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陕西 唐月照关河:陕西史册上辉煌靓丽的篇章
¥49.00
话说陕西 斜阳下的乐章:中心转移后的三秦大地
¥49.00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1)“十四五”时期的上海文化发展
¥49.0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军的*个五年。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和城市治理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上海作为全国改革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落实“人民城市”理念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定位和担当。本年度文化发展报告以“‘十四五’时期的上海文化发展”为主题,系统论述了人民城市建设的文化使命,辨析上海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优势和挑战,研判“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化建设的方位和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宏观思考和发展路径。
话说陕西 金戈铁马并天下:秦人五百余载的崛兴史
¥49.00
话说陕西 汉风荡神州:发生在帝国心脏区域的往事
¥49.00
浦东江南文化论丛
¥49.00
丛书以文化为原素,一步拓展外延,从梳理浦东历史文化手,挖掘浦东江南文化的历史内涵和闪光。把浦东文化放在江南文化的范畴内来考量,把浦东文化的人与事和江南文化的人与事联系起来,从而突出文化的历史纵深感,展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们在这种优秀的人文精神氛围中,享受文化所带来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熏陶。
话说陕西 从浑沌初开到礼乐文明:漫话史前至西周时期的陕西
¥49.00
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
¥48.00
古格王国作为10—17世纪占据西藏西部的一个地方性王国,在长达700余年的王朝史中曾兴盛一时,它发展生产、抵御外侵、尊崇佛教,是当时西藏西部有影响的地方政权。王国遗留下来的建筑、塑像、壁画、金银器、武器、生产生活用品等文物向我们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17世纪30年代,由于宗教之争与僧俗之争,终引发了王朝的覆灭,古格故城逐渐沦为废墟。《秘境之国: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以作者多年来专业科学的考古调查为基础,力图向读者呈现出那消失了的秘境之国——古格王朝的本真面貌。
江苏地方文化史.苏州卷
¥47.20
本书为苏州地方文化史,从苏州文化的生成环境、历史分期(包括史前时期、吴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与清前期、晚清至民国)到苏州文化的特色(包括科 学技术、教育与科举、文学与语言、学术、宗教、书画雕塑、戏曲曲艺、工艺美术、园林及建筑、民俗、及慈善文化)做了全面而详细的梳理。
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在江南地区的渊源与变迁
¥46.80
蔡军,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本书是关于我国传统匠帮木作营造技艺研究的学术专著。以香山帮为研究对象、以苏州片区、上海片区、无锡与常州片区、宁镇扬片区及杭嘉湖片区为研究地域、以传统建筑中的殿庭、厅堂、亭等为研究载体,探讨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在江南地区的发展渊源和变迁。本书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为对与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最为相关建筑史料的解读;二为以核心江南各片区为研究地域,探讨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及其发展源流、各片区与香山帮的关联及其木作营造技艺;三为本研究内容的拓展。本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依据,结合史料考证、类型学、定性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内容翔实、资料充分。适合建筑、文物保护等相关专业及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北京味道(北京记忆丛书)
¥44.59
《北京味道》重在通过对老北京饮食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宫廷风味、北方少数民族风味和山东风味为代表的集萃百家、兼收并蓄、格调高雅、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京味饮食文化的记述,从饮食这一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习俗视角,反映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人口结构的饮食文化在北京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化过程,展现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 2018中国好书
¥43.20
颁奖词:作品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图文,从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第设计和园林艺术等几个方面入手,探寻了北京城空间场域中所积蕴的丰厚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呈现了一份生动的北京记忆。 城市,充溢着现代性理念的投影,而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又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物质实体。北京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在建筑空间的物质文化、历史记忆与现实中不断被唤醒、重构,塑造出了绵延的人文气息。城市营造、街道坊巷、商业市集、士人活动、宅邸设计与园林艺术,多样的城市空间提供了诸多场景,蕴含着繁复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为北京城市的人文气息赋予了复杂的内涵。这些情怀和记忆,藉由文字、图画或物质文化的形式,凝结在这座城市之中,为今日北京的城市气象积蕴了丰厚的人文传统。
海上丝绸之路:从青岛到红海
¥41.00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路从来就是又具体又抽象的。“丝绸之路”无疑是一条路,但它又绝非一条单一的路。继《丝绸之路:从蓬莱到罗马》关注陆上丝路之后,高洪雷面朝大海,爬梳史料、合理畅想,海上丝绸之路。本书选取欧亚非3大洲15个重要路标,书写季风潮汐中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以贯穿古今的视野量海上丝路的形成过程和辐射形态,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扎实的历史书写和多彩的文明图景。
江苏地方文化史.镇江卷
¥41.00
本书分上下两编,按时间顺序概述各时期常州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色。下编十章,分别从教育、宗族、宗教、学术、文学、语言、艺术、园林、民俗、对外交流等方面专论常州文化的特色与亮。并附大事年表和参考文献,为一步了解常州文化提供线索和帮助。
晋中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摭论
¥40.00
本书以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晋中”为研究个案选取范围,从村落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社火、民间传说等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予以重分析。以晋中个案为田野调查重,理论分析观照其他地区同类民俗事象,田野调查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紧密围绕地方性、地域性与地缘性的论述焦,以期对乡村振兴战略推程中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我们时代的精神文化生活
¥39.99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旨在全面反映中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图景。通过调查数据的定量分析以及个案文本的深度诠释,深剖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文化样式、信息传播、家国观念、民族国家认同、消费方式等维度上的现状及其时代变迁,以揭示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39.99
“建筑可阅读”,建筑本身是有故事的,要把故事留下来,自然要把建筑的肌理保护好;建筑身上的故事不应该“养在深闺人未识”,理应是被尽可能多的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的。这些年,上海在推进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打造“街区漫步”等城市微旅游产品,并致力塑造更多可亲近、能共享的公共空间,在历史文脉保护中诠释人民立场。同时,把“可阅读”的思路贯穿到新建建筑的设计、建设之中,不断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品质,致力打造更多的城市精品。 建筑的故事,背后也是上海故事、中国故事。记录故事、讲述故事、传播故事,需要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主体共同努力,需要付出热心与情怀。《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遴选了56处能充分体现上海城市品格,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改革开放崭新形象的代表性建筑。这些建筑跨越不同时代,兼顾了城市建筑与其他建筑、西式建筑与中式建筑、外国设计师作品与本土设计师作品等不同的类型风格,包含了全市范围内重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及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意义,旨在以建筑为载体,生动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的城市内涵、品质、特色,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书和伴手礼。
闽都文化的前世今生
¥39.00
本书包含30篇论述闽都教育文化的放性、闽都民俗文化的放性、闽都文化历史名人思想的放性与闽都文化的现代意义的名篇佳作结集出版 ,反映了闽文化的研究成果,尤其是突显了闽都文化的研究成果。闽都文化的研究一方面激活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使其为当代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汇了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战略的时代洪流,肩负起文化先行的特殊使命。闽都文化研究对于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赵麟斌谈闽文化
¥39.00
作为一种以地域见长的“闽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古闽越文化的遗存,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交汇,宋元明清西亚欧洲文化的东渐,使福建文化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有声有色。在这一文化的形成和流变中,以古闽越文化为基础,加之融会贯通的中原汉文化、快速传播的宗教文化整合而成的福建文化主体,深深植根在八闽大地之中。 本书汇集了赵麟斌教授多年来的闽文化研究成果,聚焦“闽文化”的历史演化、传承发展、语言特色、表现形式等,反映了作者对闽文化深刻的学术见解,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闽文化全景式的画卷,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品格,彰显了闽文化的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并赋予“闽文化”研究新的时代内涵。
越地方志发展史
¥35.20
本书为“越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越地方志发展的历史。从时间上讲,限于越地古代、近现代方志史的研究;从地域上讲,本书设定的越地范围即我们常说的“大浙东”范围,包括浙江省钱塘江以东的上八府和古时隶属绍兴的萧山。着重从方志体例的变化,以及越地方志名家学术思想演进所带来的推动,来阐述越地方志的递进式发展。其中,从编纂学角度阐述各个阶段越地对中国方志发展作出的贡献,中国古代修志流派中的纂辑、撰著之分,章学诚方志思想中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及对同乡后辈学者的影响,以及对近代越地学者寿鹏飞、陈训正、张其昀修志理论的研究等,均属本书的创新之处。本书适合各地修志人员、文史爱好者使用,也可作为大学、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
吴疁风华
¥34.99
自古至今,嘉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上海文化发展极其重要且弥足珍贵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上海连长三角的陆上交通要津,嘉定一地人物风华不仅深受传统江南文化之影响,更在近代海派文化润养下不断孕育拓创新之精神,成为上海地区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彼此嵌合、相互影响的重要承载地与文化中继站。自宋至清,嘉定一地儒学教育发达,文化事业昌盛,乃天下闻名的人文荟萃之地。嘉定文士不仅学识渊博、学以致用,更能怀道守义、临难不苟。清季以来科举渐废,嘉定乡贤敏悟而转新知新业者颇众,又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嘉定人民自古以来的勤劳、勇敢、睿智和放,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嘉定地区必将在新时代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吴疁风华》就此希望带领您领略这片历史文化沃土的前世今生。 海派文化地图丛书(16卷) 丛书内容简介: “海派文化地图”丛书是以上海十六个区的海派文化特色资源和代表人物为核心内容,阐明海派文化在本区的发源、积淀、流布、传承、发展、复兴的历史轨迹和地理分布,展现其品味特质、体现其国际格局、反映其非遗传承,重绘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图。丛书从不同角度为读者全方位展现和诠释海派文化,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 丛书总主编简介: 柴俊勇,上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政协学习委原常务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上海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席教授。 浦祖康,上海市政协《联合时报》原社长、总编辑,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