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脊柱亚健康保健学
脊柱亚健康保健学
韦春德
¥21.80
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的“中医脊柱保健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编写,内容经专家论证,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脊骨神经医学基础培训和安全指南》《韦以宗论脊柱亚健康与疾病防治》《韦以宗整脊手法图谱》等著作,可作为我国中医脊柱保健师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脊柱大体解剖知识、中医脊柱运动力学知识、脊柱亚健康表现、保健康复手法技术和练功康复法。
49元5本 跟我学中医——中医入门200问
跟我学中医——中医入门200问
何清湖,葛晓舒
¥21.60
现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学习中医学的主体课程有《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何清湖、葛晓舒主编的《跟我学中医(中医门200问)》在这些知识体系中,挑选出*实用、*能体现中医特色的重要问题,同时结合民俗文化和百姓身边生活,确立了10个编写框架:医史医话、中医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常识、中医名方、经典凝粹、中医养生、民俗谚语、民间疗法、国医经验。每一部分都包含20个问题,把这200个问题串起来,基本呈现了相关中医知识体系的概貌。这些问题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触到的话题,但是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深刻、科学的认识。例如,为什么中医界喜欢用“杏林”的名号,中医为什么讲究阴阳五行学说,中医为什么从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什么是子午流注养生法,生活中口味偏嗜能导致什么病,什么是“上火”,黄芪、人参分别补什么气,等等。通过这些问题,让老百姓了解中医的发展史、中医药的治疗特色,同时能认识一些对中医不科学的说法,了解中医的先性和优势所在。特别是全面了解中医代表性的养生观念和养生方法后,能科学养生,避免盲目跟风。 ?
49元5本 从经典到临床——中医名家内科临证辑录
从经典到临床——中医名家内科临证辑录
宋立群
¥21.60
本书将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30个病症按照从辨证抓要,从经典找思维,从临证识分型,从名医悟医道,读典拜师临证谈体会,思考问题六个轴线书写,为读者提供相关经典论述,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建立中医思维;并学习名师中医内科临诊经验实录,提高解决中医内科临床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
49元5本 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
温病条辨三焦证治要诀
刘汉文;刘世峰
¥21.50
该书是重庆荣昌中医刘汉文先生研习《温病条辨》的心血结晶,所编三焦篇的条文、方歌合仄押韵,朗朗上口,条文后还附有相关诊治温病、湿病的临床病案,既便于师承授徒、青年中医学子、中医爱好者等记诵,更能提高他们诊治温病、湿病的水平。
49元5本 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张铁忠、裴晓华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医学素有“医食同源”之说,饮食文化与中医学息息相关,相互促,共同发展。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饮食文化和中医学的关系,介绍了饮食文化与中医学的源流、儒释道饮食观与中医学、《黄帝内经》与饮食文化,民俗、二十四节气、饮食文化与中医学,以及食品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与中医学,并重介绍了中医食疗学,遴选出了经典实用的中医食疗食谱。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既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支持;又具有实用价值,提供了简单易行的益寿延年、防病治病之食疗方法;更具有文化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意义重大。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饮食文化与中医学》适合社会各阶层人士阅读选用,特别可供从事饮食文化与中医学研究的人士阅读参考。
49元5本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十四讲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十四讲
雒晓东
¥21.36
实录版讲座揭气化学说临床奥秘,广东省中医院雒晓东教授倾囊传授。 ? ? ? ? 刘渡舟教授说:“气化学说乃是伤寒学*高理论”。
49元5本 民俗文化与中医学
民俗文化与中医学
周晓菲,王致谱
¥21.36
中医学根植于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得益于历代先民留下来的精神观念和生活习俗。 从民俗学而论,有人的地方就有风俗,而无论是物质生产方面民俗,还是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民俗,都与医药相关。诸如行医“坐堂”、悬壶济世、或是串雅铃医,它本身就有一套行业习俗;又如中药的采集生产活动就包含着民俗传承事象。人类物质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上的人生礼俗、岁时节令风俗,以及关乎疾病的诸多俗信与禁忌,这些民俗内容都与医学密切相关。 从中医学发展而论,原始医药与民俗同源,人类*初的医疗卫生经验是依赖民俗文化载体而传承的。在没有文字传媒的年代,民俗几乎包罗了社会知识文化的一切,后来由于古代哲学的渗透,医学理论雏型形成,又由文字作为载体在社会中传播,自此医学便从民俗文化中脱颖而出。丰富的民间医术、民族医药与中医学相辅相成,互相吸收与促,形成我国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医疗传统。 因而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医学的产生与发展,更利于认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总书记指出: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民俗中挖掘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在民间普及中医药,让中医药核心价值熔铸在人们日常生活、养生保健、医疗卫生等活动之中,在百姓日用人伦当中可见、可闻、可感,在现实生活中眼、心、脑。认识民俗与中医药的密切关系,让健康中国概念变得更“地气”、“贴民心”。
49元5本 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
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
沈元良
¥21.36
   绍派伤寒宗《内》《难》,法古人,匠心独运, 别开生面,是中医地方流派的代表之一。沈元良主编 的《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 汇集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赵晴初、何廉臣、胡 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徐荣斋等绍派伤寒 名家的医案,发人深省,值得中医临床人员品鉴和玩 味。
49元5本 兵学与中医学
兵学与中医学
张介眉
¥21.36
兵学与中医药学同为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本书试将二者融合起来,对兵学与中医学共同的形成发展背景、哲学思想源流等行了梳理,探讨了兵学战略战术同中医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回顾了古代名医借鉴兵学思想拓展中医学思想的历程;并以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为纲,通过临床举例来说明“用药如同用兵”之道,还对高度凝炼兵学思想精髓的《三十六计》在中医学的运用重工以饰。综观全书,兵学与中医学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兵法医学,追求的是思想交融,讲究的是战略战术,冀望藉此书之述,使兵学与中医学之联系具体化,更易为读者所受。
49元5本 周易文化与中医学
周易文化与中医学
孟庆云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周易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周易文化与中医学》主要内容包括:概介了《周易》及易学的发生发展,以及六十四卦、太极、河图、洛书、推占原理等,而阐发并释然了医易相关,包括阴爻阳爻与阴阳学说;“生生之谓易”与天人合一的生命观;藏象是依《系辞》的“象其物宜”之论而“立象尽意”;易的“变动不居”与辨证论治;易学对中医学演的三次影响;易学对《内经》理论构建、五运六气理论发生及各家学说发展的影响;阐释并分析了《周易》对于中医学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周易文化与中医学》对于研究中医学理论形成及演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易水学派医案(二)
易水学派医案(二)
李成文
¥21.36
明代著名医家薛己出生于医学世家,曾供职于太医院,嘉靖年间晋升为院使。薛己继承张元素、李东垣的脾胃思想,又遥承王冰、钱乙的肾命水火学说,形成脾胃与肾命并重的学术思想。他初为疡医,后转攻内、妇、儿科,各科均有成就,临床经验十分丰富。 薛己一生著述颇丰,对内、外、妇、儿各科均有建树。《中医古籍医案辑成·学术流派医案系列》收录薛己医案于“易水学派医案”中,并分为上、中、下三册。本书为上册,从薛氏的多部著作中摘录了其内科、妇科的医案。值得一提的是,薛己生平所治病证中,尤对内伤虚损病证颇具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后世所宗。
49元5本 温病学派医案(七)
温病学派医案(七)
李成文
¥21.36
王士雄是温病学派的代表医家,也是清代温病学说之集大成者,对暑邪、霍乱、伏气温病等的研究尤为深入。王氏不仅理论造诣颇高,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一生著述颇丰,还对沈尧封、徐大椿等人的著作进行了评注。 《中医古籍医案辑成·学术流派医案系列》收录王士雄医案于“温病学派医案”中,并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从王氏的多部著作中摘录了他的内科医案。
49元5本 新刻幼科百效全书
新刻幼科百效全书
(明)龚居中
¥21.36
  龚居中撰写的《新刻幼科百效全书/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明代龚居中所撰,共三卷。卷之上“新刻幼科急救推拿奇法”,自“保幼心传说”至“五脏形症虚实相乘”共42节(包括原脱目录,据正文标题及内容补5节),图文并茂,介绍按摩、推拿诊治。   其中“家传秘法手诀”等属龚氏推拿洽疗男女幼儿若干病证的独特经验。卷之中“新刻幼科分门症论”,自“胎热”至“黄水疮”共59节58种疾病。卷之下“ 新刻幼科诸方总录”,实为保幼全书,有190首方。 后附“治小儿经验棋盘局方歌”及龚氏生平儿科治验记录。   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十七年(1644)刻本影印本为底本。
49元5本 古典艺术与中医学
古典艺术与中医学
刘懿、蔡艺芳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国古典艺术包括了琴、棋、书、画、戏曲、建筑艺术等,其与中医学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古典艺术的表现内涵而历久弥新,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养生观和养生术,同时从古典艺术吸取丰富营养,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文化。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古典艺术与中医学》从中国古典艺术的源流、传世作品及其与中医的渊源讲起,通过阐述古典艺术中的中医文化现象,尝试在继承传统文化,挖掘其艺术价值基础上,拓新时代的中医文化研究,希望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国际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
49元5本 典籍文化与中医学
典籍文化与中医学
杨东方、李良松
¥21.36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为《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之一。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立足于典籍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古代医籍的特、编纂、传播及发展历程行了全面的概述,重探讨了书目、类书、丛书与中医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内容不仅涉及《医藏书目》《医籍考》等中医专科书目、《济生拔萃》《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皇汉医学丛书》等中医丛书,更将视线聚焦在此前中医界较少关注的综合性书目、类书、丛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发掘、整理、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医文化内容。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49元5本 甲骨文化与中医学
甲骨文化与中医学
李良松、刘学春
¥21.36
本书共5章32节,分别从甲骨文化概述、甲骨文中的医学基础知识、甲骨医学的历史背景、甲骨文中的诊疗方法、甲骨文中的临床各科史料等方面对甲骨医学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考证和研究。作者通过对10万多条甲骨拓片的考释分析,建立了甲骨医学的思想体系和学术框架,并从文化、理论、临床等视角行综合论述。书中既有单字的考释、卜辞的分析和临床各科疾病的论述,也有病因、病案和诊疗方法的考证与阐述。书后还附有金文与陶文医学史料的考释研究、甲骨医学卜辞的整理与综录以及甲骨文著录著作及其简称。甲骨文中的医学记载比《黄帝内经》早了1200多年,是研究上古医史文献和中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读者对象为中医科研人员、中医文化爱好者以及相关有识之士。
49元5本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
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
龚桂烈
¥21.36
龚桂烈编*的《龚氏三代家传骨伤秘验方》作为《巴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之一,不仅完整收载了龚氏三代百年来创制应用的百余首骨伤秘验效方,还记录、总结了龚氏三代的临证医案、诊疗经验。秘方内服外用皆有,丸散膏丹俱全,大都简便效廉,非常难得;医案真实完整,剖析入微,足资借鉴。
49元5本 博雅大医耿鉴庭
博雅大医耿鉴庭
耿引循
¥21.36
  耿鉴庭先生为*名中医学家,扬州耿氏喉科六代 传人,他衷中参西,内、外、喉科皆擅,学验俱丰, 独树一帜,医名远播;他还是一位响当当的博物学家 、文史学家、训诂目录学家,涉猎广泛,功底深厚, 成果斐然。   耿引循编*的《博雅大医耿鉴庭》作为耿鉴庭先 生百年诞辰的纪念之*,分“冰心玉壶”“纵横古今 ”“书山有径”“桃李芬芳”“峥嵘岁月”“深情怀 念”“*述、论文题录”“诗文摘选”和“生平年表 ”等九个方面,具体、生动地记述了耿老先生心境致 远、气韵坦荡、通达博雅的一生,展现了一位真正中 医大家的别样风采,值得每一位中医人学习、研读。
49元5本 医镜
医镜
(明)王肯堂
¥21.36
  《医镜》较详细地分述了内科、妇科、儿科等常见病证,前述疾病诊断、瘸机、治则等,后述药例,涉及该病证的分型与用药。卷一至卷二内容为内科病证;卷三内外兼述,以内科病证为主,兼述眼疾、喉痹、齿瘸、口舌及疮疡诸症。卷四内容为妇人、小儿病证。后附有张玄暎所集《急救丹方》与《诸症戒宜》。
49元5本 老医秘验
老医秘验
俞承立
¥21.36
  本书较系统地总结了孙幼立先生毕生的临床经验,对基层农村的内、外、妇、儿科常见杂病中医证治,论述较为详细,尤其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不孕不育、恶性肿瘤等现代医学还不能攻克的疑难杂症,是本书一大特色。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文字简朴,操作性强,是一部可供广大基层及农村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实用参考书籍。
49元5本 医经小学
医经小学
刘纯
¥21.36
《医经小学》,明代医家刘纯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原为初学中医者的入门读物与私塾教材。本书首辑朱丹溪与门人问答之习医要语,其后广辑《内经》《难经》以及金元诸家医学著作之精要,通过分类编次,撰作歌括,间附按语而便利诵读与领会。全书所引医学著作20余种,共分六卷72节。卷一本草,卷一一脉诀,卷三经络,卷四病机,卷五治法,卷六运气。本次整理以明正统三年(1438)陕西陈有戒刊本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