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在内蒙古殖民法律制度研究(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较为全面深地阐释了上世纪伪满时期日本殖民统治者如何以法律手段维系日本在东部内蒙古的统治。本书*的特是几乎利用了目前所能利用的所有公相关文献资料,从殖民立法的活动、形式、程序、特,涵盖行政、经济、刑事、司法等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日本殖民法律的本质,从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驳斥日本极右势力美化侵华战争的言论,能够较好地发挥警醒世人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走出地方史: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视野(精)--中大史学文丛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在华南地域社会,民间信仰及其与乡村的关系,往往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文化资源和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与存在实态。本书收录作者近二十年完成的9篇专题,重研究明清时期华南地区若干重要信仰形态(包括三山国王、双忠公、大峰祖师、义民、妈祖)发展演变及其所反映的地域社会历史变迁过程。试图揭示,在相对“边缘”地区的百姓,逐步受来自“中原”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民间神信仰与乡村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近百余年来在地方社会近代化背景下的演变。 另收代序、附录,共3篇。交代作者从事相关研究的旨趣、学术心得,以及数十年教学与研究的经历与创见。


清代云南“夷人图说”研究(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夷人图说”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以非汉民族为描绘对象的历史资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突出特是图文并举,图像与说文以不同形式相匹配。《清代云南“夷人图说”研究》一书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为基础,基于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尝试通过图文关系及地方历史的文化语境去发掘清代云南夷人图说的民族志意义。全书围绕“绘写了什么”与“为什么绘写”两大问题,关注“夷人图说”的图像表述与意义生成模式,探讨了清代云南“夷人图说”的民族分类问题,系统梳理了这些文献的谱系和源流;并试图追溯云南方志与“夷人图说”的文化语境,通过对清代云南“夷人图说”的图文对读,总结其叙述事件与绘制图像的语法,尝试揭图像背后的历史事实;而剖析清代云南“夷人图说”的序跋,分析绘写者的意图、心态与绘写方式之关联,探究图说的艺术性与政治性、国家性与地方感之张力。


东大爸爸写给我的日本史1
¥40.80
这是作者写给15岁正值初中毕业的女儿的一本书。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设计了剑、心、宝、锄四个部分,深浅出地介绍了日本从古代到中世的历史(明治维新以前),讨论了日本的国家形成、历史建构、宗教信仰、社会变动等方面的议题,涉及遣唐使、圣德太子、源平合战、南北朝分裂、幕府更替、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诸多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并对日本中心论等流行观行了批判与反思。全书将被分解为琐碎断代的历史重新整合,展现出其整体面貌。作者通过本书,希望传递给读者的不仅是日本史中具体的细节,更强调看待历史的角度与解读历史的方法,以宏大的胸怀与视野走近历史。


白色黄金:托马斯·佩洛的非凡经历和北非百万白人奴隶(以小说般的叙述,揭开“白人奴隶”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后浪出品)
¥40.80
在1500年之后的两三百年里,曾有几百万欧洲白人被穆斯林从海上或者沿海的家中掳走,然后在北非的奴隶市场上被贩卖。 英国少年托马斯·佩洛就是白人奴隶之一,18世纪初,他被摩洛哥苏丹穆莱·伊斯玛仪下。当时这位苏丹正在建造一座气势宏伟的宫殿,而这座宫殿完全是由白人奴隶建造的。因为佩洛比较年轻、机智,他成了苏丹的私人奴隶。佩洛既见证了这个残酷的政权,也目睹了这个朝廷的壮观景象。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奴役生活后,佩洛终于重获自由,他也写下了自己的故事。本书主要是根据佩洛的见闻和其他相关文献写成的。 ??????


旧学新知——中欧知识与技术之演变(法国汉学 第十八辑)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这是《法国汉学》第十八辑,也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专号。所含13篇论文,主要从医学、技术(地质、考古、工程等)及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中国与欧洲科学史研究的新趋向。李零先生提供特稿《中国古代的知识系统》,为本辑增色。


赵尔巽与清末奉天政局(1905-1907)--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本书梳理赵尔巽执政奉天三年间的举措,分析其施政背景、具体措施、客观效果等,从东北特殊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出发,指出赵尔巽执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统一这一问题上的积极意义,并在清末东北新政以及清末全国新政的大背景下,分析赵尔巽执政承前启后、尤在启后的政绩,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认识赵尔巽其人、赵尔巽执政三年间的奉天政局。


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本书撷取巴蜀与南亚之间所涉文化互动与融合的12个重要专题行了深梳理和探讨。内容涉及物质文化、宗教文化与语言文学艺术诸方面,各个专题相对独立,但又串联起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互融的共同主题。两大地域空间不同文化因子双向间互相激荡、借鉴,甚至往返影响,共同塑造文化形态的生成与交融,旨在为读者勾勒一幅早期巴蜀先民渴望与外界沟通交流并主动借鉴吸收域外文明的历史图卷。


万历传(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万历帝十岁登极,少年天子励精图治,与张居正联手造万历盛世。张居正死后,却对其抄家清算,掀起数十年党争。其后二十几年不上朝,被大臣痛批“酒色财气”。运筹“万历三大征”,战果辉煌,*后岁月却为辽东战事所困。在位四十八年,一生分为黑白分明的两段,心灵在成长中蜕变。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压抑、偏执与报复?他的人性弱为他的王朝带来了哪些厄运? 古代帝王操控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自己何尝不被“高处不胜寒”的身份操控?复旦大学教授樊树志从普通人性的视角,以专业的史学修养与生动的文学叙事,真实再现了万历帝和他的朝代。


日本农业出版与传播的社会学调查1950—2003(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本书以日本战后50年间农业出版事业的变化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呈现了这50年间日本农业出版事业伴随着日本社会急剧变化的状态。将战后的农业出版置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和后来的“不况”期行考察,从不同角度整理了日本农业出版新闻事业的自主发展路径,分析了农业出版在战后农业、农家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文化全面提升中,如何锲而不舍地与农业和农家为伍,经营着农业出版领域,精细化地履行出版使命。


希古与幽怀——傅抱石的人物故实画(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本书以1937年抗战军兴后的傅抱石客蜀时期为时空截面,以其丰赡的艺术成就中至为重要但学界关注尚不充分的人物故实画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文献考证与“知人论世”方法对其行了分析研究。一是将傅抱石作为一个蕴藉着丰富人格、情感和思想的生命个体,清检并阐释他在这一特定时期创作的大量寄托其生存所感与生命所思的人物故实画。二是将傅抱石作为一个超越单纯画家身份的学者和文人,置于20世纪中国思想史、学术史脉络和文人精神谱系上予以讨论,拓展传统视角对其丰富性的拘囿与羁绊,抉发并呈现其沉潜于人物故实画中的学者思致和文人襟怀。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南戏是中国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上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关注,南戏也因此得以在域外传播。本书即以南戏域外传播为对象,集中探究海外学者对南戏的研究、译介、改编等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独特价值的方法和视角。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元好问传论》是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专刊”丛书之一种,围绕宋金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生平和作品,对其行多角度的述评、考论,展现出被特殊的历史时代裹挟的这位大文豪的人生际遇与历史贡献。上篇以元好问身世、生平、家庭为中心,结合其作品的解读,系统梳理其生平的疑难问题,并兼及其民族、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思想,述中带论。下篇以十个专题的形式,以问题为中心,考论结合,深探讨诗、词、文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他在史学、医学、书法等方面的成就。?


嘉靖帝的四季:皇帝与首辅(聚焦明朝的“话题之王”嘉靖帝,透视皇帝与首辅的互动与博弈!)
¥40.80
本书用“四季”来比喻嘉靖帝亲政之后,其漫长统治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突出标志在于不同的、强有力的首辅:张璁、夏言、严嵩、徐阶,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书中回顾了嘉靖帝从登基到亲政,终大权在握的整个过程,通过详细地分阶段介绍首辅与皇帝的互动,揭示皇帝如何与大臣合作治理国家,皇帝如何与成熟的行政官僚体系博弈共存,清晰地呈现了明代中后期的政治运转特点,透视统治者与位极人臣者之间的关系。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五辑)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文学传播与受论丛》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这个学科自然地融合贯穿起来,精选了优秀的论文,为推中国文学传播与受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海上遗珍:永嘉路 中华书局出品
¥40.80
《永嘉路》为《海上遗珍》系列第四辑(第一辑《武康路》、第二辑《衡山路》、第三辑《复兴路》),延续丛书的一贯风格,本辑收录了著名学者、作家等所撰写的关于永嘉路(辟筑于1920年,旧称西爱咸斯路,1943年改今名)上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人物的文章,既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精确考证、对建筑风格的专业分析,也有对曾经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政治家、建筑师、科学家、法学家、文化名人等历史人物的生动记述和深情追忆,还有对当下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的如实记录。历史是城市的记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透过书中所记述的这些细枝末节,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温度。


英国食物史
¥40.70
著名美食作家、明星主厨克拉丽莎·赖特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英国人餐桌的变迁,从中世纪时单一的本土食物鸡蛋和培根、王朝及帝国时代随着移民带的东方香料、食材和烹调方法,到现代的饮食方式。你可以在书中读到王室、贵族、厨师、烹饪书作家、美食家和平常人的故事,了解到来自欧洲大陆的王后们怎么引领英国的餐桌潮流、土豆是怎么从无人问津的外来植物变成国民食物(英国皇家学会功不可没)、学术大咖约翰·伊夫林为他挚爱的沙拉写的专著…… 英伦三岛这个在地理上与大陆分隔的岛国,从来都不是孤独的,它继承了欧洲和其他帝国的历史,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侵略和移民,而英国的食物就是这些历史和体验的产物,独具地域特色和历史特色。享用这本书吧,愿各位吃得愉快,读得心!


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华书局出品
¥40.66
作为专史,作为高校历史系中国近代文化史课程的教材,本书以1826—1956年间的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把中国近代文化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为九章,重论述了近代新文化生长和嬗变的轨迹: 1826—1894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新文化的准备期; 1895—1912年,新文化的草创期;1912—1927年,新文化的奠基期;1927—1937年,新文化的建设期;1931—1945年,中国文化困厄更生,民族精神空前焕发,新文化的民族性得到加强;1946—1956年,新民主主义由小到大形成了完整的社会文化形态,是为近代文化发展的*后阶段。 本书被列“‘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曹操:冲出危局的清醒者(精) 中华书局出品
¥40.60
曹操是奸雄还是能臣?为什么在危机四伏之中,他总是能破局而出?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多年深耕曹操研究,以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多学科视野,透视曹操的成长经历,聚焦曹操生平最重要的两场战争——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呈现出真实而丰满的“清醒”政治家曹操的形象。附录除曹操大事略表外,还配有作者精心选录和导读的曹操诗文,既对正文语境构成补充,又展现出曹操在政治家、军事家身份以外,作为大文学家的风采。


寻秦记 中华书局出品
¥40.60
秦人原本是生活在“西垂”的弱小部落,经过数百年的曲折历程,逐渐在西部壮大、崛起,成为西方霸主,而统一六国。秦人曾八次迁都,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首都秦邑到最后的国都咸阳,行了获取空间、东向争霸、战略取的艰苦努力。作者沿着秦人的迁徙轨迹,寻找留存在地面上的秦人线索,发现民间风俗和文化中残留的秦人踪迹,在对地理的寻访、考察、辨析中,发现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统一六国的偶然与必然。

百年革命家书(试读本)
免费
本书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写,精心编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二十余家单位收藏的100封革命英烈家书、遗书而成。图书按照家书写作时间先后排序,时间跨度从1921年至2018年。家书作者均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牺牲的英烈,他们有的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献出了生命,有的是新中国建设事业中涌现的先进模范;既有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亦有普通的共产党员。? ? ? 这些家书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和优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反映中国共产党100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艰苦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