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更新路径与机制研究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更新路径与机制研究
张晓东,陈从建
¥18.66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老旧小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数据对老旧小区合理分类,提出坚持“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的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分类实施”的实施策略,“规划引领,社区营造”管理导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法规、资金保障、工程管理、监督管理等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周特价2.21-3.9 寻人不遇
寻人不遇
(美)比尔·波特
促销价:¥12.99|¥48.00
  从2012年开始,比尔·波特开始了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寻访36位古代诗人的足迹。为此,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的酒”——用玉米酿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诗人致敬。
49元5本 中国人应知的节日与习俗
中国人应知的节日与习俗
宋月航,匡野
¥18.52
  宋月航、匡野编写的《中国人应知的节日与习俗》主要从中华民族的“九大节日习俗”、“岁时节气习俗”、“民间信仰习俗”、“饮食娱乐习俗”、“服饰婚嫁习俗”、“丧葬禁忌习俗”等侧面,深入浅出地叙述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节日习俗与文化,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俗的丰富内涵。
49元5本 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
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
孙宁华
¥18.50
《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在对宏观经济学经典和前沿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15篇代表性论文进行深度解析,尤其是对模型的设定进行了讨论,对数学模型的推导进行了详细解说。《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包含: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解读、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解读、Production,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s解读、Time to Build and Aggegate Fluctuation解读等内容。
49元5本 一城流芳
一城流芳
《千年海曙》编委会
¥18.40
《千年海曙》第1辑以120集大型电视专题片《千年海曙》为依托,从人文史实入手,全景式地整理出千年城邦文化的精髓所在,这既是海曙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颗硕果,又是对宁波悠久文明的一次献礼。   《一城留芳/千年海曙(辑)》内含月湖文脉、话说郡庙、天封塔之谜、沧桑阅尽老灵桥四部分内容。
化茧成蝶:西江苗族妇女文化记忆
化茧成蝶:西江苗族妇女文化记忆
张晓
¥18.31
这是一本以黔东南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为研究对象的妇女人类学著作。本书的作者来自西江,是一位苗族女性研究者,她以自己独具的优势、独有的资料、满腔的热忱和真诚的态度,通过长期的实地访谈,真实地记录了当地几代妇女真实的人生历程和她们的生活态度,也动态地描述了一个地方社会的文化变迁。 本书以一个典型的苗族聚落为研究个案,以文化人类学的参与性观察访谈为方法,以妇女口述史为切入点,在特定的社区背景下对特定的妇女群体和文化体系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展示了文化怎样塑造了人和人怎样创造着文化的双向发展过程,从而提供了一个动态的、鲜活的并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妇女文化标本。
49元5本 蒙求
蒙求
乔天一
¥18.09
《蒙求》是一部专讲历史典故的蒙学教材,成书于唐代,是现存同类蒙学书籍中早的一部。本书收录了唐以前六百多条名人轶事,并将其总结成押韵的四字句,以便儿童记诵。通过学习《蒙求》,既能丰富诵习者的历史知识,又为读者搜集文章素材提供了方便,可谓一举两得。由于《蒙求》形式简单,文字易懂,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很快就流行开来,而且产生了多部仿照其形式编撰的蒙学教材,影响颇为深远。
49元5本 俗语谚语故事
俗语谚语故事
刘杨
¥18.09
《中华经典故事:俗语谚语故事》选取了69条经典的俗语、谚语,按音序顺序排列,所讲的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多种类型,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充满智慧,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博闻馆”用简练的文字对文章主体进行补充或扩展,包括百科知识、历史人物介绍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等。另外,配图也使得内容更加丰盈,版面更为美观。本书鲜明的特点是每句俗语、谚语都配有造句,造句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语言的范例,同时也能让读者更好地将俗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非常实用。
49元5本 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
一生有礼:图解中华传统礼仪(彩绘版)
程学轩,樊丽娟
¥18.06
  明嘉靖三十四年,文徵明为友人双梧小楷书《楚辞》。这件蝇头书册页,内容是《离骚经》。《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司命、山鬼,《九章》中的涉江、以及《卜居》、《渔父》。其规格为高二十点五厘米,横二十点二厘米。有方家评说,这件书作是难得的文氏精品佳作。其整体端雅整齐,行气自然流贯,结体则横向舒展,于平正中求意态。这件珍迹流传有绪。明末为袁枢收藏,入清后经毕泷收藏,清末民初,曾为李祖年收藏。   本书将这件册页原大印出,同时,将其放大印出,供读者欣赏、临习。
一周特价2.21-3.9 江南之旅
江南之旅
〔美〕比尔•波特
促销价:¥12.99|¥46.00
  《江南之旅》是美国汉学家、作家比尔·波特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江南的一本旅行文集。比尔的这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然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3000余公里,包含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心脏地区。《江南之旅》,比尔以其视角和思索解析江南这一特质文化区域的人文遗迹,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旅行的意义。
49元5本 酉阳杂俎注评(一份来自唐朝的奇幻恐怖笔记,中国人自己的《一千零一夜》。鲁迅、周作人推崇备至,在颤栗中梦回大唐。)
酉阳杂俎注评(一份来自唐朝的奇幻恐怖笔记,中国人自己的《一千零一夜》。鲁迅、周作人推崇备至,在颤栗中梦回大唐。)
段成式,许逸民
¥18.00
《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所著笔记小说,此书不仅有奇绝动人的志怪故事,更囊括了历史、民俗、美术、烹饪等方面,堪称唐代生活的百科全书。《酉阳杂俎注评》由著名学者许逸民先生精选篇目、加以注评而成。本书不仅对难解字词予以注释,并对内容行细致评析,或探寻资料来源、或引申讲解,从而分析其敷陈演变、阐明其思想意义。
49元5本 1984
1984
(英)乔治·奥威尔
¥18.00
四月的一天,天气晴朗寒冷,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为了躲避阴冷的风,紧缩着脖子,快步溜了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不过动作还是不够快,没能把一股尘土关在门外。 门厅里有股煮卷心菜和旧床垫的气味。门厅一头的墙上钉着一张彩色的宣传画,在室内悬挂显得太大了。画上是一张巨大的面孔,宽度超过一米:这是一个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的脸,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粗犷而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用不着试电梯。即使在*好的时候,电梯也是很少的,何况现在又是白天停电。这是为了迎仇恨周而实行的节约运动中的一部分。温斯顿的住所在七楼。他今年三十九岁,右脚脖子上有一块因患静脉曲张而造成的溃疡,因此上楼梯时爬得很慢,中途还休息了好几次。每上一层楼,正对着电梯门的墙上就有那幅画着很大脸庞的宣传画凝视着。它是这种类型的画,无论你走到哪里,画面中的眼神总是跟着你。“老大哥在看着你”,下面印着这样的标题。 在公寓里,有个圆润的声音正在念一系列与生铁产量有关的数字。声音来自一块像毛玻璃一样的长方形金属板,这构成右边墙壁的一部分。温斯顿旋转了一个关,声音在某种程度上就减弱了一些,不过说的话仍能听得清。这个装置(叫作电子屏幕)可以放低声音,但没有办法彻底把声音关闭。他走到窗边。他的身体瘦小纤弱,作为党员制服的蓝色的工作服更加突出了他身子的单薄。他的头发很淡,脸色天生红润,皮肤因为使用劣质肥皂和钝刀片,再加上刚刚过去的寒冬,变得粗糙不堪。 外面,即使透过紧闭的玻璃窗,看上去仍然显得很冷。下面的街道上,阵阵的小旋风把尘土和碎纸吹卷起来,虽然阳光闪耀,天空也蓝得刺眼,可是除了到处张贴的宣传画外,似乎一切都失去了颜色。那张蓄着黑胡子的脸从每一个能够看到街道的街角向下凝视。正对面的房子上就有一幅,标题印着:老大哥在看着你。那双黑色的眼睛死盯着温斯顿。下面街上还有另外一张宣传画,一角给撕破了,在风中不停地拍着,把“英社”这个*的词汇一会儿盖上,一会儿展。远处,一架直升机在屋顶间掠过,像只蓝色的瓶子一样徘徊了一会儿,然后又划了道弧线飞走了。这是警察巡逻队,正在窥探人们的窗户。不过巡逻队倒没什么,可怕的只是思想警察。 在温斯顿的身后,电子屏幕上的声音仍在喋喋不休地播报着生铁产量和第九个三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情况。电子屏幕能够同时收和发送。温斯顿发出的任何声音,只要超过极低的私语,它都可以收到;此外,只要他留在那块金属板的视野之内,他就既能被听到,也能被看到。当然,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你无法得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正在被监视。思想警察多长时间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某条电线,那你就只能猜测了。甚至可以想象,他们始终都在监视着每个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们愿意,都可以上你的那条电线。你必须生活——真真正正地生活,从已成为本能的习惯出发——在一个设想之下,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会被听到,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是在黑暗中,都会被细察。 温斯顿继续背对着电子屏幕。这样比较安全,不过他心里很清楚,即使是背部,也可能会暴露出什么。一公里之外,是真理部,这是他工作的地方,是一幢伫立在肮脏地带的白色的、巨大的建筑物。他带着一种模糊的厌恶情绪想——这里就是伦敦,一号机场的主要城市,一号机场是大洋国人口位居第三的省份。他绞尽脑汁想挤出一些童年时代的记忆来,以便能够告诉他伦敦是不是一直都是这个样子:破败的19世纪的房子,墙身用木头架子撑着,窗户上封着纸板,屋顶上盖着波形板,倒塌的花园围墙东倒西歪;还有那尘土飞扬、破砖残瓦上野草丛生的、被炸弹炸过的地方;还有那炸弹清理出了一大块空地,上面忽然出现了许多肮脏的居民区,像鸡笼般的木板房。可是没有用,他记不起来了;除了一系列缺少背景的、光亮的画面(其中的大部分不可理喻)以外,他童年的记忆中再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真理部——用新话来说叫作“真部”——同视野里的任何其他东西有着令人吃惊的不同。这是一幢巨大的、由闪闪发光的水泥所构成的金字塔式的建筑,一层着一层,一直升到高空三百米。从温斯顿站着的地方,刚好可以看到党的三条标语,用漂亮的字体写在白色的墙面上: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49元5本 科学发现纵横谈
科学发现纵横谈
王梓坤
¥18.00
本书共分为上编谈德识才学、下编实践——理论——实践共两编,主要内容包括:不是“神”灯——德识才学的实践性;贾谊、天王星、开普勒及其他——谈德识才学兼备等。
49元5本 钟馗考
钟馗考
陆萼庭,白先勇顾问
¥18.00
此稿为陆萼庭先生的遗稿。旨在探讨钟馗文化的历史演变与艺术表现,涉及历史、民俗、绘画、文学、舞蹈戏曲等多个范畴。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辨与精到的美学分析,饶有趣味地呈现了钟馗在民俗及不同文艺门类中的形象演变史。
49元5本 中国近代教育家精神解读
中国近代教育家精神解读
李玉胜
¥18.00
中国近代教育家精神解读
49元5本 世说新语选译(普及版)
世说新语选译(普及版)
(南朝宋)刘义庆著,柳士镇译注
¥18.00
《世说新语选译(普及版)》精选《世说新语》中较为精彩的285则短篇故事,以原文、注释、译文的形式,展现魏晋士人的精神品格、才情风貌。南京大学文学院导师柳士镇教授撰写导读,对特殊疑难词语作简明注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翻译,为普通读者欣赏《世说新语》精炼含蓄、隽永传神的文学语言,了解东汉及魏晋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提供帮助。 《世说新语选译(普及版)》选篇注重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阅读难度适中;所选篇目约占原书总篇目的四分之一,体量适中。阅读本书,中学生读者可借以提升语文素养及审美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初次阅读《世说新语》的普通读者,可从中体会魏晋风流,获得人生启迪。
49元5本 中国古代陵寝文化
中国古代陵寝文化
党明放
¥18.00
本书是我社《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中的一种。陵,指高大突兀的山丘,是帝王坟墓的专称。寝,是对古代帝王陵园建筑的特定称呼,兴于秦,行于汉。陵寝制度肇始于传说中的唐尧虞舜,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治者推崇皇权至上,维护森严等级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之一。本书以简明的文字和丰富的插图,围绕帝陵选址、帝陵名号、帝陵格局、帝陵形态、帝陵建筑、陪葬制度、帝王葬、祭奠仪式等方面做生动形象的介绍,反映了古代中国历朝封建帝王丧葬制度、规模、形态的变化,并从这个角度反映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和古代“事死如事生”社会文化观念。
49元5本 中国语言战略(2019.1)
中国语言战略(2019.1)
徐大明
¥18.00
中国语言战略(2019.1)
49元5本 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
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
马中红
¥18.00
由马中红教授主编的《中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2)》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个亚文化研究的年度报告。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年,研究对象从黑客亚文化、网络语言亚文化迅速扩展至所有青年亚文化现象,尤其以粉丝文化、恶搞文化等为多。但现有研究中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定义尚模糊不清,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在宽容同情的前提下呈正负两元对立的态势。研究采用的理论话语局限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表现出单一、僵化、整体上明显滞后于网络青年亚文化个体和群体实践的窘境。基于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新兴青年亚文化,应该有更多元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和分享今天的青年亚文化。
文化育人 第7辑
文化育人 第7辑
陈秋明
¥18.00
本书由*文化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协作会组织编写,汇集了有关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以及文化素质课程、教学理念方法研究文章,对当下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核心作者有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深圳大学章毕功校长及各高职院校校长、教师等。  
49元5本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
章太炎讲演 诸祖耿,王謇,王乘六等记录
¥18.00
1932年65岁的章太炎从北平南返上海后,受邀到苏州讲学,1933年遂移居苏州,又受邀到无锡讲学。1935年在苏州锦帆路五十号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系统讲国学,直至逝世。四年间的讲演,涵盖了国学的基本门类,涉及经学、历史、诸子、文学、理学、文字、音韵、训诂、做人根本、经世致用、做学问的功夫与志向,等等;宗旨则在崇尚气节,振起学风,造就人才。约持《孝经》《大学》《儒行》《丧服》四经,为国学之统宗、经术之归宿,可称“新四书”,标志着章太炎晚年国学观的成熟和系统化,蕴涵了强烈的现实关怀。讲演录集中代表了章太炎晚年的学术思想精粹,胜义纷披,通俗通透,特多独得之见,是章太炎一生历次讲习会讲演中,较为系统全面的讲录,也是章太炎晚年的成熟之论,允为传统文化门的之书。 每次讲演,弟子诸祖耿、王謇、王乘六、潘景郑等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缮写后呈太炎先生审阅修改,《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即是这些记录的汇编。此次出版,依据诸祖耿先生的回忆,编排上大致分为苏州前期讲学、无锡讲学、苏州星期讲演会,及章氏国学讲习会四个部分,整齐条贯地呈现了章太炎四年间的讲演,更便阅读。整理则据原始发表的文本行校订。 书末附章太炎《国学会宣言》和《章氏国学讲习会简章》《章氏国学讲习会董事会、理事会题名》等相关文献,并附诸祖耿《关于“章氏国学讲习会”、“制言半月刊”、“太炎文学院”及其它》一文,回忆章太炎晚年在苏州、无锡讲学情形,以及移居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始末,可使对这一学林盛事有更多的了解。 本书较书局2013年版,增加了6篇讲录和2篇附录,并调整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