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源方论
¥12.00
《小儿病源方论》全书一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四卷。卷一为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候,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和保养要。卷二为形证门和面部形图,提出了儿科简易有效的诊断方法。卷三为惊风门和方药,强调“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的观。卷四为惊风引证和痘疮引证,以病案说明了小儿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药。全书有论、有方、有案,颇具特色,对后世儿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校注以宛委别藏本(收熊宗立明成化三年丁亥(1467)类证本)为底本,以明正德戊辰(1508)存德堂新刊本为主校本,以日本元禄癸酉本(1693)为参校本。 作 者 简 介 林慧光,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编过《陈修园医学全书》、《中医传统芳香疗法》等著作。
诊余絮语
¥12.00
孙嘉霓,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名老中医,50余年前跟师学医,之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诊余絮语》由老先生从数千门诊、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的一些效如桴鼓的病证写成的医案,再加上之前发表的或者有感而发的中医文稿汇集而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示。 《诊余絮语》选有作者自治验案近百例,主要选取了一些杂、重、稀少的有效验案,时间跨越达40年(1974-2013),寓作者50余年的临床经验智慧,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书。?
黄帝内经图文百科1000问
¥12.00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古代人在中医和养生方面的总结和体现。面对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想要读懂它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大量的典籍,这*是一项辛苦的工作,本书替读者简化了这一过程,以期充当一座沟通普通大众和《黄帝内经》的桥梁。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2.00
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由解放军第234医院各相关科室专家、学者编写而成的科普读物。本书简要阐述了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危害,介绍了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及护理方法,强调了糖尿病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本书针对性强,通俗易懂,适合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厚生训纂
¥12.00
《厚生训纂》共六卷,分育婴、饮食、起居、御情、处己、睦亲、治家、养老、法语九个主题。周臣取《颜氏家训》《三元延寿参赞书:》《袁氏世范》等书,撷取其中卫生保健、养生医药知识,执要取简,编为是书。其中涉及优生育婴、食疗食补、起居调摄、治家教子等,内容丰富,集中体现了明代摄生思想和方法。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品读中西医文化
¥12.00
在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孕育了不同类型的文明和地域文化。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分别在东半球的中华文化和西半球的西方文化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要深刻认识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必要从中西文化入手。 本书从文化源头、文化精神、思维方式、文化特性等方面阐发和揭示中西医文化的本质,并探讨二者的互融性。中西医学是人类认识的不同领域、不同方法、不同道路,当代医学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二者本质的基础上,谋求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医学辑要
¥12.00
《医学辑要》四卷,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吴燡编。本书首论望诊、闻诊:次论诊脉及各种脉象,其中诸病宜忌脉、趺阳少阴脉说为他书所略;*后列桂枝、麻黄、小柴胡、续命汤等三十六方,以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八法与杂录等。全书论述四诊,而于切脉尤为详明,认为浮、沉、迟、数、滑、涩为脉理大要,据此可以提纲挈领。除传统的二十八脉外,还记叙了毛、钩、石、濡、清、浊脉,以及五脏死脉、妇人脉与幼孩脉法等。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六年(1836)刻本为底本。
黄永凯经方带教录
¥12.00
经方,本是古代经验方的称谓。明末清初,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医学的经典。徐灵胎说:“古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故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始的。近现代,一大批善用经方的名家,启了“经方派”的新时代。近几年,经方再次回归中医主体人群的视线。为此,我们策划了这套“经方研习书系”。其中的著作,有的是出版多年而仍受读者青睐的“名家老书”,有的是近些年的“新人新作”,然而,它们有一是共同的,就是有助于经方的学习和运用。
一味药润肺燥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润肺燥》讲述了,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居于胸腔内,处于五脏*高位,又被称为“华盖”。肺通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与外界直相通。因此,喉被称为“肺之门户”,鼻被称为“肺之外窍”。由于肺与外界相通,所以肺的功能直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界的寒、湿、燥、热等邪气,尤其是温燥邪气,多直从口鼻而,影响到肺,出现肺卫失宣、肺窍不利等病变。故肺称为“娇脏”,是人体*易被外邪侵袭的器官。尤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肺*为娇弱。 肺的特是喜清润而恶温燥。秋季气候干燥,燥邪* 容易伤肺,因为“肺窍于鼻”,耗伤肺阴可导致燥咳。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补充足够的水分,保证肺和呼吸道润滑。润好肺才能*快地呼吸。
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
¥12.00
该《指南》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将推动中药品质评价向感官、化学和生物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常规中药品质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难题,为中药产品实现辨质用药、优质优价和科学监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引领国际中草药和植物药质量控制的模式转变和方法创新。
一味药去心火
¥12.00
中医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无数先贤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苦苦摸索,殚精竭虑,凝练而成。其内涵深邃,不仅包括治病救人之术,还蕴涵修身养性之道,以及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崇高的人文精神,几千年来,孕育了无数英才,默默地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使华夏文明绵延至今。 在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人类寿命普遍延长,但很多新型疾病也随之涌现,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开始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疗现代社会许多疑难杂症、塑造人类健康身心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一股研究中医、移植中药的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此时的中医药,已不再是简单的治病救人之术,它还是我国软文化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的“名片”。
一味药舒肝郁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舒肝郁》是“一家人的小药方丛书”系列之一。古人把肝比喻为“将军之官”,用将军的刚强躁急、好动不静的性格来形容肝的生理特性,所以肝有病变时,易出现阳气亢逆及动风之象,如眩晕、筋膜拘挛、惊风抽搐等。如果长期生闷气、心情不舒畅、闷闷不乐,易导致肝气郁滞。气滞则血瘀,水邪停积,郁久则化火,这些皆为伤肝的元凶。尤其是女性,肝郁是造成月经不调、乳腺疾病及其他妇,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怒则伤肝,暴怒会导致肝火亢盛,从而造成肝气犯胃,严重影响消化功能。此外,怒还容易造成肝阳上亢,出现血压飙升、目赤、脑出血、吐血等。所以,不要动肝火是养肝要诀。
瘟疫发源
¥12.00
《瘟疫发源》系清代医家马印麟纂,是一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论述瘟疫的温病学著作,初刊于清雍正三年(1725)。全书分上下二册,不分卷。作者参照明代张景岳《类经》一书,“将瘟疫一门,由博返约”,从五运六气学说出发,论述瘟疫病之病因证治,并针对气运不同的年份提出了不同治法,创制了相应的药方,用于不同气运年的瘟疫防治,并列举病案验证说明,且通过推算,预测某年可能有瘟疫流行而早做准备。内容深入浅出,见地中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成体系,是清代以来较有实用价值的运气学、温病学著作,时至今天仍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此次整理以清雍正三年初刻本为底本, 甘豫熹抄本为主校本,明天启四年天德堂刻本《类经》为他校本。
素灵微蕴
¥12.00
《素灵微蕴》为清乾隆时期名医黄元御著,成书于乾隆五年(1740)。全书分四卷,凡二十六篇。卷一、卷二为胎化、藏象、经脉、营卫、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十篇,卷三、卷四为病解十六篇。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年(1830)庚寅闰月宛邻书屋初刻本为底本。
全身骨图考正
¥12.00
《全身骨图考正》一部伤科论*,作者佚名。共收录21幅骨骼图,填补了古代中医骨骼图谱的空白。 附方收集了古代医籍如《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太平圣惠方》等书中大量伤科单、验方,还记述了外伤脉候和预后的关系。本次整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手抄本为底本。
太医院医事春秋
¥12.00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项目“北京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的*终成果。本书,分为十个部分: *章:太医院历史概述,对金、元、明、清四代太医院行简要历史介绍;第二章:太医院遗址考证,根据现存史料考证了明清两朝太医院遗址;第三章:太医院太医名录,主要收录了正史所记载的历代太医名录;第四章:太医院医方秘籍,主要介绍了四本太医院秘方医书;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梳理了四代太医院的职官制度、诊疗制度、教育考试制度以及祭祀制度;第九章:太医院与相关机构关系,主要介绍了太医院在元、明、清三代与相关职能机构的关系;第十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太医院医事制度研究现代价值。*后,附录部分对清代太医任锡庚所著《太医院志》行了整理。
一味药解情愁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解情愁》是“一家人的小药方丛书”系列之一。在治疗情志病方面,中医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人的身心为一体,健康是身与心的和谐。因此,中医一贯重视七情对健康的影响,提倡“身心同治”,在相关疾病调治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情志疾病在初起时,往往只是情绪不佳、吃不下、睡不着,时间一长,各种不适踵而来,但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太明显的器质性病变。此时用药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不如通过日常饮食调养,根据症状,适当添加一两味药材,常常能起到画龙晴的作用,既可缓解不适,又可控制疾病的发展。脏腑调养好了,人的心情自然也会改善很多,日积月累,形成身心的良性循环,正是中医食疗调养的奥秘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药疗不如食疗。
种子心法
¥12.00
《种子心法》由清代著名养生家石成金所著。全书内容简短,语言浅显易懂。书中论述了有关生育问题的若干内容,如(要回天)(要选雌)(要寡欲)(要知时)(要知窍)等,并附有种子药方,丰富了生育科学的内容。本次整理以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为底本。
一味药增颜值
¥12.00
余瀛鳌、陈思燕编*的《一味药增颜值》介绍了,颜值高真是让人羡慕。其实,高颜值并非全部来自遗传,正所谓“三分天生,七分养成”。天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此后天的七分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因为外表的面容是内在健康的反映和表象,也就是说,美丽源自健康。当一个人气血津液充足,运行通畅,五脏安和,就会表现出精力充沛、双目有神、肌肉饱满、皮肤润泽、血色充盈、毛发浓密,美丽自然由内而发。反之,如果气血不足,津液干枯,五脏不调时,首先会在皮肤、毛发、眼睛、唇、舌等各方面出现状况,颜值也会大大减分。所以,后天的“养颜值”就是要“养健康”。
一味药补肾虚
¥12.00
一味药养生类图书是市场的常销品种,具有简单高效,服用方便的特点,列入系列丛书会更加权威,也能充分体现中医药图书特色。该丛书是根据市场常态和开卷数据分析进行开发策划。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
¥12.00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二卷,清代沈志裕著。上卷论述疔疮、流注、肠痈、肺痈等42种外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内外治法及禁忌等,并附应用方剂87首,下卷记载经验良方108首,分为肿疡、溃疡、小儿和杂症四类,其中自订方30首,每方简述功用、组成、剂量及用法。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八年(1828)志古堂刻本为底本。