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许倬云
¥54.60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更可注意者,每一个阶段,中国都要面对别的族群及其缔造的文化,经过不断的触与交流,或迎或拒,终于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邻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还与“别人”融合为一个新的“自己”。
一周特价2.21-3.9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
[德]韩炳哲
促销价:¥24.99|¥78.00
有一天,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渴望,一种想要亲近大地的急切需求。于是,我决定每天去做园艺。经历了三次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我在被我称为秘苑的花园里侍弄花草已有三年。在花朵竞相放的花园里驻足停留,使我再次变得虔诚。 在眼前这本书中,某些字句是在祈祷,在告白,在对大地和自然行爱的告白。大地不是死的、无生气的、沉默的存在,而是一个善言的生命体,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就连石头也有生命。 今天我们恰恰正在残暴地利用它,蹂躏它,并由此彻底摧毁它。大地发出请求, 要我们爱护它,善待它。“爱护”在词源上与“美”同源。爱护它,就要赞颂它。本册文字皆为赞美诗,是对大地的赞颂。 -------------------- 韩炳哲作品(第2辑) 《山寨:中国式解构》(2023年1月出版) Shanzhai. Dekonstruktion auf Chinesisch. 《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2023年1月出版) Hyperkulturalität. Kultur und Globalisierung.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2023年1月出版) Palliativgesellschaft. Schmerz heute. 《不在场:东亚文化与哲学》(2023年7月出版) Abwesen. Zur Kultur und Philosophie des Fernen Ostens. 《禅宗哲学》(2023年8月出版) Philosophie des Zen-Buddhismus. 《什么是权力?》(2023年7月出版) Was ist Macht? 《仪式的消失:当下的世界》(2023年8月出版)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资本主义与死亡驱力》(2023年8月出版) Kapitalismus und Todestrieb.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2023年7月出版) Vita contemplativa.oder von der Untätigkeit. 韩炳哲作品(第3辑) 《大地颂歌:花园之旅》(2024年5月出版) Lob der Erde. Eine Reise in den Garten. 《时间的香气:驻留的艺术》(2024年5月出版) Duft der Zeit. Ein philosophischer Essay zur Kunst des Verweilens. 《叙事的危机》(2024年5月出版) Die Krise der Narration.
49元5本 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
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
贺鼎
¥54.60
景德镇有着世界知名的瓷业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中*以瓷业著称的城市。本书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建筑类型、信仰礼俗5个角度分析景德镇的城市和建筑,探索瓷业遗产的深层功能结构和文化模式,对其瓷业遗产要素行价值阐释,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期待为中国城市史研究与瓷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中华经典研究(第二辑)
中华经典研究(第二辑)
项楚,舒大刚
¥54.40
 《中华经典研究》旨在“研究经典,传承文明;融会中西,沟通古今”。本刊主要栏目有:文本研究、经典阐释、名家访谈、学术动态、海外传播、青年学者论坛等。我们以“明放,平等平和;百家经典,兼容并包;学术融通,互动互鉴”为办刊方针,倡导学术民主,讨论自由,因经明道,弘道兴学。研究经典之文本,总结经学之成就,发掘经典之价值,揭示圣贤之密旨,为认识历史、服务现实贡献智慧。带领社会亲近经典、研读经典、品味经典,从经典中汲取古今中外圣贤的智慧。
49元5本 资源共享有智慧
资源共享有智慧
王理宗
¥54.40
本书是作者继《美丽的手》《社会时代》之后,社会组织实践型理论之新作。针对如何创新商会发展理念、改商会服务体系等痛,分为人才、模式、经验、理论四个方面,从资源整合的高度建构了有力框架,为商会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创造体系,为企业生存提出了内外兼修的资源整合路径。
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
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
袁劲
¥54.40
本书是对20世纪文论经典、著名海外汉学家刘若愚先生的《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的导读,适用于文学爱好者、文学理论研究者及高校文科师生。书名“借石攻玉”有两层含义:一是刘若愚借鉴艾布拉姆斯“四要素”分析图示,重构“宇宙?作家?作品?读者?宇宙”环形四元框架,用以解释中国文论经典的形上论、决定论、表现论、技巧论、审美论和实用论;二是本书在刘若愚四元框架与六种理论的基础上,导读《诗大序》《典论·论文》《与杨德祖书》《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文章辨体序题》《读第五才子书法》《四库总目提要集部叙》等经典篇章,借由“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立功立言,所庶几也”“放言遣辞,良多变矣”“诗之为技,较尔可知”“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讨论瑕瑜,别裁真伪”“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经典命题,重审中国文学理论的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接受论、批评论和通变论。
世界汉学(第10卷)
世界汉学(第10卷)
耿幼壮,杨慧林
¥54.17
为什么要研究汉学与汉学家的历史?鉴于“汉学”专业已经日益从各大学的课程计划中消失,我们难道不应该谈谈这个问题么?这些年来,许多德国大学把“汉学”专业并入“亚洲研究”中。科隆大学在裁掉一个现代中国文学教授席位的同时,把古典汉学教席改名为“中国文化”,并且将这个新教席与日本学以及印度学教席一起组成了一个全新的“亚洲社会及文化”专业。在波恩大学,这个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专业直到不久前才被重新称为“汉学”,但显而易见,它只是东亚研究所中的一个并不起眼的部门。
49元5本 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
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
许晖
¥54.00
日常生活中的词语,因为熟视无睹,我们往往会忽略了它有趣的本义,更遑论洞察语义的演变,挖掘个中隐藏着的鲜活的异闻秘史了。借由词语考古,我们能够回到历史的现场,在山林河海、奇人异兽,甚至家常杂物中发现博物之美。 《100个常用词中的古代博物志》以常用词为方法,从源头抽丝剥茧,在时间的流动中捕捉万千知识:“卤莽”原来指盐碱地上的荒草,“风筝”原来是传递消息的工具,“赝品”的“赝”竟然跟家鹅有关,“首饰”原来指男人的帽子及其饰物……原来,古人也都是科普小能手——一个个词里仿佛包含着一段段“山海经”,一幅幅画中更是蕴藏着“海错图”一般的细节。书中收录100幅印色细腻、细节精美的古画,犹如一场纸上展览,画面与文字相互见证,于细微之处遇见激荡的过往。
49元5本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
许晖
¥54.00
本书是继我社出版的《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之后,许晖“100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俗语,从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长起来。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常言中,封存着多少曾经鲜活可感的柴米油盐、花前月下?茶余饭后的街谈市语里,又流动着多少世俗智慧、人间冷暖?它们如何饱受时间的揉、捏、捶、,辗转至今,仍然喷薄着粗放的生命力?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向源头追溯日常俗语的根系,寻访如今或已鲜为人知的古代社会生活。从吴地小儿新年叫卖“痴呆”的趣味盎然,到“红口白牙”说瞎话的活泼形象,从“五毒”竟然是良药的朴素真理,到“白日见鬼”原来是指清水衙门的恍然大悟......而在100幅与100个俗语一一对应、意趣相映的精选古画中,俗与雅、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水乳交融,为活的语言了美的疆野。
49元5本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Ⅵ,青年德意志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Ⅵ,青年德意志
(丹)勃兰兑斯著 高中甫译
¥54.00
勃兰兑斯在哥本哈根大学的讲演汇编成《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纵论法、德、英诸国浪漫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涉及文艺、宗教、政治等。这部里程碑式巨制波澜壮阔,诗情如炽,不啻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之《史记》,亦是比较文学经典,闪耀着批判的光芒,张扬着追求社会公平步的理想主义精神。     《青年德意志》剖析了1848年“三月革命”之前数年德国思想界僵化与落后,赞扬了海涅、伯尔内等德国作家向专制制度和鄙陋现实发起的勇敢挑战。
49元5本 有皇帝的文学史
有皇帝的文学史
浅见洋二 高桥文治 谷口高志
¥54.00
中国文学的魅力在什么地方?中国文人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他们如何运用文字表达自我的内心世界?《有皇帝的文学史——中国文学概说》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精彩的解答。本书是对 中国文学史的概说,从“国家和个人”“事实与空想”两个角度出发,探究中国文学中多个重要而有趣的课题。以“皇帝”与“权力”为关键词,在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人与自我的诸种关系中对中国古代文学行精讲,独到地剖析了皇权体制下中国文人的政治诉求与生活理想的冲突及调和。视角新颖,文字活泼有趣,配有多幅插图,兼具学术性与通 俗性,是一部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佳作。
49元5本 三十六计:青少年插图版
三十六计:青少年插图版
廖春红编
¥52.99
这是一套适合9-15岁中小学生的课外青少年读物。《三十六计》原为古代兵法中的三十六策,后有人将其整理成册,作者不详。原著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本套书含《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悦读系列:三十六计(青少年插图版)?胜战计 敌战计》《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悦读系列:三十六计(青少年插图版)?攻战计 混战计》《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悦读系列:三十六计(青少年插图版)?并战计 败战计》3册。 本套书将对每一计进行翻译和拓展理解,针对生僻词、较难理解的字词、成语等做随文批注,真正做到无障碍阅读;学霸思考版块,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思考;每章设有名师点拨,帮助读者理解章节内容。后附“成语小课堂”“主要人物解析图”“阅读思维导图”三大版块,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十六计》,并能够从《三十六计》中汲取更多的人生智慧。
49元5本 龙门筑道
龙门筑道
徐杉
¥52.80
旷世未闻!一条仅56 公里的二级公路,竟在2022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大国工程之一。这条神秘的公路,令人匪夷所思修筑了14 年,每年不足4.5 公里。 作为十大大国工程的绵茂公路,承载着川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如果说蜀道难是古代四川道路的缩影,绵茂公路就是当代突破蜀道难的真实写照。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为中华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艰苦努力和卓著贡献的人们!
49元5本 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
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
申万里
¥52.80
《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简介:元代江南士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在蒙古统治的社会环境下,江南士人政治上边缘化,生存环境恶劣,这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不过,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元代江南士人仍然是一个积极的、有活力的社会群体,他们怀念南宋时期的人物和故事,他们更加有勇气争取生存条件,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施加对元朝政权的影响。在蒙古统治中心的元大都、元上都遍布江南士人的足迹,在江南地方社会,江南士人则进行了社会网络的构建和权威重塑的努力,在地方士人向地方乡绅转化的过程中,迈过重要的一步。申万里所著的《理想、尊严与生存挣扎(元代江南士人与社会综合研究)》从十个角度对元代江南士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学术对话。
49元5本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
周重林,杨春,罗安然 等著
¥52.80
成片的古茶园让人惊叹,野生的大茶树让人仰望。作者深到云南各地寻访古茶园,记录古茶树与人的故事。既展现古茶园的历史,也记录了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造物记 云南古茶园的秘密》中创性地提出古茶园的认识方式。按照人为干预深浅程度以及时间早晚对古茶园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古茶园形成不同的风味。书稿中还介绍了云南古茶园中的许多干预经验和养护模式,值得推广。《造物记 云南古茶园的秘密》特: 1.作者实地探查,有大量鲜活的*手资料。图片都是实地探查时专人实时拍摄。 2.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纪录写作方式,程度保留了读者探寻以及想象的空间。 3.既能了解茶道知识,又能了解云南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读者面比较广。
49元5本 “青春之城”——中国式现代化的上虞探索
“青春之城”——中国式现代化的上虞探索
应锋
¥52.80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本书以“八八战略”为背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理论视角,以浙江绍兴市上虞区“青春之城”建设为样本,提炼出“青春之城”创新实践的独特做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上虞县域实践的方法论启示。本书适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者和各级党政干部阅读。本书主要研究上虞“青春之城”建设的缘起、内涵、外延和战略定位,以及“青春之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以“产、城、人、文、治”的逻辑展产业引擎、城市活力、价值诉求、文化向度、治理体系等理论研究,提炼了上虞的方法论探索,为全国各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实践提供借鉴。
49元5本 黄体芳集--全二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黄体芳集--全二册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
俞天舒原编 潘德宝增订 温州市图书馆整理
¥52.80
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号循引、莼隐,别署瘦楠、东瓯憨山老人,浙江瑞安人,人称瑞安先生。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二年(1863)士,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曾任福建、山东、江苏学政,累官至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四人,时称“翰林四谏”,为清流派之健将。 本书为黄体芳著作集,是《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之一种,共约55万字,分为八卷,系统整理黄体芳的奏疏、谕札、文牍、书信、序跋寿文祭文、诗歌联语、律赋、笔记。书后有附录,收录近人对黄体芳的评述及根据新研究成果编纂的黄体芳年谱。
49元5本 曲体研究(精)
曲体研究(精)
俞为民著
¥52.80
曲体研究,是对曲的声乐因素的构成形式与内在规律加以探讨与研究。有关曲体的研究,是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重要内容。本书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拓与深,主要在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一是在研究的视角上,不局限于文人律曲的曲体。二是力求深度,不仅考察曲体的外在形式,而且探讨其内在规律,加强理论深度。三是用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和考察曲体的沿革与流变,通过对曲的发展流变过程的考察,寻绎出其中的规律。全书视角独特,论证翔实,资料丰富,多可借鉴。
新媒体文化研究选读
新媒体文化研究选读
曾一果,王敏芝
¥52.80
新媒体文化研究选读
49元5本 识汉字认中药
识汉字认中药
卢颖
¥52.50
现阶段中医药文化遍地花,有关中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仍处于相对空白状态,本书致力于推广汉字学习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用国际语言讲好中药故事。本书内容甄选常见中药(植物药)100味,配以浅显易读的中药传说故事,创作简明有趣的配图,并搭配实用有效的中药小应用,拓展趣味的实操作业,让有趣的中药传递有趣的汉字,从而实现汉字学习、中药学习与中药文化的传播有机结合。 识字认药是本书带来的直观的社会效益,通过学习中药中的汉字,汉字中的中药,约可以认识约200个汉字,100味中药,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其次,本书致力于用国际语言讲好中药故事,权衡文化差异,可以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中药文化书,沟通中西,符合时代潮流,具有文化传播意义。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试读本)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试读本)
岱峻
免费
“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 战乱烽火下的弦歌不辍,薄暮余晖中的骊歌永别。 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发轫于民国初年,至1920年代中后期,渐成蓬勃之势,以燕京、辅仁等为代表的十数所教会大学散落于北京、上海、山东,与国立大学及其他私立大学交相辉映,成为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略的一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步伐加速,随即全国长达八年的抗战阶段,全国向大后方迁移,教会大学亦渐次迁移、聚集在成都华西坝等地筚路蓝缕复课兴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四年内战再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中国大陆实行高校改革,教会大学旋遭解散,西方各国传教人员及各方面专家尽数离境。作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中一种短暂存在而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机构,教会大学其历时不足半世纪,对近现代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却影响深远。因其“辉煌”,故有“弦诵”;叹其短暂,亦复“骊歌”。 作者岱峻将书写对象聚焦“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展示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会大学的几度折转经历,尤其是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这其中既包括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如人类学家李安宅、哲学家罗忠恕等)、以传教身份来华的海外学者(如农经学家卜凯、金陵大学教授芮陶庵等)、因卷政治之争而经历曲折的媒体人(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新闻四杰”唐振常、严庆澍等)。 九篇文章,有特写也有群像,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犹如一部同气连声的短篇小说集,又似一本此起彼落的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