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南京云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南京云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王宝林
¥32.00
《南京云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系列之一,由王宝林著。主要内容包括源远流长的历史、精妙绝伦的工艺、丰厚深邃的文化、手工技艺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保护、南京云锦与《红楼梦》等。
每满100减50 近代宁波帮建筑研究
近代宁波帮建筑研究
宁波帮博物馆
¥31.20
近代宁波帮建筑研究
每满100减5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刘锡诚
¥30.55
本书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由作者从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以来的学术成果二十余篇论文组成,主要有《非遗十题——我国非遗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新课题:都市民俗保护》、《春神句芒考》、《重建国家与节日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断想》、《论古村镇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文化是一条滔滔巨流》等,从理论、实践、立法、保护、传承、发展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问题行了深、细致地研究,既有对“非遗”理论的归纳,也有具体个案的分析;既显示了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反复思考过程,也将对“非遗”的传承实践引向深。
每满100减50 人与经典·韩非子
人与经典·韩非子
高柏园
¥30.00
该书为道善文化公司“人与经典”丛书之一,在于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和对初学者的引。《韩非子》是我国传统经典,是中国法家思想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先秦哲学史的缩影,它还是一部的哲学与文学作品,它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论说有力、案例详实,不只会让读者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同时也能欣赏一流的文学内容,一举数得。高柏园教授对先秦文化研究多年,对《韩非子》的解读深浅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与时代紧密契合,可以让读者借助经典的智慧,有更多的能力与信心,来面对、改造、提升我们的世界与未来。
每满100减50 二十四节气志
二十四节气志
宋英杰
¥29.99
《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读者不仅能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节气随时代的演变和发展。 几千年的节气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熬过了冬天,却差儿冻死在春天”? 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 50年来,中国人名的变化竟然跟天气息息相关? 为什么实际温度是30摄氏度,体感温度却超过40摄氏度? 冯骥才为何说“女人的孩提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时光律动,草木枯荣,《二十四节气志》,为你讲述节气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未完待续”。 二十四节气是“未完待续”的文化。我们的传承,不是只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还要留下这个时代对她的独特贡献。使她,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使她,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宋英杰
每满100减50 小游戏与大历史——从“老鹰捉小鸡”到人类的文化视界
小游戏与大历史——从“老鹰捉小鸡”到人类的文化视界
袁书营
¥29.33
本书通过梳理“老鹰捉小鸡”这个小游戏在东西方文明中千年的文化变迁过程,探寻人类文明自觉参与世界历史理性塑造中的文化生命力,来重构人类文明的形成逻辑,以期望摆脱当前文明单一的西方性,找到人类文明普遍受的文化合力。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构想,将“老鹰捉小鸡”作为一个“麻雀体”,以小见大,从文化个案推理人类的文化形态,提出“文化物态”概念。
每满100减50 中国的水神
中国的水神
黄芝岗
¥29.00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水神神话的专著。书中广泛辑录了历代小说、文人笔记、地方志以及民间传说中关于水神的资料,对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水神传说,特别是围绕着杨四将军(二郎神)神话的产生、流传和演变情况行了梳理钩沉,在丰富的神话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水神神话的历史面貌行了严密的科学考证,且旁及民间治水措施及民间习俗。本书对水神神话的研究和探讨具有多学科的参考价值。
每满100减50 民俗非遗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民俗非遗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
董晓萍
¥27.65
本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丛书之一种。含序言、题解、章(世界遗产与民俗非遗)、第二章(民俗非遗保护理论)、第三章(民俗非遗保护方案)、第四章(外国非遗保护样本)、后记若干部分。本书在丛书的指导思想下完成,在民俗非遗与国家文化模式和文化建设、民俗非遗的研究学理和保护方案、民俗非遗的国际性的总体框架下展讨论。作者长期从事民俗学研究,具有从民俗学的角度讨论“非遗”的优势,民俗学不等于“非遗”理论,民俗非遗也不等于全部“非遗”。“非遗”是国家政府管理的中国历史文明整体优秀代表作的集合体,非遗保护理论与方法要从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抽取出来,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产生。非遗的理论研究还要与其他学科汇合,形成融会贯通的非遗理论集成。
每满100减50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有鬼君
¥26.99
本书为知名专栏作者“有鬼君”近年来撰写的关于中国古代鬼文化的文章精选。作者从中国特有的志怪小说中爬梳整理了古人对鬼魂世界的各种猜测与想象,并将其拼接起来,描绘出古代鬼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等一系列面向。主题分为:鬼之日常、鬼之百态、冥府探幽、人鬼之间、精怪一族等。作者以侦探般的眼光爬梳典籍,搜罗异事,讲述了一个可悲可笑、可怕可爱的鬼魂世界。
每满100减50 辽金元社会与民俗文化
辽金元社会与民俗文化
徐连达
¥26.00
本书系辽金元三个朝代的民俗文化研究专著,尽管这三个朝代均由少数民族建立,但其民俗是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资料,对三朝的饮食服饰、居室行旅、婚姻家庭、时令娱乐、社会交往以及宗教信仰作了详细的介绍,为读者展示了辽金元时期的异样的民俗风貌。
每满100减50 文化提升国家质量: 中国发展的使命
文化提升国家质量: 中国发展的使命
孙国东
¥25.99
从“文化”在现代**所发挥的功能来看,它通 常有如下四种功能形态:文化本身的形态与结构、文 化的制度与生产、文化的分配与转化、文化的认同与 信仰。文化的上述四种功能形态,均有助于“**质 量”(组织质量、制度质量、精神质量、发展质量和 治理质量)的提升。本书试图论证:文化是中华民族 复兴的第二推动力,“以文化提升**质量”是当前 中国发展的使命。孙国东主编的《文化提升**质量 中国发展的使命》既一般性地探讨了文化对于当前中 国“**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亦从文化复兴、文 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华夏文化在世界文明史 上的地位、当代中国的文化复兴、儒家文化在现代社 会的功能、转型中国文化认同建构的正当法则、当代 中国文化的多样共生、**意识形态的重构、新时期 文化强国的造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国际形象的 树立等战略性、前沿性的理论课题行了介性的学 理分析,并对有助于提升“**质量”的重大文化战 略和议程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每满100减50 寓意吉祥的传统物品
寓意吉祥的传统物品
鹿军士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每满100减50 汉服旅者
汉服旅者
顾小思
¥25.00
顾小思 新浪微博@顾小思 知名国学博主 国家高级化妆师 已出版《美人云鬓》《美人点妆》《美人罗裳》等国风科普类书籍 生于江苏,长于澳洲,留学澳美,长期痴迷于中国传统文化 海外游学多年,带着汉服看世界,拍点儿照片,写点儿文字,做个旅者,也穿着汉服录制了多档综艺节目
每满100减50 风土人情——民俗与故乡
风土人情——民俗与故乡
杨英杰
¥24.42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的岁时风俗、节日来源、禁忌、仪式、民间信仰,并分析他们对现代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影响。
每满100减50 中国人的精神(中英双语珍藏版)
中国人的精神(中英双语珍藏版)
辜鸿铭
¥24.00
  《中国人的精神》属“壹力文库•中英双语珍藏版”系列丛书,“近代中国*人”辜鸿铭的英文代表作。全书由作者1914年发表于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以“中国人的精神”为核心的系列英语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论述的主旨就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辜鸿铭在书中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行改造。《中国人的精神》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先后被译为德语、法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德国因为本书而掀起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建(福州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福建(福州市级)
赵麟斌
¥24.00
 福建非遗系列丛书由赵麟斌主编,主要内容包括源远流长的历史、精妙绝伦的工艺、丰厚深邃的文化、手工技艺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面,有助于读者认识与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将激励当代人通过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展现更大的民族文化魅力。
每满100减50 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
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
陈珍
¥23.40
  《民俗学视域下的哈代小说研究》立足于民俗学,结合相关学科知识,采用多种文学理论,分析和研究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的民俗思想、民俗情节,厘清民俗事象与小说创作之间的深层关系,找出哈代小说以民俗为素材、以民俗事象为主要叙事手段的叙事策略,以期对哈代研究有所裨益。
每满100减50 大美“非遗”——大运河边的“守艺人”
大美“非遗”——大运河边的“守艺人”
主编沙勇,副主编 刘晓峰,张静
¥22.67
本书既从宏观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与利用实践行系统研究,也从微观视角对大运河文化发展亲历者集体记忆的精彩呈现。既对大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考察,也对沿岸百姓生产生活状况的现实性思考。既关注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探讨了大运河文化的发与利用。一幅饱含国与家、历史与现实、人文与自然等丰富元素的大运河时代画卷正徐徐展。这套丛书丰富的视域与内涵,得益于南京邮电大学众多学者们广阔的研究视野,特别是他们中的数十位优秀青年学子,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大运河儿女”,对大运河有着真挚的情感体验和天然的文化认同。他们从微观的、个体的视角出发,生动地呈现了普通人对大运河文化的记忆、理解和认同,在具体而微中展现了大运河文化的沧桑巨变,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学者宝贵的人文气质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每满100减50 渝北古韵
渝北古韵
重庆市渝北区文物管理所
¥22.50
渝北历史悠久,自石器时代以来就有人类活动。几千年来,经过渝北人民的辛勤耕耘,创造了一个个历史文明,为我们遗留了丰富的文物资源。这些保存在地上和埋藏在地下的各类文物是渝北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历史科学研究的手实物资料,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风俗论 上册(试读本)
风俗论 上册(试读本)
(法)伏尔泰 著,梁守锵 译
免费
《风俗论》所关注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同时也研究这些风俗后面隐藏的民族精神与心态,所以,这本史学著作就不是单纯的王朝史、政治史或事件史,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日后社会科学方法的萌芽。伏尔泰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我把历代国王继承的顺序视为撰写历史的指导线索而不是目的。"法律、艺术、风尚是这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它就不是一部严格的编年史和世系录,作为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教学方式,他甚至没有特意去参考大量书籍以弄清细节,而是试图对世界提供一个轮廓的认识。   《风俗论》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他用相当的篇幅,而且往往以称赞的口吻谈到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尤其是在介绍中国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谈到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相当先,但他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呢?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而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为什么在音乐方面他们还不知道半音?在他看来,这些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人,似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器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有所前。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他推测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谈到日后学术界对于《风俗论》的批评,莫罗阿认为"可说是毁誉参半"。书中史实有误的地方还是不少,有些是作者难于辞其咎的,有些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事情的真相在那时还未大白。孟德斯鸠说伏尔泰写作历史的用意是显耀他自己的宗派,即宣传他非宗教的宗教。伏尔泰想证明鲍舒哀以上帝的意志解释世界的历史是错误的,认为历史不当用原始缘由解释,而当用许多小原因的盲目游戏来说明;他否认一切超自然的现象,应该说,划清这一界限对于史学的独立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他有时相信人类过去的历史是罪恶与苦难的连续,不久即可由理智来澄清混乱的局面则又未免对过去过于悲观,而对未来又过于乐观。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是可以引用这本书的一句话来说这本书的,那就是:“用心思考的人,总是会启发他人思考的。”
风俗论 下册(试读本)
风俗论 下册(试读本)
(法)伏尔泰 著,谢戊申等 译
免费
《风俗论》所关注的是各民族的风俗,同时也研究这些风俗后面隐藏的民族精神与心态,所以,这本史学著作就不是单纯的王朝史、政治史或事件史,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当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先驱,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许多日后社会科学方法的萌芽。伏尔泰在书中明确地说:"我的主要想法是尽可能地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研究人类的精神。我把历代国王继承的顺序视为撰写历史的指导线索而不是目的。"法律、艺术、风尚是这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它就不是一部严格的编年史和世系录,作为一种比较个人化的教学方式,他甚至没有特意去参考大量书籍以弄清细节,而是试图对世界提供一个轮廓的认识。   《风俗论》的作者还表现出对于非西方文明的一种强烈兴趣和平等态度,他用相当的篇幅,而且往往以称赞的口吻谈到非西方世界的文化,尤其是在介绍中国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谈到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中国人便已相当先,但他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又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呢?为什么在中国,天文学如此古老,而其成就却又如此有限,为什么在音乐方面他们还不知道半音?在他看来,这些与西方人迥然不同的人,似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器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他们所需的一切,却无法有所前。我们则相反,获得知识很晚,但却迅速使一切臻于完善。他推测其中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对祖先留传下的东西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崇敬心,认为一切古老的东西都尽善尽美,另一原因在于他们的语言的性质。谈到日后学术界对于《风俗论》的批评,莫罗阿认为"可说是毁誉参半"。书中史实有误的地方还是不少,有些是作者难于辞其咎的,有些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事情的真相在那时还未大白。孟德斯鸠说伏尔泰写作历史的用意是显耀他自己的宗派,即宣传他非宗教的宗教。伏尔泰想证明鲍舒哀以上帝的意志解释世界的历史是错误的,认为历史不当用原始缘由解释,而当用许多小原因的盲目游戏来说明;他否认一切超自然的现象,应该说,划清这一界限对于史学的独立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但他有时相信人类过去的历史是罪恶与苦难的连续,不久即可由理智来澄清混乱的局面则又未免对过去过于悲观,而对未来又过于乐观。不过,无论如何,我们是可以引用这本书的一句话来说这本书的,那就是:“用心思考的人,总是会启发他人思考的。”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