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我国对外报道编译的新修辞理论研究(当代外语研究论丛)
我国对外报道编译的新修辞理论研究(当代外语研究论丛)
薛婷婷
¥23.55
《我国对外报道编译的新修辞理论研究》主要任务是构建以传播效果为核心、以西方新修辞学为理论框架的我国对外报道类软新闻编译的新修辞情境理论。《我国对外报道编译的新修辞理论研究》基于Kenneth Burke的大情境观,针对对外报道类软新闻编译稿,具体阐述了新修辞学与软新闻编译之间的共性,明确了对外报道类软新闻编译稿修辞情境构建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构件,提出了适合软新闻编译的修辞情境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传播效果优化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对外报道编译稿传播效果的三维策略:在目标受众维度“倾听以求同”;在新闻价值维度“叙事以求同”;在可信度维度“建立修辞以求同”。
49元5本 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研究丛书)
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研究丛书)
陈多友
¥23.5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研究丛书: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在继承、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的眼光重新耙梳自明治时代以来长达150余年的日本近现代文学发展历程,聚焦各个时代具有感召力和代表性的作家,做比较深的个案分析,以求面结合,做到即全面又能够深刻地呈现其风貌及精彩之处。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文化研究丛书: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适合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阅读。
打回原形
打回原形
朱新建
¥23.52
朱新建刻过一枚闲章,“打回原形”,这次拿来用作书名,因相对于他的画而言,这些文字应该算是某种形式上的原形,或深或浅地折射出一些画里未尽的意思。近三十万字,收录了朱新建这辈子散落在各处的话语,有关千年画史,文人往事,古今中外,世事纷呈;有精妙通透的阐释,亦有零零落落的碎语,却都是掏心窝子的实话。或深或浅,或隐或白,都是他的性情与风流。
文学经典怎么读
文学经典怎么读
钱佳楠
¥23.50
本书从国际文凭(IB)课程的视角重新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领域多部经典名著。 作者钱佳楠既是资深的IB中文老师,又是作家,她在中文素养课上,以批判性阅读为工具,带领中学生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做整本书的阅读,并以此为出发行学术写作。 在IB课堂和考试中,不再有可供参考的标准答案,只要你学会清晰地、有逻辑性地,有理有据地表达你的观,你就可以得到高分。无疑,这种阅读尽管有难度,但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论证能力,也提升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国际教育领域广受推崇,也成为中国高考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同时,本书有助于读者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为家长帮助孩子做整本书阅读提供有价值的范本。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
周桂君
¥23.50
《跨文化视阈下的济慈诗论和他的诗》从跨文化视角对济慈的诗歌作品和诗学理念行探索。一方面,全书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选取了济慈有代表性的诗歌,包括《伊莎培拉》《秋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每当我害怕》《灿烂的星》等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走济慈创造的美的世界,对济慈诗歌的特、文学批评的风格内涵及现实意义都做了阐述,认为认同和注视是济慈诗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它们也决定了济慈的诗学倾向于直觉思维的特。另一方面,全书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跨文化的视角对济慈诗歌与古希腊文化、中国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行对比研究,不仅阐述了济慈审美倾向上与希腊文化的亲缘关系,更将济慈诗歌放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行研究,拓宽了济慈研究的思路,展现了济慈思想的复杂性,揭示了济慈诗中深奥与微妙的哲思。东方文化背景的引,为重新解读济慈诗歌的思想与艺术内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更新富有启示作用。
49元5本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写作
毕宝魁 编译
¥23.20
国学专家,辽宁省唐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作品,旨在造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作品。 全书分为四个版块,鉴赏篇、作品篇、写作篇以及词谱附录。 在鉴赏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技巧以及平仄韵脚。 作品篇收录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诗词作品。作者按照古诗词类型(五言、七言、律诗、绝句、乐府等)一一品读了每一篇诗作的内涵、立意、写作过程等。 在写作篇中,作者详细阐述了诗词写作过程中的规则、格律、韵脚、章法、修辞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深浅出。 最后,词谱附录部分,作者列举了诗词中平仄最为突出的部分诗词,呈现给读者,值得细细品味。
49元5本 红楼十二层:周汝昌妙解红楼
红楼十二层:周汝昌妙解红楼
周汝昌
¥22.99
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集毕生研究之心血,终成“红学”巨著《红楼十二层》。本书从《红楼》文化、《红楼》本旨、《红楼》女儿、《红楼》灵秀、《红楼》审美、《红楼》自况、《红楼》脂砚、《红楼》探佚、《红楼》真本、《红楼》索引、《红楼》解疑、《红楼》答问等全方位探寻了《红楼梦》的种种悬案,“给沉冤文海二百数十年的雪芹平反”,还原历史真相。“闪电般的灵感和严密的考证中,沿续着中华文化的一脉心香,雅趣别致,引人胜。”
49元5本 唐诗九讲
唐诗九讲
胡云翼
¥22.99
从唐诗的起源始,系统介绍唐诗经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的发展脉络,研究唐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风貌,更详细介绍其特质、发展因缘,概观及派别。以及独特地介绍了唐代诗人、宫人、闺人等妇女的诗。囊括唐诗的方方面面,堪称研究唐诗的微型百科,是当代影响力较高的唐诗阅读鉴赏的经典选本!
世纪激流:今天如何读巴金(今天如何读经典)
世纪激流:今天如何读巴金(今天如何读经典)
李春雨,乔宇,马岚
¥22.80
巴金是敢于说真话的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从踏上文坛始,巴金便从未放下他的战斗号角,他用青春激情叩响读者灵魂的大门,用激昂的文字承担起文学的历史使命,用爱与真诚记录着知识分子百年来的精神朝圣历程。今天我们读巴金,不但要读他的作品,更要读他永不衰竭的“青春人格”。
新月轻吟:今天如何读徐志摩(今天如何读经典)
新月轻吟:今天如何读徐志摩(今天如何读经典)
闫丽君,陈蓉玥
¥22.80
即便是在群星闪耀的现代新诗史上,徐志摩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懂得“诗”与“歌”关系的人。他轻轻地来,却并非轻悄地离,在短短三十余年的人生历程中,他带给我们许多不朽的诗文,在刹那中成就了自身永恒的传奇,唤起几代读者对美的追寻。阅读徐志摩,不仅要欣赏他对生活的热情、勇敢追求爱与自由的现代意识,更要体味其飞动飘逸、复杂立体的哲思。
魔幻故乡:今天如何读莫言(今天如何读经典)
魔幻故乡:今天如何读莫言(今天如何读经典)
刘建华,徐纪阳
¥22.80
本书围绕莫言的作品和他的人生,讲述作品与作家背后的故事。莫言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来自山东农村的他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个似真似幻、极具魅力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他幽默地讲述土地与人的故事,把一个被人遗忘的民间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写作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现实的关照;既从鲁迅那里汲取文学的养分,也受到马尔克斯等人的影响;既使用了中国新文学的小说形式,也借鉴诸多中国古典/民间艺术的风格。本书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读莫言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将生动地呈现一个爱说话的“炮孩子”如何从故乡走向世界并成长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生命历程。 目 录 绪论:故乡、世界与大地的说书人 *章“高密东北乡” 一、文学的“故乡” 二、饥饿与孤独 三、爱说话的“炮孩子” 第二章 初涉文坛 一、孙犁的发现 二、追随魔幻现实主义大师 三、讲故事的现代说书人 第三章 野性的张扬:《红高粱家族》 一、浑朴自然的世界 二、缤纷色彩的绽放 三、自由茁壮的生命 第四章 母亲与大地:《丰乳肥臀》 一、母亲的史诗 二、生命的流程图 三、“百年中国的大传奇” 第五章广场上的讲述:《檀香刑》 一、古典小说传统 二、民间戏曲之风 三、西方小说技巧 第六章 复合的象征:《蛙》 一、“以我入罪”与书信体 二、“蛙”的隐喻 三、民间文化的重塑和再造 第七章与鲁迅相逢的歌者 一、“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 二、国民性批判:“吃人”与“看客” 第八章 走进诺贝尔文学殿堂 一、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与莫言获奖 二、莫言能否打破“诺奖魔咒”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刘梦溪
¥22.67
刘梦溪在红楼梦研究方面着力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响的红楼著作。《红楼梦的儿女真情》对《红楼梦》的定位是“中国的爱情宝典”,它从爱的角度出发,分35节对宝黛及相关人物的情感进行解析,对“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阐释,对今日男女也颇有启示。 1 《红楼梦》是中国的爱情宝典 2 《红楼梦》里的“意淫”是什么意思 3 宝、黛爱情的前世宿因 4 宝黛钗三角纠葛的酝酿与形成 5 《红楼梦》发明的中国式爱情符号 6 陷入“迷眩缠陷”迷局的贾宝玉 7 宝钗、黛玉、湘云为宝玉解悟禅机 8 宝黛次吵嘴的爆发和平息 9 青春萌动期的宝玉和黛玉 10 宝黛爱情的升华之乐 11 元春给宝黛爱情投下的阴影 12 宝黛爱情遭遇舆论反弹 13 宝黛爱情有无“第四方”因素 14 袭人为何也向宝玉挑战 15 贾宝玉的经典爱情表白“你放心” 16 棒打不回的“儿女真情” 17 贾宝玉“私相传递”和林黛玉的“情解” 18 “木石因缘”和“金玉因缘”的冲突 19 宝黛的爱情波澜缘何归于平静 20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
49元5本 宋词欣赏教程
宋词欣赏教程
张仲谋
¥22.50
  词是中国诗史上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它那长短句错落、韵味错落、单双音节错落的节奏韵味,天然具有一种参差玩转、流丽顿挫的音乐美。宋词尤其善于运用旖旎幽怨的笔调,把人生的寂寞与忧伤、渺茫的希翼与无涯的奇羡,化为美丽而凄婉的抒情境界。本书作者凭借长期的涵勇体会,以及对于人生的敏感与深思,力求深把握词的艺术个性,揭示宋词经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张仲谋编著的《宋词欣赏教程(修订版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教材)》八章,把词学知识、词论阐发、宋词概述与名篇欣赏结合起来,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学体系。关于词的章法、句法、字法之分析,尤多发覆表微之处。本书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2013年又评为江苏省高效重教材。
49元5本 清前中期题画词研究
清前中期题画词研究
兰石洪
¥22.50
  本书稿以清前中期题画词的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文学、绘画等研究理论和方法,对这一时期的题画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归纳。书稿主体由六个章节组成,涉及清前中期题画词人的占籍和数量分析、创作生态、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题画词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新变、艺术创变、文学及文化意义等。书稿的内容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清前中期图像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并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清词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其艺术价值。
49元5本 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文化分析思想研究
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文化分析思想研究
王进
¥22.50
米克·巴尔是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和叙述学专家,也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核心文论家。本书重探讨米克·巴尔的文艺思想,尤其是她关于文化分析的观念体系和理论贡献。在国内外学界将首次以理论专著的形式,系统梳理米克·巴尔关于“文化分析”的文艺思想和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探讨阿姆斯特丹文化分析学派的学术志向、批评观念、理论体系和历史经验。
49元5本 鲁迅讲演录
鲁迅讲演录
鲁迅著
¥22.00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也是杰出的演讲者。鲁迅毕生坚守启蒙主义立场,致力于使中国青年洞悉世相,少走弯路,完成有决断、有创造性的人生。 当年风云激荡的年代,他在各大高校的现场讲演,吸引了无数青年人热切的目光,颇鼓舞了无数人的心。虽然过去了百年,但是“永远的大先生”的饱含期望、精彩睿智的演说,对于当下的我们仍有不可替代的力量。 本书收鲁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演讲文章16篇,均经先生生前审定,经典名篇《娜拉走后怎样》《老调子已经唱完》《无声的中国》悉数收。
宋词三百首赏译
宋词三百首赏译
范晓燕
¥22.00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宋词三百首》为底本,精选宋词220首。每一首词的体例编排分为作者简介、原词、注释、赏析、辑评、今译6个部分,文字清丽、精炼,今译部分以现代诗形式演绎词作,不失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和韵味,是本书的亮点。
49元5本 王佐良全集·第五卷
王佐良全集·第五卷
王佐良
¥21.80
《王佐良全集·第五卷》收录《五卷本英国文学史》中由王佐良编写的部分内容。主要为原第二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原第三卷《英国18世纪文学史》和原第五卷《英国20世纪文学史》的部分章节。本卷收录的篇目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论述涉及从文艺复兴时期到20世纪中叶以后的英国文学史,重要作家则用“特写镜头”突出,既将文学本身的发展说得比较具体,也有大的线索可寻。同时,作者特别注意把文学同整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变化联系起来谈,给读者以整体概念和深分析。值得一提的是,叙议中并不回避个人色彩的评论,可读性极强。
49元5本 宋元笔记述要
宋元笔记述要
陈尚君著
¥21.60
本书为关于宋元笔记的提要类著作,举凡五代一种,宋代一百四十种,元代十五种,宋元笔记之要者基本被囊括,另有明代笔记四种和相关辑录说明、考订文字附之于后。不仅涉及许多常见熟知的笔记,更有对稀见笔记和已散佚笔记的介绍评析,令人得窥原作之概;不仅有笔记作者和内容的介绍,更有对笔记成书过程和文献价值的挖掘与考证,对其完残真伪的判读,颇多首发之论,每每能发挥幽隐,指示精彩。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万书言
¥21.60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叩问,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
李劼
¥21.60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好。 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 李劼《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同时想到的乃是:这天底下,能够如此畅谈文学的,不知还能有几个。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 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木心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作为诗人的木心,乃中国的但丁,是一颗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启明星。 木心的文学审美,虽然缤纷绚丽,但并非了无脉络可寻。在西方文学是对基督的诗性解读,对拜伦的向往,引尼采为知己;在汉语文学是与老子的天然相通,与嵇康的兄弟认同,与陶潜的高山流水。这两条脉络,有如天空中的两道彩虹一样,互相映照。借用王勃名句表达,基督与李耳齐飞,拜伦共嵇康一色;尼采似火,陶潜如水。这既是木心的灵气,也是木心的底气。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本书的封面图画:木心《旷野一棵树》。书内收入木心手稿五幅,木心故家的遗物图(窗棂),以及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