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诊余絮语
诊余絮语
孙嘉霓
¥12.00
孙嘉霓,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名老中医,50余年前跟师学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诊余絮语》由老先生从数千门诊、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的一些效如桴鼓的病证写成的医案,再加上之前发表的或者有感而发的中医文稿汇集而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诊余絮语》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每满100减50 品读中西医文化
品读中西医文化
周亚东
¥12.00
在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和地域文化。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分别在东半球的中华文化和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要深刻认识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必要从中西文化入手。 本书从文化源头、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文化特性等方面阐发和揭示中西医文化的本质,并探讨二者的互融性。中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道路,当代医学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谋求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每满100减50 医学辑要
医学辑要
(清)吴燡
¥12.00
  《医学辑要》四卷,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吴燡编。本书首论望诊、闻诊:次论诊脉及各种脉象,其中诸病宜忌脉、趺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略;*后列桂枝、麻黄、小柴胡、续命汤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与杂录等。全书论述四诊,而于切脉尤为详明,认为浮、沉、迟、数、滑、涩为脉理大要,据此可以提纲挈领。除传统的二十八脉外,还记叙了毛、钩、石、濡、清、浊脉,以及五脏死脉、妇人脉与幼孩脉法等。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12.00
该《指南》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将推动中药品质评价向感官、化学和生物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常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难题,为中药产品实现辨质用药、优质优价和科学监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引领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模式转变和方法创新。
每满100减50 太医院医事春秋
太医院医事春秋
张其成
¥12.00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项目“北京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的*终成果。本书,分为十个部分: *章:太医院历史概述,对金、元、明、清四代太医院行简要历史介绍;第二章:太医院遗址考证,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了明清两朝太医院遗址;第三章:太医院太医名录,主要收录了正史所记载的历代太医名录;第四章:太医院医方秘籍,主要介绍了四本太医院秘方医书;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梳理了四代太医院的职官制度、诊疗制度、教育考试制度以及祭祀制度;第九章:太医院与相关机构关系,主要介绍了太医院在元、明、清三代与相关职能机构的关系;第十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现代价值。*后,附录部分对清代太医任锡庚所著《太医院志》行了整理。
每满100减50 瘟疫发源
瘟疫发源
(清)马印麟
¥12.00
《瘟疫发源》系清代医家马印麟纂,是一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论述瘟疫的温病学著作,初刊于清雍正三年(1725)。全书分上下二册,不分卷。作者参照明代张景岳《类经》一书,“将瘟疫一门,由博返约”,从五运六气学说出发,论述瘟疫病之病因证治,并针对气运不同的年份提出了不同治法,创制了相应的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并列举病案验证说明,且通过推算,预测某年可能有瘟疫流行而早做准备。内容深入浅出,见地中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成体系,是清代以来较有实用价值的运气学、温病学著作,时至今天仍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此次整理以清雍正三年初刻本为底本, 甘豫熹抄本为主校本,明天启四年天德堂刻本《类经》为他校本。
每满100减50 全身骨图考正
全身骨图考正
佚名
¥12.00
  《全身骨图考正》一部伤科论*,作者佚名。共收录21幅骨骼图,填补了古代中医骨骼图谱的空白。   附方收集了古代医籍如《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太平圣惠方》等书中大量伤科单、验方,还记述了外伤脉候和预后的关系。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手抄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中医内科学速记歌诀
李兴广、林燕 主编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医内科学所载病证文精要。歌诀后有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要、治则治法及分证论治,对歌诀所述病证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书中另附有方剂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参,学用方便。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每满100减50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歌诀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歌诀
李兴广、张慧敏 主编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每满100减50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
唐颐
¥11.99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1000问》是一部全面解析《本草纲目》及中医诊疗养生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医的医药理论,到各种药材的药性、功效、服药宜忌,再到日常的食疗养生——将博大精深的养生知识以1000个问题的形式清晰呈现。既是医学工作者及热爱中医人士的参考书,更是人们生活中的自我保健、自我诊疗的家用手册。更全面 《本草纲目图文百科》囊括了《本草纲目》中所有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的内容,从流传千年、功效显著的中药材,到人们熟悉的各种饮食、蔬菜、水果,再到百病的治疗方法,还包括5000多首简单易操作的药方,本书无不淋漓尽现。
每满100减50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
余浩,郑黎
¥11.78
医学指南针将理、方、法、药一一括囊无余,把纷繁庞杂的医学理论进行高度的浓缩,由博返约。大有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密之功。一图在手,医学无忧,若非已将医道一以贯之,曷克臻此 本书更有诸多精妙之处,不能一一细说。至若《内》《难》《伤寒》,言辞古朴,义理深奥,虽智者亦一时莫能解。后世医家著述,各呈己见,或有所偏颇,不能得睹医学全貌。惟本书从上智至下愚,莫不适合,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也。本书能令初学者,登堂入室,提纲挈领,不走弯路;能令徬徨迷茫者,破迷开悟,指明方向;能令医道精湛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自学中医者和中医爱好者来说,更是案头,不可或缺的好书。
每满100减50 尊生要旨
尊生要旨
蒋学成
¥11.78
《尊生要旨》,明代蒋学成辑,许乐善增补,成书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全书一卷,共:篇,分存想、调气、按摩、导引、形景、饮食、居处、房中、四时、杂忌篇章介绍养生之法,附以歌诀、图说;书末~洞玄则阐述养生入道之捷径。本次整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运气商
运气商
徐亦稚
¥11.78
《运气商》系明代徐亦稚撰。分前后两集,前集有运气图四则,运气说七篇,运气治验十二则,运气征应四则:后集为运气博说,有「岁气起大寒说」等二十四论。丁媛校注的《运气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是徐氏研究《内经》运气学之作,深浅出地论述自己对运气理论的发明,每则都是独立成篇的论文。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七年(1634)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罗太无口授三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元·罗知悌
¥11.78
  《罗太无口授三法》,共一卷,约成书于元泰定四年(1327),由罗知悌口授、朱震亨述录而成。本书按病证分类,包括中风、伤寒、暑病、瘟疫、泄泻、黄疸、痰饮等内科杂病,及妇人经病、产前诸病、产后诸病,共计56门、90余证。每种病证均按病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本次整理以光绪十四年(1888)卓颖抄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小学版.下
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小学版.下
王琦;孙光荣
¥11.50
本教材以中医中药的发生发展为主线,以养生保健知识为核心构成整体框架,以单元课的形式予以呈现。每个单元包括6篇课文,每篇课文包含4个板块:读一读、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读一读”精选趣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强的小故事,使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想一想”通过对故事的解读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和智慧;“学一学”向学生介绍与故事相关的中医药知识,使之成为他们今后多种健康行为的动因。“做一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便于方便小学生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本书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每课时一个故事,共遴选了36个故事,通过“一人一事”、“一物一叙”的方式,传递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展示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
每满100减50 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医书解难问答录
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医书解难问答录
傅文录
¥11.40
本书以师徒对话的形式,针对郑钦安医书中关键性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与探讨。因为郑钦安医学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之中,诸多的理论性问题,分散在三书的各个章节与内容之中,这给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本书把其三书中理论性问题,分为十八章节:乾坤与坎离、君相与二火、真龙与阳气、阴阳与主导、阴阳与万病、先天与后天、正气与邪气、脉诊与一气、阴阳与五行、伤寒与六经、三阳与三阴、外感与内伤、阳虚与辨治、阳脱与辨治、血证与阳虚、服药与须知、阴虚与辨治、症状与阴阳。本书可供学习郑钦安医书的重要参考,是火神派扶阳医家学习不可多得之佳作,也可为广大中医药院校及中医扶阳养生爱好者阅读与学习。
每满100减50 解密中医绝招
解密中医绝招
郭原
¥11.40
本书主要包括诊疗理论探讨和解密中医绝招两大部分内容,前者包括经穴诊疗理论,整脊诊疗理论和刺血留瘀治疗理论三部分内容,后者包括治疗寰枢椎旋转脱位,慢性鼻炎、鼻窦炎,面肌痉挛,闭孔内肌损伤和糖尿病足等五十种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和绝招分享。
每满100减50 树蕙编
树蕙编
(清)魏祖清
¥11.34
  魏祖清*林士毅、周坚、李青卿、滕依丽校注的 《树蕙编/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为清代医家魏祖清 所*,成书于清乾隆戊辰年(1748)。全书共一卷,分 为修德、调元、药饵、及期、避忌、护养、保婴、置 妾、受胎总论、补遗十篇。是阐述求齣之专*。作者 有感于当时求嗣方书每多助阳暖宮之药误人,搜集古 今种子名论方药,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编撰而成。全 书内容精要实用,学术思想鲜明,对现代防治不孕症 及提高生育质量都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本次整理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光绪五年(1879)丹阳 魏树慧堂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温热论笺正
温热论笺正
(清)陈光淞
¥11.34
《温热论笺正》一卷,为单独注释《温热论》的专著,系清末浙江医家陈光淞所作。 该书以《医效秘传》所收《温热论》为底本,在参阅前代医家注释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对《温热论》逐条进行考辨,正其谬误,笺正释义,以冀弘扬光大叶氏之旨,同时也反映了陈氏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独到见解。为了指导和便于临床运用,书中在原条文下增补充方剂22首、药物20味,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温热论》方药的不足。因此,该书对深入学习和理解叶桂的《温热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次以1916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底本,以1936年《珍本医书集成》本、《医效秘传》(清道光辛卯贮春仙馆本)和《温热经纬》(清同治二年癸亥本)为校本进行整理。
每满100减50 文化“处方”
文化“处方”
骆降喜 著
¥11.00
骆老师遵道而行,不但自己死里逃生,而且善用文化的力量无偿为他人治病,使许多被大医院放弃了的病人获得了新生。《文化“处方”》这本书,记录的就是他近二十年来以文化心、借心化病,无偿治病教人、妙手回春的真实案例。书中的勾明华、陈超一、黄肇钰、唐晓慧、李秀清等人,他们都是在走投无路时有幸遇见了骆老师,而相信骆老师,相信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终不但治好了自己的疾病,而且还治出了一大家人的身心和谐、其乐融融。文化医学直指人心,病源于心,先心后身,心身合治,方为治本。
每满100减50 养生四要
养生四要
(明)万全
¥10.90
  《养生四要》是明代医家万全著,养生学著作。全书五卷,分别为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及养生总论。万全提倡以寡欲而守性,以慎动而保气,以法时而和阴阳,以却疾而慎医药,从而固本保枝,辟邪防毒,以此长养性命,故称养生四要。本次整理以乾隆四十三年(1778)张任大、张任佐重印康熙五十一年(1712)视履堂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