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里的中国史.2
¥39.99
《军事里的中国史2》在体例上延续《军事里的中国史》,优选冷研分析更为深刻的文章,分为君臣、名将、烽火、劲卒、谋略、真相、趣闻等七章,其中新增了“劲卒篇”与“谋略篇”,展现出军事谋略与精锐兵团在战争决胜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分析更透彻,读起来更过瘾!


英国的防卫
¥49.99
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李德·哈特在1939年二战期间写给大众的关于英国防卫的作品,全书从问题、基础的安全、战争前沿、陆军的重组与军队的改革五个方面手,深浅出地分析了英国失利的深层原因,以及对于军队组织和战略战术军事思想方面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而言,从外交政策到军事局势,从英国到欧陆,从现实到历史,从大战略到步兵战术,从武器装备发展到价值观精神层面,本书论述得极为具体,既说透本质,又阐明操作性细节。其中提及的诸多问题和改革思路超越时空限制,对于今天依然不无启发意义。


伟大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是这样创立的
¥69.99
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历程,吸收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史带论,史实翔实,同时彰显上海在党的创建史上的重要地位,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光辉历程。全书共9章,约40万字,其中包括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加速传播、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初始创建、中共一大的筹备召,等等,系统梳理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孕育诞生的光辉历史,史料充足,条理清晰,文笔生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欧洲传播思想史(修订版)
¥99.99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但传播思想的产生,却可远溯至古希腊。正如著名传播理论家E.M. 罗杰斯所说,“任何涉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我们来自哪里?”这是传播学这一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溯源之书。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园到当代异彩纷呈的网络世界,本书试图跨越时间的藩篱、破学科的界限,在对数代学者、哲人思想的考察中,追索传播思想在欧洲的产生、发展及嬗变,在历史脉络和广阔的人文社科背景下勾勒出一幅传播学的“世系表”。作为一本较完整的西方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作者以个性解读方式,取精探幽,有助于拓读者视野,推动传播思想研究的深。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39.99
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经典著作。 威廉•多伊尔首先总结了1939年以来历史学家们对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看法,然后提供了他自己的解读。他分析了旧帝国是如何分崩离析的:法国政府遭遇到的财政危机、政府治理系统的失灵、反对派力量的壮大以及政府*后的改革努力的失败,这一切都使得法国不可避免地迎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然后,作者分析了大革命初期的权力之争,贵族、有产者、农民、巴黎市民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作者由此讨论了选举制度、经济危机、土地革命对大革命发生的催化作用。


12世纪文艺复兴
¥59.99
12世纪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代。罗马式艺术登峰造极,哥特式艺术萌芽初露,方言文学蓬勃兴起,拉丁经典著作、拉丁诗歌和罗马法复兴,吸收了阿拉伯因素的希腊科学与希腊哲学复苏,批欧洲大学创立。本书重关注12世纪的拉丁古典著作及其影响、新法学和更为多样化的历史编纂、来自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新知识及其对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影响,以及学术研究的新机构的兴起。我们发现,中世纪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黑暗与静止,中世纪展示着生命、色彩和变化,对知识和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艺术、文学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创造性成就。


自行车的诞生:从手稿到环球利器
¥45.00
今天司空见惯的自行车,在交通史上的地位可能要比大家想象的高得多。这是人类次拥有一种不依靠畜力,以小的代价即可拓展自由交通半径的工具。它便捷、实用,还很时髦,当年曾经启一种时尚男女们热衷的运动与社交方式,并且引发了西方社会女性服饰的巨大变革。人们用四百年时间一造出这精美机械,宛如一幅斑斓而迷人的拼图,每个时代的设计与工艺大神们都为它的完整奉献一份力量,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成了现代化的版本。


七月热风:上海1921
¥49.99
本书为“红色起”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根据翔实的报刊史料取精用宏,对1921年7月上海发生的时事作了系统梳理,逐日描写上海这座城市在那个炎夏发生的故事。故事中既有革命浪潮的暗流涌动,也有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既有高官巨贾的灯红酒绿,也有贩夫走卒的酸甜苦辣,试图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上海滩。从这一角度来说,本书也可以看作一部上海史、一部市民生活史,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上海红色文化的坚实根基和城市变迁。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69.99
本书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周振鹤教授历年关于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授与思考的总结,由一篇楔子和十七篇专题讲稿组成,首先阐释学科的历史、现状、研究方向和意义,其次明确学科基概念和学术用语,随后分述政治地理核心内容行政区划的各要素及相关内容,再具体而微地选择具有特殊性或代表性的政治地理现象行讨论,后提出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构想,系统呈现了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科的基本面貌,全面深地阐述和分析了历史时期政治过程的地理意义,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意义和学科创价值。


罗马星经
¥35.00
全球流行病的暴发、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大国竞争的回归……那些曾被以为是过去式的政治形势重新出现,世界正处于“权威丧失”的长周期阶段。 靠“霸权战争”来变革国际秩序已无法想象,那么有何替代品能重新建立全球秩序? 施韦勒用希腊神话中引发特洛伊战争的“金苹果”和物理学中抵抗熵增从而建立秩序的麦克斯韦妖隐喻国际政治的未来。 如今,世界政治的旧体系即将结束,新的秩序状态还未到来,混乱将不可避免。拯救世界的下一个麦克斯韦妖会是什么?作者提出了多种候选方案。乐观的是,这是一个多元化体系,大国共处于一个相对多中心的世界,中美之间或可实现“竞争性共存”。


知所先后:近代人事与文献的考察
¥35.00
《大学》篇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书取“知所先后”为书名,并非有“近道”的企图,而是本书的内容多涉近代人物、史事和文献的考索,定其时序,求其始末而已。 书中所收文章,多以散佚文献和隐晦人事的考证手。作者认为前一项工作近似于文物残片的修补缀合,通过找寻残片的边缘痕迹或原有纹路,使之与已知史事或文献相印证,以冀稍能发抉幽隐。而社会的变迁,往往以人物的升降为枢纽,因此后一项工作关注“人与人之离合,事与事之交互”,也自然成为钩沉历史的必由之路。


史记精编本
¥6.99
本书是纪传体史书《史记》的精编白话本。 《史记》是中华文明的根柢,鲁迅评价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体量宏大,客观地说,今天年轻人去读《史记》,总是很难耐心地读下去。本书则精选《史记》ZUI经典的篇章,以白话文重新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精妙之处,可谓给当代史学爱好者的一份美好礼物。 本书选篇以国学大师梁启超指定的十大名篇为准,涵盖《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这些篇目都是传诵不朽的经典,记载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本书依照梁启超先生的提示,对《史记》的“十大名篇”行解读、翻译和赏析。读懂读透了这些篇目,也就掌握了《史记》这部巨著的精华。


纪念:犹太历史与犹太记忆
¥29.99
为什么讲述实际发生事件的历史没有在犹太教中发挥作用? 为什么历史学家从来不是犹太人集体记忆的个保存者? 本书是研究集体记忆问题的史学名著,曾荣获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全书对犹太记忆和犹太历史的编纂做了从古至今的全景式考察,系统地概括论述了犹太民族参与过去的方式。作者对历史与记忆做出重要的区分。他认为,如果说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之父”,那么犹太人就是西方“记忆之父”。犹太人是一个记忆的民族,而不是历史的民族。犹太民族有圣*、口传训言、口传律法,但几乎没有史书。 本书写给所有对历史、民族、集体记忆之间的模糊关系感到好奇的人——无论是不是犹太人。在现代社会,历史的重要地位不一定是理所当然的,记忆也自有其通路。


"我忠于中国人民"——1950年代钱学森在美听证会全记录
¥59.90
本书是钱学森在美国被迫参加的五次听证会的全记录,根据公披露的档案资料整理并翻译成中文,是听证会全记录中文版本的首次出版。钱学森听证会是钱学森回国历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钱学森五年归国路中为重要的篇章之一。钱学森在听证会上掷地有声的回答是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本书为深展钱学森研究以及20世纪中国留学教育史和20世纪国际冷战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手史料,同时也为新时代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提供了鲜活生动的素材。


那些历史真好玩(套装12册)
¥359.30
套装包括:《好一个宋朝》《罗马:七次劫掠史》《叨叨漫画帝王史(上)》《金雀花王朝1215》 《东大教授漫画世界史》《东大教授漫画日本史》《朕说历史漫画:原来历史这么有趣》 《了不起的中国简史全2册》《一看就懂的史记》《大秦帝国》《世界简史》


闲说传奇历史人物(套装共2册)
¥19.99
这是一套通俗历史读物,主要是关于历史人物的轶事,包括《品关羽》《品人录》共2册。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套书值得品读。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 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 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 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 《品关羽》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感悟。 《品人录》选取了历史上各个时期有关各类人物的品评及相关故事,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人”这一复杂的社会因素,于趣味与哲理中得到启示。 它的重点不在于深刻、细致地品评、剖析某一历史人物,而是取其中一部分人物在为人处事当中的表现,以及当时人或后人对该人物的品评,来展示人物的某些品性、特质。可以是概括性的,也可以是某一个侧面,能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受到启示。 在品味人、事的过程当中感受人生,并从中省察自身,了解世人,从而更好地感知人与社会,创造更加和谐、轻松的生活。


奋进号:改变世界的伟大航行(《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ZUI佳历史书、《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高度赞誉!达尔文盛赞“奋进”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 )
促销价:¥8.99|¥119.00
从见证英国民主运动,到探索南太平洋,再到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彼得·摩尔通过讲述“奋”号于1764至1778年间三个阶段的航行历程,展现了英国自七年战争以来的政治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在南太平洋行的科考探索,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前夕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政治博弈和斗争。 “奋”号既是启蒙精神的继承者,也是18世纪后半叶世界历史程的参与者。她见证了乔治王朝时期的威尔克斯事件,参与了英国皇家学会在南太平洋的金星凌日观测,并在詹姆斯·库克船长的指挥下,发现了澳大利亚东海岸;*终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被拆解并沉没在纽波特港中。 达尔文盛赞“奋”号为人类文明拓展了半个地球。彼得·摩尔在大量研究资料基础上,以其充满魅力的文笔,为人们讲述这段为达尔文赞誉的伟大航行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西南联大通识课:文学+历史(全2册)(西南联大博物馆李馆长作序推荐!建校85周年纪念版!坐在汪曾祺、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同学旁边,听朱自清、陈寅恪、胡适、闻一多等大师讲课)
¥30.00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是联大文学院的天才、鬼才、怪才、狂士们的渊博之识、神奇之思的精华,由朱自清、胡适、闻一多、陈寅恪、浦江清五位大师的讲义和学术成果集成。 《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一书按通览与专讲纵横史学。共两个部分:以联大必修课教授雷海宗的“中国通史”为主,再增设教授专题专讲。专讲共摘选五位西南联大教授的名篇,以点代面,还原历史的性情与温度。如此编排,既能有两位老师的篇章互文成趣,多层次启发读者,又能保持作者独立性和阶段的系统性。


另眼看历史(套装共2册)
¥15.99
这是一套经典人文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包括《北大那些人》《晚清那些事儿》共2册。对历史和文化名人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仔细翻阅这套小书。 《北大那些人》精选了北大数十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名人学者的上千则逸事、话语,力图从细微处管窥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貌和为人治学的严谨态度。 这些材料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勾沉出来的,很多故事读者并不熟悉,新鲜好读,且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晚清时代,一些不被人所知的奇闻轶事让人不免窥探。 《晚清那些事儿》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晚清时期发生的一些历史故事。主要包括国家、军事、政治等方面,文笔犀利且不失生动,内容详尽而不冗繁。


日本小史:从石器时代到超级强权的崛起
¥33.60
本书讲述了日本从石器时代到如今的漫长历史中的重要趋向与事件,试图找出这迷人又极具戏剧性的发展历程背后日本成功的原因。“奇迹”外表下,反映的是日本如何应对变化的形势,以及深藏在这些应对策略后日本历史中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与习惯。


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精)--唐诗之路研究丛书 中华书局出品
¥67.20
《西域文化与唐诗之路》一书从西域的地理、历史、乐舞、风俗等独特角度手,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分析,厘清了与唐诗之路相关的主要西域文化现象,描述了西域唐诗之路的自然与人文图景,展示了西域唐诗之路形成、发展的文化背景,探讨了西域乐舞文化和民俗文化与唐诗之路的互动关系,揭示了西域文化在唐诗审美风格和语汇上留下的深深的烙印,而提出了“西域唐诗之路”这一概念,丰富和扩大了“唐诗之路”的范围和内涵,具有一定的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