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炎院士神经内科病证实验录
¥61.47
本书收集整理1975-2015年40年间王永炎院士在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亲自收治和指导治疗临床验案200余例,包括中风、头痛、颤证、痿证等,其中大部分为脑病科特色诊治方案及疑难杂症的诊疗思路,通过对治疗经过和方法的记载与分析,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师提供神经内科相关疾病诊治经验,并将其推广普及,使更多患者受益,为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提供诊疗思路,引发对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的探索与研究

全幼心鉴
¥61.04
《全幼心鉴》四卷,明代寇平撰,初刊于明成化四年(1468)。本书卷一总论小儿先天禀赋、阴阳气血等生理特点,面部与手部望诊,小儿的保育与调理,以及儿科医生之守则等;卷二论小儿脉法、初生儿的护理及常见病;卷三、卷四分论小儿诸病,以内科病证为主,包括痘疹;书后附《小儿明堂灸经》。书中除选集经效古方予以阐论外,对面部及虎口三关、指纹望诊作了较细致的描述,并附图40余幅。本次整理以明成化四年刻本为底本。

汪受传儿科医案
¥61.00
选取作者有特色、有学术价值和临床借鉴意义的医案200~250则。医案包括各类常见病症及部分疑难杂症,客观记录,*后再以按语说明辨病辨证要领、治法选方心得、处方用药经验等个人临证体会。

名医师承讲记:临床家是怎样炼成的
¥61.00
名医师承讲记”专册,是作者临诊30余年的实践心得,书中具体收录了:论经方之魁桂枝汤、辨证选方其效可彰;麻黄汤解风寒之表、咳喘身痛肿胀可消;气管炎症肾病水肿、同是发汗中西不同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卦爻辞解
¥60.50
《易经》包括经、传两个部分。其中,经部由六十四卦的卦画、卦名、卦辞及诸卦各爻辞组成;传部是解经之论,包括《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及《杂卦传》七种十篇,后世统谓“易传”。 卦辞、爻辞,是用来表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乾坤两卦分别多出的“用九”“用六”文辞的寓意的,可分为取象之辞和断占之辞两类。 对初读者而言,经部卦辞、爻辞本就晦涩,加上易传,就更为难懂。故本书一反两千年来经传并注之旧例,以今通行本《易经》为基础,结合诸家研究成果,以求通为要,直解经文。 本书即系作者致力于《易经》研究的成果。其学易治易二十余年,寒暑弗辍,小愤大疑,摸索不断,因感于今人释易多错解误断,故著本书。

健翔理筋推拿临证精要
¥60.50
健翔理筋推拿手法是广东佛山健翔医院院长龙翔宇教授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对骨伤疼痛的临床治疗取得的重大突破。其推拿手法的标准化和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得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等的认可和支持,对推拿临床一线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本书分为总论、基本手法、部位应用治疗三大部分。

走近国医大师张磊
¥60.50
本书为“医学人生丛书”之一,是国医大师张磊的个人传记,是一名记者对国医大师人生的深度解读,也是对中医人的解读。探究中医到底为什么被称为“瑰宝”?几味中草药凭什么可以冠绝天下、独步江湖?什么才是正确的中医养生方式?本书可满足普通读者,中医爱好者的阅读需要,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孕妇及产后居家康复指导
¥60.20
本书是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孕期及产后女性的相关特征与处理方法。孕期篇章介绍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的相关指引,对孕期体重管理也给出了科学的指导,特别是对孕期营养的建议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对大多数女性来讲孕期是否可以运动?如何运动?运动是否可以缓解和预防疼痛?在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并配以可执行的示范动作图;产后篇章则是针对产后女性生理功能恢复方面给出系统的、专业的居家康复解决方案。首先让产后女性了解自己的身体有哪些变化,如何保护及促生理功能的恢复,然后对产后个人卫生管理、哺乳的技巧与护理、盆底功能的训练、产后腹部修复及骨盆疼痛的居家康复方法、产后体重管理与营养控制、产后体形修复的运动方案等做了详尽的介绍;*后一个篇章是关于孕产期女性心理特征的介绍,通过类似科普常识的方式讲解了孕产期女性的心理特,以期指导和协VII助孕产妇能居家自我调整心理状态。

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学
¥60.17
《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病学》之出版,实乃男科界之大事,也是中医界之大事。男科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尽管说,近年来,现代医学在诸多领域发展很快,特别是以万艾可(伟哥)为代表的PDE-5i的出现,使许多男性性功能障碍者得以康复,恢复正常和谐的家庭生活;但在男科更多的领域,中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在男科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该书的出版,必然会对男科临床以及中医男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策划,新闻出版总署“十一五”重图书规划项目——《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共筛选包括王永炎、邓铁涛等在内的共20位当代著名中医学人,出版专科或专病学术经验集。徐福松教授作为中医男科学界的代表当选,诚属实至名归。 徐福松教授是现代中医男科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全国著名中医男科学家。1974年首创中医男性专科;1979年起带教国内外男科学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生12名;1988年主编主讲《中医男性病学》(讲义),率先将中医男科学列大学教程;1998~2000年成功指导我国位中医男科博士后出站。其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为江苏、云南、广西、上海、安徽等省市以及阿根廷、越南等国培养了中医男科学学术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为我国男科学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中医男科学的拓荒者,徐福松教授勤奋刻苦,勇于探索,对男子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精囊疾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症,行了深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病员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五大洲。

中医食疗
¥60.17
民以食为天,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饮食与健康之道博大精深,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于饮食物,日常生活中,怎样吃,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很浅显的话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吃所包含的学问极其丰富、深刻。当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下,如何进食,如何禁食,欲知其然,亦必知其所以然,方不致误食。食物来源广泛,取材方便,经济实惠,食用安全,但只有知晓食物的特点,知晓食物的作用,才能说安全,否则适得其反。食物既有可食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当患有某种疾病时,某些食物是不能食用的,否则不但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食物众多,这要结合个人的情况,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摄取食物;同时还要结合个人的嗜好、性别、年龄、居住环境、职业、民族忌讳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知晓食物特点,方有益于身心健康。饮食既是生命活动的表现,也是生命活动的延续,对于人来说,正确摄取食物,既是一种享受,也是--I'q科学,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要以科学的态度来摄取食物。 余从事中药学和中医食疗学教学及临床工作40年,深感中药和食物(古代统称本草)可分而不可离,药即食,食即药。为了弘扬中医应用食物防治疾病的优势,余广罗博采,收集了古今医籍、药书、杂志等有关食物方面的大量知识,编写了《中医食疗》一书。书中尽量应用中医浅显易懂的语言对食物进行分述,希冀对读者有所帮助。 全书分为谷物类、蔬菜类、果品类、肉食类、水产类、造酿类、菌藻类、花类共八大类,立足科普书特点撰写,突出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通俗性和可读性。

全息补肾话中医
¥60.17
《全息补肾话中医》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谈医理,中篇谈医病,下篇谈医人。全书诠释了中医全息补肾论——中药温通热疗法,阐述了各种慢性病治疗的新观念、新疗法,详细介绍胃肠病、肝胆疾病、脾肾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300多种慢性病的防治方药,以及美容、减肥方法。另外,书中还囊括了饮食疗法、精神疗法、修身养性等养生保健法。

无极之镜
¥60.17
本书是一本古中医天文学著作,是中医界提出“古中医”内涵的中医书,从天文、历法角度解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从天干地支、五运六气角度解释《伤寒杂病论》,是国学界一本厘清子学根髓的国学书。 本书从国学、子学、中医的根子上,即阴阳五行的起源及其天文机制、历法本质、历史演变考证论述。无极状态是《易经》之中*根本的天象,一切皆是从无极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万物,也是三生万物的过程。故天下万品皆是无极演变而来,*终又归于无极。镜者,映像万物而不染,镜中万物皆虚幻,此万象万物皆由无极而生化,一切世间之物皆是无极之镜中的影像而已,镜像*能反映品物真实,巨细无漏,故有此书名。 本书*的特是首次揭示了阴阳五行、河洛干支、五运六气、子学九式的物理本质、天文原理、历法起源。 ?

医级
¥60.17
《医级》,又名《医级宝鉴》,清代董西园撰。全书共十二卷。正文十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卷首为“必自集”,总论医理,以示必须之要;卷一、卷二论伤寒,以明传变之机;卷三至卷五论杂病,以备治疗大法;卷六论妇科;卷七至卷九为各科类方;卷十为脉诀;卷末附“无问录”,辑医论若干篇,讨论阴阳、脏腑、四诊、八纲、治则等。本次整理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文苑堂本为底本。

名医心鉴
¥60.17
张伯礼主编的《名医心鉴--环球中医药名医经验传承百篇》从《环球中医药》杂志2015~2017年发表的名医经验文章中选择113篇呈献给读者,按照类别分为17章,内容密切联系临床,是中医名家数十年临床体会的菁华,力求展示名医的中医思维模式,展示名医如何用中医的办法解决临床问题的经验,企望本书的出版对读者增进临床技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所裨益。

嵩厓尊生书
¥60.17
《嵩厓尊生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清代景日昣撰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全书十五卷。卷一气机部,阐述五运六气。卷二诊视部,以歌诀形式分析脉法。卷三药性部,按草、木、果、壳、蔬、血肉、金石7类,介绍276味药物的性味功能。卷四论治部,从五脏苦欲、时令用药、七方十剂、补泻、药性等方面阐述用药方法。卷五病机部,列内伤杂病90余种,以歌诀的形式阐述其病机、脉象、治法。卷六至卷十三按人体上、中、下部和周身部,分述多种疾病证治。卷十四妇人部,主述经带胎产诸病。卷十五幼部,以幼科杂病和痘、疹为主。本次整理以本衙藏版刻本为底本。

新刊医学集成
¥60.17
本书系明代医家傅滋辑。共分12卷。卷一首涉医论,重点阐述医理与诊病宜忌,次述中风的脉证与辨治。卷二至卷十二详述内、五官、外、骨伤、妇、儿等各科病证243种的诊治。各病证先列脉法,次列医论,继载医案及医方,个别病证列针灸法。本次整理以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为底本。


少林正骨(第二版)
¥60.00
本书为《少林正骨》修订版,增加第二章少林正骨法内容,即增补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经典案例,增加骨不连的中医疗法一节。拾遗补漏,改正一版中的错漏误谬。


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临证篇解读——临证篇
¥60.00
《沈绍功中医方略论》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沈绍功教授集毕生之所学而作的传世著作。《沈绍功中医方略论解读》架构在《沈绍功中医方略论》基础之上,是为继承和发扬沈氏女科绵延650余年之精粹及全国名老中医沈绍功学术思想而作,重在突出沈氏女科之特色,将沈氏女科代表性传承人沈绍功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行继承、宣传、推广。 本书在框架结构和内容上将延续《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主体框架的四部分,分别是医理篇、临证篇、方药篇和诊籍篇。为详解和细化沈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解读将每一部分又独立为一本书,解读部分将由沈老的诸位嫡传弟子亲自执笔。 本次出版为《沈绍功中医方略论解读—临证篇》,临证篇的解读将继续延续《沈绍功中医方略论?临证篇》的基本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解读将在保留沈绍功教授临证法则的基础上,重挖掘沈绍功教授学术继承人和沈氏女科第二十代出色弟子的学术观,体现沈氏女科学术流派的一脉相承;同时也展现沈氏女科在传承中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草经疏辑要
¥60.00
《本草经疏辑要》为清代吴世铠所纂。吴世铠,字怀祖,海虞(今江苏常熟)人。《本草经疏辑要》共十卷。卷一为治病序例;卷二到卷八分为石金土水、草、木、人兽畜、禽虫介鱼、果壳叶六部分,共载药427味,每药多先录《神农本草经》原文,后加注释;卷九为《朱紫垣痘疹秘要》;卷十为吴氏所辑《集效方》。书中对病证的脏腑归属、临床表现、用药宜忌做了全面论述,药物主治交互参证,功用辑录详尽。其论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治法切于实际。


沈舒文临证心悟
¥60.00
本书作者为陕西省首批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中医内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导师,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室(沈舒文工作室)传承人。本书汇集作者从事中医40余年的核心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经验,对推动中医学术发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并对中医学术传承有一定示范作用


医法青篇
¥60.00
《医法青篇》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中医药继承创新,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