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三字经
¥13.00
《医学三字经》全书4卷,乃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字一句的韵语,概述医学源流、基本理论和常见疾病证治。卷一、二,除首论医学源流外,分论中风、虚痨、咳嗽、疟疾、痢疾、伤寒、温疫、妇人经产、小儿等33类疾病的证候、病机、治法和方药。卷三、四详论《医学三字经》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有方有论,有详有略,乃至加减运用,煎服方法均有论述,并于第四卷中对阴阳、脏腑、四诊等基本理论简明扼要地加以论证,便于初学者背诵和浏览,是一本入门的好书。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13.00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明代童养学辑,初刻于明崇祯五年(1632),全书共四卷。童氏认为陶节庵《伤寒六书》辨阴阳有经,表里有症,虚实有脉,临病制方服药有法,井井有条。 且辨叔和之谬,正无己之讹,足补仲景书之未备,惜其立论不免屡见叠书。实因陶氏六书成非一时,故有重复及先后倒置之处。因此,在原书基础上去其繁芜,补其阙略,删繁就简,重为诠次而成本书。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壬申金陵刻本为底本。


一口气养生系列(套装共2册)
¥13.00
《一口气读懂黄帝内经》读内经,悟养生,防疾病。李一桦编著的《一口气读懂黄帝内经》中通过对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通俗讲解告诉我们许多养生的道理,通过养生实践,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长寿的体质。本书能带给读者关于自身健康和快乐生活的有益启示。 《一口气读懂中医经脉》人体大致有二十七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对应的病症范围。本书阐古扬今,对各种脉象作了通俗而深入的讲解。同时还将脉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附上以便读实践参考之用。


很灵很灵的中药方皮肤病一扫光:专家调治皮肤病的故事
¥12.99
本书以46个生动的故事叙述了35种常见皮肤病的调治。灵验妙方191个,其中口服方86个,外用方105个,疗效可靠,简便易行。故事与皮肤病调治紧密结合,既体现了故事的特,又阐述了皮肤病的巧治,可读性及实用性非常强。闲暇时间一阅,一举多得。


药镜
¥12.95
《药镜》四卷,明末清初浙江嘉兴名医蒋仪撰。康熙甲辰年(1664)与明·王肯堂《医镜》合刊,置于《医镜》之后,合刊本总名《医药镜》。《药镜》前撰[凡例],,次附[总目]。正文内容分为四卷,系依药物之药性的温、热、平、寒四类而列,共344味。其后附载[拾遗赋],收药140种;[疏原赋]述经络、用药法,以补所未备;[滋生赋]录水类药品25种;[补遗]载36种食物之性用。本次整理以康熙甲辰年刻本《药镜》为底本。


扁鹊心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临证综合)
¥12.75
《扁鹊心书》托名扁鹊所传,系宋代窦材辑于1146年,其后清代胡珏参论,王琦刊刻行世。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另有《神方》一卷,上卷论经络、灸法,中卷分述伤寒诸症、杂病和灸穴,下卷载内科杂病,《神方》一卷列方药主治及用法,共载病117种,列94方。本次以湖南图书馆馆藏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为底本。


字缘中医
¥12.65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今天的简化字,汉字的演变反映着中华文化的沧桑变迁,其与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书撷取了57个汉字,通过阐释其蕴含的文化和医学知识,探索汉字与中国社会文化、生命文化之关系,与中医学认知理念、认知方法之关联,从另一侧面展示汉字的独特魅力。


中医古籍与藏书文化
¥12.65
历经历史的沧桑变迁,中医文化已传承千年,中医古籍功不可没。从甲骨、金石到简牍、缣帛,再到写本卷子,中医知识通过各种载体代代流传下来。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是我们学习研究中医甚至其他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 本书介绍了中医古籍的基本知识、明清官私藏书及《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中的中医药资料,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打开中医古籍中的另一扇窗,让读者看到古籍中除中医药知识本身以外的别样风景,并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医林改错
¥12.50
《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勋臣)著。全书二卷。作者从访验尸体后所见,提出对于脏腑解剖的己见。并载自定义方剂、及附方论。王清任对于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所载活血化瘀等方剂至今仍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本书称得上是理论结合临床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伤寒论》求是:精修案例版
¥12.50
陈亦人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名中医。国内著名的《伤寒论》研究专家,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享誉南北,有“南陈北刘”之称。他主编的《伤寒论译释》是当代研究《伤寒论》划时代的巨著。《<伤寒论>求是》则是他的另一部精粹之作,融注了他毕生研究《伤寒论》的心悟。《伤寒论求是》修订版出版后,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与好评,为满足大家要求,深刻领悟书中理论的真谛,重新编写精修案例版。本版在前版基础上,重将伤寒论求是的丰富理论结合临床加以引申、拓展,使之理论更深刻化、系统化。在理论拓展的基础,更附以精心整理的针对性较强、契合临床实践的案例加以说明,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拨开迷雾学中医.2,《灵枢经》针灸入门
¥12.32
本书为《拨开迷雾学中医》的第2辑。在第1辑中,作者带领读者,拨开思维中的迷雾,学习中医经典智慧,领会经典所传载的天地之道。第2辑主要根据作者阅读《灵枢经》的体会,讲解《灵枢经》中的针刺之道。全书共分八章。一到三章,从《灵枢经》的天地观、人体观、疾病观开始讲解,一步一步带领读者回归《灵枢经》中的思维。四到七章,主要讲解《灵枢经》中对骨、筋、脉、肉、皮等的认识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第八章,主要从理论上强调中医思维的重要性。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希望读者读完本书,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回到本真的状态去观察疾病。


仁寿镜
¥12.25
孟葑所*的《仁寿镜》系清代孟葑所*,共四卷。卷一论月经病,包括和月、崩漏、带下:卷二论种子求嗣,并附小产暗产论、男妇种子方:卷三论妊娠病及产后病:卷四论婴儿的护理。全书以延嗣为主旨,着重强调各病证的宜忌,选择良方附后,并附有作者的个人见解。本次整理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所藏的清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卜文记刻本作为底本。


图解伤寒论
¥12.25
《伤寒论》一书,原由成无己本《素》、《灵》、《难经》诸书而作,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生死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真得张长沙之旨趣。其原著《伤寒论》十卷,《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已行于世。清初张卿子,钱塘人,尝谓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及,各有发明,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抵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故悉依旧本,不敢去取,他如叔微、潜善、洁古、安常、东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阳、宇泰诸君子,单词片语,虽不尽拘长沙辙迹,实深得长沙精义,急为采入,以补六经未发之旨也。是书,仲景自序原为十六卷,至王叔和次为三十六卷,今坊本仅得十卷,而七、八卷又合两为十卷,仅次遗方,先详略,非复仲景、叔和之旧矣。今依辨平脉法为卷,自伤寒大例及六经次第不复,妄有诠次,止以先后匀适,约为六卷,其遗方并入论集,便于检阅云云。张卿子据成氏原本,增以后贤发明,使成书益臻美备,惟张书已将《明理论》删去,今仍附刊于本书之后,藉资参考,增张氏之注,复成氏之旧,益见详备。


难经直解
¥12.21
《难经直解》又名《详注难经脉诀直解》,刊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清初著名医家莫熺所撰。莫熔,字丹子,号皋亭,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全书两卷,卷之上一难至三十难,卷之下三十一难至八十一难。内容包括诊法、经脉、脏腑、疾病、腧穴、针法六大部分。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简称康熙本)为底本。


医方大成论
¥12.21
吉田宗桂辑张成博、韩辉、芦琳校注的《医方大成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一部临证备要类医学门*作,系日本江户时期医家吉田宗桂将明代熊宗立《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中的医论辑出而成,书成后经日本医家阐释,在日本江户时期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全书分72门,涵盖了内、外、妇、儿等科常见病证,每门扼要论述病机、证候,部分门下载有宜用方剂,但不*药物。书中附有大量批注,旁征博引,对原文的注解也很精到,很好地体现了本书作为一本医学门*作的特,也体现了当时日本医家对本书的高度重视,对学习中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日本宽永三年(1626)刻本为底本。


汉阳叶氏丛刻医集二种
¥12.21
《汉阳叶氏丛刻医集二种》包括《观身集》与《颐身集》,系清代著名学者叶志诜编选。《观身集》主要收录了明清时期关于人体生理的医学文献四种,包括陈会的《全体百穴歌》、沈金鳌的《脉象统类》、沈绂的《十二经脉络》、沈彤的《释骨》。《颐身集》收录古代导引养生文献五种,包括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冷谦的《修龄要旨》、汪昂的《勿药兀诠》、汪的《寿人经》、方开的《延年九转法》。


咽喉秘集
¥12.21
《咽喉秘集》约成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作者佚名。全书分三部分。第壹部分包括总论、喉症分经、咽喉洽法要论、四绝症、十六绝形、脉式及针穴。第二部分叙述吴氏咽喉二十四大症(今存二十二症)歌诀、张氏七十二症治图说等内容。第三部分包括张氏汤药十三种、吴氏丹药三十种。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郾第3部分: 中医健康状态调理
¥12.21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健康管理规范第3部分:中医健康调理(T/CACM 006/3-2016)》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洪净、何清湖、陈燕、朱正刚、孙贵香、刘旺华、李铁浪、曹淼、石溪溪、朱明芳、胡彬、林静、毛果、刘莎莎、梁百慧、方森。本部分技术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琦、孙光荣、张伯礼。


喉科秘钥
¥12.21
采用珍本古籍原版校注,以求保持古籍原貌,真实反映珍本古籍的版本特征。由中医药专家参与撰写导读并进行校勘、注释、点评,大限度地发挥珍本古籍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喉科心法
¥12.21
《喉科心法》二卷,清·沈善谦撰。卷上论述喉科病源、诊法与辨证,描述咽喉、口舌多种病证及喉科善候、恶候的临床特征,并附有针灸图说、主治说、穴说等;卷下集录大量喉症临床经验效方。作者临床经验丰富,提出临证“因切形色”、立方“轻透箍降镇润养阴”的十二字秘诀,切合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
¥12.21
《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5年12月第1版,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