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理论(上)
¥98.00
《社会工作理论(上)》从社会工作专业历史演出发,详细论述了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特征,全面梳理全球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详细论述了作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证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学派或哲学根基。适合社会工作学生、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为参考学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上)》纳“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国内*套系统出版全球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十三五”上海重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剧变时代:来自埃亚尔X施展X刘擎的应答(共3册)
¥97.99
套装共三册,分别为《逆流年代》《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破茧》 《逆流年代》:过去几十年中,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世界好似形成了地球村。 各国各地的互联互通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但也播下了反抗的种子。 随着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抗宣告开始。 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将带领读者游走于反抗运动的前线,向读者展示这场运动的有形轮廓和黑暗角落。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纵向传承与外来文化的横向互动中,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文化背景下,刘擎教授通过发人深省的文字启发我们以理性化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自己,思考“人应当信奉什么”“应当怎样生活”“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等诸多问题。 刘擎教授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思想的演进,以求大众在面对这个时代时,能够辨析问题与观念的来龙去脉,澄清我们的处境与自我理解,重建对未来的想象。 《破茧》:本书是学者施展在波谲云诡的当下所做的跨界思考。基于其在国际政治、历史、中国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多年深耕的心得与创见,施展一方面对现实做出敏锐的诊断与回应,另一方面展开对未来全球新秩序的畅想。在变动不居的大洗牌时代,我们必须突破信息茧房对视野和格局的限制,才能理解真实的世界,进而找到通往未来的道路。
春潮纪实系列(套装共3册)
¥97.58
《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内容简介:朝日新闻:2014年,丈夫坦白36年前的出轨后,遭70岁妻子殴打致死 日本网络:在搜索引擎搜“丈夫”,*先自动显示的关联词是“去死” 小林美希的采访:虽程度不同,受访者都有过希望丈夫“去死”的念头 有恨意的妻子们为什么不离婚? 耻感意识、忍耐美德的束缚,隐形的歧视和不尊重令多少女性对生活失望? 就业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在何种程度影响着普通人的生存质量? -------------- 小林美希,自2007年成为自由记者。2013年,获贫困新闻报道奖。 做自由记者14年,她的报道始终聚焦雇用、结婚、生产与育儿、重返职场等问题。 小林美希用跨十年的追踪调查、案例、数据,描摹婚姻真实的裂痕,透过15位采访对象的遭遇,持续追问:夫妻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家是什么。原貌记录女性视角,同时补充男性观点,省思固化观念的同时,也向职场文化、社会环境提问,给各年龄段读者一次深入思考婚姻和个人、社会和家庭的机会。 《加害人家属》内容简介:“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这本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从一个随处可见的平凡家庭开始:警方突然来电,丈夫遭到逮捕…… 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 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内容简介:从业18年以来,精神科医师清水研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记录下*打动他的与临终患者的谈话、一线咨询的经验与沉思,并发现: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 因此,他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作者将癌症看作思考自我、思考生死的契机,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并向所有人发问:倘若无常宣判,我们接下来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共创——剧变时代顽劣问题的应对之道
¥97.30
本书为各类组织及个体如何应对剧变时代与顽劣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及工具。基于所提出的“环境系统×问题”分析矩阵,帮助读者判别其处境的本质特征,并理解为何共创(Co-creation)是越来越重要的应对范式。作者结合理论演绎与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对共创的范式与概念行了系统性阐述。本书读者对象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中的各层级管理人员与行动者,以期帮助其更好地借助共创的力量,激发跨界互动与协同创新,促创新的螺旋升级曲线。
大众塔木德
¥96.00
本书自出版以来,在英语世界一直被公认为了解《塔木德》的导读。《塔木德》是继《希伯来圣经》之后重要的一部犹太教典籍,但因其内容庞杂、卷帙浩繁,非专业读者不容易通读或难以把握要领。有鉴于此,本书对整部《塔木德》行全面检阅、精心去取,以清晰条理的纲目和通俗平实的语言将其要旨展示出来,学术性地总结了《塔木德》中包含的关于宗教、道德、民俗、司法等诸多方面的犹太教义,为普通读者提供了探索《塔木德》的指南。
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修订本)
¥96.00
.
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样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报告(2020年)
¥96.00
本书是农经司从全国200个产业园区征集案例,经专家遴选后,选择优秀案例形成的汇编。 经验材料重点聚焦于先进做法、典型经验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突出创新,突出亮点。全书分综合报告、省级经验分享和典型示范园优秀案例三大部分。综合报告部分介绍了全国200个示范园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示范园在加速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吸纳就业、龙头带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突出成效,在跨界融合、科技驱动、品牌塑造、资源聚集等方面的发展强劲势头。省级经验分享部分选取了内蒙古、江苏、浙江等10个省区市的典型案例。典型示范园优秀案例部分遴选了29个示范园,分别从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科技赋能、城乡融合、要素聚集、利益联结、创新融合模式等6个方面展示了不同的示范园的典型经验做法,每个方面都有相关专家进行点评。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十一期)
¥96.00
.
社会工作理论(下)
¥96.00
《社会工作理论(下)》从全面梳理全球社会工作理论流派及脉络,详细论述了存意义治疗法、功能派理论、女性主义、认知理论、建构理论、行为学派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问题解决导向理论、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处理、系统理论、角色理论、生活模式理论、赋权理论、优势视角等社会工作理论。适合社会工作学生、研究者和一线实务工作者作为参考学习资料。《社会工作理论(下)》纳“华人社会工作丛书”,是国内*套系统出版全球华人社会工作学术出版物纳“十三五”上海重图书出版规划,获得上海新闻出版专项扶持基金(图书出版)出版资助。
数字法治:人与科技间的秩序(科际法学第二辑)
¥95.20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正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的各类法律问题和法治场景对相关技术的支撑需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讨论,也使得法学的科际性、交叉性、复合性愈发突出。本书着眼于“数字法治”这一主题,聚焦人与科技互动过程中规则的建立与实践图景,探索秩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本书分为“数字法治理论”“算法风险及其治理”“人权与技术规制”“智慧司法”四个部分,具体呈现了当下法学界对数字法治基础理论问题的阐释,大数据杀熟、人脸识别、数字货币、疫情防控等热话题在法学层面的探讨与回应,以及智慧司法推过程中涌现的真知灼见。本书既有在宏观层面对数字法治、人与科技互动模式构建的理论总结,也有在微观层面对规制具体技术之路径问题的分析思考。 本书作者阵容强大,汇聚了我国法学界在相关领域为前沿和优质的研究成果,故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关注法学理论与司法制度,还是关注前沿科技的规制与应用,均可阅读本书。
基因的故事:基因传+自私的基因(套装共2册)
¥93.60
基因的故事(套装共2册)》包含了基因相关的两册重磅作品《基因传》和《自私的基因》。 《基因传》内容简介: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基因传》罕见地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基因传》也是一部科学家们在探究基因奥秘的过程中攻坚克难的故事,像侦探小说一样,以科学家们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为线索步步深入,既深入浅出地梳理了基因理论的脉络,又真实记录了科学家们的合作与斗争、成功与失败。 《基因传》也讲述了基因理论被政治歪曲利用导致的历史灾难和教训,以及基因技术与制度、文化、伦理、道德的冲撞和博弈。有精彩故事,有人性纠葛,有历史进退,《基因传》是一部有温度的、叙事高超的科普通识读物。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限接近生命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掌控和改造人类基因时,“人类”的概念也许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后人类时代正在来临。 《基因传》所讲的故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西雅图时报》年度好书。2010年,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详尽记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历史,出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是这本书不反映癌症病变之前生命的常态。如果癌症是人类身体发生病变之后的魔鬼,那么是何种力量在此之前维系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呢?作者在癌症研究过程中意识到,只有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才能深刻领悟其内在机制,于是,在探究常态与遗传奥秘的过程中,作者创作了另一部更加深入人类命运源头和颠覆生命认知的著作——《基因传》。《癌症传》讲的是生命的病态,《基因传》讲的是生命的常态,因此《基因传》可以被视为《癌症传》的前传。 《自私的基因》内容简介: 《自私的基因》于1976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是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大胆创见: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 《自私的基因》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道金斯在书中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创造了“觅母”(meme,即文化基因)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并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 《自私的基因》出版之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重大争议。本书为40周年增订版,在30周年版的基础上,新增道金斯对于这些争议的回应,共计6万余字,主要探讨了人们在基因决定论、基因选择论,以及基因适应性上存在的普遍误解,进而从基因的视角正确理解生命及其意义,更加完善了道金斯对于“自私的基因”的经典论述,形成这本特别的“延伸的”40周年增订版《自私的基因》。
我的城市梦——40位新生代农民工访谈实录
¥90.00
本书是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城市追梦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研究——基于3542个样本的实证分析”的部分成果。书中涉及的40份访谈资料均由该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本书试图以白描的方式记录生活在上海的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公平感受和他们的城市梦。这些来自田野的*手材料,对于了解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具有原生态的资料价值。
人文城市的中国理论与实践
¥90.00
待
非营利组织概论
¥88.00
《非营利组织概论》是针对非营利组织初学者所撰写的,特别是非社会科学领域却关心非营利组织的学习者。相较于多数非营利组织的相关书籍着重在理论的介绍,本书则以较少的理论和较多的实务分析来增加读者对非营利组织的认识。因此,本书共分为三篇14章,分别从基础概念、策略管理和实际运作三大面向来介绍非营利组织;尤其是第二篇策略管理部分,则从治理、课责、营销、募款等议题来行详细介绍,以期加深读者对非营利组织的了解。本书*的特色以精简的文字和多样个案的介绍,引发学习兴趣,是认识非营利组织的绝佳门书籍。
社会信用法概论
¥88.00
《社会信用法概论》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本团队全力研究社会信用法的初步成果,既可以作为本领域的研究资料,又可以作为社会信用法相关专业的教材。目前关于社会信用法的著作比较少见,本书的出版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将社会信用法学向前推了一步。
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文库)
¥86.82
本书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的案例,通过规划指标对比和现状剖析的方式,分析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和实际规划建设中的不足,从明确项目、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
上野千鹤子:我为何成为女性主义者?(套装共3册)
¥84.50
本套装包含上野千鹤子《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无薪主妇》《身为女性的选择》3部作品。
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布尔迪厄作品)
¥82.80
《世界的苦难》是布尔迪厄晚年与其他22位合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认真的观察及倾听,耗时三年访谈数百人所写就的田野调查著作。通过一个个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鲜活的生活史个案,展示了当代法国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痛苦,并透过社会学的解释,揭示出痛苦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以及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本书是布尔迪厄将学者责任与公民使命融为一体,集中探讨弱势群体艰难处境的*著名成果。在看似平淡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苦难真相。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82.80
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复兴的基础。 本书拓展了理论界对城乡中国格局下乡村问题的讨论,矫正了传统理论与政策中对于城乡关系以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些认识,因应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和乡村变化的机遇,提出了有效的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创造大都会:纽约空间与制度观察
¥82.80
纽约是大城市的特例还是范例?政府如何“企业化”运营? 新冠疫情期间,“放街道”政策如何体现城市价值观? 复杂的城市更新项目如何推?个人力量如何影响社区营造? 房地产税如何连私人义务和政府义务? 中国城市化发展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造、地铁运营、地产发和规划等),并用制度的逻辑来行分析和解读,结合对日常生活的审视和学术框架,通过解构纽约来重构城市。
奇点大学“奇人奇书”系列(试读本)
免费
《富足: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 实现生活富足是人类*的挑战,本书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奋起迎这个挑战。 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少数特权阶层的生活就与贫苦大众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传统观认为,这种鸿沟是无法弥合的,但是事实是,它即将始弥合,而且速度将会非常之快。 在本书中,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有力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无限计算能力、宽带网络、数字制造、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指数型增长的科学技术,指出这些技术将使人类在未来20年内获得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将要远远大于以往200年所取得的。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够满足地球上所有人的基本需求了,而且很快就能更一步。富足时代已经触手可及了。 戴曼迪斯和科特勒把人类的需要分成了水、食物、住所、能源、教育、医疗和自由等几大领域,然后介绍了几十位创新者和行业翘楚,他们分别在各领域里拓创新。例如,迪恩卡门的“弹弓”,可以把受污染的水、海水,甚至粪水净化成饮用水,每升所需成本不到1美分。迪克森戴斯波米亚的“垂直农场”能够比传统农业节省80%的土地、90%的水、100%的农药和几乎100%的运输成本。 对于弥漫于当今世界的悲观情绪,本书堪称一剂动人心魄的解毒灵药。两位作者阐述了4大力量:指数型增长的技术,“DIY”创新者、科技慈善家和崛起中的10亿人,是如何“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的。戴曼迪斯和科特勒描绘了这4大力量令人惊叹的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变革目标,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家设定了战略路线图,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保持乐观心态的理由。 《如何创造思维:人类思想所揭示出的奥秘》 2045年,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储存在云端的“仿生大脑新皮质”与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将实现“对”,世界将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奇”到来!那个时候,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人还能称之为人吗? 库兹韦尔把“奇”当做一个绝佳的“隐喻”:当智能机器的能力跨越这一临界之后,人类的知识单元、数目、思考能力,将旋即步令人眩晕的加速喷发状态——一切传统的和习以为常的认识、理念、常识,将统统不复存在,所欲的智能装置、新的人机复合体将“苏醒”状态。 库兹韦尔通过对人类思维本质的全新思考,大胆地预言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他坚信人类一定会制造出可与人脑相媲美的“仿生大脑新皮质”。它们甚至比人脑更具可塑性,并可放置在云端,与遥远的人类生物大脑远程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