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退休社会
促销价:¥14.99|¥48.00
经历过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代人,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百岁人生时代的到来究竟是实现了人类的长寿梦,还是加剧了长寿风险? 工地周边指挥交通的保安员、办公楼里穿着制服的保洁员八成已过了 70岁,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越来越多地重回职场。与此同时,大公司里的中年人却逐渐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坐等退休。年轻人越来越难找到理想的职位,始为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活而焦虑…… 现代社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往的人生经验将不再有效。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组直日本社会面临地狱级难度困局的深度报道引发热烈反响,为了避免这样的未来,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女性主义40年
¥41.99
我就是这样一路飞奔而来的,我希望读者能够过我的力棒。——上野千鹤子 1970年,日本女性解放运动诞生了。二十出头的上野千鹤子受了女性主义洗礼,前辈们活跃的身姿激励着她奔向前线,并一路奔跑至今。40年后,上野千鹤子回顾自身女性主义的生涯。从女性主义草创期的初心到2000年后为女性主义的奔走呐喊,在本书中都一一再现。 ——20世纪7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诞生,上野受到了女性主义的洗礼; ——20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处于被抵制和不理解的成长期,上野被卷了以“社会性别”理论展的“生态女性主义”论战,主动参与“带孩子上班之争”的“陈美龄论战”,又被卷“女性抨女性”的曾野绫子批判,这一时期的上野被贴上了“争强好胜”的标签; ——20世纪9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顺风时代,上野参加北京妇女大会参与“慰安妇之争”,次以女性社会研究者的身份登上东大讲台,但媒体评价上野始“保守化”了; ——21世纪0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被逆袭了,上野为女性主义奔走呐喊。作为当事人,她留下了关于取消讲座、下架图书、修改条例、冻结预算等事件的证言,提醒自己:“我们无暇绝望”“通过斗争得来的要靠斗争维护到底”。 40年来,女性直面的问题在改变,女性周遭的环境也在改变,但这些极具现场感、震撼力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她为女性发声的初心始终未变。有关职场歧视、家庭分工、女性独立、校园性骚扰等,我们在日常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将在这里得到有益的启发。


ESG,时代的应急出口
¥35.00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收益愈发得到重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作为一项覆盖面广、内涵丰富的理念,正日益受到各行各业以及投资者的关注。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46.99
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认知。 每一位女性从初潮到绝经要用掉1万多片卫生巾。然而如此切身重要的物品,我们了解的并不多。这本书以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和演变为主线,介绍了卫生巾问世之前女性的经血处理方式,剖析了世界各地阻碍女性卫生用品发展的月经禁忌,聚焦日本一次性卫生巾鼻祖“安妮卫生巾”的诞生、没落和其成就的社会意义,浅析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卫生巾的性能及其问题等。 卫生巾的出现让万千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大跨步地迈社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不仅是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也揭示了日本社会的变迁,更展现了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

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发展与理论构建
¥58.80
本书围绕“民事司法中的枫桥经验”的主题,从具体的民事诉讼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枫桥经验、人民调解及其他调解方式、多元纠纷解决方式、诉源治理等行梳理分析,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枫桥经验”的体现和运用行系统的研究。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不仅有对枫桥经验行理论研究的内容,更有实践中具体运用“枫桥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个案情形或制度规则。“枫桥经验”是源自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基层治经验,其核心内容是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 实现捕人少、治安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一经验以其独特的群众路线和基层自治理念,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之一。六十年间,从乡村到社区,从社会治安到各领域的平安中国建设,“枫桥经验”的内涵与时俱不断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应当认真总结几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系统研究考察 “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特、发展方向和路径。


二元宇宙论
¥22.00
从十多岁起,我就喜欢上了自然科学,并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


唤醒创新睡美人
¥59.95
奥地利化生物学家安德烈亚斯·瓦格纳在《唤醒创新睡美人》中揭示了一个颠覆性真相:无论是自然界的物种化,还是人类文化的创新,许多突破性成果并非诞生于其黄金时代,而是早在环境成熟前就已萌芽,却因认知局限、技术瓶颈或时代错位沉寂数百年,直到某个契机被唤醒并重塑世界。 书中以草类植物历经2500万年才成为地球优势物种的漫长化史为切,生动类比了人类历史上那些被埋没的突破性发现。从麦哲伦的船队因坏血病遭受重创,到林德医生的治愈方案被漠视长达400年;从心脏起搏器因技术瓶颈被搁置近20年,再到维米尔的画作在其死后200年才大放异彩。瓦格纳借助跨学科的分析方法指出,创新由破根深蒂固的认知框架、等待科学普及的成熟时机、借助外部环境与市场势力的催化这三个关键因素共同决定。 在书中,瓦格纳通过蚂蚁社会性基因的千年蛰伏、人类语言能力的偶然爆发、青霉素的多次“重生”等案例指出,创新并非依赖个别天才的灵光乍现,而是概率、环境和偶然性的共同产物。 本书破了创新的“天才神话”,指出创新的本质是适应环境的过程,即使微小的灵感也可能在未来成为改变生活的“睡美人”。瓦格纳指出,我们应该学会像化生物学家一样思考——关注跨领域趋势,记录哪怕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灵感,为未来的“觉醒时刻”埋下种子。瓦格纳还呼吁读者破专业壁垒,用“长变焦视角”通过跨界学习激发创造力,成为唤醒“睡美人”的参与者。他还提醒读者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是培养一项长期技能,如培养批判性思维,这可能在时代的转折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创新启示录,更是普通人的行动指南。它告诉我们:zui伟大的创新或许就藏在zui不起眼的角落,而你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份耐心、一双发现的眼睛,以及敢于破边界、拥抱不确定性的勇气。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168.00
《迷茫与超越:学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系“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重要单品,由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 “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系“十三五”上海重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响应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涵和“十三五”期间关于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根据从多侧面、多角度精编精选了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家庭、学校、医务、社区矫正、临终关怀、灾害以及精神健

幽谷守望: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96.00
《幽谷守望: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系“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重要单品,由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 “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系“十三五”上海重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响应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涵和“十三五”期间关于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根据从多侧面、多角度精编精选了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家庭、学校、医务、社区矫正、临终关怀、灾害以及精神

正面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118.00
《正面成长: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从青少年心理及情绪辅导服务、青春期健康辅导服务、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服务、青少年网络脱瘾服务、青少年就业服务、青少年家庭服务、青少年融社区辅导服务、社区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来沪青少年社会适应性辅导服务、机构照顾青少年社会适应服务等方面,展了对青少年发展性需求的分析、对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探索了青少年个体和群体的服务需求与基本特征、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策略与服务手法,并对本土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挑战行了思考。 《正?

冲突与弥合: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96.00
《冲突与弥合: 家庭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从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特征、历史回溯、相关理论及常用方法的介绍中,让读者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框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重通过十个家庭案例的深分析,展示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应对各种压力、解决面临的问题中所运用的专业理论与方法。案例涉及的家庭问题如:夫妻关系冲突、家庭暴力、单亲抚养、孩子收养、精神创伤、失独家庭、亲子沟通等。本书使用于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也可供专门从事家庭婚姻辅导、社区民事调解的实务工作者使用。 《冲突与弥合: 家庭社会工?

增能与重构:医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138.00
《增能与重构:医务社会工作案例研究》旨在使读者了解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全书共分为十章,按照总分结构展。章“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与未来趋势”,详细地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内容、发展经验等;第二章至第十章从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介绍了医务社会工作常用的专业方法,试图呈现出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历年来所积累的实务经验。每章均以案例为导,重展现实务操作的过程,并对相关理论或概念行清晰的阐述。全书兼具理论视野和实务经验,既有对宏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前景的展望,又有对微观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训

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128.00
《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详细阐述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着重结合案例介绍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和实务原则、增权取向的老年社会工作方法。对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社区的参与和社区照顾、老年个案管理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在老年人服务中的运用行了具体阐述;对老年社会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技巧,如建立专业关系技巧、问题解决技巧等,作了具体介绍;全书对老年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技巧 在中国文化情境中的运用,作了比较深的反思。本书融老年社会工作的经验性、操作性和理论性为一?

更生时代: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98.00
《更生时代: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系“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重要单品,由上海踏瑞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联合制作。 “社会工作理论流派案例研究丛书”系“十三五”上海重出版物规划项目和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本丛书响应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精神内涵和“十三五”期间关于社会工作的战略部署,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根据从多侧面、多角度精编精选了青少年、老年、残疾人、家庭、学校、医务、社区矫正、临终关怀、灾害以及精神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78.00
《疗救与发展:灾害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以作者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积累为背景,从五大部分分别介绍了灾害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部分灾害应对与发展性社会工作,阐述了灾害应对与社工服务、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等内容;第二部分紧急救援阶段的社工服务案例,阐述了MZ(绵竹)社会资源协调平台、FX(富新)二小地震遇难学生家长介、案例评析等内容;第三部分过渡安置阶段的社工服务案例,阐述了QJ(巧家)安置社工队服务、HW(汉旺)青红家庭生计互助小组、案例评析等内容;第四部分恢复重建阶段的社工

中国取向复元模式实践: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116.00
本书以叶锦成教授在香港三十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功底,加上广州利康家属资源中心在广州社区十多年积累的精神健康服务经验,独创了一套以社会心理学为根基,糅合了复元理念、能耐为本、存在主义及现象学派等多种理念元素,从非医学的视角重新去解读和认识精神疾病,以及介绍全人手法去服务社区中精神病患者的实用技巧。本书中将呈现如何在患者的生活环境中去创造性地工作,从而改变患者的现实感,并进而逐步深入其内心,进行创伤的疗愈,协助患者历经浴火重生的过程,*后获得新的希望和生命意义,并成为一个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价值的人。

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作用研究
¥98.00
《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作用研究》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研究丛书》分册之一,获得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基金支持。适用于从事食品安全立法规制的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借鉴参考。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研究
¥138.00
本书共十章,可分为四部分。一部分是“理论基础”,梳理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供给模式、代表性理论、国内外经验证据和四个代表性数理模型。第二部分是“历史回顾”,回顾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和改革放以来,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背景、总体趋势、成就和挑战,并用经典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行提炼和总结。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分别从市场融合、放发展、民生幸福、内生增长这四个角度对基础设施的经济发展效应行量化分析和因果推断。第四部分是“制度分析”,探索了国家治理对于基础设施供给的重要意义,从分权的视角解读了中国的治理体系及其对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研究——基于人民调解组织的考察
¥138.00
本书主要对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展研究。基于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调解组织的调查,本书首先分析了人民调解组织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整体状况;其次,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专调中心为例,分别剖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调解组织的运作机制;再次,从纵向网络、横向联结两个层面,分析人民调解组织与既有制度体系的互动与合作;随后,反思由此形成的应对新时期基层社会风险的互嵌式治理逻辑。

力量:社会组织女性创变者的故事
¥68.00
本书记录了上海10位社会组织女性创变者的生命故事。她们的服务领域涵盖禁毒矫正、公平贸易、环保、家庭教育、生命教育、流浪救助等。本书真实地反映了每位被访者创办社会服务机构的经历和自身在公益领域的经验,讲述了各自一路走来的难忘历程,展现了她们对公益的认同与热爱,对自身社会使命的追求与践行。她们的处境、关注与感受未必完全相同,但她们对公益的理解与坚持却有着相近的基调——坚守初衷、坚定信念、投身社会。

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
¥98.00
本书在介绍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内容特、理论基础和实务模式的基础上, 从社区介、社区增权和社区营造等角度详细阐述了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实践中的具体操 作过程,同时还从社区为本的反贫困具体案例手,选取此领域几个重要的方面展现反 贫困社会工作的介方法、理论范式和干预模式。全书各章节之间既层层递,又相对 独立;既突出了社区为本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特色,又体现了脱贫攻坚中各种反贫困社会 工作的要义。本书系统阐述社区为本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专业 书籍,十分适合广大社会工作者、扶贫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及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参 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