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张斌伤寒论气化学说通俗讲话
张斌伤寒论气化学说通俗讲话
张斌
¥28.78
《中医师承学堂:张斌伤寒论气化学说通俗讲话(<伤寒理法析>修订版)》跳出以“脏腑经络”观来解释《伤寒论》六经的传统方法,采用“气化学说”的理论如标本中气、“、阖、枢”等全面解释《伤寒论》。 《中医师承学堂:张斌伤寒论气化学说通俗讲话(<伤寒理法析>修订版)》理论来源于《内经》及张志聪、唐宗海等前人论,加以作者张斌教授个人的综合理解,形成了独特认识。因现行中医理论涉及气化甚少,若欲登高涉深,尚需花费气力。 张斌教授所著《中医师承学堂:张斌伤寒论气化学说通俗讲话(<伤寒理法析>修订版)》,已使气化学说深浅出、易于理解。 《中医师承学堂:张斌伤寒论气化学说通俗讲话(<伤寒理法析>修订版)》共分理法、证治、方‘药三编加以阐述。
49元5本 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
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
黄仕沛,何莉娜
¥28.78
《中医师承学堂·中医临床家书系: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作为2011年出版的《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的续集,基本沿用了原书的风格。所谓“亦步亦趋”,一则为忠实仲景原意,践行“方证对应”的意思;一则为师徒合作,师亦步、徒亦步的意思。   《中医师承学堂·中医临床家书系: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以介绍黄仕沛老师的54则经方验案为主,并载录了黄师的经方医话,以及外出查房的记录。   《中医师承学堂·中医临床家书系: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续)》通过临床的事实,诠释“方证对应”之理,不尚空谈,是此书的特点。此续集有别于前一部的地方在于,在师父的讲解之后,作为徒弟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形成一种良性的反馈,诚为中医师承方式的有益探索。
49元5本 连建伟大小诸证方论批注
连建伟大小诸证方论批注
连建伟
¥28.50
《大小诸证方论》,明末清初名医傅青主著,包括“傅青主先生秘传小儿科方论”及“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两部分,其论言简而精要,其方药简而效验。时人誉为“诚卫生之善道,救死之良方”,影响力极大。著名中医方剂学家连建伟教授悉心研究《傅青主大小诸证方论》,对书中医论、医方作了精辟、中肯、简要的批注,批注文字量为全稿的20%以上,有其独到见解,对理解、运用傅氏方论大有裨益。
49元5本 伤寒撮要
伤寒撮要
明·缪存济
¥28.50
  《伤寒撮要》,明代缪存济 著。全书共分六卷,卷一总论, 简要阐述全书大意宏旨。卷二至 卷六序贯相连。卷一述伤寒识 病;卷二列伤寒六经病证治、 变证治法及禁忌;卷三论正伤 寒、相类伤寒、伤寒变病及治 疗;卷四、卷五仍为伤寒变病及 治疗;卷六列伤寒用方449首。 本次整理以明隆庆一年(1576) 新安汪滋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温病学(易学助考系列)
温病学(易学助考系列)
马健
¥28.50
本书由十三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主编马健等三位老师编著,作为《温病学》教辅,对《温病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难重,做了不同层次的梳理。
49元5本 本草真诠
本草真诠
(明)杨崇魁
¥28.50
  《本草真诠》为明代杨崇魁著,成书于万历三十年(1602)。共2卷,每卷分为3集。卷上一集讨论五运六气学说。,二集讨论经络,并附十二经络图,三集讨论药性分类,列风、热、湿、燥、寒、气、血、痰、疮、毒、妇人、小儿十二门,门下分类,类下列药,每药简介功效主治,共载药1231种(包括重复药物)。卷下一集首列诸品药性阴阳论,继分温、热、平、凉、寒五类,每类药略述其畏恶、性味等,后介绍了诸水之应用;二集为(食治门),分为米谷、菜蔬、果品、走兽、飞禽、虫鱼六类,收药141种,简介其功效主治;三集为用药杂论,主要摘取金元医家及本草序例中的相关内容,论述中医辨证用药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次整理以万历三十年(1602)建邑余良怡庆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林正印
医林正印
(明)马兆圣
¥28.50
《医林正印》由明·马兆圣编撰。综合性临床著作。《医林正印》以内科杂症为主,详列70余种病症的治法及方剂。卷一至卷四为病症及治法。卷五列叙250种常见药物的炮制方法及使用禁忌。卷六至卷九依次列举一至四卷所载疾病及“治例”方剂。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马氏自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中医健康管理
中医健康管理
胡广芹,张晓天
¥28.50
中医健康管理是指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多维健康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应用中医四诊技术与西医检测结果相结合的方法,从躯体、社会自然环境、心理情志等多维角度,对个人或群体行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根据个体不同健康状态提供相应的养生调治、健康维护教育方案。本书首次对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及实训技能操作方法行梳理,对中医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促作用。
49元5本 霹雳大医——李可
霹雳大医——李可
张存悌
¥28.39
《霹雳大医:李可》是《火神派著名医家系列丛书》之一。作者广泛收集了李可老中医的著述,包括未发表的手稿,本着“理法方药,系统归纳,突出特色,注重实用”的原则,重点归纳了李可三大学术特色、九大学术观点、36首自制方、22个药对简方、10味要药心得、21种病症的临床经验、14种疑难病症诊治之思路与方法等。观点鲜明,纲目清晰,资料翔实,切合临床。   《霹雳大医:李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整理学术的同时,对李可的人文精神也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大医的精神世界,总结其成才之路和临证经验,对民间中医的成长具有启发作用;二是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对有些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以上是目前有关李可研究和著述中很少见到的,对于名家学术经验的总结作了有益探索。   《霹雳大医:李可》不仅可以推动李可学术思想的传承,而且有助于火神派的研究和发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适合中医界人士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尤其中医院校的学生会从中受到诸多启迪和教益。
49元5本 神灸经纶(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神灸经纶(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吴亦鼎
¥28.34
《神灸经纶》是一部灸法专著,成书于清咸丰元年,作者吴亦鼎。全书四卷,近七万字。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灸法基本知识,如灸材、坐向、择时、宜忌、灸疮处理等;二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循行、主病以及腧穴定位、取法、灸法,并附经穴图;三为疾病证治,又细分为伤寒、中风、厥逆、、中身、手足、二阴、妇人、小儿和外科等。鉴于该书传世较少,此次以198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安徽李济仁家传本为底本。
49元5本 金匮要略直解(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金匮要略直解(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程林
¥28.34
《金匮要略直解》系明末清初医家程林所撰。该书为《金匮要略》较早且较好的注本,后世注家多所引用。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自“脏腑经络先后”至“血痹虚劳第六”6篇,中卷自“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第七”至“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第十六”10篇,下卷自“呕吐哕下利第十七”至“果实菜谷禁忌第二十五”9篇,书前有李锦、曹溶、程应旄三家之序及林亿“金匮要略方论序”等。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垒元戎
医垒元戎
(元)王好古
¥28.34
  《医垒元戎》以十二经为纲,先述伤寒,后列杂病。其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酌参张元素、李东垣等法。选方多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并附有自订的验方。其特点是打破伤寒与杂病的界限,既把六经辨证的原则用于杂病,又把杂病方药用于六经诸证,扩大了仲景《伤寒论》六经分证的应用范围。此外,《医垒元戎》在选方用药上提倡加减化裁,充分扩大了方剂的应用范围,体现了辨证论洽的灵活性,对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9元5本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著;刘理想,潘秋平整理
¥28.00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流传至今版本很多,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即是其中之一。1939年中医学家黄竹斋先生于浙江宁波访书期间,从桂林医家罗哲初得张仲景46世孙张绍祖家藏《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手抄本,是书16卷,内容与通行本有差异,多出1/3内容。本书六气主客、伤暑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是与通行本不同之处,亦是本书特色。 此次整理,以1982年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重印木刻版古本《伤寒杂病论》为底本,以196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98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等为校本行整理。
49元5本 难经:大字诵读版
难经:大字诵读版
(战国)秦越人;钟国新;周蓉
¥28.00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49元5本 中医灸疗师教程
中医灸疗师教程
王富春;谷惠萍
¥28.00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灸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它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本书为了继承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中医技术,培养专业的灸疗师队伍,提高艾灸师整体专业技能而编写。该书内容丰富,从灸疗方法到分型种类,从适应人群到适宜病种,常见疾病诊治,阐述详尽,是学习和应用灸法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灸疗师、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学生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有针对性的增强理论知识,强化常见病的艾灸操作技 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切实提高灸疗师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奠定基础。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分别从灸法的起源与发展,灸法的特点及作用,灸法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灸法等方面来进行论述。各论以内科、骨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外科等各科常见病症为主,分别从辨证、常用灸法治疗、其他灸法治疗和按语进行详述,使中医灸法学习者有规可循,便于掌握。
49元5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叶天士,徐大椿
¥28.00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为上下两卷,由其门人辑其治验整理而成,经徐灵胎批注。此系叶天士晚年方案, 且未经修饰。书中医案多为内科杂病,且未刊入《叶案存真》。后此书为吴县张振家所得,爰与门人共加校订,之后由曹炳章圈校,复刻于其所编《中国医学大成》中。 叶氏善用经方的理法方药。本书共收方案五百余,其辨证论治法度严谨,遣方用药方法多变,多不袭成方,乃据病情加减而成,且用方多以经方为基础。本书堪称学习经方临床活用加减的典范。本书中,徐灵胎批注亦褒多于贬,与徐评《临证指南医案》所载大不相同,足见叶氏晚年医技愈加纯熟老道,史称“大江南北,言医者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
49元5本 平衡中医:回归阴阳的本源
平衡中医:回归阴阳的本源
朱庭芳
¥28.00
本书作者师承于漳州市名中医方安海、王三虎、毛军等医家,系统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著,深研究了施今墨、蒲辅周、岳美中等医家思想。衷中参西,并通晓融会现代细胞营养学。其核心思想在于以传统的八纲为根基,一步完善和发挥,并上升为平衡理念。作者朱庭芳临证每以平衡之理念,分析病机病证,并以此指导方药之运用,力图追求“和其阴阳”之境界。其医论及医案,富于哲理,笔法流畅,用药轻灵,无论是运用汤液、药散、膏方,还是外治,皆具鲜明的个性。
49元5本 本草二十四品
本草二十四品
(清)陆懋修
¥28.00
《本草二十四品》由清·陆懋修著。全书24卷,将297味常用药按主要功效分为24类,每昧药下首列药性,次记功效,再集中论述主治,*后指出用药禁忌。书中着眼于临床实用,在药物主治应用的阐述上,常提出独到见解。虽书中对某些医家论述有所援引,但主要是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不拘泥于古人定论和世俗通说,非单纯节抄汇纂之书可比。本次整理以冯汝玖辛未(1931)重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伤寒活人指掌图
伤寒活人指掌图
(元)吴恕
¥28.00
  《伤寒活人指掌圈》为元代医家吴恕所著,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成书于惠宗至元三年(1337)。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洽、药方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0:伤寒活人指掌图》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洽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20种脉象及发热等80种病证证治。并评述药物炮制,考证元制与汉制药物衡量之异。收集仲景方及后世医家验方(含法)约240首。是元代研究阐发外感热病的重要专著。本次整理以元代惠宗至元三年(1337)元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骨伤名家邓晋丰治疗颈腰腿痛学术经验集
骨伤名家邓晋丰治疗颈腰腿痛学术经验集
陈博来,李永津
¥28.00
邓晋丰教授为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邓晋丰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成果丰硕,将其一步整理、总结并出版于众,将对中医骨伤科,尤其是岭南骨伤流派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力推动中医事业的继承和传播。本书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邓晋丰教授学术经验集,旨在反映邓晋丰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成果。将对中医骨伤科,尤其是岭南骨伤流派的发展做出贡献,有力推动中医事业的继承和传播。
49元5本 医宗承启
医宗承启
(清)吴人驹
¥28.00
  《医宗承启》六卷,分为序例、提纲、发表、渗利、涌吐、攻下、和解、救内、清热、温里、针灸、需待、会通、死症、附翼及答书一罕部分,以『治法为纲,法后统方』之法对《伤寒论》条文重加编次阐释。体例上先按上述内容分类法将仲景原文归类,再对仲景原文逐条注疏,采用先书仲景原文,次为吴人驹之注文,再次为『防误』的体例顺序行注疏,为研究《伤寒论》独得其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