转移;宋代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的互动共生,促成了文言小说的俗化与白话小说的成长,推动了中国叙事文学由雅而俗、由文而白的重大转折,为近世叙事文学的繁荣奠定了观念基石和文体基础。

六朝佛教造像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影响(精)
¥118.80
本选题依据新出土的造像实物和文献资料,首次系统论证了日本、朝鲜半岛佛教造像与六朝的渊源关系,初步建立出8世纪以前佛教造像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内的传播格局,确立南六朝在东亚佛教造像艺术中的主导地位,系统研究了南六朝对海东佛教造像的影响。

《近百年湖南学风》手稿(精)
¥118.80
国学大师钱基博于抗战期间到湖南任教,有感于近代湖南之英杰辈出,遂撰《近百年湖南学风》,共九章,选择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王闿运、魏源等17位学人,用传记形式呈现湖南近百年来的学术思想史,着力凸显湖南学人独立自由之思想、坚强不磨之志节以及对近代中国之巨大贡献。此书手稿1944年捐国立中央图书馆,久不为人知。此次将手稿全彩影印出版,后附整理释文及与通行排印本的校勘数百条,可弥补民国版多处漫漶错漏之缺憾。

宋人生卒年月日考
¥118.80
《宋人生卒年月日考》凝聚了李裕民先生二十几年心血,对二千四百余宋代人物的生卒年、月、日作了细致的考证,绝大多数是他人尚未考证或所考有误的,是宋代人物研究中的一项有意义的成果,也是富有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宋人生卒年月日考》按笔画顺序编排,每条前注《宋人传记数据索引》,该索引的册、页,以便对照使用。书后附人名索引、字号索引、主要参考文献。甚便检索。

浙东唐诗之路唐诗全编(精)全二册
¥118.80
有唐一代,诗人们在浙东七州秀美的山水之间往来穿梭,流连忘返,吟咏不绝,不但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而且塑造了一条诗意的文化古道:浙东唐诗之路。南大学教授、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卢盛江从《全唐诗》《全唐诗补编》《会稽掇英总集》等文献中辑录与浙东,特别是与其人文风光相关的唐、五代诗词,按作者生年先后编成《浙东唐诗之路唐诗全编》一书,并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卒年代、籍贯或出生地、是否曾游浙东以及何时曾游浙东等情况。本书为目前所见为全面的浙东唐诗之路唐诗集,是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的基础性、资料性著作,预期将会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民商法研究(第十辑)(2020—2022年)
¥118.80
民商法研究(第十辑)(2020—2022年)

律诗文体建构与礼乐文化传统(精)全三册
¥118.80
本书内容主要由三个相互关联且互为支撑的基本命题、观及其考述论证构成:其一,中国传统文学“文体”是“礼体”的转喻与象征,而律诗体则是其完型态,深度涉及“文人”话语言说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及其理想人格的建构。其二,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语言学基础乃“文言”;具有主体统一性的汉语实即“文言”,而“文言”形成于中国史前社会由“乐礼文化”形态向“礼乐文明”的制度形态转的过程之中,乃非自然语言的规范性语言,与政治意识形态具有天然联系。其三,“言—文”一体且异质的“文言”结构性矛盾构成了“文言”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历史展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学文体走向骈体化、诗歌走向律体化及其因应时势而变革的内在逻辑。

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118.40
本书以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题展览“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切,由丝路考古与历史领域的知名学者赵丰、荣新江、杭侃等讲述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发现历程。作为一份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从张骞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138年算起,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从学术上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再到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丝绸之路成为全世界共认的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2252年。全书据此分为三部分,从历史事实存在的中西交流之路、李希霍芬时代提出的丝绸之路、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三个角度讲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史和学术史。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
¥118.40
哲学探究存在之意义,而存在意义之发生与演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之实现的道义行动的历史。伦理学是存在本原的冲动,有其自身的第1哲学依据,即存在之为存在的实存机制。正是依据这种内在机制,存在之可能性、应然性和必然性处在融洽正当的关系中,存在才能真正实存起来,因而存在机制也就是伦理机制。从存在本身的实存机制中阐明存在之道向伦理之义的转化,因而伦理存在就是道与义的契合。伦理学就是通过阐明存在机制的伦理性来回答哲学的存在意义之追问,通过实存中的伦理之家的安居阐明人类道义实存的历史。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为邓安庆教授主编的十卷本《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的“导论卷”,以“道义实存论”通第1哲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以正义、爱和自由的关系阐明西方道德哲学一以贯之的历史相通性原则,并因此对西方伦理学的类型关系做出了出自第1哲学之根据的非常全面的解释。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导论卷):道义实存论伦理学》不仅为西方道德哲学通史提供一个系统的解释框架,而且为深处伦理危机中的人类如何走出不确定性的未来,在彷徨失措的世界上如何重建伦理的规范秩序,提供前沿性的思考。 《西方道德哲学通史》十卷本系统论述从古希腊至当代的西方道德哲学,包含各主要流派及其路,同时揭示不同时代的道德哲学与社会历史程和伦理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究伦理道义的实存机制,发掘道德哲学谱系中使人成为人、使人生活出人性尊严与光彩的规范性价值与原则。尝试以道义实存论为陷困境中的三种规范伦理学行一种新的融通与系统重构,从而为解决全球伦理规范秩序在当代的瓦解与危机寻找一种可能的出路,并为学者深化人类道德生活史研究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
¥118.40
本书是20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一书的续篇,均为2008年以来发表的成果。全书拟分三部分:1.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共17篇,约20万字;2.国外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共7篇,约8万字;3.从事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的科研工作回顾,约12万字。本书是作者从事科研工作60周年的收官之作; 作者为国内知名学者

早稻田大学日本史(卷五):镰仓时代
¥118.40
《早稻田大学日本史(卷五):镰仓时代》讲述了镰仓幕府由兴起到衰亡的全过程。源赖朝是如何在镰仓创幕府、建立武士政权的?为什么镰仓幕府是武家政治和公家政治对立的必然结果?日本为什么会出现实权归幕府、天皇成虚君的奇特历史现象?镰仓时代是如何从将军独裁政权转变为合议制政权的?御家人制度为什么会瓦解?本书将深解读。

法陌履痕
¥118.40
《法陌履痕/法律人生》是杨立新教授年届70岁时的自选随笔集,收其人生不同阶段的文章96篇,分学步、初耕、精耘、细耘、贤达、情怀和品味七辑。 《法陌履痕/法律人生》以“民法牛七十而立”为篇,记录作者人生旅程的主要阶段,以身边的人、事、物为记述的,以历史阶段为面,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东北小城市通化为起,记叙了到姥姥家、上小学;60年代上中学;70年代上山下乡、参军,后转业法院工作;80年代自修法律专业知识,任法官和检察官;落在90年代以后于两所大学任教。空间上作者法律专业工作的变化,由通化到北京,到山东烟台,又回到北京;身份由学生、法官、检察官到教授。作者对自己70年人生旅程中时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深度思考,其中不乏反思,而讲述其人生努力精,持之以恒,追求职业高度,表现积极乐观的人生。记述非常真切、可读,不乏妙趣横生。

富勒法哲学: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第7辑
¥118.40
《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评论》是由同济大学法学院法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聚焦于“富勒法哲学”这一主题,收录了多篇文章,其中既有富勒本人的作品,也有国内外学者对富勒法哲学理论的评述,还有法哲学与政治哲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资料整理和书评,从多方面、多维度展示了“富勒法哲学”和“法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主题探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领域的动态和经典内容。

中国史研究历程 . 辽金西夏卷
¥118.40
本书是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选取该刊自1979年1月创刊以来,陆续发表的关于辽金西夏史史研究领域Z具代表性的研究综述文章29篇,内容涵盖辽金西夏史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建国以来关于海内外关于辽金西夏史研究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行了概览式介绍,一书在手,辽金西夏史研究领域所有代表性成果洞悉于心。

从山西出发的区域社会史
¥118.40
本书以山西地区为中心,选择区域社会史研究中*为典型的五个专题谋篇布局,展开论述。 专题一是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对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重要的研究路径进行了探讨与反思,进而对今后的研究取向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专题二是水利社会史研究,旨在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切入,将土地、水利、水患等问题纳入社会整体变迁的历史进程中进行实证性的考察。

中国法制史论要
¥118.40
《中国法制史论要》收录了王立民教授有关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近成果,分为古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当代法制史、租界法制史、上海法制史五个专题。这些研究既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探讨,也有对中国法制近代化程、中国法制史研究历程、中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等的系统考察,更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行互动的尝试。此外,还有立足地方现实,以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驱上海为考察对象,从地方法制史的脉络观察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法律实践。本书值得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制与法律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法治文化素养,积极参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促销价:¥39.99|¥169.00
卢浮宫三宝中,有两件是古希腊遗产。西方戏剧史四大悲剧家中,有三位是古希腊人。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希腊文化却征服了罗马。”古希腊文明更是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之一。 为何古希腊拥有如此之多的历史遗产?古希腊人究竟在哪些因素的共力下促成了这段成就斐然的文明?为何古希腊文明的影响力绵延至今? 在本书中,两位美国知名历史学者、考古学家携手创作,将我们带到从史前到公元前30年这段久远的古希腊历史中。他们将历史事件、风云人物与社会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宗教、地理、战争、哲学、神话、戏剧、绘画、建筑等主题巧妙编织在一起,结合53幅地图、182张插图、丰富而精彩的历史文献,带我们深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体会他们精神世界的波动与延展,了解他们孕育自身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本书不局限于对爱琴海地区的描述,而是将视野扩大至整个地中海世界,力图全面呈现与古希腊人有所互动的国家与人物。由此,全书将迈锡尼文明、数百年黯淡的黑暗时代、古风时代城邦的诞生与成功、希腊化时代,以及倒于古罗马铁蹄的命运时刻娓娓道来,这片土地在作者的笔下彰显出了它在时代洪流中的起落、挣扎和生生不息之力,而对于作为主角的古希腊人,我们也得以充分了解他们的行为对重大历史程所做出的具体贡献。 我们无法亲临古希腊世界,但这本古希腊通史,以其流畅的叙事、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对古希腊各领域广博而出色的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体验其魅力之所在的窗口。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好望角丛书)
¥118.00
叙利亚,这个古老名词一直被用来指代一片拥有灿烂文明的土地。它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横跨东西方文明的交界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几千年来,叙利亚先后成为亚述、埃及、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周边强权相互竞逐和交流的舞台,无数的军人、教士、商人、游牧者、冒险家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战争与和平的史诗。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叙利亚破碎而脆弱的社会底色。 19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逐渐衰弱,叙利亚再次受到了帝国和地方权力交叉的冲。无论是地方精英的统治,还是来自埃及的干涉,都轮番破了这里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权力平衡。一战后,一个独立的、立宪的阿拉伯叙利亚王国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崛起。然而欧洲列强的介,使得独立和宪政的梦想最终破灭。伴随着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这片本就是被拼凑起来的土地,最终在二战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实现了从叙利亚地区到叙利亚国家的转变。然而独立后的叙利亚仍频繁发生暴力冲突,因为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认同。社会、地理、政治和民族的分歧,最终导致军人掌握了政治话语权。迈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这个国家再次产生裂痕,暴力与冲突成为叙利亚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本书的作者马修·雷伊将目光聚焦于叙利亚在1780—2013年之间的历史,探究了造成她破碎而脆弱现状的历史根源。

春游琐谈(全七集)(试读本)
免费
春游社为收藏家张伯驹先生在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任上,同三十多位意趣相投的文人学者的雅集。诸位先生雅集后各随书一则,交由张伯驹先生录之成册,自行油印为《春游琐谈》。《春游琐谈》内容有关金石、书画、考证、历史、词章、掌故、轶闻、风俗、游览等内容,作者为罗继祖、卢慎之、叶恭绰、恽宝慧、沈曾荫、于省吾、张伯驹、陈器伯、李大翀、黄君坦、单庆麟、阮鸿仪、周汝昌、张牧石等三十多位先生。张伯驹先生共编成七集在朋友中流传。其中第七集只编录成册,未及印刷。一到六集内容曾经有中州古籍和北京出版社两个版本。此次中华书局版《春游琐谈》补齐第七集一并出版,是目前《春游琐谈》非常完整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