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喉科心法
喉科心法
(清)沈善谦
¥12.21
  《喉科心法》二卷,清·沈善谦撰。卷上论述喉科病源、诊法与辨证,描述咽喉、口舌多种病证及喉科善候、恶候的临床特征,并附有针灸图说、主治说、穴说等;卷下集录大量喉症临床经验效方。作者临床经验丰富,提出临证“因切形色”、立方“轻透箍降镇润养阴”的十二字秘诀,切合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9元5本 山田正珍医书二种
山田正珍医书二种
(日)山田正珍
¥12.21
山田正珍(1749—1787),姓菅,氏山田,名正珍,字玄同,又字宗俊,号图南、杏花园主,人称图南菅公。著作有《伤寒论集成》《金匮要略集成》《伤寒考》《新论》《败鼓录》《桑韩笔语》等多种。本书收录山田正珍医书二种《伤寒考》《桑韩笔语》。 《伤寒考》撰于1779年,为《伤寒论》考释之作,记载著者研究《伤寒论》心得四十五则,内容大体可分为文献考订、临证应用两部分。本书虽篇幅不多,若学者藉此以研究《伤寒论》原文,可受启悟。本书以日本永安8年己亥(1779)刻本为底本进行校注整理。《桑韩笔语》撰于1764年,是在朝鲜通信使团出使日本的背景下,记录山田正珍与朝鲜通信使团中众人的唱和笔谈活动,涉及医学、文学、民俗、宗教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医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本草方药、病证诊疗及医事活动等方面。现仅存1764年稿本一部,本书即以此稿本为底本进行校注整理。
49元5本 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
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
(清)曹禾
¥12.21
  《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2015年12月第1版,2015年12月第1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读书志、医学读书附志等内容。
49元5本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郾第4部分: 中医健康状态跟踪服务
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郾第4部分: 中医健康状态跟踪服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
¥12.21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第4部分:中医健康状态跟踪服务(T/CACM 006/4-2016)》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第4部分。本部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洪净、何清湖、孙贵香、张冀东、陈燕、刘旺华、刘倩倩、刘琦、龚兆红、杨玉芳、倪佳、向岁、曾庆佳。本标准技术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琦、孙光荣、张伯礼。
49元5本 医屐残痕
医屐残痕
李荣光
¥12.21
《医屐残痕》汇集四川基层名医李荣光先生70年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医话撷英,临床验案皆从病案入手,抽丝剥茧般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真实呈现了一位基层医生几十年的临证体悟,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品读参考。《医屐残痕》汇集四川基层名医李荣光先生70年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医话撷英,临床验案皆从病案入手,抽丝剥茧般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真实呈现了一位基层医生几十年的临证体悟,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品读参考。《医屐残痕》汇集四川基层名医李荣光先生70年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医话撷英,临床验案皆从病案入手,抽丝剥茧般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与治疗,真实呈现了一位基层医生几十年的临证体悟,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品读参考。
49元5本 药征
药征
(日)古益为则
¥12.21
《药征》由日本吉益为则著,陆翔等校注。《药征》是“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系列中的一本。《药征》关键词:本草、汇编、日本。《药征》由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印刷。《药征》由各地新华书店经销。《药征》本710×10001/16。《药征》为2016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药征》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49元5本 诊余举隅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诊余举隅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陈廷儒
¥12.21
  《诊余举隅录》,清代陈廷儒著。全书二卷,分54篇,载医案118则,涉及内伤、外感及妇科、儿科等数十种病证的诊治,全书以[证]为篇题,每篇或一案,或数案,夹叙夹议,论说医理,强调随人而治,因症而施,选方有则,用药灵动,不拘成法,而疗效尤著。本次整理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所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铅印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学碎金
医学碎金
明·周礼
¥12.21
暂无
49元5本 小儿病源方论
小儿病源方论
(宋)陈文中
¥12.00
 《小儿病源方论》全书一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四卷。卷一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候,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和保养要。卷二为形证门和面部形图,提出了儿科简易有效的诊断方法。卷三为惊风门和方药,强调“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的观。卷四为惊风引证和痘疮引证,以病案说明了小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全书有论、有方、有案,颇具特色,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校注以宛委别藏本(收熊宗立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类证本)为底本,以明正德戊辰(1508)存德堂新刊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元禄癸酉本(1693)为参校本。   作  者  简  介   林慧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过《陈修园医学全书》、《中医传统芳香疗法》等著作。
49元5本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居家养护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居家养护
安光辉
¥12.00
小儿腺样体肥大发病率为9.9%~29.9%之间,儿童发病人数甚多。此病与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相互影响,鼻塞导致口呼吸引发腺样体面容,夜间鼾和频繁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导致睡眠周期紊乱,睡眠质量差,影响身高和智力发育。目前手术是临床一线方案,手术意外和失败导致家长有强烈保守治疗意愿。居家养护涉及孩子饮食宜忌,衣着、起居、洗漱等,可以说和孩子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直影响孩子疾病转归。编著者负责的小儿腺样体专科在门诊获得启动性疗效之后,对家长行居家护理的谆谆医嘱可谓不厌其烦。事实证明,居家护理得当小儿腺样体持续而平缓地萎缩。居家护理不当,小儿疾病缠绵难愈。 本书是部专病门诊谈居家护理经验,填补本专科领域科普书籍的空白。本书是应广大患儿家长呼声而出,也是应历次科普讲座时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而作,因此具有广大的读者群体。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出版价值。
49元5本 生草药性备要
生草药性备要
(清)何谏
¥12.00
《生草药性备要》,清代何诔撰本书为岭南中草药专著,*早系统总结了岭南民间中草药使用经验,颇具地方性特色。该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生草药311种,多为《本草纲目》未收的粤东特有草药,分别从性、味、功效等角度对每昧中药行概括,并附偏方验方八首。本次整理以清代守经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诊余絮语
诊余絮语
孙嘉霓
¥12.00
孙嘉霓,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名老中医,50余年前跟师学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诊余絮语》由老先生从数千门诊、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的一些效如桴鼓的病证写成的医案,再加上之前发表的或者有感而发的中医文稿汇集而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诊余絮语》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49元5本 黄永凯经方带教录
黄永凯经方带教录
黄永凯
¥12.00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末清初,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始的。近现代,一大批善用经方的名家,启了“经方派”的新时代。近几年,经方再次回归中医主体人群的视线。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经方研习书系”。其中的著作,有的是出版多年而仍受读者青睐的“名家老书”,有的是近些年的“新人新作”,然而,它们有一是共同的,就是有助于经方的学习和运用。
49元5本 厚生训纂
厚生训纂
(明)周臣编
¥12.00
  《厚生训纂》共六卷,分育婴、饮食、起居、御情、处己、睦亲、治家、养老、法语九个主题。周臣取《颜氏家训》《三元延寿参赞书:》《袁氏世范》等书,撷取其中卫生保健、养生医药知识,执要取简,编为是书。其中涉及优生育婴、食疗食补、起居调摄、治家教子等,内容丰富,集中体现了明代摄生思想和方法。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黄帝内经图文百科1000问
黄帝内经图文百科1000问
齐道明
¥12.00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古代人在中医和养生方面的总结和体现。面对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想要读懂它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大量的典籍,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本书替读者简化了这一过程,以期充当一座沟通普通大众和《黄帝内经》的桥梁。
49元5本 医学辑要
医学辑要
(清)吴燡
¥12.00
  《医学辑要》四卷,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吴燡编。本书首论望诊、闻诊:次论诊脉及各种脉象,其中诸病宜忌脉、趺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略;*后列桂枝、麻黄、小柴胡、续命汤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与杂录等。全书论述四诊,而于切脉尤为详明,认为浮、沉、迟、数、滑、涩为脉理大要,据此可以提纲挈领。除传统的二十八脉外,还记叙了毛、钩、石、濡、清、浊脉,以及五脏死脉、妇人脉与幼孩脉法等。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12.00
该《指南》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将推动中药品质评价向感官、化学和生物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常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难题,为中药产品实现辨质用药、优质优价和科学监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引领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模式转变和方法创新。
49元5本 品读中西医文化
品读中西医文化
周亚东
¥12.00
在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和地域文化。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分别在东半球的中华文化和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要深刻认识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必要从中西文化入手。 本书从文化源头、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文化特性等方面阐发和揭示中西医文化的本质,并探讨二者的互融性。中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道路,当代医学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谋求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49元5本 瘟疫发源
瘟疫发源
(清)马印麟
¥12.00
《瘟疫发源》系清代医家马印麟纂,是一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论述瘟疫的温病学著作,初刊于清雍正三年(1725)。全书分上下二册,不分卷。作者参照明代张景岳《类经》一书,“将瘟疫一门,由博返约”,从五运六气学说出发,论述瘟疫病之病因证治,并针对气运不同的年份提出了不同治法,创制了相应的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并列举病案验证说明,且通过推算,预测某年可能有瘟疫流行而早做准备。内容深入浅出,见地中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成体系,是清代以来较有实用价值的运气学、温病学著作,时至今天仍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此次整理以清雍正三年初刻本为底本, 甘豫熹抄本为主校本,明天启四年天德堂刻本《类经》为他校本。
49元5本 素灵微蕴
素灵微蕴
(清)黄元御
¥12.00
  《素灵微蕴》为清乾隆时期名医黄元御著,成书于乾隆五年(1740)。全书分四卷,凡二十六篇。卷一、卷二为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十篇,卷三、卷四为病解十六篇。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年(1830)庚寅闰月宛邻书屋初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全身骨图考正
全身骨图考正
佚名
¥12.00
  《全身骨图考正》一部伤科论*,作者佚名。共收录21幅骨骼图,填补了古代中医骨骼图谱的空白。   附方收集了古代医籍如《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太平圣惠方》等书中大量伤科单、验方,还记述了外伤脉候和预后的关系。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手抄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