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文学研究(第4卷·2)
文学研究(第4卷·2)
徐兴无、王彬彬
¥24.00
  《文学研究(第4卷 2)》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将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结合起来,力求推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文学研究(第4卷 2)》坚持从历史实际出发的原则,试图在对大量的一手材料的掌握、研究中得出富有研究者个性的结论。
每满80减40 亦狂亦侠亦温文:龚自珍的诗文与时代(为你解读中国古典诗坛殿军的剑气箫心)
亦狂亦侠亦温文:龚自珍的诗文与时代(为你解读中国古典诗坛殿军的剑气箫心)
王镇远
¥24.00
龚自珍被誉为中国古典诗坛的殿军。在清王朝大厦将倾的前夕,他早已感觉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诗作遂充满忧郁、沉痛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读之如目睹当年的社会景象。而其清奇多彩、洞烛先机、识见超绝处,尤为世人所激赏。本书通过解读评其诗词文章,展现诗人的思想历程、心灵轨迹和丰富的时代背景,投射出龚自珍独特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文章举凡诗人轶事,诗词赏析,均能做到深浅出,启人心智。
每满80减40 宋濂与明初文坛
宋濂与明初文坛
任永安
¥24.00
本书介绍了宋濂的生平,考述其著述,考察论述了宋濂思想心态与文学创作,通过宋濂这一个案,系统论述了浙江文派与吴中派、江西派等文人群体的交往与影响,此外也探讨了浙派文学中的史学影响因素、浙派文人与明初台阁体文学的关系。
每满80减40 桃话红楼
桃话红楼
无边桃炎
¥24.00
作者无边桃炎在偶然一次重读《红楼梦》时发现刘姥姥的个人魅力后,写下了一篇分析刘姥姥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的文章,而后走红网络受到读者追捧。于是作者始挖掘《红楼梦》中那些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人物和细节面,写下了这本带领读者深浅出读懂《红楼梦》的书。
每满80减40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越界思想研究
伊丽莎白·毕晓普诗歌的越界思想研究
吴远林
¥24.00
伊丽莎白•毕晓普是美国著名现代诗人。本书以越界的概念作为切,从界限的流动不定,去掌握跨越界限的意义,藉此蠡测诗人的心理世界与真实的经验感。笔者认为,毕晓普在学科越界、文化越界、文本越界中探求生命与精神的自由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越界思想。毕晓普的越界思想是美国黑暗时代的产物及其诗化哲学思维的结果,带有强烈的反叛色彩。毕晓普用诗性智慧描述了一个超越界限的永恒自由的世界,为人类在这个断裂的时代构建了可以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每满80减40 雷蒙·鲁塞尔
雷蒙·鲁塞尔
米歇尔·福柯
¥23.99
    本书福柯对法国文学家雷蒙·鲁塞尔作品中的隐喻、沉默、双关行细致的解读。雷蒙·鲁塞尔是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是法国另一位大文豪普鲁斯特的同时代人,并与后者有过交往。他对20世纪法国文学影响重大,包括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安德烈·布勒东、乌力波的乔治·佩雷克、新小说派阿兰·罗伯—格里耶。鲁塞尔的作品里总是充满了语言游戏。他在世时名声不大,作品不被好评。1933年,他被发现死于下榻的宾馆房间。     通过对雷蒙·鲁塞尔作品的解读,福柯为我们揭示了语言与死亡的关系。他认为,文学的真正任务,不是表现或者反映“物”的现实性,而是要展现其闪光和扩散的过程,创造出一个语言急于的“空白”。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从反方向上来观看文学,也就是采用雷蒙·鲁塞尔的方法,我们就会发现语言其实根本什么也没有表达,语言只是让自己始终保持成一个“洞”罢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被判处了“死刑”,是语言本身判处了自己的死刑。鲁塞尔不仅揭示了语言的“空”,而且揭示了语言所说的“物”的“空”。 在福柯的心目中,雷蒙·鲁塞尔的文学创作的核心就在于此,他发明了语言机器,但这部机器没有任何秘密,只有一种语言试图维系的、试图解的或重新确立的,或无限重复的与死亡之间的关系。
每满80减40 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
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
张冲
¥23.99
本书以作品类型为横轴,以时间节点为纵轴,将莎士比亚的39部作品分为“喜剧”“英格兰历史剧”“罗马历史剧”“悲剧”“传奇剧”五大部分进行讲读评议。 陌生的戏,聊聊有趣的情节;熟悉的戏,分析精妙的设计;题材近似的戏,比较对照中见异同;脍炙人口的戏,另类品读中解深意。
每满80减40 大师解读中华文化经典丛书:梁启超、章太炎解读中华文化经典
大师解读中华文化经典丛书:梁启超、章太炎解读中华文化经典
于景祥
¥23.99
中华文化经典一直以来受到各个领域读者的广泛重视,阅读、研究的人都比较多,许多人对其都有深刻的见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些见解当中,名家大师的见解由于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号召力,是备受推崇的。学术大师们读书与治学的方法和富于创造性的学术活动中闪耀着的智慧的光芒,对我们确实有指点迷津的作用。据此,我们设计出版了《大师解读中华文化经典》系列丛书,将名家、名作再次对接,使其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大师解读中华文化经典》以鲜明的思想、独特的视角、犀利的文字,向各知识层面的读者群介绍并解读中华文化经典。
每满80减40 1962—1991私人文学史:杜拉斯访谈录
1962—1991私人文学史:杜拉斯访谈录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法)索菲·博加艾尔
¥23.99
本书是玛格丽特?杜拉斯就文学、电影、戏剧展开的访谈结集,具有不同于传记的特点。作者在书中打破了创作的孤独,与读者交流。通过阅读这部收录杜拉斯在纸媒、广播和电视上的44篇访谈,读者可以看到、听到她对1962年至1991年期间法国文学圈的真实看法,了解杜拉斯在三十年间的思想变化,领略杜拉斯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为热爱杜拉斯的读者和研究者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也是有关文学创作的一部箴言录。
每满80减40 哥伦比亚大学的7堂经典文学课:对生命各阶段的解读
哥伦比亚大学的7堂经典文学课:对生命各阶段的解读
(美)爱德华·门德尔森 著 徐娟 译
¥23.95
本书从19至20世纪的7部zui伟大的英国小说手,旨在探寻人生必经的七个重大阶段。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爱德华·门德尔森展示了每部小说对应的现实生活,透过作品呈现作者被压抑的复杂个性和真实目的。 本书的每一章都有一个双重主题:一方面,是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读;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生的解读。比如,门德尔森将《呼啸山庄》中描写的童年的道德和情感看作是对成年世界的一种单纯的回,将《达洛维夫人》看作是对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成人理想爱情的写照。 门德尔森的解读让我们对这七部小说产生一种令人着迷的全新感受,并提醒我们——当阅读完本书后一章《幕间》,正是我们对于个人人生思考的始。
每满80减40 如何阅读文学经典
如何阅读文学经典
邵毅平
¥23.60
复旦大学中文系邵毅平教授在海内外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四十年,他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等多所高中设的“中国文学特别讲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本书从中精选十个专题,涵盖中国文学的各个时代、领域和文体,所涉作品大多来自中学语文教材。邵老师以有别于一般语文教育的视角,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重新解读文学经典,带来十堂别生面的文学阅读体验课。
每满80减40 随园诗话(珍藏版)(套装四册)
随园诗话(珍藏版)(套装四册)
袁枚
¥23.56
真情是诗人创作的首要条件,是诗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以真情感人是诗的主要审美功能。《随园诗话》认为“情至不能已,氤氲化作诗”,诗作为抒情的艺术自然应该“自写性情”,“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反对以考据代替性灵,尤其推重诗“言男女之情”,强调“诗可以兴,诗能人人心脾,便是佳诗”。其次,诗歌创作必须做到有个性,即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我”即诗人特有的秉性、气质和审美能力,强调“我”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因为有“我”,所以艺术构思要有独创精神,所谓“精心独运,自出心裁”,才能独抒性灵,“出新意,去陈言”,写出风格的多样化。第三,诗人创作必须具备特殊才能,亦即要有“诗才”。其表现为才思敏捷。即“诗文之道,全关天分,聪颖之人,一指便悟”,《随园诗话》尤其重视诗歌创作构思所产生的“灵机”“兴会”这一灵感现象,推崇“天籁妙”的自然表现艺术。《随园诗话》阐述上述诗论时,大多是结合选诗生发的。诗论的美学思想是《随园诗话》的选诗标准,诗论又是在评论选诗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随园诗话》所选的诗虽然具有标准较严,作者面颇广,女子诗尤多,题材丰富等“集思广益”的特点,但所选的诗也有碍于情面,徇一己之交情的,某些“情诗”感情不够健康积极,甚至还有宣扬迷信唯心的思想,且引用古诗文多不注明出处,引文亦时有谬误而未曾校订。这些都是《随园诗话》的缺陷,读者在阅读时,应加以注意。
打回原形
打回原形
朱新建
¥23.52
朱新建刻过一枚闲章,“打回原形”,这次拿来用作书名,因相对于他的画而言,这些文字应该算是某种形式上的原形,或深或浅地折射出一些画里未尽的意思。近三十万字,收录了朱新建这辈子散落在各处的话语,有关千年画史,文人往事,古今中外,世事纷呈;有精妙通透的阐释,亦有零零落落的碎语,却都是掏心窝子的实话。或深或浅,或隐或白,都是他的性情与风流。
每满80减40 文学经典怎么读
文学经典怎么读
钱佳楠
¥23.50
本书从国际文凭(IB)课程的视角重新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领域多部经典名著。 作者钱佳楠既是资深的IB中文老师,又是作家,她在中文素养课上,以批判性阅读为工具,带领中学生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做整本书的阅读,并以此为出发行学术写作。 在IB课堂和考试中,不再有可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只要你学会清晰地、有逻辑性地,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观,你就可以得到高分。无疑,这种阅读尽管有难度,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论证能力,也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国际教育领域广受推崇,也成为中国高考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同时,本书有助于读者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为家长帮助孩子做整本书阅读提供有价值的范本。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周桂君
¥23.50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从跨文化视角对济慈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念行探索。一方面,全书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选取了济慈有代表性的诗歌,包括《伊莎培拉》《秋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每当我害怕》《灿烂的星》等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走济慈创造的美的世界,对济慈诗歌的特、文学批评的风格内涵及现实意义都做了阐述,认为认同和注视是济慈诗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它们也决定了济慈的诗学倾向于直觉思维的特。另一方面,全书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济慈诗歌与古希腊文化、中国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行对比研究,不仅阐述了济慈审美倾向上与希腊文化的亲缘关系,更将济慈诗歌放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行研究,拓宽了济慈研究的思路,展现了济慈思想的复杂性,揭示了济慈诗中深奥与微妙的哲思。东方文化背景的引,为重新解读济慈诗歌的思想与艺术内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更新富有启示作用。
每满80减40 乡土情结:今天如何读贾平凹(今天如何读经典)
乡土情结:今天如何读贾平凹(今天如何读经典)
张智华 等
¥23.40
贾平凹说故乡:“我的一生都是在秦岭,生在秦岭,长在秦岭,工作生活在西安,它也是秦岭山下,所以和秦岭的关系是没办法割裂的。”贾平凹把他生活过的故乡变成文学故乡,使商州更多地带上了文化色彩。本书通过阅读贾平凹,既要让读者感受他笔下的商州地域文化特色,更要体会一个人从精神故乡中汲取到的不竭创作动力。 目录: 第一章 从商洛到西安 一、贾平凹名字的由来 二、贾平凹的创作阶段与起伏 三、贾平凹的写作基因密码 第二章 商州系列中的“人、事、情” 一、商州系列中的“人、事、情”概述 二、商州系列中的“人” 三、商州系列中的“事” 四、商州系列中的“情” 第三章 《秦腔》等:寻根、魔幻、反思 ——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 一、天空晴朗了 二、《秦腔》故事梗概 三、对比存在的人物和意象 四、丝丝扣的记忆和现实五、密不透风的日常叙事六、故乡挽歌 第四章 《山本》写意与虚空:神秘秦岭下的民间传奇与道家意蕴 一、秦岭的民间传奇 二、魔幻与现实 三、《山本》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丑得如此精美——从《丑石》看贾平凹散文特征 一、贾平凹不同时期散文风格的转变 二、贾平凹散文中的幽默感 三、贾平凹游记类散文 四、贾平凹人物类散文 五、贾平凹散文的童年情结 六、贾平凹散文的教育价值 第六章 跨界传播——贾平凹文学改编为影视 一、贾平凹小说的影视化改编纵横探讨 二、陕西文化与乡土文学及其影视化表现 三、文学作品影视化在当下的意义
每满80减40 青春万岁:今天如何读王蒙(今天如何读经典)
青春万岁:今天如何读王蒙(今天如何读经典)
万安伦,刘浩冰,王剑飞
¥23.40
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家,王蒙在文坛耕耘了70多年,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在《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恋爱的季节》等作品中,他以旺盛的精力关注着青年人的精神与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在王蒙的文字里,青春的精神和力量却可以常在、永驻。且以诗酒负年华,读书万卷终有径。今天我们读王蒙,不仅要品读他的作品、他的人生和时代,更要学习他对经典作品的热爱与钻研,学习他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的人生智慧。
每满80减40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
毕宝魁 编译
¥23.20
国学专家,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作品,旨在造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作品。 全书分为四个版块,鉴赏篇、作品篇、写作篇以及词谱附录。 在鉴赏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技巧以及平仄韵脚。 作品篇收录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诗词作品。作者按照古诗词类型(五言、七言、律诗、绝句、乐府等)一一品读了每一篇诗作的内涵、立意、写作过程等。 在写作篇中,作者详细阐述了诗词写作过程中的规则、格律、韵脚、章法、修辞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深浅出。 最后,词谱附录部分,作者列举了诗词中平仄最为突出的部分诗词,呈现给读者,值得细细品味。
每满80减40 红楼十二层:周汝昌妙解红楼
红楼十二层:周汝昌妙解红楼
周汝昌
¥22.99
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集毕生研究之心血,终成“红学”巨著《红楼十二层》。本书从《红楼》文化、《红楼》本旨、《红楼》女儿、《红楼》灵秀、《红楼》审美、《红楼》自况、《红楼》脂砚、《红楼》探佚、《红楼》真本、《红楼》索引、《红楼》解疑、《红楼》答问等全方位探寻了《红楼梦》的种种悬案,“给沉冤文海二百数十年的雪芹平反”,还原历史真相。“闪电般的灵感和严密的考证中,沿续着中华文化的一脉心香,雅趣别致,引人胜。”
每满80减40 唐诗九讲
唐诗九讲
胡云翼
¥22.99
从唐诗的起源始,系统介绍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发展脉络,研究唐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更详细介绍其特质、发展因缘,概观及派别。以及独特地介绍了唐代诗人、宫人、闺人等妇女的诗。囊括唐诗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唐诗的微型百科,是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阅读鉴赏的经典选本!
每满80减40 魔幻故乡:今天如何读莫言(今天如何读经典)
魔幻故乡:今天如何读莫言(今天如何读经典)
刘建华,徐纪阳
¥22.80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关照;既从鲁迅那里汲取文学的养分,也受到马尔克斯等人的影响;既使用了中国新文学的小说形式,也借鉴诸多中国古典/民间艺术的风格。本书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读莫言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将生动地呈现一个爱说话的“炮孩子”如何从故乡走向世界并成长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生命历程。 目 录 绪论:故乡、世界与大地的说书人 *章“高密东北乡” 一、文学的“故乡” 二、饥饿与孤独 三、爱说话的“炮孩子” 第二章 初涉文坛 一、孙犁的发现 二、追随魔幻现实主义大师 三、讲故事的现代说书人 第三章 野性的张扬:《红高粱家族》 一、浑朴自然的世界 二、缤纷色彩的绽放 三、自由茁壮的生命 第四章 母亲与大地:《丰乳肥臀》 一、母亲的史诗 二、生命的流程图 三、“百年中国的大传奇” 第五章广场上的讲述:《檀香刑》 一、古典小说传统 二、民间戏曲之风 三、西方小说技巧 第六章 复合的象征:《蛙》 一、“以我入罪”与书信体 二、“蛙”的隐喻 三、民间文化的重塑和再造 第七章与鲁迅相逢的歌者 一、“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 二、国民性批判:“吃人”与“看客” 第八章 走进诺贝尔文学殿堂 一、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与莫言获奖 二、莫言能否打破“诺奖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