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达与回归之间——20世纪后半期英国移民小说家研究
¥40.80
本书作者运用当下文学批评理论概念结合具体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她在论述中围绕“流散”这个理论概念,并以其展延的文化内涵与核心议题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当代英国移民作家的流散状态,深入考察其“到达他乡”和“回归故国”的创作主题,较好的阐述了当代英国移民作家作品中纠结的“稍纵即逝的心态”和“永久居留的渴求”等文学意蕴。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揭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用真实与虚构交织的文本,有效地表现了后现代人类经验,在解构、颠覆虚构世界的同时,重建一个承认差异,尊敬他者,可持续发展的真实的世界。多克特罗用多元变化的叙事技巧和多样杂糅的文本结构表现后现代左翼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制度,追求社会公正。德里罗的系列小说表现了美国消费主义、精神创伤、恐怖主义、对外政策、意识形态、技术至上论、金融资本、大众传媒、极权主义等社会主题。奥斯特热衷于在小说中创作了一系列迷宫式的小说,揭示现实与历史之真实。鲍尔斯在作品中积极倡导并建构后人文和谐社会的思想。库普兰德的小说密切关注大众文化和社会问题,将文化批判与人物塑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唐利维的狂欢化小说创作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不确定的、不稳定的、充满怪诞和荒谬的现实世界。


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短短30年内悄然萌生、迅速崛起和急速消疲的过程,但它填补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空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普遍的自我想象、内在世界的焦虑和欲望,其思想意识和诗学特征也为后来的新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创作经验。本书旨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采用编年史手段,对不同时期的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行梳理和研究,发掘俄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20世纪70年代,“先锋派”作家解构传统,颠覆权威,在作品中抒发被压抑的狂欢。苏联解体后,以马卡宁、佩列文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对历史和现实行反思,逐步回归现实主义传统。此外,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美学传统和创作艺术对俄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产生了或显或隐的影响,多甫拉托夫等以“碎片化”的“本真叙事”手法,展现移民生活中“荒诞的真实”和身份焦虑。


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前言部分是对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总体把握,侧重于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史的梳理;总绪论部分厘清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重部分为第三部分,该部分对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行深分析,侧重于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的主题思想与创作特色的探索。具体来说,本部分分五个章节深分析了艾丽斯?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朱利安?巴恩斯、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等五位英国后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涉及到的小说文本一共有15部,分别从性别操演、家庭伦理、关怀伦理、科技伦理、创伤叙事等视角探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主题和叙事特征。


静墨流声:山本久枝、汤亭亭和小川乐
¥40.80
本书通过深分析山本久枝(Hisaye Yamamoto)、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和小川乐(Joy Kogawa)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作品,就女性的静默诗学问题,尤其是小说中的叙述空白及叙述缺省等诗学特征,与当前的女性主义理论各流派和族裔问题研究学界展对话,意图修正北美学界的“欧洲中心论”观,并推女性主义及亚裔美国批评研究。 本书作者指出:作为沟通静默与言说的桥梁,三位第二代北美亚裔女作家的小说作品表达了静默与言说二者在艺术与生活中从来就缺一不可,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弱势族群在“静默无声”的情境中亦能发声表达自我;若要在“民主环境”中听见种族或性别他者的声音,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了解和学习其沉默的言说特征和话语方式,使其心声被众人听见。


元代文学及文献研究
¥40.80
《元代文学及文献研究》是杨镰先生文学和文献学的学术论文集,凡二十余篇,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治学经验和笔耕成果。主要领域是元代作家和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作家身世的考辨,文献的辑佚和辨伪。对前人编纂的各类元代总集有所指瑕和考订,在元代文献的考证和辑存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为我们展现了元代文学的特色。


拉美后现代主义小说论(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总论)
¥40.80
拉丁美洲大陆富有神秘色彩。据说越是贫瘠的土地越能孕育非凡的著作,当代拉美文学亦真亦幻,波澜诡谲,千姿百态,每一部作品都*能带你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拉美并非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原发地,但它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却令世界瞩目。具有创新精神的拉美作家用自己带有浓郁加勒比地区特色的后现代主义创作风格,再造了一个坚守印第安文化、黑人文化和西班牙混合文化本色的全新的拉美新小说体系,震撼并影响了世界文学。拉美当代小说叙事的多维视角,也使得三维的时空包容更加广阔的故事内涵,呈现了一种自觉的“拉美意识”。拉美当代小说的后现代性研究将与您共享这些文学奇异果。


文学的读法(豆瓣9.1高分力推!从童谣到狄更斯,从哈利?波特到莎士比亚,当代文学理论大师用诙谐笔法写给普通读者的文学欣赏入门书!后浪出品)
¥40.80
在这本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书中,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问题。在精彩的分析中,伊格尔顿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在阅读时充分注意文学作品的语气、节奏、质地、句法、典故、歧义和其他形式方面。他还研究了人物、情节、叙事、创造性想象力、虚构性的意义以及文学作品说什么和表现什么之间的紧张关系等更广泛的问题。作者以其权威性和愉快的观,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行了有益的评论,并对从莎士比亚和J.K.罗琳到简·奥斯汀和塞缪尔·贝克特等众多作家提出了令人神往的见解。本书是初学文学的学生和所有其他有兴趣加深理解、丰富阅读体验的读者的之作。


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
¥40.79
《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作者王中忱、林少阳)是多国学者多年合作研讨的结集,所收各论从东亚的视角出发,对有关“现代主义”的非历史化叙述提出了质疑,并在具体考察汉字圈内“现代主义文学”与社会、政治、思想的历史关联同时,探索了把“现代主义”作为重审历史的视点的可能性。《重审现代主义——东亚视角或汉字圈的提问》各论分别选取东亚文化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现代主义”文学现象作为讨论对象,通过深入的个案分析,突破了比较文学领域单向度影响研究的模式,为重构区域文学史提示了新的方法。本书既有“重新定义现代主义”的理论探讨,又有对具体文本的细致分析,是别具特色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读本。


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40.60
布尔乔亚,或曰中产阶级,曾被描绘成现代人生活乃至思想变革的标杆。 如今,布尔乔亚的人格化身似乎面临着全球化地断裂、衰退和萎缩。 中产的幻象正笼罩于时代的焦虑中。 面对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的错乱, 人们不禁会问:究竟何为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原初的“理想”是什么? 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布尔乔亚:在历史和文学之间》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力作。作者按时间脉络,从分析布尔乔亚在18世纪的自我理解,到19世纪的严肃小说、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保守主义霸权、欧洲半边缘地区的资产阶级,以及易卜生时代布尔乔亚生活的自我批判,描绘了布尔乔亚文化的兴衰,并以批判的眼光,辅之以对历史的敏锐理解,剖析了布尔乔亚衰弱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金庸小说论稿
¥40.11
严家炎先生于199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首“金庸小说研究”专题课,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金庸研究文章,对金庸及其作品文学史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即根据该专题课讲稿及相关文章整理而成。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
¥40.11
本书为严家炎先生论述鲁迅小说和鲁迅思想的论文集,不仅较充分地论述了鲁迅的小说,对其成就和特色做了一系列新的阐发,而且对鲁迅思想特别是晚年思想的深刻性也行了不少新的掘和研究。


托尔斯泰论文艺
¥40.00
本书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艺论文二十篇,其中包括他关于《童年》《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创作感想,对莫泊桑、果戈理、契诃夫、莎士比亚等作家创作的评论,乃至对文学与艺术整体的深思考,反映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下册)
¥40.00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它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女权主义者S.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丁、夏洛特等,并试图从新的视角去理解19、20世纪独特的妇女文学传统及其共性,批判菲勒斯中心的父权制和男性文学传统,挖掘妇女的文学创造力,恢复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忽视的妇女文学史,修正文学史思想中一些基本的术语,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权主义文学典律,并在伊莱恩·肖尔沃特"女性美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女权美学"批评。


科学思想史
¥40.00
本书分别阐述了古代的科学思想、16-18世纪的科学思想、19世纪的科学思想、20世纪的科学思想,系统论述了科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对古今中外的科学理论、科学思想者和科学家的科学思想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的郦道元、贾思勰、张遂、沈括、郭守敬、徐光启、宋应星以及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哥白尼、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人的思想作了详细的介绍,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思想史的力作。


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
¥40.00
本书聚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汉语文学,试图破现代、当代和华文文学之间的界限,跨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区域边界,探讨这一时期文学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理清转折发生的线索,思考其深远意义及对当下汉语文学发展的影响。 全书精选论文25篇,分为四个主题: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左翼运动及其文学实践、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不同地区的文学生产与文化运动。作者均为该领域的一流学者,其中不乏年轻一代的学者,代表了近年来现当代文学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和新思路。


(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上册)
¥40.00
《阁楼上的疯女人》被誉为20世纪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圣经。它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女权主义者S.M.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重读了19世纪著名女作家如简·奥斯丁、夏洛特等,并试图从新的视角去理解19、20世纪独特的妇女文学传统及其共性,批判菲勒斯中心的父权制和男性文学传统,挖掘妇女的文学创造力,恢复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忽视的妇女文学史,修正文学史思想中一些基本的术语,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权主义文学典律,并在伊莱恩·肖尔沃特"女性美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女权美学"批评。


复社与文学研究
¥40.00
作为中国历*大的文人社团,复社在中国学术与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该书通过多视角的分析与阐述,详细探讨了复社的结社过程、文学主张、创作特色、在明末清初文坛的地位影响以及它与其他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泰州学派研究
¥40.00
本书是一部对泰州学派进行研究的专著。基于文献,本书对泰州学派成员的组成提出了新的看法,突出了泰州学派的历时特征以及泰州学派的核心思想内涵,对此前泰州学派研究中鲜有论及的赵大洲、邓豁渠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肯定了其在泰州学派传衍中的作用。通过文献细读,本书对传统的学术观念提出了一些质疑,分析了泰州学派思想家们通过不懈努力为儒学注入的鲜活因子,分析了泰州学人豪杰精神背后的经世情怀,为客观评价泰州学派的历史作用提供了学理依据。


北宋尺牍研究
¥40.00
北宋是中国尺牍文学史上又一个高峰,存世万余通尺牍,且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作品。尺牍发展至宋,有了新的突破,具备综合性艺术价值与独特的研究价值。本书结合相关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在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北宋尺牍行了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尺牍作为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值得我们投更多的精力去整理、研究。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试读本)
免费
《传奇不奇:沈从文构建的湘西世界》一书从沈从文小说的“传奇性”手,分析了其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产生背景和动因,从1930年代的大历史环境中又分析了沈从文的都市叙事与其笔下的湘西世界形成对照,以及作为京派代表的沈从文在抒情小说的书写上的特。之后从人性上与福克纳、审美上与川端康成的异同的对比,在乡土叙事上与鲁迅的承续、贾平凹的比照,分析了沈从文的传奇性的湘西小说。本书对于1940年代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式微、沈从文式的文学批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的心理和人生历程也行了梳理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