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唐诗九讲
唐诗九讲
胡云翼
¥22.99
从唐诗的起源始,系统介绍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发展脉络,研究唐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更详细介绍其特质、发展因缘,概观及派别。以及独特地介绍了唐代诗人、宫人、闺人等妇女的诗。囊括唐诗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唐诗的微型百科,是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阅读鉴赏的经典选本!
每满80减40 魔幻故乡:今天如何读莫言(今天如何读经典)
魔幻故乡:今天如何读莫言(今天如何读经典)
刘建华,徐纪阳
¥22.80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关照;既从鲁迅那里汲取文学的养分,也受到马尔克斯等人的影响;既使用了中国新文学的小说形式,也借鉴诸多中国古典/民间艺术的风格。本书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读莫言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将生动地呈现一个爱说话的“炮孩子”如何从故乡走向世界并成长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生命历程。 目 录 绪论:故乡、世界与大地的说书人 *章“高密东北乡” 一、文学的“故乡” 二、饥饿与孤独 三、爱说话的“炮孩子” 第二章 初涉文坛 一、孙犁的发现 二、追随魔幻现实主义大师 三、讲故事的现代说书人 第三章 野性的张扬:《红高粱家族》 一、浑朴自然的世界 二、缤纷色彩的绽放 三、自由茁壮的生命 第四章 母亲与大地:《丰乳肥臀》 一、母亲的史诗 二、生命的流程图 三、“百年中国的大传奇” 第五章广场上的讲述:《檀香刑》 一、古典小说传统 二、民间戏曲之风 三、西方小说技巧 第六章 复合的象征:《蛙》 一、“以我入罪”与书信体 二、“蛙”的隐喻 三、民间文化的重塑和再造 第七章与鲁迅相逢的歌者 一、“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 二、国民性批判:“吃人”与“看客” 第八章 走进诺贝尔文学殿堂 一、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与莫言获奖 二、莫言能否打破“诺奖魔咒”
每满80减40 世纪激流:今天如何读巴金(今天如何读经典)
世纪激流:今天如何读巴金(今天如何读经典)
李春雨,乔宇,马岚
¥22.80
巴金是敢于说真话的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从踏上文坛始,巴金便从未放下他的战斗号角,他用青春激情叩响读者灵魂的大门,用激昂的文字承担起文学的历史使命,用爱与真诚记录着知识分子百年来的精神朝圣历程。今天我们读巴金,不但要读他的作品,更要读他永不衰竭的“青春人格”。
每满80减40 新月轻吟:今天如何读徐志摩(今天如何读经典)
新月轻吟:今天如何读徐志摩(今天如何读经典)
闫丽君,陈蓉玥
¥22.80
即便是在群星闪耀的现代新诗史上,徐志摩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懂得“诗”与“歌”关系的人。他轻轻地来,却并非轻悄地离,在短短三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带给我们许多不朽的诗文,在刹那中成就了自身永恒的传奇,唤起几代读者对美的追寻。阅读徐志摩,不仅要欣赏他对生活的热情、勇敢追求爱与自由的现代意识,更要体味其飞动飘逸、复杂立体的哲思。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刘梦溪
¥22.67
刘梦溪在红楼梦研究方面着力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响的红楼著作。《红楼梦的儿女真情》对《红楼梦》的定位是“中国的爱情宝典”,它从爱的角度出发,分35节对宝黛及相关人物的情感进行解析,对“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阐释,对今日男女也颇有启示。 1 《红楼梦》是中国的爱情宝典 2 《红楼梦》里的“意淫”是什么意思 3 宝、黛爱情的前世宿因 4 宝黛钗三角纠葛的酝酿与形成 5 《红楼梦》发明的中国式爱情符号 6 陷入“迷眩缠陷”迷局的贾宝玉 7 宝钗、黛玉、湘云为宝玉解悟禅机 8 宝黛次吵嘴的爆发和平息 9 青春萌动期的宝玉和黛玉 10 宝黛爱情的升华之乐 11 元春给宝黛爱情投下的阴影 12 宝黛爱情遭遇舆论反弹 13 宝黛爱情有无“第四方”因素 14 袭人为何也向宝玉挑战 15 贾宝玉的经典爱情表白“你放心” 16 棒打不回的“儿女真情” 17 贾宝玉“私相传递”和林黛玉的“情解” 18 “木石因缘”和“金玉因缘”的冲突 19 宝黛的爱情波澜缘何归于平静 20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
每满80减40 清前中期题画词研究
清前中期题画词研究
兰石洪
¥22.50
  本书稿以清前中期题画词的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文学、绘画等研究理论和方法,对这一时期的题画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归纳。书稿主体由六个章节组成,涉及清前中期题画词人的占籍和数量分析、创作生态、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题画词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新变、艺术创变、文学及文化意义等。书稿的内容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清前中期图像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并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清词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其艺术价值。
每满80减40 鲁迅讲演录
鲁迅讲演录
鲁迅著
¥22.00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演讲者。鲁迅毕生坚守启蒙主义立场,致力于使中国青年洞悉世相,少走弯路,完成有决断、有创造性的人生。 当年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在各大高校的现场讲演,吸引了无数青年人热切的目光,颇鼓舞了无数人的心。虽然过去了百年,但是“永远的大先生”的饱含期望、精彩睿智的演说,对于当下的我们仍有不可替代的力量。 本书收鲁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文章16篇,均经先生生前审定,经典名篇《娜拉走后怎样》《老调子已经唱完》《无声的中国》悉数收。
每满80减40 宋词三百首赏译
宋词三百首赏译
范晓燕
¥22.00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宋词三百首》为底本,精选宋词220首。每一首词的体例编排分为作者简介、原词、注释、赏析、辑评、今译6个部分,文字清丽、精炼,今译部分以现代诗形式演绎词作,不失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和韵味,是本书的亮点。
每满80减40 王佐良全集·第五卷
王佐良全集·第五卷
王佐良
¥21.80
《王佐良全集·第五卷》收录《五卷本英国文学史》中由王佐良编写的部分内容。主要为原第二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原第三卷《英国18世纪文学史》和原第五卷《英国20世纪文学史》的部分章节。本卷收录的篇目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论述涉及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叶以后的英国文学史,重要作家则用“特写镜头”突出,既将文学本身的发展说得比较具体,也有大的线索可寻。同时,作者特别注意把文学同整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变化联系起来谈,给读者以整体概念和深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叙议中并不回避个人色彩的评论,可读性极强。
每满80减40 边城赤子:今天如何读沈从文(今天如何读经典)
边城赤子:今天如何读沈从文(今天如何读经典)
张悦,庄敏
¥21.60
说起沈从文,免不了提到他的《边城》,提到翠翠、茶峒、湘西、凤凰……他的作品构成了几代人对田园牧歌与人性之美的*初想象。他用唯美的视角筑起湘西山隅水乡“人性美”的世界,赢得了各界读者的认同。今天我们读沈从文,不但要读他的作品,还要读他的人生,读他充满人性美的边城世界。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李劼
¥21.60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好。 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 李劼《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同时想到的乃是:这天底下,能够如此畅谈文学的,不知还能有几个。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 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木心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作为诗人的木心,乃中国的但丁,是一颗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启明星。 木心的文学审美,虽然缤纷绚丽,但并非了无脉络可寻。在西方文学是对基督的诗性解读,对拜伦的向往,引尼采为知己;在汉语文学是与老子的天然相通,与嵇康的兄弟认同,与陶潜的高山流水。这两条脉络,有如天空中的两道彩虹一样,互相映照。借用王勃名句表达,基督与李耳齐飞,拜伦共嵇康一色;尼采似火,陶潜如水。这既是木心的灵气,也是木心的底气。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本书的封面图画:木心《旷野一棵树》。书内收入木心手稿五幅,木心故家的遗物图(窗棂),以及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影。
每满80减40 语言大师:今天如何读老舍(今天如何读经典)
语言大师:今天如何读老舍(今天如何读经典)
石小寒
¥21.60
老舍是“人民艺术家”。他出身贫寒,却登上艺术的荣誉殿堂;他是文学大师,却不忘对穷人的关照。今天为什么读老舍?为的便是在充满同情的叙事中欣赏他那雅俗共赏的语言艺术。是《小麻雀》开启了中国孩子的童蒙年代,是《我的母亲》让中国的孩子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本书围绕老舍的作品,结合他的人生,讲述老舍的创作与人生故事。老舍是北京的,是中国的,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本书将带领读者认识一个*的老舍。
每满80减40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万书言
¥21.60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叩问,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每满80减40 人间浮萍:今天如何读萧红(今天如何读经典)
人间浮萍:今天如何读萧红(今天如何读经典)
刘勇,汤晶
¥21.60
萧红的人生仅有31年,却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名篇,成为一位独特而不可复制的作家,被誉为“中国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的文字里有壮士心、女儿情、孩子气,浑然兼备了男性作家的刚硬和女性作家的细腻。今天我们读萧红,不但要读她对苦难的抗争,更要读她文字中的细腻敏感,感受有限的、单线的人生与无限的、绵延的人类命运连接在一起。
但丁与神曲
但丁与神曲
拉法埃莱·坎巴内拉
¥21.36
《但丁与〈神曲〉》是了解但丁与其著作的普及读物,概述了《神曲》的总体轮廓,细致阐述了比喻、象征和数字、综合主题,以及一些对于母语是意大利语的学生也很难理解的部分。《但丁与〈神曲〉》的作者介绍并分析了诗人“地狱、炼狱和天堂”旅行中的两个主要伙伴——女人贝雅特丽齐和导师维吉尔,描述《神曲》中的地狱之环,炼狱之层和天堂之天空,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并阐释了《神曲》写作的社会背景——教会和教皇的权力。
每满80减40 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线装  中华书局出品
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线装 中华书局出品
李山著
¥21.00
《诗经》作为经典,产生于“人文化成”时期,建构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品格。本书以专题形式串讲、细讲《诗经》,站在古老文明何以生发的高度,再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华夏礼乐文明的泱泱大美。关注普通人的心灵与命运,细致描摹女性婚恋心理,深具现实精神与人道精神。全书彩印,随文配有42幅今人手绘彩图,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令阅读之旅赏心悦目。
每满80减40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张加生
¥21.00
本书将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置于世界现实主义发展框架予以考量,深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主题、叙事特征,以放的视角和全局性的把握对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行定位;论著涵盖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和诗人,基本建构出澳大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意义,通过对文本解读分析,研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质、思想渊源,系统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内涵。
小王子的领悟
小王子的领悟
周保松
¥21.00
《小王子》是许多人热爱的文学经典,但又不仅仅是一本文学经典。周保松在多次重读《小王子》之后,对书中小王子的选择与行动,又有新的感悟与思考。 这是一本关于文学的哲学札记,是一个书迷与读者的阅读分享,也是周保松写给五岁女儿的成长礼物。 全书共十五章,周保松用他的哲思和童心,每章以小王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困境与际遇为切,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对驯服、梦想、生命、责任提出新的思考与解读,思索生活的意义与美好,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文学经典中思考哲学意义,在写作中与读者分享阅读体验,在领悟之后继续认真感受生活,更加坚定前行。
每满80减40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志怪于常:山海经博物漫笔
刘朝飞
¥20.99
本书是自由撰稿人刘朝飞写的一部关于《山海经》的文化随笔集。本书关注《山海经》尤其是《山经》部分的名物问题,重点是这部多谈怪物之作中的平实内容,将经典中的神奇之物和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联系起来,参考《庄子》等道家文献及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挖掘《山海经》中名物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分析了中国本土博物学与西方舶来博物学、日本“妖怪学”的关联与差异,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博物学的观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法
谢泳
¥20.93
本书是由作者在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述”课所用的讲义稿整理而成的。   在书中,作者提示了史料与研究之间的种种关系,叙述平实,不卖关子。分别讲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概念、范围、类型、成型的与不成型的现代文学史料及掌故之学,并针对搜集史料的所应具有的意识和应掌握的方法作了细致的梳理:在阐述现代文学史料的整体观中,尤其强调开放兼容的史料研究态度.而对史料研究与使用的具体指导,则体现在作者就扩展史料的先行规则、基本方向,以及应用史料的规范所作的系统阐述之上。   作者提出,不论研究对象有什么变化,养成史料先行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作者努力把自己研究的感想和基本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既给出具体的史料类型和可能存在的寻找方法,又力图诱导出可能存在的史料方向和学术灵感,后一点尤其重要。
每满80减40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艺术(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蔡芳钿
¥20.83
哈罗德?品特为当代英国戏剧的旗帜性人物,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戏剧家。 他的作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热演于英国戏剧舞台之上,直至今日。同时,这些作品也成为了许多其他国家、地区剧院的经典演出剧目。品特的独特魅力在于他作品的丰富性和隐晦性。 该书探讨了哈罗德?品特戏剧的艺术特点,主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品特戏剧的结构,语言,人物设置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无论是涉及的主题,人物的类型,或是语言的风格等,都有独到新奇的一面。通过阅读此书,希望品特在国内能被更多人了解,有更多品特作品在中国的舞台上被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