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生态、族裔: 全球化时代的加拿大文学
¥26.00
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加拿大文学开始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女作家活跃在文学舞台上,用手中的笔写出了无数动人的篇章。作者重点研究了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Laurence)、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艾丽斯·门罗(AliceMunro)和卡罗尔·希尔兹(CarolShields)这些国际级的文学大师们的作品及其影响。


朱子近思录
¥25.99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南宋朱熹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他的著作在明清两代被奉为儒学正宗,他的博学和精密分析的学风也对后世学者影响巨大。《近思录》十四卷,是朱熹在另一位理学大师吕祖谦的协助下,采摭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先生语录类编而成。此书借四人的语言,构建了朱熹简明精巧的哲学体系,被后世视为“圣学之阶梯”“性理诸书之祖”。华东师范大学严佐之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诗经译注
¥25.90
本书由著名学者程俊英教授翻译并注释,将诗三百零五篇完整地介绍给读者,除原诗外,每首诗包括题解、注释和译文三部分。每篇题解都采取"就诗论诗"的态度,阐明背景及诗旨,剔除古代经生们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释浅显易懂,生疏字词皆有注音,只注今音,不注古音,并以华美的笔致将原文准确流畅地翻译为新诗,逐句对译,便于比照原文。可谓《诗经》门读本。

温庭筠诗
¥25.60
.


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
¥25.20
本书所选论文,包括“文学社会学”“德国‘接受理论’”“文学形象学”“国际汉学研究”四个部分,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亦有个案研究,另有观点质疑。在理论和个案阐释中,作者具有明晰的问题意识,注重深入的历史考证,将“历史性”视为做学问的任务和视角。重考据而外,“历史意识”更在于强调理论及其认识的历史之维,即理论的生成、发展、变化和创新的历史关联,以及解读理论时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此乃理论的历史性与理解的历史性。


诗韵汇鉴
¥25.20
本书针对2019年实施的《中华通韵》,配合现代韵体作品创作者的用韵需要,将古今新旧韵书汇编成书。本书可谓“小而全”,可以兼容当前使用的各种普通话音系韵书;并且可以有比较地使用传统的《词林正韵》(含《佩文诗韵》《平水韵》)、《中原音韵》,充分体现了“知古倡今,双轨并行”的用韵原则,是一本便于携带、方便检用、适合现代人进行旧体诗词创作的小型韵书,是广大韵体文读者和创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金元明清词经典研读
¥25.00
金元明清时期词的经典作品极多,是词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往往为传统文学史忽略。本书以时代为序,通过对该时期词作的特征与成就,主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并附注释、集评,来对金元明清词史作简要串联,并对部分名家名作行示范性赏析、背景解读、文献考证等,力求使读者能基本把握各时期词的总体特征,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掌握一定的诗词精读技巧,同时,兼顾词学史的普及,为大众读者了解金元明清词的创作提供指导。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端木蕻良年谱
¥25.00
★曹革成的《端木蕻良年谱》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史料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端木蕻良年谱》是作者潜心多年整理的有关东北流亡作家端木蕻良生平事迹的一本书。全书按照时间顺序,对端木蕻良的生活、创作和交往做了全面而详细的记录,重视对端木蕻良前后创作风格转变的展示,以此探寻端木蕻良的创作动因、题材来源、写作过程等,从侧面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历程。


卡夫卡的先驱
¥24.99
《卡夫卡的先驱》是浙江大学文学教授许志强的评论集。 与读后感式的小说评论不同,他将写作理解为素描,试图摹写对象的神采,带着我们去阅读,甚至鼓励我们去细读。作者洞察微,学养深厚,笔法精细,在消遣、享受、品味乃至痛苦中将文学传递给读者。 那些纷繁复杂、荒诞离奇、充满着象征和隐喻意味的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在他笔下门户洞,卡夫卡、博尔赫斯、库切、托宾、萨拉马戈、乌格雷西奇等作家一一出场,与我们对话。 他评价库切的写作“既是缘于一种‘历史的宿命’,也包含自我抉择”,认为傅尼埃的生活和梦想好像就是为《大莫纳》在准备;他毫不掩饰对《失明症漫记》的欣赏,“萨拉马戈将游戏笔墨和精确的写实风格熔为一炉”,也向索尔·贝娄致敬,认为他身上“这种尼采式的英雄气质,使他即便怀疑一切,也绝不会怀疑诗性创造的力量”。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
¥24.99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是关于鲁迅的综论,是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好书”得主江弱水的潜心力作。 全书分十二章,从《呐喊》到《彷徨》,从《朝花夕拾》到《故事新编》,从现代散文诗《野草》到鲁迅的旧体诗,从鲁迅的生命困局到话语困境,直到语文观,对鲁迅的写作做了一个纵向而又立体的观照。 本书破除了对鲁迅作品的许多陈见,提供了解读鲁迅的新的路径,同时,也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更为精细完整的分析,如鲁迅与胡适的语文观的对比,鲁迅旧诗的艺术魅力的讨论等等。在鲁迅研究已经汗牛充栋的今天,本书多有创见与发明,提供了许多对于鲁迅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影
¥24.99
《影》(shadowings),以小泉八云1900年出版的英文原著为底本译出,分为“奇书故事选”“日本文化研究”“幻想录”三个部分,共16篇文章。涉及日本怪奇故事、民俗风情以及作者的奇异思考,作品渗透了东方美学中的寂寞、幽怨、唯美的气质,充分体现了小泉八云不仅是一位怪奇小说家、日本民俗学者,还是一位思想超前的文学家。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
¥24.50
本书是雨果奖、星云奖得主,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家乔安娜·拉斯的著名文论,她在书中模仿文学评论中的惯用论调,以反讽的方式写了一份“抑止女性写作指南”,以此尖锐地指出和批评那些施加在女性作者身上,阻止、贬低和无视女性写作的社会阻力。同时,这又是一部主流视野之外的文学史,它重新搜罗了那些被认为不值得了解的作品,并对那些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作者指名道姓:狄更斯、海明威、伍尔夫、桑塔格、勃朗特姐妹——有人曾贬抑女性写作,有人是被贬抑者,而有人两者皆是。 这是一部愤怒又锐利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直指女性书写所面对的结构性暴力,带领读者重新认识那些被贬抑的声音。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
¥24.50
本书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探讨以“基因复制”的新型生命体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克隆人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伦理问题,是一次科学与人文的对话。本书的研究对象为欧美和亚洲的十六部经典或畅销的克隆人科幻小说,以克隆人身份研究为主线,解读克隆人在三大伦理环境中的伦理身份诉求、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伦理混乱等主要问题,发掘克隆人科幻小说所蕴含的伦理教诲功能及深刻的人文关怀。

《外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24.31
本书为外国文学史一些考研指定教材的配套用书,以外国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为核心,对考研指定教材加以梳理、概括和分析。本书尤其注重实践练习环节,书中附有大量的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以备读者练习和查阅。此外,书中还附有名校历年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针对性强,适用面广,既可作为学生的考研参考和学习外国文学的辅导资料,又可为教师拟制各类考试题目提供参考。尤其对于考研极具参考和实用价值。


非遗学原理
¥24.00
《非遗学原理》是一部奠定非遗学理论基石的作品。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冯骥才是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创者,更是倡导者和实践者。《非遗学原理》是他几十年非遗保护实践与思考的凝练。本书内容由多篇非遗学重磅理论文章构成,系统地梳理了非遗学科的缘起、立场,学科的使命与特征、工作方式等基础理论,阐述非遗学的独立性、学术本质,从元理论角度勾勒出非遗学独特而重要的学科样貌。本书为非遗学这一新学科的山之作,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宝贵的中国智慧。


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未名之匙
¥24.00
本书贯串了全球视野与比较研究的方法,依照涉猎的不同对象、领域:电影研究、文化研究与性别研究编排,分别为:影像之翼,文化之域,性别之维。所选论文由不同门类、类型的文本切入,贯穿了对当下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的关注与探询;依托理论的文化批评,同时是对理论的反身与质询。 对于作者,比较文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学科,也是一种视野与方法,更是一种批判中建构的精神。本书尝试成为对这份精神的实践。


理论、历史、都市:中西比较文学的跨学科视野
¥24.00
本书从学科史、文学史和文化史三个角度描述中西方人文学科近三十多年的整体发展,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互动,强调跨学科特性,重点涉及比较文学、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电影理论与都市视觉文化。


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史:两汉至宋
¥24.00
本书研究中国古代立法模式的演进,认为“个人立法”是中国古代立法模式演进的出发点。魏晋时,群体性立法模式出现。“五胡乱华”虽造成法制文明的重大挫折,但孝文帝汉化改革又使重上“正轨”。隋及唐初均延续了“再华夏化”的大趋势,双层架构立法模式出现。安史之乱,使组织在立法中崛起。到宋代,终于发展出较为合理的组织立法模式。通过立法模式这一线索,揭示华夏民族如何创造与接续自身文明的努力过程。


梅边吹笛染词尘——宋词中的杭州四时盛景
¥24.00
在编写该读本时,本书为“杭州四时咏叹调”课题研究成果,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作四个专题,收录了两宋词人词作24篇。当两宋国力强盛、社会繁荣时,杭州成为了人间天堂的至乐温床。词人们流连于杭州四时美景,徜徉其间,留下了大量描写杭州城市风光的词作。词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描写了不同的杭州景观,多角度地对展示杭州的“天堂名片”的本我属性。词人们或实写或虚写,或铺陈或拣择景观,通过各自不同的审美体验,为杭州城市风貌注入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个性,杭州的物质山水景观具有了人文山水意蕴,人间天堂的标签更添文化气质。天地有大美杭州四时美景咏叹调天地有大美杭州四时美景咏叹调

中国诗学(试读本)
免费
本书收录作者诗学论文16篇,分为古典部分、传意与释意、现代部分三组。作者在现在与未来之间思索,出于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的时空,一方面利用古典语汇、意象、句法的重新发明,利用中国诗所重视的呈现方式,揭示中国诗歌的空间对位与张力间物物关系未定、浑然不分的现象,另一方面,力图融合西方现代诗所提供的含蓄、多义、浓缩的语言,整合零乱破碎的现代中国的经验。本书版本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魏晋玄言诗研究(试读本)
免费
本书对魏晋时期富特色的诗体行了至今为全面深的研究。它从多个角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玄言诗的发展过程、文体特及历史评价等问题。文本特及历史评价等问题。而在玄言诗出现的文学背景、玄言诗与道教的关系、玄言诗与兰亭诗的文本特征、玄言诗对中国哲理诗的贡献等方面,该书则给予了比较集中的分析与探索,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